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寒区隧道衬砌温度场及应力场变化规律研究 下载:62 浏览:436

王海龙 李玉龙 刘冬 徐志强 齐文彬 《交叉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为了研究保温隔热层在冬季的保温效果,选择寒区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隧道是否铺设保温层来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多年重复温度荷载下温度场的分布,结果表明:在隧道铺设保温层后,能有效减少围岩的冻结深度,减缓围岩的冻融循环,隧道的使用寿命明显延长.在隧道洞口附近由于受到洞口及洞内气温影响,铺设的保温层在一定年限后不能有效保证围岩温度,无法完全阻止围岩内的冻胀发生.隧道在最大冻深时,衬砌最大压应力出现在仰拱和边墙汇交处,最大拉应力出现在仰拱处,且相较自重应力场,最大压应力变小,最大拉应力变大,对寒区隧道运营及维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海卫星遥感海表湍流热通量资料的评估 下载:77 浏览:58

荀学义1 胡泽勇4 崔桂凤5 张和平3 胡英华2 杨保成6 《气候变化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基于ERA-Interim逐月再分析资料及同期高原和我国西北干旱区观测站温度与降水资料,分析高原季风与西北干旱区气候的关系,对比高原典型强弱季风年平均大尺度环流和水汽输送条件的差异,探讨高原强弱季风年西北干旱区气候差异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季风与我国西北干旱区气候相关关系显著;高原强弱季风年对应的大尺度环流和垂直环流系统存在明显差异;水汽条件和抬升条件好坏与降水量多寡配合得较好,即强高原季风年,高原北部边缘水汽条件和抬升条件更有利于降水,而弱高原季风年,高原北部边缘水汽条件和抬升条件偏差,对应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

青藏高原季风对我国西北干旱区气候的影响 下载:69 浏览:33

荀学义1 胡泽勇3 崔桂凤4 张和平5 胡英华2 杨保成6 《气候变化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基于ERA-Interim逐月再分析资料及同期高原和我国西北干旱区观测站温度与降水资料,分析高原季风与西北干旱区气候的关系,对比高原典型强弱季风年平均大尺度环流和水汽输送条件的差异,探讨高原强弱季风年西北干旱区气候差异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季风与我国西北干旱区气候相关关系显著;高原强弱季风年对应的大尺度环流和垂直环流系统存在明显差异;水汽条件和抬升条件好坏与降水量多寡配合得较好,即强高原季风年,高原北部边缘水汽条件和抬升条件更有利于降水,而弱高原季风年,高原北部边缘水汽条件和抬升条件偏差,对应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

特朗勃集热墙在蒙古国“极寒学校”中的应用与节能实效研究 下载:61 浏览:478

谭令舸1 张锡尧2 《中国建筑》 2018年9期

摘要:
集热蓄热墙是一种有效利用太阳能进行供暖的设计,在全球能源危机的背景下,被动式太阳房在建筑节能领域正得到广泛应用。以蒙古国寒区学校为例,从热工角度分析集热墙的工作原理、传热方式,计算围护结构得热失热和建筑年采暖热耗值,比较不同材料的蓄热性能及应用特朗勃墙被动式集热设计的节能实效。针对严寒地区的气候特征,剖析其热环境调节策略,以期对被动式太阳能技术的推广产生积极意义。

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区33个试验品种丰产性比较分析 下载:64 浏览:511

王彧超1 李洪1 王瑞军1 郭妙2 《农业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通过对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的33个品种进行田间种植,观测玉米品种特性和生长状况,测定小区产量,运用SPSS软件与对照品种先玉335进行丰产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诚信1609、诚信1613、华皖927三个试验品种较对照有产量优势,在33个试验品种中丰产性表现突出。

晋北地区苦荞种质资源的评价与筛选 下载:77 浏览:375

杨媛 王慧 石金波 李占成 杨芳 《农业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为了揭示晋北苦荞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发掘苦荞资源中的优良品种(系),试验对引进的50份苦荞资源的主要性状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田间鉴定,结果表明:黑苦荞、毕节黑苦荞、营盘苦荞、88-29(Ⅳ-136)产量高于3 000.0 kg/hm2,其中88-29(Ⅳ-136)最高,为3 297.2 kg/hm2;试验发现矮秆品种(系)和大粒品种(系)各1份,分别为82-4-6和中阳苦荞。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9.5水平上聚为3大类。研究结果对筛选优异苦荞资源,促进苦荞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寒区水利工程膨胀土特性与地基处理技术 下载:127 浏览:1351

张艳彬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本文以北方寒区膨胀土区域的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技术为研究对象,从膨胀土的指标、机理与处理原则三方面分析了基本特征。并将相关技术按不同处理方式分为控制含水量与处理地基。预浸水法与帷幕保湿法是常见的水分控制技术。表土置换、垫层、橡胶颗粒掺入是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旨在降低膨胀土地基对工程造成的负面影响,保护地基安全。

寒区沼气锅炉太阳能联合增温厌氧反应器的设计研究 下载:205 浏览:1762

杨肇博 《设计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对于在北方的建设的市政污泥、禽畜粪便、餐厨垃圾协同厌氧消化工程而言,由于北方气温低,为了维持厌氧消化反应过程,需要持续的对厌氧反应器输入热量。本文对比分析了常用的太阳能与沼气锅炉联合增温厌氧反应器技术,介绍了厌氧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并设计一套太阳能与沼气锅炉联合增温厌氧反应器系统。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