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共焦显微镜观察睑缘蠕形螨形态及感染相关分析 下载:58 浏览:390

谢翠娟 李兆瑞 于广委 李韵秋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通过共焦显微镜检查,探讨活体组织上睑缘蠕形螨成虫及虫卵的形态以及感染率相关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共焦显微镜通过对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于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379例干眼症状患者睑缘蠕形螨观察,眼睑睫毛囊行共焦显微镜检查,观察虫体及虫卵形态。采用的阳性标准为4个眼睑中,任一个眼睑蠕形螨计数达到3条/3根睫毛,包括蠕形螨或虫卵,即为睑缘蠕形螨检查阳性。结果379例干眼症状患者中发现蠕形螨感染者330例,阳性率为87. 1%。其中男性感染率为86. 6%,女性感染率为87. 4%,不同性别间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加,睑缘蠕形螨感染率增加,≥60岁组感染率最高。各年龄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共焦显微镜可以清晰观察到虫卵及成虫在睫毛囊内的形态以及分布情况,它具有无创、便捷、全面等特点,弥补了睫毛拔出显微镜下观察的缺点,且共焦显微镜检出率明显高于睫毛拔出检出率。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感染相关性眼内炎的临床效果 下载:58 浏览:360

孙京晶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感染相关性眼内炎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因子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68例(68只眼)青光眼术后滤过泡感染相关性眼内炎患者为对象,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作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试验组展开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血清TNF-α、IL-6、CRP因子、临床疗效、眼压与视力。结果治疗后,试验组TNF-α、IL-6、CRP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总有效率(97. 06%)较对照组(73. 5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眼压较对照组低,最佳矫正视力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青光眼术后滤过泡感染相关性眼内炎通过玻璃体切除术可有效降低TNF-α、IL-6、CRP因子水平,提升疗效,进而促进患者眼压、视力改善。

宫颈鳞癌治疗后2~5年高危型HPV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下载:15 浏览:166

陈姝宁 孔为民 罗丹 《肿瘤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后2~5年高危型HPV感染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鳞癌患者159例,随访截止至2019年3月。调查患者治疗后2~5年高危型HPV感染状况及其与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治疗方法、性生活恢复、避孕套使用的相关性。[结果]①治疗后2~5年高危型HPV感染率为32.1%(51/159)。②高危型HPV阳性者共51例,感染比例最高的型别为51型25.5%(13/51),其他感染型别占比前五位为HPV16/52/53/56/43型。多型感染检出率为40.4%(21/51)。③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后是否使用避孕套与高危型HPV感染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患者年龄、疾病分期、组织学分级、治疗方案和性生活恢复与高危型HPV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P>0.05)。[结论]宫颈鳞癌治后2~5年高危型HPV感染率仍较高。感染比例较高的型别与健康人群、治疗前人群存在差异,而且多型感染率较高。是否使用避孕套是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后2~5年高危型HPV感染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治疗及特点 下载:59 浏览:389

朱恺 顾永昊 王志玲 柯根杰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及探讨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治疗及其特点。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的感染性眼内炎106例(106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基础资料、治疗方法及特点。结果 106例感染性眼内炎中,白内障术后感染者68例,占64. 15%,其次为外伤及玻璃体切除术后及青光眼术后。眼内手术后感染发病时间为术后3~120 d,平均为(23. 76±31. 59)d。治疗方式全部采用玻璃体切除手术,根据前房反应及眼内感染程度8例先行玻璃体腔注入抗生素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再次行玻璃体切除手术,2例行前房冲洗+玻璃体腔注药术后未见明显好转,再次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83例患者充填灌注液(78. 3%),23例患者充填硅油(21. 7%)。另外白内障术后有人工晶状体患者66例,22例患者术中取出人工晶状体(33. 3%)。房水及玻璃体病原体检出共56例,阳性率为52. 83%,多见为表皮葡萄球菌(15例,26. 7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3例,23. 21%)。结论眼内炎作为眼科急症,严重影响患者视力,并可能产生严重并发症且愈后差,我院临床治疗的眼内炎均积极采取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研究表明玻璃体切除手术有利于获得玻璃体标本,可以直接清除感染病灶并减少了二次手术可能。

