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菠萝园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下载:84 浏览:489

郭继阳 张汉卿 杨越 杨劲明 唐浩真 邓燕 阮云泽 赵艳 《中国土壤》 2019年5期

摘要:
为了解海南万宁市和琼海市菠萝主产区土壤养分现状,调查测定了240个土壤样品养分含量,分别进行单项养分指标等级评价和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综合评价。等级评价结果表明,调研区域土壤酸化现象严重,pH <4.5的强酸性土壤占比达78.33%;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有55.83%的调研地块有机质含量处于缺乏状态<2%;82%以上地块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缺乏;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处于中等及以上等级地块比例占82.92%;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普遍缺乏;微量元素有效锌、有效铜和有效硼在部分地块含量较低,分别有17.05%、46.25%、34.17%处于较缺乏及以下等级水平。因子分析表明,测定的10项养分指标可提取出4个公因子,其中因子1和因子2表征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pH、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是影响菠萝园土壤养分综合状况最主要的因素。进一步对土壤养分综合评价值IFI值进行聚类分析可知,万宁市菠萝园土壤IFI值范围为-0.669~1.605,均值为0.104,其中仅有29.16%的土壤处于中等及以上肥力水平;琼海市菠萝园土壤IFI值范围为-0.767~1.113,均值为-0.104,仅有17.50%的土壤处于中等及以上肥力水平;整体来说,万宁市菠萝园土壤养分综合评价状况优于琼海市菠萝园土壤。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河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下载:94 浏览:268

沈玉洁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本文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对河南省2007—2017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计算,从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3个方面研究了河南省水资源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河南省人均生产用水生态足迹最大,水资源生态赤字较大,可持续发展形势非常严峻。最后对2007—2017年河南省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用水结构、大力推广绿色农业和有效防治水体污染等建议。

2010—2014年全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对比研究 下载:64 浏览:481

魏光辉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为进一步揭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的特点与应用效果,本文选取综合指数型的主成分分析法、等级分类型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PSR概念模型的内容,构建全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进而比较分析2种方法的特点及评价结果。

甘肃金塔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探讨 下载:90 浏览:468

张世宏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随着金塔县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此,本文对金塔县水资源利用现状、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措施,以保障金塔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甘肃金塔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探讨 下载:90 浏览:467

张世宏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随着金塔县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此,本文对金塔县水资源利用现状、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措施,以保障金塔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岱衢洋鱼类索饵场仔稚鱼的生态位及其分化研究 下载:24 浏览:162

樊紫薇1,2 蒋日进1,2 徐开达1,2 张琳琳1,2 印瑞1,2 王好学1,2 《海洋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为掌握重要鱼类索饵场仔稚鱼的生态分布,促进海洋渔业的发展,文章基于2011—2012年岱衢洋海域4个航次的定量采样,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该海域仔稚鱼群落与海水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岱衢洋海域仔稚鱼的生态位宽度可分为广生态位、中生态位和窄生态位,其中广生态位种对资源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且分布范围较广,而窄生态位种对资源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且分布不均匀;生态位宽度与相对重要性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仔稚鱼群落生态位重叠指数大于0.6的种对占总种对数的24.24%,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仔稚鱼分布存在明显的生态分化现象,仔稚鱼的生态位特征和生态习性受温度、盐度、悬浮物和叶绿素a等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

试论水土保持与耕地资源持续利用 下载:26 浏览:310

侯建国 马燕 《农业研究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耕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自然资源,应不断提高对耕地资源的保护程度,实现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本文简要分析了水土保持的重要作用,并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进行相应阐述,以期为水土保持与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指导与参考。

