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职业体验:一种链接生活的课程 下载:68 浏览:396

屈玲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2期

摘要:
职业体验课程是一种链接生活的课程形态,旨在引导儿童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职业体验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依靠真实或仿真工作情境体验职业以获取职业知识和技能,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对接。这种体验式学习活动课程,不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对学校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意蕴。基于职业体验课程的实施要求,提出了建构教学团队发展模式、创建职业体验课程基地、丰富职业体验课程资源、建构职业体验活动样态四个实施策略。

音画结合,开拓视野——浅谈幼儿园音乐活动与创意美术的融合 下载:259 浏览:2607

杨柳倩 《中国音乐学报》 2023年8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科学水平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对技术性人才质量、数量的需求越来越高。为此,我国整个教育模式进行了一定的革新,从幼儿园就开始探索更高效的方式来促进幼儿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园推行出了“音画”结合这一方式——将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与创意美术进行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课程模式,来开拓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让幼儿在“音画”结合这一教育方式中,开阔自身的视野,提高幼儿的感知、审美、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幼儿以后的课堂学习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

走向融合——音乐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实现 下载:178 浏览:727

江军国 《当代音乐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在新时期背景下,作为以思考和解决问题为核心导向的新型课程组织形式,“STEAM”教学理念在极大程度上综合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艺术元素,兼顾跨学科思维和实践性,有助于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因此,在各个学段的学科教学中,老师都需要关注“STEAM”理念的渗透,音乐学科作为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加强跨学科实践活动、渗透STEAM理念,能够更好地起到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本文将结合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实现途径进行阐述,期望能够为一线教师的工作提供参考。

研学旅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下载:72 浏览:469

郝琦蕾 王宁宁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研学旅行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是研学旅行的实施者,是学生安全的保障者,是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和体验性学习的专业人员。当前研学旅行实施中存在教师素养参差不齐、学校组织策划能力不足、讲解内容针对性较弱等问题,亟须采取提高学校或相关机构对研学旅行活动的策划能力、建立研学教师培训一体化平台、加大对研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创建"互联网+研学旅行"培训模式等措施,保障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

摭谈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活动设计 下载:369 浏览:1395

何婧 《当代音乐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音乐课堂是小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是教师传授音乐知识的主要阵地,根据小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要特点,为小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可以活跃小学生的思维,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但实际的音乐实践活动却不容乐观,有很多困难摆在我们面前,成为小学音乐实践教学活动的障碍。下面就小学音乐课堂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有效设计 下载:58 浏览:483

邵亦芬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实践表明,只有教师树立了正确的实践活动设计理念,才能保证教师的设计行为能够瞄准学生的数学知识建构需要.要想让教师的实践活动设计理念变得科学,既需要教师学习与实践活动相关的理念,研究他人成功的实践案例,也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学生,真正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让学生的实践体验过程能够真正成为数学知识建构的动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业设计探索 下载:45 浏览:372

胡洁兰 《教学管理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现今综合实践活动大多数是轰轰烈烈地走过场,忽略了最能体现教学效果和落实教学的作业这一环节,为了进一步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抓住最能体现学习效果的作业设计作为探究对象,拟从多样性、开放性、实践性优化综合实践作业设计,从而培养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下载:57 浏览:495

刘波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非常规课,要想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需确立实践活动的目标,创设合理的活动流程,精选多种形式的活动内容,以此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基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视域下的劳动教育研究 下载:170 浏览:1505

杨雅超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劳动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立足社会之根本,服务意识是个人品质的培养和表现,素质教育中已经非常重视从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但仅有劳动教育、劳动实践是不够的,还要从中锻炼小学生的服务意识,即从劳动教育中感受到为他人付出、看到他人、集体的存在。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将劳动教育和服务意识相结合的教学指导才是真正引导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只为自己的劳动是自私的,只有从劳动中注意到“自我”之外的世界,走出自我的世界,才是真正成长的开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与中小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基于江苏、上海两地样本数据的分析 下载:95 浏览:505