巩膜扣带术后硅胶暴露或硅胶感染6例分析 下载:53 浏览:346

胡迪 柯根杰 董凯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巩膜扣带术后发生硅胶暴露或硅胶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由我院收治的巩膜扣带术后发生硅胶暴露或硅胶感染的6例(6只眼)患者的临床表现。经拆除巩膜硅胶后,了解患者症状是否消除,视力是否发生变化,视网膜是否再次发生脱离以及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4例发生硅胶暴露的患者中有3例仅有异物感,不伴结膜充血和疼痛以及脓性分泌物等临床感染症状,1例患者伴血泪和脓性分泌物,在拆除外加压块后送检行细菌培养显示阴性。其他2例无硅胶暴露,其中1例眼红痛,脓性分泌物增多伴结膜息肉,另1例眼红痛,脓性分泌物增多伴结膜囊肿和复视。两例患者送检的硅胶细菌培养均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术后视力无变化的有3例,视力提高的有2例,视力降低的有1例。术后随访4~31个月,随访期内所有患者症状完全消除,视网膜未再发生脱离。结论硅胶拆除术可以有效治疗巩膜扣带术后硅胶暴露或硅胶感染,该手术安全有效。

感染性葡萄膜炎的诊治观察 下载:57 浏览:351

成拾明1 张勇1 李欣2 齐佳1 袁均1 何国磊1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感染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8月至2016年9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诊断为感染性葡萄膜炎并接受住院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18例(19只眼)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其中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8例、弓形虫性葡萄膜炎3例、弓蛔虫性葡萄膜炎1例、弓蛔虫合并弓形虫性葡萄膜炎1例及结核性葡萄膜炎5例。8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分别经过药物治疗或药物联合手术治疗,仅2例患者视力有轻度提高,余病情稳定,但视力无改善。1例弓形虫性葡萄膜炎因延误治疗导致视力降为光感/眼前,另外2例弓形虫性葡萄膜炎患者经过治疗后视力均得到了提高。1例弓蛔虫性葡萄膜炎经过药物治疗后行玻璃体手术,视力由0.5提高到0.6;1例弓蛔虫合并弓形虫性葡萄膜炎经过对症治疗后视力由0.1提高到0.15。结核性葡萄膜炎患者经过抗结核等对症治疗后病情稳定,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弓形虫、弓蛔虫及结核性葡萄膜炎通常经过正确及时的治疗后,病情稳定,视力有改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通常病情较重,预后相对较差。

乳酸及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肿瘤相关复杂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下载:54 浏览:353

吴兵1 邵丽娜2 《肿瘤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乳酸及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肿瘤相关复杂性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的44例肿瘤相关复杂性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28天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19例)和存活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初始乳酸水平、早期乳酸清除率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的差异。[结果]死亡组患者的初始乳酸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性高于存活组(P<0.05)。存活组患者的早期乳酸清除率高于死亡组(P<0.001)。[结论]初始乳酸及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肿瘤相关复杂性腹腔感染患者有重要价值,对判断预后有指导意义。

从《脾胃论》气火学说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之乳蛾病 下载:53 浏览:396

姚俊丽 黄勋 孔令万 陈黎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通过梳理李东垣在《脾胃论》气火学说中的理论,从气火关系角度探讨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之乳蛾病的病因病机为气虚火旺、正虚邪恋,所用方剂为当归六黄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其组方原则以温补与清火并用,并随症加减。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时毓民教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用药经验及其组方规律 下载:50 浏览:361

和婧伟 汪永红 孙雯 俞建 范腾 时毓民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全国名老中医时毓民教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用药经验及其组方规律。方法收集时教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录入方剂信息,建立方剂数据库,利用软件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时教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用药经验及组方规律。结果筛选方剂共117首,中药共计138味,使用频次前10味的药物为炙甘草、炙黄芪、大枣、麦冬、陈皮、炒白术、神曲、石斛、川芎、丹参,提取新处方核心药物组合共12个,演化新处方5个。结论时教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从肺、脾、肾三脏论治,在治疗上运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法,多采用补益类药物,配以活血通络以及收敛止汗的药物。软件分析产生的新方,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对产妇分娩结局和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下载:45 浏览:200

刘海侠 《诊断医学》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对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对产妇分娩结局、新生儿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感染生殖道B族链球菌妊娠晚期孕妇64例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没有感染妊娠晚期孕妇64例为对照组,对比分娩结局和新生儿预后。结果观察组剖宫产、胎盘早破、宫内感染、早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感染B族链球菌后,会造成严重不良妊娠结局,威胁母婴安全,应引起足够重视。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2例临床观察 下载:42 浏览:431

