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细胞周期素D1 G870A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下载:42 浏览:463

谢美 邹晓玲 晋帅 熊绍权 《肿瘤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细胞周期素D1(CCND1)基因G870A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关键词与主题词检索Pub Med,Ovid,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CCND1基因G870A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数据分析应用Review Manager5.3和STATA 10.0软件。[结果 ]纳入6篇文献,包括7个病例-对照试验研究,共计1283例胃癌患者为病例组与1760例非肿瘤患者为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人群中,CCND1基因G870A多态性与胃癌发生风险之间无显著相关性(A vs G:OR=0.90,95%CI:0.77~1.06,P=0.21;AA+AG vs GG:OR=0.85,95%CI:0.60~1.21,P=0.37;AG+GG vs AA:OR=1.15,95%CI:0.97~1.37,P=0.10)。在种族与肿瘤类型的亚组分层分析中,结果同样显示CCND1基因G870A多态性与胃癌的发生风险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CND1基因G870A多态性可能与胃癌的发生风险无关。

常克教授运用双黄汤治疗小儿湿疹气血不足型经验 下载:44 浏览:390

陈敏敏 齐钰梅 黄晗 常克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常克教授认为小儿湿疹的病因与心肺密切相关,气血不足者多责之于心肺不足,气血亏虚。并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自创双黄汤,功在益气补肺,养血祛风,扶正固本以祛湿。临床上以此方为基础辨证加减治疗小儿湿疹气血不足型,临床效果显著,为小儿湿疹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小儿芪楂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下载:55 浏览:429

郭素香1,2 胡思源3 马融3 钟成梁3 刘虹3 刘小凡4 丁樱5 黄文玉6 王永宽7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小儿芪楂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平行对照设计、分层区组随机、双盲试验、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将240例厌食症脾胃气虚证患儿按照1∶1比例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小儿芪楂口服液,对照组口服健儿消食口服液,2组均治疗28 d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单项证候指标、实验室指标(体质量、血红蛋白、尿D-木糖排泄率、血锌含量)的改善情况,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治疗组为97.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劣效性检验提示,治疗组疗效不低于对照组。2组的证候疗效、中医证候单项指标、血红蛋白以及血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中,未发现小儿芪楂口服液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芪楂口服液与健儿消食口服液在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方面疗效相当,且试验中未发现小儿芪楂口服液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宣肺除痹法治疗小儿咳嗽临床探析 下载:52 浏览:373

文华 孙香娟 张丰华 周江 张云新 文丹凤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小儿咳嗽为六淫邪气或束肺气,或伤肺脏,或阻气机,致使肺失宣肃,气血痹于肺中,气机逆乱而发,加之热、痰、湿、瘀胶着缠绵难去,客肺而痹阻肺之气机,肺气不通,逆乱成咳。运用宣肺除痹法,分别从轻清宣痹除六淫、分解除痹化杂陈2个方面论述了小儿咳嗽的病机、治法、选方,并分析所选方证特点。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枸杞子贮藏中平衡含水率变化规律及等温吸附曲线研究 下载:76 浏览:486

刘珈羽 方皓 栗圣榕 陈鸿平 冯靖雯 胡媛 刘友平 陈林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初始含水率枸杞子在相对湿度35%85%,温度分别为5、15、25、35℃条件下吸附平衡含水率变化规律,得到等温吸附曲线模型,通过模型可对枸杞子贮藏中的安全水分起预测作用。方法:采用静态吸附原理,根据目前在食品吸附中运用较多的6种模型对枸杞子实验吸附数据进行模拟分析比较。结果:枸杞子的平衡含水率随水分活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其等温吸附曲线属于"J"型,而描述这一吸附特性的最佳数学模型为Halsey模型,并由模型方程计算得到枸杞子的绝对安全水分和相对安全水分。结论:该实验中的Halsey模型可作为枸杞子贮藏中平衡含水率的预测模型,为枸杞子安全水分的控制及科学贮藏提供参考。

