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数据挖掘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下载:11 浏览:366

丁四清1 陆晶2 秦春香3 盛江明4 王璐2 石双姣2 李雨潇2 2019年12期

摘要:
从不良事件上报、监测和预警3个方面综述了基于数据挖掘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研究,旨在为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和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下载:84 浏览:381

黄永兰 刘旭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探讨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11月我院实施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前收治的手术患者37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3月我院实施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后接收的手术患者372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各项指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感染情况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应用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可明显改善手术指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降低患者感染率,促使护理质量提升。

神经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与控制 下载:102 浏览:1172

黄雪娇 李洁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在当今,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我国的医疗产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负担的增加,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紧张的医患关系,有些甚至上升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本文着重介绍了神经内科不良事件的处理和控制,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首要是对护士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评估,从而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了我国医疗保健行业的长期发展。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58 浏览:3561

谢敏转 刘育蓉(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1期

摘要:
分析护理风险警示标识(NRWS)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NS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儿科2021.1~2022.12收治的120例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组,N组60例实施儿科常规护理管理,M组在N组基础上实施NRWS管理。对比N、M组NSM工作质量;记录并对比各组护理不良事件(ANE)发生率,评价各组家属认可度。结果:M组在安全核查、风险评估、专科交接、安全管理四个方面护理质量得分均显著高于N组,p<0.05。M组ANE发生率3.34%明显低于N组13.33%,p<0.05。M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认可度95.00%明显高于N组86.67%,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可明显提高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且家属认可度高,值得推广。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防范 下载:222 浏览:2611

汪娇 田晓娟 杜小仙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分析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8年6月-2019年6月内收治的儿科门诊患儿300例,对相关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良事件的种类,并讨论相关的防范措施。结果: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之后得出儿科护理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主要有护理工作缺失、护理投诉争议、药物护理失误、身份认识错误,分析原因后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结论:出现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有职责没有落实完全、护理制度不完善、操作不完善、技术水平较低等,采取对应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 下载:97 浏览:1053

杨惠梅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骨折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55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为本研究对照组,分析其护理不安全因素,之后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将本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骨科加强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后收治的55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为本研究观察组,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依从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64%低于对照组的16.36%,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82%低于对照组的12.73%,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加强护理防范措施,不但可以提升患者的依从性,还可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负性情绪、并发症的发生,对提示护理满意度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借鉴。

细节化护理对神经外科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下载:295 浏览:3019

​黄富晓 周盛娴 赖玫琳 兰艳 梁娟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细节化护理对神志外科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共110例, 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55例, 对常规组患者实施神经外科常规护理, 实验组给予实施细节化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和费用、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数量为7.27%, 明显低于常规组的4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实验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细节化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推广应用。

精细化防范措施对降低神经外科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 下载:307 浏览:3098

​谢国辉 李毅 赵文梅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 :对于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 选取神经外科患者200例进行分析,所选200例患者通过随机法分组,其中100例患者接受传统护理措施作为对照组,剩余100例患者接受精细化防范护理措施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神经外科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两组神经外科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出现不良事件几率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 针对神经外科患者,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的推广应用。

根因分析法在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89 浏览:944

马国霞 马荣 《国际护理学》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评价根因分析法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作用。方法:以2021年193名住院病人为对照组,以2022年24例住院病人为观察组,采用根因分析法对其进行管理,找出病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和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整改前、整改后的不良事件报告率和发生率。结果:实施根因分析法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而报告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根源分析方法能有效地减少不良护理反应,提高了报告率,是一种有效的保证,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方法。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2 浏览:745

翟雪亚 张文娟 田永艳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10期

摘要: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年5月-2023年5月住院的90例病人,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优质的护理模式。对两组病人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的调查,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优质护理模式介入后,观察组的 SAS和 SDS得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优质的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工作中,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的依从性、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

清单式管理在精神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下载:110 浏览:939

刘玉珍 伍思健 邓大勇 马莹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1期

摘要:
探讨清单式管理在精神专科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精神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5723例。按照患者的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清单组。结果: 2023年1-6月,精神科共记录了45起护理不良事件,主要集中在药物管理、病人监护和护理操作三大方面。清单组不良事件数量减少至12起,下降率为73%。其中,药物管理错误率下降78%,病人监护失误率下降80%,护理操作失误率下降58%。与对照组比较,药物管理错误、病人监护失误和总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清单组患者中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单式管理应用于精神科门诊护理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神经外科给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相关因素 下载:203 浏览:1811

汪萍 《中国护理学报》 2022年8期

摘要:
分析研究神经外科给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3月~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神经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综合性防范护理管理。比较分析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给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零,低于对照组的5%(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5%(P<0.05)。结论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且原因繁多,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下载:56 浏览:630

靖丽娟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精神科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原因及其预防和应对策略,以期提升护理质量。分析指出,患者个体差异、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医疗环境及制度因素是导致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为有效预防,建议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优化护理流程、改善医疗环境。在应对措施方面,强调了快速反应机制、有效沟通协调、心理支持和法律伦理处理的重要性。提出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以促进护理服务的持续优化。通过这些综合性策略,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