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护理干预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影响效果 下载:48 浏览:346

黄丽娜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12月本院接收的接受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后早期癫痫发作患者71例,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35例和护理干预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护理干预组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干预组护理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后早期癫痫发作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水平的提高,对于帮助患者减少受到术后不良事件的影响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护理效果显著。

分段式护理结合个体化康复训练对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效果 下载:92 浏览:1137

黎珊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分段式护理结合个体化康复训练护理后的影响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于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资料,按搜集资料顺序。将2022年5月至2022年10月接诊的患者资料标记为对照组(40例,已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将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接诊的患者资料标记为观察组(40例,已实施分段式护理结合个体化康复训练护理)。结合比较两组患者资料显示的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两个方面的结果,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资料显示的负性情绪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资料显示患者对护理人员及医院的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研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分段式护理结合个体化康复训练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的心理状态与满意评价,让患者对护理过程更放心,在临床护理上具有重要意义。

康复护理对脑瘫儿童手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下载:110 浏览:1018

马雅萍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脑瘫患者手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瘫儿童进行分析,研究时间范围:2021年4月~2024年1月,从中随机抽选出20例脑瘫儿童,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实施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手功能、认知功能。结果:展开护理后,观察组脑瘫儿童的认知功能、手功能评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改善脑瘫儿童手功能及认知功能方面的积极作用。

综合护理在红蓝光治疗重度痤疮中的临床效果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下载:261 浏览:2415

黄静 罗丹丹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重度痤疮患者红蓝光治疗期间开展综合护理后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诊的重度痤疮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均采取红蓝光照射治疗,随机分组模式下将6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前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后组开展综合护理,就两组分别干预后的临床效果与生活质量变化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呈更高水平(P<0.05)。两组积极干预前,生活质量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积极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测得分值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用于重度痤疮患者红蓝光治疗中,能进一步提升患者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

早期康复锻炼的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效果观察 下载:185 浏览:1683

潘文颖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当中采取早期康复锻炼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医院当中选取老年脑梗死患者70例,抽签法分组分为考察组、参比组,考察组采取早期康复锻炼的社区护理干预,参比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患者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评分。结果:考察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参比组更高,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性小(P>0.05),护理后,考察组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评分对比参比组更高,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采取早期康复锻炼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下载:55 浏览:286

戴爱霞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7年1—12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2周及出院时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居家(康复期)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FMA障碍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居家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期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康复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保持下肢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减少伤残,从而保证了康复期或居家远期的生活质量。

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下载:91 浏览:471

戴爱霞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7年1—12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2周及出院时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居家(康复期)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FMA障碍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居家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期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康复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保持下肢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减少伤残,从而保证了康复期或居家远期的生活质量。

门诊优质服务模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下载:135 浏览:1312

李倩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探究分析门诊优质服务模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84例入选患者均于我院门诊治疗。42例常规服务组患者服务模式为门诊常规服务模式,42例优质服务组患者服务模式为门诊优质服务模式,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优质服务组挂号环节满意度、就诊服务满意度、就诊环境满意度以及总就诊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服务组,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就诊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服务组,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操作技巧以及总服务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服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优质服务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就诊事件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质量更高的服务,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多学科协作护理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恢复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545

陶会红 《国际护理学》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开展多学科协作护理对其术后康复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接收的50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开展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焦虑、疼痛、并发症、康复情况、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以及术后疼痛程度均轻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排气、下床活动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多学科协作护理应用于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护理管理中,对于提升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增强患者依从性及身心舒适度、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身体康复效率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性作用。

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女性更年期焦虑症的影响分析 下载:300 浏览:3243

刘小燕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女性更年期焦虑症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作者选择我院在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68例女性更年期焦虑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由34例患者组成,通过常规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SAS)和抑郁评分(SDS)。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满意度为100.0(34/34),对照组患者的干预满意度为79.4%(2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1.26±2.49)分,(40.65±3.71)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8.79±2.58)分,(48.79±3.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更年期焦虑症患者通过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干预满意度,改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值得推广。

叙事护理干预对初诊恶性血液病患者负性心理影响效果 下载:156 浏览:1674

周梦圆 《心理学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叙事护理干预对初诊恶性血液病患者负性心理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初诊恶性血液病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叙事护理干预,对比压力状态评分以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压力状态评分以及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诊恶性血液病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压力状态评分以及心理状态评分。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疼痛及生命体征的影响效果评价 下载:511 浏览:4867

