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热轧中厚板加热炉炉底机械的改造与安装实践 下载:68 浏览:439

张志强 《冶金技术》 2018年12期

摘要:
针对推钢式加热炉在推钢过程中对钢坯造成坯料划伤的情况,对炉底机械部分进行了重点的分析与总结,并结合各方面的经验对各项控制指标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了罗列。炉底机械部分设备安装过程中各项技术指标的控制是否准确,是保证设备稳定运行、钢坯在炉内精确运行的关键。

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硝方案研究 下载:67 浏览:374

张志强1 张庆2 王强3.4 《能源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对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提高,研究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硝技术非常必要。文中在系统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常见烟气脱硝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满足烟气超低排放标准的改造方案。文中研究可供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借鉴。

带式输送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下载:51 浏览:354

张志强 《煤炭技术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针对霍尔辛赫煤矿带式输送机自动化、信息化程度较落后的情况,提出了井下带式输送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该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对输送机设备进行统一集中控制,保障皮带机的运输效率。

芳纶浆粕和纳米钛酸钠晶须在汽车摩擦材料中的协同效应 下载:86 浏览:478

郭客1,2 张志强1 宋仁伯3 许洁3 于浩男3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以包括酚醛树脂、芳纶浆粕、纳米钛酸钠晶须、氧化铝、重晶石和二硫化钼的简化配方为基础制备一种摩擦材料,研究芳纶浆粕和纳米钛酸钠晶须的含量对摩擦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芳纶浆粕含量的提高摩擦材料试样的布氏硬度呈现提高的趋势;当芳纶浆粕与钛酸钠晶须的比例为3:1时,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0.392 J/cm2,两种增强纤维的均匀混合为摩擦过程中产生高内聚强度的摩擦膜提供了基础,且这个比例产生最佳的协同效应,摩擦系数稳定在0.38~0.45,磨损率为5%。

实习指导体系对师范生实习效能感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载:67 浏览:404

王宏方1 张志强2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9期

摘要:
顶岗实习是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内在该领域起步最早的大学之一——河北师范大学的顶岗实习指导体系伴随着这项工程的逐渐发展已日臻完善。为了检验这个体系的效果及其对师范生实习效能感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通过对实习生、校长、带教导师三方发放问卷以及深度访谈等方式,对这个由"大学-地方-学校"(UGS)构成的实习指导体系对师范生实习效能感的影响进行了量化研究,发现这个实习指导体系对实习效能感产生着不同方面以及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通过对这些影响的分析对UGS三方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尼罗罗非鱼跨膜Bax抑制剂母体6基因Tmbim 6的克隆、表达及功能鉴定 下载:53 浏览:272

巫祎琴 陈福暖 张志强 江栢坚 简纪常 黄瑜 《中国水产学报》 2023年3期

摘要:
为了解跨膜Bax抑制剂母体6(transmembrane Bax inhibitor motif containing 6, TMBIM 6)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Tmbim 6基因进行克隆与鉴定,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Tmbim 6在健康尼罗罗非鱼(体质量为80~100g)的组织分布模式及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Poly I:C模拟病毒刺激后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Tmbim 6开放阅读框为714bp,可编码237个氨基酸,包含6个跨膜结构域和1个C-末端基序;亚细胞定位显示,尼罗罗非鱼TMBIM 6定位于细胞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发现,Tmbim 6在HEK-293T细胞中过表达后极显著抑制NF-κB通路(P<0.01);qPCR分析显示,Tmbim 6基因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广泛分布,在肝脏和肌肉中的表达量最高;经无乳链球菌感染和Poly I:C刺激后,Tmbim 6在肝脏、脾脏、头肾、脑和肠道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研究表明,尼罗罗非鱼TMBIM 6参与了无乳链球菌感染和Poly I:C刺激后的细胞应激过程及免疫反应。

尼罗罗非鱼高迁移率族蛋白4(TOX4)基因克隆及其在细菌感染过程中的表达特征 下载:51 浏览:271

江栢坚1,2 张志强1,2 巫祎琴1,2 于劼豪1,2 黄瑜1,2 简纪常1,2 《中国水产学报》 2023年1期

摘要:
为了解析与胸腺细胞选择相关的高迁移率族蛋白4(tox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family member 4,TOX4)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响应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感染过程中的功能,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克隆和鉴定尼罗罗非鱼TOX4基因(GenBank登录号:XP003458812)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序列,对推导的TOX4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其亚细胞定位特征,以及在尼罗罗非鱼头肾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特征,并利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TOX4基因在健康鱼各组织及响应无乳链球菌感染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TOX4基因的ORF全长为2 004bp,编码667个氨基酸,预测TOX4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9 060,理论等电点为4.69,无信号肽序列及跨膜结构,具有一个HMG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TOX4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中;多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均显示,尼罗罗非鱼与斑马拟丽鱼(Maylandia zebra) TOX4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最高;qRT-PCR分析显示,TOX4基因在健康尼罗罗非鱼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血液中表达量最高;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分析显示,TOX4基因主要在尼罗罗非鱼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nonspecific cytotoxic cell, NCC)和巨噬细胞(macrophage, Mφ)中表达;经无乳链球菌感染后,尼罗罗非鱼脑、头肾、肠道和脾脏中TOX4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并在感染后12h(脑、头肾、肠道)和48h(脾脏)达到峰值。研究表明,TOX4可能参与尼罗罗非鱼响应细菌感染的免疫应答过程。

