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早期运动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自理能力的影响 下载:89 浏览:496

郭静 《诊断医学》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运动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运动训练干预。比较两组心功能及自理能力。结果干预10d后试验组HR低于对照组,LVEF、6MW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试验组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早期运动恢复,有利于心功能改善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小剂量地高辛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快室率房颤的疗效观察 下载:35 浏览:176

侯玉玲 《诊断医学》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高辛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伴快室率房颤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心衰伴快室率房颤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小剂量地高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疗前后的相关血清指标、心功能指标、静息及运动后心室率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hs-cTn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静息及运动后心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则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地高辛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衰伴快室率房颤疗效确切,调节NT-proBNP、hs-cTnT表达,且可明显改善心室率及心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MP-2、9水平及意义 下载:92 浏览:497

李镇 邵名亮 胡龙 冯启凡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ronic heart failure,CHF)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9,MMP-2,9)水平,从而协助评价患者心功能状况。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诊断为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214例,并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Ⅰ~Ⅳ级,对照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7例,同时行血清MMP-2、9及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MMP-2、9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MMP-2、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MMP-2、9可协助评价心功能衰竭严重程度。

八段锦运动锻炼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研究进展 下载:87 浏览:1132

赵佳琪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6期

摘要: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及首位致死原因,而适量运动可有效促进心脏康复。八段锦作为中医的特色运动疗法,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心肌力量、调节患者情绪等方面有较高康复价值。本文进行了八段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与其他传统中医方法结合及对患者心肺功能、运动、理化指标、心理状态方面的分析总结,以期为今后开展八段锦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益气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 下载:46 浏览:672

杨泽清 王涛涛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16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与益气活血利水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6min步行距离与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试验组的6min步行距离为(286.82±87.32)m、(307.36±90.44)m和(361.63±97.16)m,其较对照组的(248.35±62.14)m、(268.84±77.37)m和(314.35±83.37)m更长(P<0.05);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益气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可较好地稳定患者的心功能变化,延长其6min步行距离,对其身心康复意义重大。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60 浏览:727

左爱梅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诊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时,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选取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将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作为标准,分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结果: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概率高达97.00%,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差异不显著(P>0.05);心脏彩超和心功能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心功能分级越低,LVEF越高;LVDd、LAD、E/Ea越低。结论: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诊断的检出概率较高,为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提供有效、可靠的临床资料,值得推广。

美托洛尔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核因子-κB、低氧诱导因子-1α活化水平影响分析 下载:88 浏览:519

王修 徐丹蕾 缪荣华 何义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治疗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核因子-κB(NF-κB)、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活化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台州市立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曲美他嗪,观察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曲美他嗪+美托洛尔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54例(94.74%),对照组总有效45例(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7,P <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扩张功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34、2.938、1.908,P <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内皮素1、NF-κB、线粒体偶联因子-6(CF-6)、N末端脑钠肽前体、HIF-1α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56、12.458、2.319、12.817、4.703、7.402、29.483,P <0.01)。结论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降低NF-κB、CF-6、HIF-1α蛋白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44 浏览:475

施胜铭 刘燕 孙悦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因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158例为心力衰竭组,选择同期非心力衰竭入院患者150例为非心力衰竭组,收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及检验、检查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CY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相关性。依据HCY水平,将158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高HCY组(98例)和正常HCY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的状态。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平均HCY为(22. 08±5. 86)μmol/L,非心力衰竭组平均HCY为(11. 41±2. 13)μmol/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HCY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OR值为1. 12(95%CI 1. 01~2. 59,P <0. 05);在15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高HCY组患者心功能分级、脑钠肽(BNP)、6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HCY正常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HCY血症发生率更高,HCY增高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独立相关,高HCY血症患者心功能状态更差。

