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多模式镇痛护理对肾结石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下载:46 浏览:473

杨俊霞 韩先珍 章明慧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探讨多模式镇痛护理在肾结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术后多模式镇痛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心理状况、康复情况及住院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舒适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结石术后患者实施多模式镇痛护理,可显著减轻术后疼痛,改善心理状况,不仅可提高患者舒适度,且利于术后康复。

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对肿瘤ICU患者心理状况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下载:57 浏览:504

李莉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对ICU意识清醒患者心理状况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入住ICU进行治疗的意识清醒患者87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016年1月-6月入住ICU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7月-12月入住ICU的44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ICU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和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干预3周后观察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希望水平。结果: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低于对照组,希望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有助于减轻ICU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并能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持续性康复指导的效果研究 下载:44 浏览:324

黄芳菲 李婧 孙义波 何继红 谭艳 谢兴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术后至出院前进行持续性康复指导的康复效果。方法:来自100例本院心血管内科的50~65岁中老年AMI患者,均进行了PCI术,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护理、基础内科治疗和健康教育,试验组再增加持续性心肺运动训练及心理康复指导,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于术后及出院前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出院前检测发现,试验组在HAMA、HAMD、MUIS、SSRS、MCMQ中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持续的康复指导能增加PCI术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少疾病不确定感、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增加社会支持度。

优质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 下载:84 浏览:490

黄榕静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6年6月-2017年9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68例,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病症治疗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患者肝癌切除围手术期的应用 下载:57 浏览:390

李桂花 徐莹 韩葵 唐雅琦 范仁芳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老年患者肝癌切除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肝癌切除的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FTS)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前心理状况、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术前观察组抑郁、焦虑、紧张、害怕、失眠、记忆或注意障碍及行为表现异常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复苏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FTS理念在老年病人肝癌切除围手术期的应用能降低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费用,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老年痴呆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研究及护理干预体会 下载:236 浏览:2456

陈希 徐翠翠 《心理学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心理情绪变化,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 在本院筛选出94例老年痴呆患者家属,时间选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使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所有患者家属心理转状况进行分析,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强心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对比,护理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由于疾病因素需长期照顾患者,在此期间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需对患者家属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家属负面情绪,使其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面对患者,使患者得到更加的护理服务,值得推广。

湿性治疗慢性伤口患者中应用协同护理的效果观察 下载:132 浏览:2376

文金桃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湿性治疗慢性伤口患者中应用协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湿性治疗慢性伤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比对照组少,换药周期、愈合时间比对照短,换药费用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活力、总体健康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性治疗慢性伤口患者应用协同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有助于促进伤口尽快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影响消毒供应室护士心理状况的因素及应对措施研究 下载:142 浏览:678

汪运永 《心理学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在本院消毒供应室护士群体中,进行一项详尽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一群体普遍遭遇身心疲劳和安全感缺失的心理健康挑战。这一现象归因于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如工作负担过重、任务责任重大、防护体系不完善导致的职业暴露风险增加、工作环境多变复杂以及心理健康支持与教育资源不足。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提出并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管理干预措施,旨在多方面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通过这些举措,期望不仅能增强供应室护士的职业满足感和归属感,还能从根本上提高消毒供应室的整体工作水平,为医院的安全运营和患者的优质服务提供坚实支持。

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遵医行为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下载:172 浏览:1992

敬蕊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 本文观察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遵医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22年5月~2023年4月间收治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78例,依据39例/组,将患者姓名编号输入Excel软件纳入两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内容。观察两组心理状况及遵医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心理状况指标及遵医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意义。结论 将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遵医性,可推广。

综合护理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心理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下载:154 浏览:1573

张冬梅 史红珍 杜俊利 张俊珍 孟凌燕 《心理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心理状况及预后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接诊的49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接诊的49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实验组,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心理状况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尿潴留、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抑郁、焦虑评分以及预后影响较参照组有明显降低,有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减少患者的预后影响,值得推广。