李秀亮教授治疗小儿癫痫经验 下载:36 浏览:383

杨翠玲 张晶金 李秀亮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介绍了李秀亮教授治疗小儿癫痫的经验,李教授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指出痰为癫痫发作的主要因素,标实多为痰邪,本虚则为脾肾不足,故在治疗上实证多从痰论治,虚证多从脾肾论治,治疗以豁痰息风、健脾补肾为主。附典型案例2则,以资验证。

钯催化的三元级联反应合成3-烯基-2-氨基喹啉及其衍生物 下载:36 浏览:394

刘英1 曹康平2 詹维3 孙建4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9期

摘要:
研究了一种三元级联反应合成3-烯基-2-氨基喹啉及其衍生物的方法。以二溴代苯胺、叔丁基异氰酸酯和丙烯酸酯为起始原料,在钯催化下,130℃下反应8~12h,合成3-烯基-2-氨基喹啉及其衍生物,均获得较好的收率。并对合成的目标化合物通过NMR谱学进行结构表征。

热挥发扩散-邻苯二甲醛显色快速测定白芷中二氧化硫残留的研究 下载:42 浏览:448

敬小丽1 鄢显明2 蔡竞春1 《化学研究前沿》 2018年2期

摘要:
采用盐酸介质中热挥发扩散-邻苯二甲醛显色反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白芷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样品中的亚硫酸盐被盐酸转化为二氧化硫,受热挥发,扩散至内反应管,与邻苯二甲醛、乙酸铵溶液反应生成的紫色物质。最佳测定条件下的紫色反应产物在420nm波长下具有较强的紫外-可见吸收,且吸光度与亚硫酸钠加入量成正比。据此建立吸光度与亚硫酸盐含量的标准曲线方程,方程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35,线性关系较好。该法简便、快速、试剂用量少、不受样品基质干扰,可为白芷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提供参考。

基于重复测量分析的包虫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下载:76 浏览:479

余红梅1 杨义1 赵俊生2 刘磊3 卿胡兵4 许靖1 肖洁1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项目对不同人群的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养成率的干预效果,为实行分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甘孜藏族自治州包虫病综合防治监测点信息管理系统,提取2014-2017年资料。基于类实验设计,运用SPSS 23.0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双因素(时间和处理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处理和时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2017年干部、中小学生、僧侣和农牧民在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0.66%、90.14%、86.06%和86.2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干部、中小学生、僧侣和农牧民的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养成率均显著提高(F=12.36,F=14.89,F=12.29,F=10.03,P<0.01)。试点乡中小学生和农牧民在各时间点上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乡(F=8.89,F=8.97,P<0.05),试点乡僧侣和农牧民在各时间点上的健康行为养成率也均显著高于对照乡(F=10.17,F=8.34,P<0.05)。干部、中小学生和农牧民的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健康行为养成率均呈显著正相关(r=0.62,r=0.55,r=0.34,P<0.05)。结论中小学生和干部的干预效果具有正外部性,可将健康的生活理念、知识和行为主动传播给其他人群。农牧民为减轻包虫病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参与专项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强,配合度高,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为提高群众参与包虫病防治工作的成效,注重发挥中介效应,即对健康教育认同程度,以促进认知向健康行为的转变。

扁平足及矫形鞋垫影响其足底压力的研究进展 下载:52 浏览:378

胡晓梅 唐文静 马璐钰 冯丽娟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2期

摘要:
足弓是足部的重要结构,扁平足患者的足弓结构异常,并伴随诸多临床症状。为更准确地认识扁平足,本文从其定义、病因、分类、临床表现、检测方法、治疗方面较为全面地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应用矫形鞋垫保守治疗扁平足、影响其足底压力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可发现,其相关研究范围较狭窄,大多局限于鞋垫硬度和支撑高度对扁平足足底压力的影响,且研究个体较少,结果不易于推广。