周玲丽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内科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头孢呋辛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7 d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为94.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IL-8、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IL-2水平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下降或升高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6%,治疗组为7.6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经积极对症处理后缓解、消失。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机体炎症状态,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74 浏览:305

丁会 《诊断医学》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7238例,持续质量改进前进行常规感染质量管理的3594例设为对照组,将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管理364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感染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病率(0.47%)显著低于对照组(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可进一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与hs-CRP水平检测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 下载:87 浏览:312

邢国庆 《诊断医学》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究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9年2月收治的17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89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WBC、hs-CRP水平较对照组高,CD4+/CD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细菌感染患儿WBC、hs-CRP水平较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病毒感染患儿高,CD4+/CD8+水平较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病毒感染患儿低(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WBC水平较病毒感染患儿高,CD4+/CD8+水平较病毒感染患儿低(P<0.05)。结论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与hs-CRP水平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存在一定联系,且三者水平检测能有效鉴别肺炎支原体感染、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为临床鉴别感染病原体类型、选取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循证数据指导。

石效平教授运用四逆散加减治疗儿科疾病举隅 下载:22 浏览:232

王欢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石效平教授认为小儿肝常有余,一旦受邪,则失于疏泄而引起各脏腑的气机紊乱。指出但凡证属肝郁不舒、气机不畅所致的儿科诸疾,皆可运用四逆散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满意。附小儿腹痛、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小儿呕吐、小儿感染后咳嗽4则典型病案,以资验证。

阳黄清解颗粒配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感染性黄疸46例临床观察 下载:31 浏览:320

檀满祥 江龙 陆薇薇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阳黄清解颗粒配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感染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1例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5例采用基础治疗及高压氧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阳黄清解颗粒治疗,10 d后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均显著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清PCT、CRP水平均下降显著,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黄清解颗粒配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感染性黄疸,可改善患儿血清PCT、CRP、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缩短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还原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析 下载:80 浏览:420

马骏青 张西园 王琳 《诊断医学》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行放化疗治疗且并发肺部感染的23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集痰液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同时对常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观察不同菌株分布情况,对比不同种类抗生素药物敏感性。结果 238例患者共分离出238株菌株,其中肺炎链球菌(50.00%)占比最高,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5.55%)、金黄色葡萄球菌(14.71%)、鲍曼不动杆菌(10.08%)、厌氧菌(4.62%)和肠杆菌(5.04%);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药物敏感性相对较高,其次为头孢他定、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青霉素G。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较为多样,以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主,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药物敏感性相对较高,可作为首选抗生素。

阳黄清解颗粒配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感染性黄疸46例临床观察 下载:26 浏览:258

檀满祥 江龙 陆薇薇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观察阳黄清解颗粒配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感染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1例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5例采用基础治疗及高压氧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阳黄清解颗粒治疗,10 d后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均显著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清PCT、CRP水平均下降显著,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黄清解颗粒配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感染性黄疸,可改善患儿血清PCT、CRP、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缩短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还原

儿童流感流行病学及防治策略 下载:14 浏览:160

邓继岿 张锐沐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因流感死亡的人数估计高达65万,为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儿童是流感主要发病人群,疫苗、抗病毒药物均可预防流感,但健康宣教常被忽视。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主要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在流感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应警惕流感相关的并发症,尤其是流感相关性肺炎、流感相关性脑病。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下载:14 浏览:159

胡姚 俞蕙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一直是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健康的重要问题。随着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普及和医源性操作的规范化,目前,HBV主要传播途径为母婴传播。围生期或儿童时期感染HBV易致慢性化,成为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主要来源。与成人相同,儿童CHB的根本治疗亦为抗病毒治疗。但由于儿童生长发育的特殊性,对儿童CHB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和治疗方案现尚无定论,且抗病毒药物选择较为有限。该文对儿童CHB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几种新发传染性疾病 下载:36 浏览:373

徐翼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新发传染病既包括新种或新型病原微生物引发的传染病,又包括重新流行的经典传染病,具有疫情发生突然、传播速度快、人群易感率高等特点,可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生活秩序造成巨大影响。新发传染病病原体种类较多,以病毒感染居多,人兽共患为显著特点。该文对寨卡病毒病、肠道病毒D68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和登革热等几种新发传染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基础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1/24]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