舟山沿岸水域曼氏无针乌贼个体繁殖力特性 下载:57 浏览:305

刘连为1,2 隋宥珍1,2 徐开达1,2 徐晓萱2 刘姝含2 谢慕原2 徐汉祥2 周永东1,2 《中国水产学报》 2022年6期

摘要:
为揭示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的生殖策略,以潜在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为指标,检测其个体繁殖力,并拟合潜在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舟山沿岸水域曼氏无针乌贼雌、雄个体优势胴长组分别为91~130mm与81~120mm,优势体质量组分别为120.1~240.0g与80.1~180.0g,雌、雄个体间胴长和体质量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雌、雄个体性腺成熟度均以Ⅴ期为主,分别占68.63%和65.3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性腺成熟系数与缠卵腺指数、精荚复合体指数密切相关(P<0.05);雌性性成熟个体的潜在繁殖力平均值为(1 121.01±329.55)cells,胴长和体质量相对繁殖力平均值分别为(9.76±2.43)cells/mm、(5.77±1.28)cells/g,潜在繁殖力与胴长、体质量、缠卵腺质量呈幂函数关系,与缠卵腺长呈对数关系,与卵巢成熟系数呈线性函数关系;雄性性成熟个体的潜在繁殖力平均值为(2 769.48±1 195.90)条,胴长和体质量相对繁殖力平均值分别为(26.38±11.02)条/mm、(19.82±8.66)条/g,潜在繁殖力与体质量呈指数函数关系,与精荚囊长、精荚复合体质量均呈幂函数关系,与胴长、精巢成熟系数的相关关系不显著。研究表明,经过10多年的增殖放流,舟山沿岸水域曼氏无针乌贼潜在繁殖力及精卵比明显降低,在曼氏无针乌贼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应采用合理的亲本投放性比,进而达到合适的潜在精卵比。

基于深度学习YOLOV5网络模型的金枪鱼延绳钓电子监控系统目标检测应用 下载:34 浏览:361

王书献1,2 张胜茂2 朱文斌3 孙永文1,2 杨昱皞1,2 隋江华1 沈烈1 沈介然4 《中国水产学报》 2021年6期

摘要:
为评估金枪鱼延绳钓系统运行质量、降低人工成本,以及从金枪鱼延绳钓系统电子监控EMS系统中提取浮球、金枪鱼数量等信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YOLOV5网络模型的金枪鱼延绳钓电子监控系统浮球及金枪鱼目标检测方法,从HNY722远洋渔船EMS系统视频监控数据中截取包含有目标浮球和金枪鱼的15 578帧关键帧,将所有关键帧及其标记文件划分为14 178个训练数据及1 400个验证数据,基于YOLOV5s、YOLOV5l、YOLOV5m、YOLOV5x等4种YOLOV5神经网络模型,设计分组训练试验对比训练效果。结果表明:参与训练的4种神经网络模型均可完成金枪鱼延绳钓电子监控系统的目标检测任务,但网络模型的选择对广义交并比损失(GIoU loss)、目标检测损失(objectness loss)、准确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多类别平均精度值(mAP)等参数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对目标分类损失(classification loss)参数无显著性影响(P>0.05);检测效果表现较好的模型是YOLOV5l和YOLOV5m,二者的mAP@0.5值分别为99.1%和99.2%,召回率分别为98.4%和98.3%,但YOLOV5m网络模型在GIoU损失等表现上劣于YOLOV5l。研究表明,4种网络模型中YOLOV5l模型是最适合应用于金枪鱼延绳钓电子监控系统目标检测的网络模型。

中国近海捕捞机动渔船航次特征数据挖掘 下载:50 浏览:326

高明远1,2 张胜茂2 汤先峰2 樊伟2 范秀梅2 伍玉梅2 朱文斌3 《中国水产学报》 2021年1期

摘要:
为加强渔船进出港管理和捕捞渔获物监管,解决信息上报中主观性大,报告信息错误、虚假报告等问题,利用北斗船位数据记录渔船出海作业的时间、位置、航速、航向等信息,通过航次特征数据挖掘,分析了港口格网、岸线点与北斗船位终端记录轨迹的空间关系,提取到2.5万余艘渔船的39.98万个航次数据,并利用船位点球面距离累加计算航程,利用船位点到岸线点距离计算平均离岸距离,分析了中国近海渔船的航次特征。结果表明:渔船出港时间集中在每日8:00—17:59,进港时间集中在每日5:00—10:59和13:00—18:59;航次特征数据受大小潮、朔望日等影响较大,可划分为1~10d、11~15d、16~21d和22~30d等航次时长段;渔船的航次时长、航程和平均离岸距离均由江苏省向北、向南降低。研究表明,利用北斗船位数据提取航次具有速度快、实时性强的特点,是渔船管理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可为渔船进出港管理提供参考。

