请选择 目标期刊

建筑工人参与安全教育主动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43 浏览:360

许建飞1,2 韩豫1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研究建筑工人参与安全教育主动性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通过对多个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访谈,查阅相关文献,基于行为安全理论、安全认知心理学理论和学习动机理论,将建筑工人参与安全教育主动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识别。划分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选取6个外因变量,共28个观测指标,采用Likert五级量表的形式对建筑工人进行调查,并利用SPSS和AMOS软件对回收数据进行信效度分析及因子分析,建立假设结构方程模型(SEM)并进行修正,得到影响因素对建筑工人参与安全教育的主动性的影响路径系数。结果表明:安全培训质量、安全投入与奖励力度、政府安全监管强度和工人安全素质对工人参与安全教育主动性影响显著。建筑工人应学会提升自身的主动安全素质,企业可以改善安全培训质量,加大安全投入和奖励力度,政府应加强安全监管来提升工人参与安全教育的主动性,减少建筑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国内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研究综述 下载:52 浏览:344

倪国栋1,2 高富宁1,2 徐恒1,2 乔亚宁1,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4期

摘要:
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安全形势依旧严峻,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研究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对遏制安全事故发生显得尤为重要。基于CNKI数据库资源对近年来国内有关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阐述了相关文献的发表数量、发表期刊和发表机构,重点从相关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可以为学术界和企业界进一步从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视角研究解决工程安全问题提供借鉴与参考。

房建工程事故行为致险链作用机理研究 下载:62 浏览:346

周新宇1 郭聖煜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2期

摘要:
为了深入理解不安全行为对于事故的影响,通过复杂网络探究房建工程事故行为致险链的作用机理。结合房建工程相关标准规范等,形成不安全行为列表;收集近些年房建工程事故案例,提取行为致险链,利用Pajek软件构建网络模型;分析网络的度和累计度分布,描述网络特性。结果表明,入度值和出度值高的节点分别反映事故的常见直接和间接行为原因,行为致险链网络具有无标度网络的特性。研究揭示了房建工程事故的行为致险机理,在预防事故的发生和发展上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小型城市建筑工人安全认知与行为研究 下载:61 浏览:361

王世明 李彩云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1期

摘要:
为降低中小型城市建筑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形成良好的施工环境,基于文献回顾,通过调查问卷、实际访谈、现场观察对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及建筑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调查。从建筑工人、建筑企业、政府3个层面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揭示认知、情绪、安全投入等6个中小型城市建筑工人安全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建筑工人自主选择性认知过程、消极情绪,建筑企业预期事故损失认知、安全投入方案,政府安全生产监督是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调查过程中关键问题提出相应建议。这将为我国中小型城市建筑安全管理未来研究趋势提供参考和借鉴。

基于员工安全行为视角的企业安全生产影响元分析 下载:30 浏览:245

王琦玮 梅强 刘素霞 张菁菁 《当代管理》 2020年8期

摘要:
员工安全行为作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障的基本元素,能够显著提升员工职业安全健康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本研究在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使用元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探索员工安全行为与企业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一共23篇文献的26个独立样本纳入元分析。元分析结果表明,员工安全行为与安全结果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安全管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设计、国家的发达程度以及企业规模对员工安全行为和企业安全生产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行业性质的调节效应显著。元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证明安全行为对安全生产有积极影响,因此,企业应依据安全行为的不同维度,采取不同的措施提升员工的安全行为,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

“五想五不干”行为安全观察推动企业安全管理 下载:118 浏览:1289

高立伟 粟驰 《天然气进展》 2023年9期

摘要:
为了减少全体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以塑造全体员工良好的作业习惯,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造性地将中海油“五想五不干”安全行为准则和国际先进的行为安全观察方法相结合,鼓励每个员工从“风险、措施、工具、环境、技能”五个方面观察作业现场其他员工的安全行为和不安全行为,加以表扬鼓励或阻止改正,此外,还通过观察卡数据统计与分析,寻找企业安全管理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种方法与策略查漏补缺。“五想五不干”行为安全观察活动,配套一系列正向推动与反向激励的制度与措施,以及专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可持续有效减少或者降低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我国企业安全管理的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