研究老年脑梗死后遗症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下载:251 浏览:2309

姜洁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要点,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状况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6月-2020年8月期间的120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护理对照。其中,对照组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进行神内常规护理、观察组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联合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统计处理经不同护理方法干预后的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以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观察组患者的强迫症状等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方面,观察组、对照组(96.66%vs8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心理负担较重,与疾病造成的身体负担、经济负担等关系密切。重视患者心理状况并进行积极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者的身体、心理负担,患者康复状况理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内不同批次护理人员心理状况的调查 下载:262 浏览:2576

程凤琴 刘海燕 韩爱华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隔离病房内不同批次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和睡眠状态。方法:对绵阳市NCP疫情开始以来进入者隔离病房内工作的护理人员采用9条目健康问卷抑郁筛查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价心理健康水平和睡眠状态。结果:(1)首批进入隔离病房的护理人员抑郁、焦虑水平高于其他批次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总分高于其他批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第三批隔离病房内护理人员与第二批次比较,在抑郁、焦虑水平和睡眠评分无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第四批隔离病房内护理人员与第三批次和第二批比较,在抑郁、焦虑水平和睡眠评分方面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P疫情期间隔离病房内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和睡眠质量均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通过积极进行干预后可得到改善。

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研究 下载:135 浏览:1674

聂韩祯 《心理学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60例患者,随机将他们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均有80例患者。常规组实施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例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发生的变化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经优质护理干预的实验组病患,其心理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的较常规组更高一些(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是97.5%,常规组是8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妇产科病患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消减患者不良心理负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有临床实践推广价值。

心内科护理单元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241 浏览:2887

施赛赛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心内科护理单元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照常规鼓励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内科护理单元。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西雅图心绞痛生活质量量表(SAQ),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88.9%低于实验组满意度98%,差异经统计学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护理单元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生活质量。

系统化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恢复时间并发症和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 下载:267 浏览:2696

叶菲 《心理学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本文将主要探讨系统化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恢复时间并发症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本文60例研究对象,于2017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入院,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抑郁、焦虑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抑郁、焦虑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梗住等并发症进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4%和28.6%。结论:系统化护理是一种以循证医学理念为基础的护理模式,且具有科学性、组织性、计划性、预见性等特点,让患者可以早日出院,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

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下载:228 浏览:2285

苟莉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感染患者所表现出的在心理方面的特征及相应干预策略。方法:对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100例予以选取,均为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2020年1月至2月期间收治,分析在心理方面的特征表现,并展开相应的护理干预,就护理干预前后希望及心理韧性水平、呼吸功能及运动耐力指标展开对比。结果:相较护理干预前,在护理干预后,患者希望水平评分、心理韧性评分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患者呼吸功能指标氧合指数明显上升、运动耐力指标6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毁物或自伤、他伤事件,无因心理问题而放弃治疗事件。结论:重视依据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在心理方面的特征,展开针对性干预对策,可提升希望和心理韧性水平,改善呼吸功能、增强运动耐力,保障临床安全。

眼科门诊患者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策略 下载:69 浏览:716

郑龙梅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眼科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5月-2024年5月收治的130例眼科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针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HAMD评分为(13.43±1.55)分、HAMA评分为(12.05±1.4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有利于改善眼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状况,使其生活质量更加理想,对提升患者满意度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 下载:117 浏览:1190

高琨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的74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接受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比内容包括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经过护理治疗,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白内障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其应被作为白内障术后护理的一部分进行推广实施。

双心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289 浏览:3897

徐蓓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患者进行分组(双盲法)研究,乙组和甲组,各40例。乙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甲组以优质化护理为主,比较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结果: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均优于乙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双心护理操作可显著改善机体心理状况,还可改善机体生活质量,可推广。

心内科护理单元对于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313 浏览:3945

米日妮萨 阿卜力米提 阿尼合尼木 麦麦提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心内科护理单元对于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近期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实施心内科护理单元措施)。结果:经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具备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内科护理单元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