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早期康复活动方案的构建及应用效果 下载:11 浏览:291
摘要: 构建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四阶梯式早期康复活动方案并评价其效果,以期为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活动提供参考。方法成立早期康复活动研究团队、在文献检索及半结构化访谈后形成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四阶梯式早期康复活动的初步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后形成最终方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6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CCU住院的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四阶梯式早期康复活动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活动方案。采用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6 min步行试验、住院时间、第1秒用力呼气量、脑利纳肽水平等作为监测指标。结果试验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得分(52.64±5.60)分,低于对照组(56.89±6.59)分(t=-4.877,P<0.001);试验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279.86±84.66) m,优于对照组(248.78±93.73) m(t=2.441,P=0.016);试验组CCU住院时间(8.97±2.80) d,少于对照组(10.48±3.80) d(t=-3.182,P=0.002);试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2.18±0.49) L,高于对照组(1.92±0.35) L(t=4.338,P<0.001);试验组脑利纳肽水平(697.88±135.58) pg/ml,低于对照组(755.29±141.74) pg/ml(t=-2.905,P=0.004)。结论四阶梯式早期康复活动方案根据患者的心功能制订了个体化的活动策略,通过团队管理的手段保障其早期活动的安全性,能够切实提高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心肺功能的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给予双心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遵医行为、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下载:158 浏览:1803
摘要: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接受双心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及双心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遵医行为、血糖指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血糖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糖指标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显著下降,且遵医行为显著改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更低,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双心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之中能够取得较为明显的应用效果,患者遵医行为得到明显改善,更为主动地接受治疗。因而患者机体恢复效果更好,血糖指标得到改善,且治疗过程中安全性更高,值得将该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
![]() |
联系电话::00852-39622725 |
![]() |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
![]() |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