王绍平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新生儿的护理要求越来越高,观察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将80例新生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用药护理及皮肤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新生儿疼痛刺激前后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中度和重度疼痛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疼痛刺激后两组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呼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地减轻新生儿的疼痛程度,保持新生儿生命体征稳定,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效果研究 下载:59 浏览:668

李玫贞 《财会研究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效果。方法:以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为背景,分析其主要内容,研究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结果:新政府会计制度对提高医院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必须紧跟制度发展步伐,合理调整财务管理策略。结论: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行,可有效推进医院财务工作的高效落实,医院需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管理策略,有效规避和控制风险,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反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或雷珠单抗对眼底血管性疾病患者角膜的影响分析 下载:63 浏览:672

洪勇 罗娜 顾丹 王莉 罗峥岩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针对眼底血管性疾病患者,对其实施反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或雷珠单抗治疗,观察分析其对角膜的影响。方法:从本医院随机性质选取共涉及109例眼底血管性疾病患者,均实施反复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设置研究时间在2021年11月至2023年4月内收治,将其随机形式展开分组处理,分为2组,对照组54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所涵括的54例病患开展雷珠单抗治疗手段,观察组所涵括的55例病患采纳康柏西普治疗手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央角膜厚度情况、六角形细胞比例、细胞面积变异系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治疗次数。结果:经展开对两组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情况、六角形细胞比例、细胞面积变异系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实施比较,均在治疗前、后组别患者的各个数据比较,未见任何差别(P>0.05)。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次数实施比较,得出观察组得到的治疗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探讨针对眼底血管性疾病患者,对其实施反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雷珠单抗治疗后,对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情况、六角形细胞比例、细胞面积变异系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未见任何明显的影响,但康柏西普相对雷珠单抗的治疗次数更少。

心理护理对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影响效果研究 下载:198 浏览:2000

戴婷 程敏 郑苗霞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患者心理状态将影响其康复速度,本文主要探析心理护理对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于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在本院眼科接受白内障手术的4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A组(常规护理干预)与Z组(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每组有患者209例。探析两组患者术后出现角膜水肿、后囊膜破裂情况。结果:相较于A组,Z组患者角膜出现水肿、后囊膜破裂情况几率较低,Z组患者眼内压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提升患者治疗、护理依从度,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以推广价值。

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效果观察 下载:297 浏览:3060

​苏燕琴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于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效果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将以上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之后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如语言表达、肢体活动、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如褥疮、二次出血、肺感染、便秘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早期的护理干预对于甲状腺癌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效果分析 下载:290 浏览:2919

王亚娟 《肿瘤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的护理干预对于甲状腺癌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0例甲状腺癌全麻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1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频率。结果:研究组恶心、呕吐发生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甲状腺癌全麻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频率,值得推广应用。

探究程序化护理干预对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效果 下载:281 浏览:2757

刘媛媛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程序化护理干预对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72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程序化护理干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36例:程序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46±0.02)D、眼压(11.49±1.35)mmHg以及相关视觉指标[膜内皮细胞计数(2320.54±122.15)个/mm2、角膜散光度数(3.04±0.08)D、眼房角开放度(95.52±5.45)D]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同期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程序化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降低手术器械感染率的影响效果分析 下载:121 浏览:1522

杨晓清 《国际护理学》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通过PDCA循环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并且可以显著降低手术器械的感染率。方法:我们选择了一定数量的医疗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含有适当数量的器械。对照组进行了日常护理工作,而观察组则进行PDCA系统护理管理。本文采集了消毒供应室护士工作中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等有关情况,并对比了二组的手术器械感染量及其护士工作质量。结果:观察本组的手术设备感染率显著少于对照组,说明PDCA系统护理制度对减少手术设备感染率产生正面的效应。另外,研究组对环境控制、设备管理、清洗消毒和包装管理等方面的评分都高于对照组,显示出PDCA循环管理技术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具有潜在的优越性。结论:本研究结论支持,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及护士管理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器械感染率,从而改善护士管理的服务品质。但是,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和完善这一模式的应用,从而促进它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 下载:150 浏览:1920

郑凤华 赵文思 唐蜜 《国际护理学》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见关节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作者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锁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术后采用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术后24h、36h、48h的VA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36h、48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通过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护理价值高,值得推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