杂交三倍体泥鳅GISH技术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下载:52 浏览:165

周贺 庄子昕 查荒源 梁雨婷 徐其征 张蕊 林忠乔 李雅娟 《中国水产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为研究杂交三倍体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形成机制,探寻其产业化生产的有效途径,通过对GISH的多项试验参数进行优化,建立杂交三倍体泥鳅GISH技术反应体系,并对天然四倍体泥鳅(4n=100)与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2n=48)正、反杂交后代进行GISH分析。结果表明:杂交三倍体泥鳅GISH技术反应体系中,探针DNA在温度为105℃、持续时间为2 min时,片段化后探针DNA片段长度为500~1000 bp;封阻DNA在温度为110℃、持续时间为10 min时,片段长度为100~500bp;标记后的探针DNA与片段化后的封阻DNA混合比(P/B)在1∶25和1∶50时均可以得到较好的杂交信号;以大鳞副泥鳅全基因组DNA为探针DNA、天然四倍体泥鳅全基因组DNA为封阻DNA,与二者正、反交后代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试验,结果显示,来源于亲本大鳞副泥鳅24条染色体在着丝点处均有杂交信号,无杂交信号染色体50条,来源于亲本泥鳅。该研究结果不仅为杂交三倍体泥鳅后代的鉴定提供了最直观的证据,也为中国天然四倍体泥鳅是含有四套染色体组的遗传四倍体并能产生2n的配子提供了分子细胞遗传学基础数据,对泥鳅三倍体育种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现代农业技术发展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下载:136 浏览:1384

王丽芳 《农业研究进展》 2023年9期

摘要: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并确保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以促进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三角褐指藻滤液提取物对东海原甲藻和盐藻生理特性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429

薛峤娜1 王蕊2 谭丽菊1 王江涛1 《海洋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利用流式细胞仪从细胞生长、细胞大小、细胞膜完整性、酯酶活性等方面分别研究了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nutum)滤液提取物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盐藻(Dunaliella salina)为期6d生物培养过程中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滤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东海原甲藻表现出强烈的生长抑制作用,荧光检测显示,其能刺激细胞体积的增大,导致部分藻体细胞膜受损,酯酶活性在短时间内增强,随后受到显著抑制。而提取物对盐藻的生长抑制并不明显,盐藻细胞体积没有受到影响,细胞膜保持了高度完整,酯酶活性在第6天时才受到抑制作用。以上分析表明,东海原甲藻对三角褐指藻滤液乙酸乙酯提取物更加敏感,特殊的细胞内部结构特征有利于化感物质进入东海原甲藻的体内,直接导致藻细胞的死亡。化感物质引起的不同的生理响应中,酯酶活性指标具有更好的敏感性,是在环境压力下生物自我保护的一种应急方式。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影响研究 下载:91 浏览:687

齐丽 《中国土壤》 2024年7期

摘要: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影响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资源浪费,保护土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它还能够改善农田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土地资源的多功能利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利用土地管理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 下载:100 浏览:777

王晶 《中国土壤》 2024年4期

摘要:
本文对当今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资源利用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特殊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经济土地利用效 果,和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今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土地规划以及土 地资源的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探索盐渍化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下载:276 浏览:2848

郝波 《土壤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中国盐碱地面积巨大、分布广泛,经过几十年的改良利用,盐碱荒地锐减、土地生产力成倍提高。目前仍有约1/5的盐渍化耕地存在,且由于耕种管理不当等因素造成土壤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趋于上升、新问题逐渐凸显。土壤盐渍化及盐碱害障碍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科学合理地利用盐渍化土地,是保证地区之间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生产实践和查阅文献,综述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预测盐渍化土壤改良利用技术未来发展的前景和方向,以期为盐碱地的治理和未来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基于土地整治的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 下载:293 浏览:3043

李甜甜 《土壤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日益凸显,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土地整治作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对于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与重要性,接着探讨了土地整治在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并结合国内外实际案例,提出了基于土地整治的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最后,对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展望。

从土地管理角度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的途径探析 下载:216 浏览:2040

陈兆秋 《中国土壤》 2022年9期

摘要:
本文对当今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资源利用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特殊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经济土地利用效 果,和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今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土地规划以及土 地资源的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农田水利资源节水灌溉措施探讨 下载:35 浏览:606

王海凤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4年11期

摘要:
农田水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探讨了农田水利资源节水灌溉措施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一些关键的观点。通过引入先进的灌溉技术,如滴灌和喷灌系统,可以显著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采用智能化监测和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农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得到满足。此外,合理的灌溉计划和管理实践可以降低土壤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的风险,有助于保护农田水利资源的生态平衡。社会和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意识提升,以促进农田水利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节水灌溉的普及。

水资源管理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下载:36 浏览:620

王也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4年11期

摘要:
水资源可为民生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依托水资源管理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围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策略展开分析,总结了加强水资源管理、提升综合管理水平的方法,旨在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创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环境,进而达到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的目的。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