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522

蔡卢铭 巢亚伟 侯梅铃 刘双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QT离散度(QTd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在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HF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44例。在常规强心、利尿等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QTd与QRS波群、心率变异性、心室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CHF患者有效率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79.55%(χ2=4.699,P <0.05);QTd、校正QT离散度(QTcd)、QRS明显低于对照组(t=5.865、3.897、2.884,P <0.05);窦性心律R-R间期总体标准差、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均值标准差明显高于对照组(t=7.345、5.129、8.178,P <0.05,P <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t=6.364、3.012、3.475,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有助于降低CHF患者QTd,改善心率变异性及心室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啡肽酶水平与疾病复发的相关性 下载:76 浏览:501

陈强 李明亮 黄新亮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啡肽酶水平与疾病复发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陕西省汉中市人民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基本信息,测定每位患者血清脑啡肽酶水平。对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收集在此期间患者死亡及再次出现心力衰竭(HF)症状的情况。结果心力衰竭患者共358例,男185例,女173例,平均年龄(55.31±3.56)岁。不同结局的随访患者其初始脑啡肽酶水平,心力衰竭死亡组共78例,血清脑啡肽酶水平(1.43±0.04) ng/mL;心力衰竭复发组共83例,血清脑啡肽酶水平为(1.05±0.03) ng/mL;单纯心力衰竭组共197例,血清脑啡肽酶水平为(0.56±0.03)ng/m L,三组患者脑啡肽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72,P <0.01);心力衰竭患者脑啡肽酶水平更高组(0.45~0.78、0.79~1.15、> 1.15 ng/mL)相比<0.45 ng/mL患者更易出现心力衰竭复发(OR=1.032、1.384、1.508,P <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发现心力衰竭患者脑啡肽酶> 0.78 ng/mL时其死亡(OR=1.442,P <0.01)与复发(OR=1.322,P <0.01)的风险增加。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啡肽酶水平与患者复发以及死亡存在相关性。

载脂蛋白E、热休克蛋白27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下载:76 浏览:503

孟晓京1 项宁2 刘亚军3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4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是否发生心脏事件分为心脏事件组和无心脏事件组,探讨ApoE、Hsp27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结果无心脏事件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比例、ApoE、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Hsp27、心功能分级Ⅲ级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心脏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心脏事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A显著高于心脏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动脉压(m PAP)、右心室舒张末期压力(RVEDP)、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显著低于心脏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E、Nt-proBNP、Hsp27、心功能Ⅲ级、LVEF、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E/A)为CHF心脏事件预后的影响因素(OR=1.78~1.95,P<0.05)。高危组2年生存率为79.10%,低危组为9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poE和Hsp27升高与CHF心脏事件具有相关性,对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补肾启枢强心颗粒辅助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观察 下载:86 浏览:531

胡芳1 沈金峰2 邓鹏3 陈洪涛3 刘中勇3 《当代中医药》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肾启枢强心颗粒辅助西药治疗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微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补肾启枢强心颗粒,每日1剂,早晚分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对患者微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反映心功能的指标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评估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微炎症指标[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峰)/舒张晚期最大流速(A峰)(E/A)。结果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s-CRP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9)。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均可改善微炎症状态,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NF-α、IL-6、hs-CRP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均可以降低NT-proBNP及提高LVEF、E/A,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NT-proBNP降低及LVEF、E/A升高水平更明显(P<0.05)。结论补肾启枢强心颗粒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微炎症水平,从而改善患者心功能及临床症状。

三伏贴防治慢性心力衰竭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队列研究 下载:94 浏览:524

刘宁 宋宪波 谭莉娜 王建明 朱志扬 曲争艳 《当代中医药》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三伏贴对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纳入160例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CHF患者,对照组80例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80例再加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从三伏第一天至出伏贴敷,隔日贴敷1次,每次贴敷4~6h,共20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量表(MLHFQ)、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评价治疗后临床疗效;6个月后随访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分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与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三伏贴治疗、合并症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87%,对照组为72.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浆NT-proBNP水平、MLHFQ评分明显降低,SF-36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1)。CHF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照组分别为再入院31.6%、急性心力衰竭21.5%、心源性死亡2.5%,治疗组分别为15.2%、7.6%、1.3%,治疗组再入院、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事件相关因素分析显示,三伏贴治疗是CHF患者再入院和急性心力衰竭事件的相关因素(B=-0.955,B=-1.202),未发现心源性死亡的相关因素。结论三伏贴能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能够减少CHF患者的再入院及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参葵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310例临床观察 下载:81 浏览:499