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浅析生育力保护 下载:37 浏览:240

唐砚彩 林雅倩 魏绍斌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卵巢储备功能直接反映卵子的数量、质量以及女性的生育潜能。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是影响育龄期女性生育力的一种常见慢性病,伴随潮热、出汗、性欲降低等类绝经反应,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病发病的风险。通过整理中、西医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病因病机的认识,提出应根据女性生理周期不同阶段肾中阴阳及气血的动态变化治疗本病。经后期重在滋肾阴以生癸水,促进卵泡发育;经间期气血运动旺盛,氤氲之中帮助孕卵顺利排出;经前期阳长阴消,温阳以健运黄体,以助孕卵着床。综合卵巢储备功能和疾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是保护患者生育力的关键。

参芪复方对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大鼠胰腺组织生物钟相关基因与肠道菌群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516

刘桠 张翕宇 康健 晁俊 高泓 王钧冬 谢春光 《当代中医药》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参芪复方对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大鼠血糖稳态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0只自发性2型糖尿病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芪复方组和西格列汀组,每组10只,均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建立血糖波动模型;10只Wistar大鼠设为正常组,予普通饲料喂养4周。造模成功后参芪复方组给予参芪复方浸膏1.44g/(kg·d)灌胃,西格列汀组给予西格列汀片悬液16mg/(kg·d)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5ml/(kg·d)灌胃,均连续8周。大鼠尾静脉取血,测1日内8:00、10:00、14:00、16:00、18:00 5次血糖水平,计算一日血糖平均水平(M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血糖的标准差(SDBG);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胰腺组织生物钟相关基因Id 2、Usp 2、CRY1、DBP mRNA表达;运用16S rDNA基因测序分析各组大鼠肠道菌群属水平分布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MBG、SDBG升高,模型组和参芪复方组LAGE亦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芪复方组和西格列汀组大鼠MBG、SDBG、LAGE均降低(P<0.01),西格列汀组在降低SDBG、LAGE方面优于参芪复方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Usp 2、CRY1 mRNA表达及丁酸菌属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芪复方组和西格列汀组大鼠Id 2 mRNA表达降低,Usp2、CRY1 mRNA表达升高,拟杆菌属、丁酸菌属水平亦升高(P<0.05或P<0.01);各组DBP mRNA表达、布劳特氏菌属和罗氏菌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复方可能通过调节血糖波动模型大鼠胰腺组织生物钟相关基因的表达及肠道菌群菌属的分布,从而调节血糖稳态。

基于“气虚生毒”学说论糖尿病大血管区域免疫炎症微环境紊乱 下载:85 浏览:492

杨婵1 谢子妍1 杨嫱妃2 董文然1 谢春光3 《中国中医药》 2019年8期

摘要:
糖尿病大血管区域免疫炎症微环境紊乱归属于中医经脉病变,脏腑功能失调,正气亏虚为导致其紊乱的根本,气虚而生的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留注脉中,诸邪结滞成毒,形成"气虚生毒"的病理状况。其紊乱调节过程与中医正气抗邪过程密切相关。应用益气解毒法扶正祛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祛除邪气,邪去正安,激发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发挥正常的免疫防御、自稳及监视功能,恢复微环境紊乱,减少血管损伤。

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现状及分析 下载:12 浏览:522

侯晓琳 高静 吴晨 曦柏 丁兮 向玉萍 李幸 郭潇潇 余静雅 2018年1期

摘要:
了解并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现状,为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成都市4所福利院的237例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通过横断面调查,采用Fried衰弱表型评估老年人的衰弱状况,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一般资料,采用Barthel指数问卷、老年抑郁量表、画钟试验、微型营养评定法简版评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状况、认知能力、营养状况。结果调查对象的衰弱发生率为55.69%,非衰弱者占44.31%,其中握力低(207例,87.3%),步行速度慢(172例,72.6%),躯体活动量低(131例,55.3%)是发生最多的3个衰弱指标。退休前职业、吸烟、饮酒、运动锻炼、患慢性病情况、服药情况、急性事件发生情况、健康自评状况、使用步行辅助工具、日常生活能力、抑郁、认知能力及营养状况方面存在差异的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状况不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现状不容乐观,医护人员应关注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问题,及时采取干预策略,以预防衰弱发生或延缓衰弱进程。

