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应用于核级树脂锂型转型率的分析研究 下载:88 浏览:373

林清湖 徐天凤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1期

摘要:
常规核级离子交换树脂锂型转型率的测量采用将离子交换树脂中的锂用酸淋洗后测量锂浓度,再计算锂型转型率,存在分析时间长、分析结果偏低等不足。本文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测量核级离子交换树脂的锂型转型率,利用微波消解实现树脂的完全消解,利用原子吸收仪测量锂浓度,结合氢型树脂湿基工作交换容量计算离子交换树脂的锂型转型率,实现离子交换树脂锂型转型率的准确测量。分析结果表明,锂浓度加标回收率为99%,相对标准偏差为0.97%(n=7),锂型转型率达99.20%。方法具有离子交换树脂使用量少、分析结果准确等优点,可用于核级离子交换树脂锂型转型率的测量。

微波消解-非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聚乙烯包材中的锑 下载:25 浏览:260

裴志洋 黄泽义 孟卓尤 楠范 洪涛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2期

摘要:
建立聚乙烯包材中锑含量的测定方法。微波消解法消解处理聚乙烯包材后,利用表面活性剂OP对5-Br-PADAP、碘化钾和锑的三元复合物的增溶作用,采用络合分光光度法测定锑的含量,筛选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锑含量的显色条件。锑质量浓度(0.100~1.00 mg·L-1)与锑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为103.3~104.0%,精密度RSD小于2%,与标准物质和国标方法相比较,该方法的准确性得到了验证。本方法简单、准确性高,精密度好,可用于聚乙烯包材中锑含量的测定。

快速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砷汞的含量 下载:35 浏览:367

李方明1,2 唐富江2 杨程皓2 张济龙1,2 王恒路1,2 李虹丽2 《化学研究前沿》 2018年11期

摘要:
为实现土壤样品中砷、汞元素快速准确检测,本文以国家标准物质GSS-24为实验土壤,对其中消解酸体系、消解程序、过滤方式进行了优化,建立了以HCl-HNO3体系的一套快速、用酸量少、可靠的土壤砷汞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方法。通过对国家标准物质GSS-14、GSS-21、GSS-25土壤的元素进行验证,测定结果与参考值一致。若称样0.5000 g定容到50 ml,确定砷、汞检出限分别为0.009 mg·kg-1和0.002 mg·kg-1,相对标准偏差2.15%9.31%,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8.0%105%。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为环境土样中砷、汞的测定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ICP-AES法测定钴铬烤瓷合金中钨、钼、铁、钌、镓、镉、铍、镍的含量 下载:83 浏览:499

王津 熊晓燕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通过对样品前处理方法、分析谱线、氢氟酸用量及酸度、钴铬基体影响以及杂质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因素进行试验,确定了最佳样品溶解方法和最佳测定条件.建立了用王水+氢氟酸、微波消解溶解样品,再用ICP-AES直接测定烤瓷合金中钨、钼、铁、钌、镓、镉、铍、镍含量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选定的条件下,钴铬基体对所测元素无影响,钨、钼等8种杂质元素间也没有干扰.本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8.0%~102.0%之间,与分光光度法及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结果一致.本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04%~3.23%之间,能够满足快速、准确测定钴铬烤瓷合金中多种元素的需要.

微波消解仪的荧光光纤传感器的测温机理的研究 下载:193 浏览:953

​赵盛梅 《电路系统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本微波消解仪的荧光光纤测温系统根据红宝石晶体的荧光特性,以发光二极管作为激发光源,传感器在由发光二极管发出的一系列光脉冲的激励下,产生周期性的荧光衰落信号,配以光纤技术构成的光纤荧光温度传感器,通过激励光激发探头上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再通过光纤把荧光传送到远处,经敏感元件变换及微机数据处理后,显示出被测物体之温度。

试论土壤中重金属检测样品前处理技术现状 下载:143 浏览:2067

田宇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2年11期

摘要:
样品前处理是化学检测工作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诱发检测误差的环节,这就对样品前处理提出了较高要求。对于土壤中重金属检测来说,样品前处理涉及到的内容、技术比较多,其会对最终分析结果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本文将会对重金属检测样品前处理相关技术给予介绍,以期为土壤中重金属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进而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度。

食品理化检验中微波消解处理法的运用分析 下载:254 浏览:2575

黎洁 黄慧玲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3年3期

摘要:
一直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不健康食品会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并对国家经济以及人民生活造成影响。而分析食品中有害有毒物质的前提是样品的有效消解。近年来微波消解预处理技术因其高效快速、分解完全、环境污染小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为提高食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在微波消解预处理技术中,通常食品理化检验样本固体质量为0.2~0.5g。液体用量为2.0ml,在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中置入样本和硝酸1.0ml,浸泡十分钟,之后将0.3mL30%过氧化氢加入其中,同样进行十分钟的浸泡。实施微波消解处理,对消解时间、试剂加入量、取样量等进行综合观察,发现其样本可完全消解,可获得准确结果。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技术能够提升食品理化检验的准确度,已成为食品样品分解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

微波消解技术在环境化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61 浏览:2432

朱龙杰 《应用化学学报》 2023年5期

摘要:
微波消解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环境化学分析中的污染问题以及效率问题,符合生态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其进行推广应用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微波消解法大大缩短了消解时间,缩短了测量的整体用时,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及时获得检测值,便于实时监测。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微波消解技术在环境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内标法测定农业土壤中的重金属的研究 下载:205 浏览:1361

周雪 《农业学报》 2023年3期

摘要: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载体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重金属污染危害严重。因此,研究有效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定量分析技术势在必行。ICP-MS能够有效应用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定量检测,但其测定常受到基体元素或光谱干扰的干扰。本研究采用内标法解决了这一问题。选用四种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分别为GBW07385、GBW07388、GBW07391、GBW07979,采用微波消解-混酸法进行土壤前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定量检测土样中Cu、Pb、Zn、Cr、Co、Ni的含量,内标浓度为10ug/L,通过与标准值对比、方法对比(标准加入法与内标法扫描同一配制溶液)和回收率检验,验证了所建立的方法的有效性。内标法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和标准加入法测定数据吻合较好。在5、20、50mg/kg三个水平下,加标法和内标法定量,回收率在92~102%范围内,RSD<5.3%,得到了质量控制图(n=100),用于指导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