严士海1 王道成2 沈竹阳3 刘福明1 李婕1 周仲瑛1 李七一1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评价参葵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20例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参葵通脉颗粒,对照组加服参葵通脉颗粒安慰剂,均每次1袋,每日2次,共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生活质量积分、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检测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浓度,并判定心功能分级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心功能分级疗效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为80.32%;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90%,对照组为61.94%,治疗组心功能分级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LVEF、NO显著增加,NT-pro BNP、LVDs、LVDd、生活质量积分、AngⅡ、TNF-α、MDA显著降低(P<0.05),且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葵通脉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患者神经内分泌紊乱与心肌重构有关。

5步式叙事疗法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下载:153 浏览:1683

王娟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7期

摘要:
研究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5步式叙事疗法的实践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组别类型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5步式叙事疗法,分析并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最终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服务质量、患者的依从性以及自护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均得到显著提升,患者焦虑情绪以及心功能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发生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最终患者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开展5步式叙事疗法,可使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增强患者的认知度与配合度,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疾病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

通心络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血浆CT-1、β-EP和sTREM-1水平影响 下载:159 浏览:1666

李冠宇 涂智平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3期

摘要:
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血浆心肌营养素-1(CT-1)、β-内啡肽(β-EP)和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影响。方法:选择杭州顾连通济医院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老年CHF患者112例,运用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4个月。比较两组治疗4个月总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4个月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炎性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6]、CT-1、β-EP、sTREM-1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老年CHF患者总有效率(91.07%)高于对照组(73.21%)(P<0.05)。两组治疗4个月老年CHF患者LVEDD和LVESD低于治疗前,而LVEF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4个月老年CHF患者LVEDD和LVESD低于对照组,而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个月老年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CHF患者疗效明显,可降低CRP、TNF-α和IL-6水平而减轻炎性反应,提高CT-1水平,降低β-EP、sTREM-1水平。

螺内酯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26 浏览:286

蒙松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螺内酯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128例老年CHF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螺内酯联合氢氯噻嗪。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VEF、和肽素、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及SPB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增加,和肽素、NT-proBNP减少,6 min步行距离延长,生活质量和SPBS评分明显下降,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联合氢氯噻嗪可显著改善老年CHF患者心功能,增强其运动耐受力,改善其精神状况,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志障碍对消化系统症状的影响研究 下载:327 浏览:3440

杨泽华 《老龄研究进展》 2022年12期

摘要:
调查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发生情况,探究其与情绪障碍之间的关系。 方法 便利取样法,以2019年2月~12月在甘中附院的心血管科室收住的113例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消化系统症状分级评分量表和简式简明心境量表进行资料收集。 结果 113例患者中至少有99例以上存在至少一种消化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总体发生率由高到低为腹胀(62.38%)、排气增多(54%)、恶心呕吐(50%)。NYHAⅡ、Ⅲ、Ⅳ级心功能的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分别为86.71%,98.74%和95.32%。心功能Ⅲ级的慢性老年性消化系统症状评分与情绪障碍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67,心功能Ⅱ级和Ⅳ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和0.53。 结论 老年性慢性心理衰竭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的发生率较高、也比较严重,但不完全与心功能成正相关,Ⅲ级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与情绪障碍相关性最高

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101 浏览:1962

李正春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文章选择90例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运动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成效。结果:通过对两组的心功能改善状况对比能够得知,研究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射血分数与左房内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针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可以得知,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讲,应用运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此种护理干预模式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下载:279 浏览:3891

王刚华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 观察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计算机随机表数字法将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9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均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共计47例,实验均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共计47例,比较组间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比治疗前有下降,但是实验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治疗价值显著,可为患者康复带来良好获益。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