证素辨证的基本原理与问题分析 下载:85 浏览:507

叶桦1 冯全生1 温川飙1 张松2 张艺凡3 许强1 《中国中医药》 2019年7期

摘要:
证素辨证是最近几十年中医证候学的研究热点,在学科内部,证素辨证实现了对多种辨证体系的统一;在学科之间,证素辨证实现了中医学与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交叉,证素辨证有着重要的学科意义。证素辨证发展至今被学术界广泛认可和接受,但要运用于真实临床,还有不少困难。从数学建模角度分析证素辨证的基本原理,从真实临床应用角度分析证素辨证存在的问题。

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方法概述 下载:78 浏览:476

李璐1 李辉2 朱天民1 朱鑫1 胡守亮1 《中国中医药》 2019年6期

摘要: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其病情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CRS有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内镜手术,药物治疗,中药汤剂和针灸疗法等。这些疗法各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和治疗特色,就这些疗法的研究现状做扼要归纳。

加味参芪复方治疗初诊脾虚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下载:86 浏览:447

张愿1 谢红艳2 周琳悦1 田苑1 谢春光2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参芪复方治疗初诊脾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血糖、血脂及平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戒烟等。同时治疗组予以中药加味参芪复方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予以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850 mg/d,两组观察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空腹(FPG)及餐后2 h葡萄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变化情况,分析加味参芪复方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FPG、2 hPBG及HbA1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PBG及HbA1c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人工神经网络优化厚朴提取工艺及其“发汗”前后的含量测定 下载:79 浏览:531

王潇 王婷 张晨 刘芳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优化厚朴提取工艺,从厚朴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变化,阐释厚朴"发汗"的必要性。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以提取物干膏得率、厚朴酚、和厚朴酚三个指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对厚朴提取时的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采用HPLC法对"发汗"及"未发汗"厚朴提取物进行含量测定,对比其"发汗"前后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变化。结果:筛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厚朴样品100 g,加入70%乙醇提取,料液比为1∶8,提取时间为90 min,提取次数为2次;"发汗"后厚朴的厚朴酚提取率提高45.04%,和厚朴酚含量提高32.27%。结论:正交设计结合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稳定可行,具有良好重复性;"发汗"能增加厚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提取率,从化学成分角度阐释了厚朴"发汗"的科学性与必要性。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现代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用穴特点 下载:85 浏览:519

汪杏 赵芸芸 蔡力妍 杨紫艺 周梦媛 任玉兰 徐韬 赵凌 陈姣 《中国中医药》 2018年9期

摘要:
分析现代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经穴使用特点及规律。搜集从1990年1月—2015年12月发表在中英文数据库中的针灸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月经性偏头痛针灸临床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筛选出使用频次最高的经脉、腧穴及取穴部位,探索总结出现代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选经用穴的潜在规律。从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腧穴运用频次统计上看,足少阳经为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首选经脉,风池、率谷、百会、太冲等穴的使用频次较高,取穴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面颈项部,所以对月经性偏头痛的治疗还是以局部取穴为主,同时现代还比较注重远端取穴;太冲穴不仅为足少阳经的表里经脉上的腧穴,同时还是足厥阴经的原穴、腧穴;此外,对交会穴的选用也是现代针灸处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凡土脏取决于胆”议从胆论治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80 浏览:526

郭静 王智超 吴雨潇 谢沛俊 郝彦伟 喻俊榕 李斌 《中国中医药》 2020年4期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归属于中医"痴呆""呆病""健忘"等范畴,历代医家认为此病多以肾精失养,髓海空虚为主要病机,治疗多从脾、肾两脏着手,鲜有提及从胆论治。从中医学"凡土脏取决于胆"理论切入,以土脏与AD发病的关系为着眼点,并结合胆内藏精汁,助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胆主升清降浊,疏利中土;胆内寄相火,参与腐熟水谷的生理功能和特性,阐述从胆论治AD的理论基础,以期为中医临床更加有效的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提供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