智能鱼类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 下载:47 浏览:310

李然1 杨玉婷1 张志强2 刘鹰2,3 黄健隆1 李浩淼1 《中国水产学报》 2022年5期

摘要:
为构建智能鱼类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鱼类信息的高效准确检索,针对鱼类数据库信息量大、高并发等特点,基于MongoDB研发了智能鱼类信息共享平台。平台数据库设计了16张表,涵盖了鱼名、生态、形态等多种信息,使用SpringBoot结构的Java一体式框架和集成人工智能识鱼模块,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图片识鱼;利用MongoDB的BinaryJSON实现松散数据结构的管理,使用Spring的MongoTemplate服务进行MongoDB数据库操作,采用阿里云提供的云服务器平台,以及Nginx反向代理和SpringBoot内置的Tomcat服务器组合完成网络部署。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构建的平台数据库实现了鱼类信息的科学性、可追溯性及实用性,系统较好地降低了架构的耦合度,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系统实现了海量数据存储和高并发访问的需求;构建的智能鱼类信息共享平台,可提供基于纲目、地域、形态、鱼汛、有无鳞片等多种检索入口,图片识鱼准确率达到92.67%;用户可通过上传鱼的文本、图片,查询或识别该鱼的相关信息;还可在地图中根据鱼所处的位置搜索鱼的详细信息,满足了多样化的检索需求;平台信息开放,实现了优质鱼类资源共享。研究表明,构建的智能鱼类信息共享平台,信息丰富、使用便捷,能有效地解决鱼类海量数据存储和访问效率问题。

新型16层移动CT扫描391例患者头部的临床应用分析 下载:94 浏览:514

​张志强1 代秋声2 李飞1 高飞2 荆亚新2 毕偌男1 王振方2 陈蓉蓉1 许利达2 殷代强2 于中华1 张强1 徐如祥1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探讨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新型16层移动CT头部扫描成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自2017年3月19日至2017年6月13日应用新型16层移动CT扫描391例患者头部,扫描地点为急诊室131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156例、手术室69例、救护车35例,疾病分类为脑外伤68例、脑出血122例、脑梗死120例、脑肿瘤59例及面肌痉挛等22例。从391例受检者中随机抽取35例同时行美国进口8层移动CT头部扫描,其中脑外伤12例、脑出血6例、脑梗死12例、脑肿瘤3例、面肌痉挛等2例。比较16层移动CT与8层移动CT头部扫描成像的分辨率及成像质量、辐射剂量、个人功耗及性能稳定性。结果16层与8层移动CT脑组织图像分辨率分别为91 p/cm、71 p/cm。2种移动CT头部扫描断层成像均符合诊断要求。8层移动CT辐射剂量为82.52 mGy,而16层移动CT辐射剂量为40.43 mGy,较8层移动CT下降51.01%。8层移动CT检查时个人功耗为0.47 kW·h,16层移动CT检查时个人功耗为0.29 kW·h,较8层移动CT下降38.30%。16层移动CT性能稳定,在临床试验期间未发生任何故障,而8层移动CT同期发生2次停机故障。结论16层移动CT的成像质量达标,且图像分辨率高,辐射剂量低,功耗低,性能稳定。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临床观察 下载:226 浏览:2215

张志强 韩璐 《肿瘤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研讨浅表性膀胱癌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救治及诊疗的浅表性膀胱癌病患中择取60例,限定入院时间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执行随机分组法,30例实验组病患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30例对照组病患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结果:对比对照组及实验组,后者导尿管留置时间缩短、肿瘤复发几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0.05;对比分析2组病患手术时间、膀胱穿孔例数,差异无统计学作用,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癌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取得了满意成效。

变电站隔离开关电机电源顺控智能化操作研究 下载:356 浏览:2992

袁超 张志强 谭晓琳 《电气学报》 2021年4期

摘要:
顺序控制实现倒闸操作的一键启动,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倒闸操作过程中的人工干预,但在倒闸操作中各步骤之间的相互判别验证仍然不能够满足双重判别条件,限制了顺序控制在现场的应用。为了保证顺序控制每一步操作的双重判别条件,利用“人眼识别”技术、二次设备通信条件判断、电流测量判据等手段增加顺序控制的第二种判据。同时,对顺序控制操作票的执行过程进行了相应优化,进一步提高顺序控制技术的可靠性。

城镇化进程中家庭教育的发展形势 下载:269 浏览:2674

张志强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1年12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发展进程步伐的加快,很多行政辖区从农村逐步过渡为城市,辖区内人员由村民变成居民和市民。这些年轻人从这片土地中自然解脱走了出来,生活渐渐富足,并且深刻认识和看到教育孩子一直是一个家庭的最大希望,开始更加关注教育孩子、重视保护孩子的健康发展,也开始能深刻认识和看到孩子家庭教育的特殊重要性。

继电保护远程运维管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载:176 浏览:2165

张冬晛 张志强 《中国电气工程》 2022年1期

摘要:
随着变电站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传统模式应用的继电保护运维无法符合智能变电站正常运行的标准要求,鉴于此,需强化对运维系统的状态监测,重视对系统的检修维护,对运维技术做出优化创新,应用远程运维技术,提升整体运维水平。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