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我国南海区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和未来展望 下载:36 浏览:378

黄铀佳1,2 《海洋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文章根据我国南海区海岸带、河口、内陆径流及海域微塑料污染的相关调查资料,整理南海区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包括微塑料丰度、形状和聚合物类型等分布特征,归纳微塑料的潜在来源途径,提出健全塑料管理体系的建议,从源头上减少塑料的产生和排放,最后提出应深入研究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建立对微塑料的风险评估框架。

吕泗渔场经济鱼类的微塑料污染特征 下载:19 浏览:244

胡文博1 张硕1,2,3,4 舒瑞霖1 高世科1 《中国水产学报》 2024年4期

摘要:
为研究微塑料污染对中国近海鱼类的潜在危害,以江苏省吕泗渔场经济鱼类为例,通过检测其胃中微塑料的丰度、形状、颜色、粒径和聚合物成分,分析了鱼类微塑料污染的种间差异,以及微塑料丰度与鱼类体长、体质量和所处营养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286尾鱼类样品体内均存在微塑料,平均丰度为(2.46±1.42)个/尾,平均粒径为(2.18±0.43)mm;微塑料主要呈蓝色纤维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83.9%)是主要的聚合物类型;微塑料丰度与鱼类体长、体质量和营养位置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也未发现微塑料在鱼体内发生生物放大现象。研究表明,微塑料在调查区域中普遍存在,鱼类的体型、食性及栖息水层对其摄入微塑料的过程影响最为显著。

土壤环境中微塑料作为污染物载体的迁移与释放风险 下载:168 浏览:1798

马强 《土壤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随着塑料使用量的剧增,微塑料已经成为全球土壤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新兴污染物。这些微小颗粒不仅直接影响土壤质量和生物多样性,还因其作为各种污染物的潜在载体而引起广泛关注。本文详细探讨了微塑料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机制、其作为污染物载体带来的潜在生态风险及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旨在提供对当前微塑料研究的全面理解,强调其在全球土壤污染问题中的紧迫性。

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污染和防治对策探析 下载:65 浏览:848

​陈武 《中国环境保护》 2024年1期

摘要:
当前我国高度重视水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水环境治理。微塑料是污染水环境的主要污染物,通常粒径小于5毫米,这种污染物残留于环境中容易被生物摄入,之后威胁生物健康。面对当前塑料垃圾对水体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必须找到微塑料污染防治措施,为此本文从水体中微塑料的来源入手,讨论微塑料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最后分析如何防治水环境中微塑料污染问题,以供参考。

浅议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生态环境危害及治理 下载:118 浏览:1499

刘扬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10期

摘要:
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生态环境危害及治理。首先,概括土壤中微塑料主要来源,分别是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农用薄膜,堆肥产品及用于改良土壤的化学药剂,塑料产品盲目使用等,其次从植物和微生物两个层面入手,综合探究土壤中微塑料造成的危害,最后提出针对土壤微塑料的治理建议,改善土壤提高环境质量。希望以下论述能起到借鉴作用,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开展提供建议。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