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建构主义教学法在《传播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49 浏览:418

刘坤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4期

摘要: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将学习活动作为学习者的绝对自主行为,否定教师主导传授的必要性,将学习定义为学习者完全自发的意义建构行为。其典型的教学模式为教师通过构建合理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进而展开学习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对其进行评价和修正。这一方式在《传播学概论》教学中并未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传播学研究对象所具有的贴近性和实践性使得该教学法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基于新建构主义的工业机器人技术SPOC课程探索 下载:92 浏览:501

席鑫宁 徐金鹏 《中国职业教育》 2018年11期

摘要:
从新建构主义视角阐述工业机器人技术SPOC课程的实现模式,以工业机器人码垛为例设计SPOC支架式教学过程,解决传统教学和网络时代出现的新学情之间的矛盾。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网络平台为载体,线上线下结合创建学习情境、开发协作学习模式、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撑教学过程。框架式的教学结构让学生完成自身知识能力的有意义建构,提高素质能力培养效果。

阿富汗部族政治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 下载:54 浏览:366

何可人1,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自近代以来阿富汗依靠民族国家的力量和政治强人推进现代国家政治进程。阿富汗民族主义发端于拉赫曼国王当政的第二次英阿战争时期。第三次英阿战争后,阿富汗的政治精英们就尝试在社会中植入西方式的现代化,他们主要通过对政治权力的垄断来实施其政策。但是由于对传统政治文化认识的不足,在处理部族关系与民族国家的关系问题上没能根据自己历史和文化的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的调适,因此阿富汗数次改革不但以失败告终,还导致了国家动荡和外国势力的干涉与入侵。观察阿富汗政治进程的发展脉络不仅要聚焦当下,更要从宏观的历史视角延伸到阿富汗部族政治所建基的游牧文化底蕴。一方面,从游牧民族文化底蕴脱胎而来的部族政治作为阿富汗政治进程的重要特点,既是阿富汗政府继承的政治遗产,也是建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部族政治与政治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又始终贯穿于阿富汗政治进程中,是构建阿富汗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无法回避的问题。进入21世纪,在处理好与国内部族、军阀、塔利班、美国等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国家治理体系或许可以为后冲突社会的治理和现代民族国家建构探索一条新的路径,也能为相关研究拓展新的领域。

基于建构主义的高职院校“四史”教育情境教学研究 下载:175 浏览:1586

韩馨月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基于建构主义的情境教学法与高职院校“四史”教育存在内在契合性,有助于提升“四史”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在使用情境教学法时应注意情境设置的针对性和选择性、整体性和完整性、引导性和总结性等问题,在具体实施中可通过提高教师情境教学能力,注重学生起始状态提高其参与性,充分挖掘并利用多种情境教学资源,创设多元化情境展开教学等策略,提升教学效果,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建构主义视域下地方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困境与破解路径——以济南大学为例 下载:70 浏览:397

朱丽敏1 辛瑞萍1 郝伟2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11期

摘要: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困境在于:研究生的就业导向明显,需求多元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教学情境创设困难;导师的"责任"落实不力,引领和督促作用有限;学校重管理、轻落实、弱服务,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其破解路径在于:一是加强学校软硬件环境建设,提升学校品牌认可度和竞争力;二是挖掘区域优势和学科特色,适时调整研究生专业及培养方向;三是优化课程体系,平衡学术研究训练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激励机制;五是提高对研究生的要求,完善奖助学金体系和学术交流办法。

语用学视角下身份建构研究的关键问题和主要路径 下载:73 浏览:173

王静轶 《英语教学》 2018年9期

摘要:
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不一样,在语用学视角下,对身份与话语关系的研究,侧重点不在于身份或身份的建设,而在于特定语境之下,语言使用者使用怎样的方法建设一个能够表达话语意义的身份特征,以达到交流沟通目的的实际效果。以这一思想路线为基础,论文提出了语用学领域里的身份研究体现了身份具有的交际性,而不是社会性与心理性。所以,论文在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以语用学为出发点进行身份研究,探索语用学角度下身份研究的几大关键点,并依次探析了几种主要路径,以便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语言存在的意义、动因、合适性等,为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建构主义取向的家政人员开放学习设计 下载:59 浏览:413

徐宏卓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家政人员的学习需求与职业发展需求日益旺盛,开放教育以其开放性为家政人员边工作边学习创造了条件,但目前学者对家政专业的教学研究较少。基于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师观和情境观的分析,家政人员的开放学习设计应强化对个体情境的关注、促成学习者知识之间的联结与交互、凸显学习过程的协作与学习成果的共生、体现工作场所的作用与学习评价的多元。在此基础上探索形成了家政人员开放学习设计的"四部曲"模式,即基于真实环境下的家政教学、实践基础上的整体知识建构、学习小组中的知识拓展与修正、多元化学习评价机制四个环节。经过教学实践与反思,该模式的后续应用需考虑学习者对建构主义学习设计的认同、小组讨论效果、教师角色定位以及学习者互评制度的执行等方面。

建构情境 享受语文 下载:65 浏览:439

马永刚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建构主义学习论影响当下的情境性课堂教学。借助情境建构,可尝试在语文课堂上模拟生活情境、再现历史情境、预设探究情境、关注生成情境,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在快乐中享受语文学习,在享受中提高语文素养。

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启示 下载:53 浏览:337

唐曼云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本文通过对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分析梳理,从多个角度深入解读理论,总结其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针对国务院颁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到的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教育,提出该理论对课程建设的启示,以期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有所裨益。

全景式教学法在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179 浏览:2533

刘晓红 杜灵芝 《国际护理学》 2021年6期

摘要:
根据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情和《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笔者提出了全景式的教学方法。全景式教学法的开展需有全景课堂环境作为前提,建立模拟病房环境和配备完善的数字化教学设备。教师还需建立全景教学案例库,帮助提前学生做好充分的全景知识储备。在课堂上教师要启发学生全景思维,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共情”能力。

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浅析中职学生幼儿社会教育课程的学习现状与对策 下载:256 浏览:2704

王冰 李海鹏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3期

摘要:
幼儿社会教育课程是一门主要研究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教育原理、方法与途径的学科,它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理论性的学科,其教育内容包含广泛,是与人口学、历史学、心理学、教育学相交叉的学科。由于其理论性强且对学生实践能力也有一定要求,大部分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不积极,对知识理解不够深入的现状,笔者就自己所教班级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建构主义的观点,尝试给予这些现象以理论解释,并从中找到相对可行的教学策略。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