王益富1 李洪兰2 叶敏3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1期

摘要: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社会创新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无疑是贯彻素质教育和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托。但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实施的外部保障不力,教学主体的专业力量不强,教学目标把握不精准,教学过程的科学品质不突出。因此,应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和资源数据库建设;加大创造力和科学素养在教学评价和升学考试中的权重;加强职前和在职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切实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科学研究及校本化开发。

农村学校实践活动设计的优化 下载:35 浏览:446

娄卫润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11期

摘要:
主题设计是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第一步,决定了学生的投入程度,也直接影响活动的实施效果。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包括四个有效"点",即: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学生生活为关注点,以区域文化为支撑点,以校园活动为提升点。

应用微课为学生探索植物科学的实践活动搭建思维支架 下载:75 浏览:486

张爱民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创作能够兼顾植物科学知识自身逻辑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微视频,并配套能够解读微视频和辅助学生学习的自主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单,组成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微课程。应用这样的微课,为学生探索植物科学的观察与研究等实践活动架起思维支架,其中材料类微课可以为学生实地观察植物指引线索,概念类微课可以引领学生准确判断并正确选择观察对象,规律类微课可以启发学生探究思路,实验类微课可以指导学生控制实验条件,从而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浅析幼儿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品格的培养 下载:61 浏览:543

王喜平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社会实践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创造能力。而这就为幼儿创造品格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幼儿始终是幼儿园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幼儿园教师应该注重让幼儿展开自主学习,使其在自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懂得自主获取直接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发挥其适当的引导作用,指导幼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走向正确的发展方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规避 下载:37 浏览:357

贾音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1期

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和最终的落脚点着笔不多,各地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时,很容易出现方向不明、路径混乱的问题,比如,容易脱离真实生活,脱离文化价值,忽视学生人格养成等。这就需要各学校依据自身的文化环境进一步明确价值体验的具体方向,这也是规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的重要方式。

对“考察探究”实践活动是什么、如何做、怎么评的思考 下载:37 浏览:262

王维维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1期

摘要:
"考察探究"实践活动正逐渐成为广大初中学校教育的热点,从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学校对"考察探究"实践活动的认识及实施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学校对这类实践活动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考察探究"实践活动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它与校内常规课程相互配合,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旧有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也能让学生收获新的经验,是一种重要的育人手段。学校在实施"考察探究"实践活动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过程育人,设计好"前奏"和"尾曲"。在评价时,学校要将评价重心前置,实现评价主体多样化,彰显总结评价的发展性。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探究 下载:43 浏览:408

陈文娟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0期

摘要:
目前,中小学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存在流于形式、重视不够等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作用成为中小学教育不得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此问题需要学校全面加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切实贯彻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健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制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活化研究 下载:92 浏览:474

薛立刃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获得思维与能力的拓展,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生活中的事物,实现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运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必须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课程开展中充分体现生活色彩与时代特征。本文通过笔者对自身工作经验的反思,尝试提出了促进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生活化的相应策略,以期能够促进课程更好地实施。

高校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策略 下载:149 浏览:2363

曹洋 《当代艺术》 2023年6期

摘要:
实践活动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艺术实践为主。本文详细论述了开展高校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意义,以及具体的策略,包括:建立艺术实践管理制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办艺术实践基地。

解决高线轧制Φ10螺成品架冲出口问题的实践活动 下载:129 浏览:1553

王建武 薛亚峰 原江 《冶金技术》 2023年10期

摘要:
分析高线轧制Φ10螺成品弯头冲出口工艺故障的原因,介绍采取孔型优化、精轧导卫优化、改善头部温降、改造反吹器和执行标准化作业等措施,降低废钢事故,提高作业率,从而确保了生产的顺行稳产。

情境教学法支持下小学语文课堂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 下载:156 浏览:2475

唐晓艳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以支持劳动教育的渗透。通过一维一步式整体设计、二维二步式课堂教学环节和三维三步式实践活动,实现了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有机结合。情境教学法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劳动意识和培养实践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为小学语文课堂的劳动教育提供了有效支持。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