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特高压联网及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电网动态特性及PSS适应性分析 下载:29 浏览:313

梁纪峰1 曾四鸣1 姜山2 杜晓东1 李晓军1 《中国电力技术》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华北电网特高压交直流联网及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电网变化,对比分析河北省南部电网特高压联网及新能源接入前后的电网动态特性,分别从丰大、丰小、枯大、枯小4种典型运行方式下分析河北省南部电网现有PSS的适应性,通过采用PSASP软件进行小干扰稳定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现有PSS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丰小方式下部分机组出现了持续的低频振荡,PSS参数无法在全部运行方式下为电网提供强阻尼,导致电网在个别运行方式下存在弱阻尼和负阻尼引发的低频振荡风险,建议加强PSS对多种运行方式的适应性及电网低频振荡风险预控措施研究。

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 下载:67 浏览:423

孟良1 时珉2 胡文平1 尹瑞2 杨潇1 黄晓琼3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光伏造价的逐渐下降,分布式光伏在配电网的接入容量和局部地区安装渗透率也越来越高,对配电网、尤其是农村地区配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接入后反送电造成配电线损增多,在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造成用户并网点电压抬升,影响了用户的供电质量和用电安全。从电压抬升、线损等方面分析了分布式光伏接入后对配电网影响程度,并对分布式光伏出力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降低分布式光伏接入问题的几点建议。

风电场集中接入对区域电网电能质量影响的测试分析 下载:72 浏览:421

周文 李卓君 郭捷 胡雪凯 韩旭 王磊 梁纪峰 李晓军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6期

摘要:
针对220 kV新蔚变电站集中接入的风电场概况,结合电网结构采用平均分配法给出风电场集中接入的谐波电流允许值以及其他各项电能质量指标限值,根据电能质量指标测试数据判定风电场集中接入的区域电网电能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分析测试期间功率波动对电压、频率的影响,主要特征次谐波电压与谐波电流之间的相关性,工况切换时对电压闪变的影响,并提出测试建议。

异步发电机接入对高压厂用电系统影响分析 下载:88 浏览:507

张立 牟法海 刘强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11期

摘要:
热电厂利用余压余热发电需要增加异步发电机接入厂用高压母线,由于异步发电机的容量较大,接入高压厂用母线后在并网和运行过程中对厂用电系统安全运行可能会产生影响。为了确保新增加异步电机不影响厂用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结合异步发电机的不同运行方式,对高压厂用变压器分支保护和高压段系统产生的影响进行计算分析,在异步发电机选型前进行动稳态、热稳态校验,以选择最合适的异步发电机容量。

基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电网环保经济调度策略研究 下载:74 浏览:491

吴钇宏1 王少雄1 汤德明1 王博2 王颖杰2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8期

摘要:
本文针对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将其直接并入电网会给电网带来安全和稳定问题,提出将光伏和水电短期联合的环保经济调度策略。以水电启停迅速来调节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建立一个以水电消耗量最小和网损最小的双目标模型。运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在含光伏电站的实际电网系统上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通过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使水电耗水量最小和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网损。

5G行业专网部署模式探究 下载:17 浏览:389

迟海东1 胡博2 王鑫2 党之音2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0年11期

摘要:
5G低时延、高带宽、广连接等技术特性将为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带来发展新机遇。文章首先分析行业用户接入5G网络的三类模式,得出了当前阶段行业用户部署5G专属网络的必要性。针对5G专网在无线接入侧、核心网侧的部署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比分析了各类部署方案的优势及不足,并结合国内外运营商部署5G专网的案例,总结得出结论:不同的专网部署模式以及网络架构都各有特色,垂直行业应用场景具有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特点,需要运营商与行业用户共同探索,对网络QoS的差异化需求以及业务特性进行精细化定制。

抽水蓄能发电对直流受端多态频率稳定的影响 下载:24 浏览:262

王作家竺炜 程志勇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应对直流受端多态频率稳定问题,利用暂、动、静态频率稳定性的性能指标,即瞬间变化率的倒数、阻尼比和静态偏差量的倒数,研究了有无抽水蓄能发电时等值机惯性时间常数和静特性系数的变化;分析了抽水蓄能发电后对暂、动、静态频率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各状态的性能指标并与之前相比较。最后,搭建模型进行仿真。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抽水蓄能发电提高了直流受端电网的暂、动和静态频率稳定性,算例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为抽水蓄能发电对直流受端电网多态频率稳定性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频谱分配策略研究 下载:63 浏览:250

杨洁祎 金光 朱家骅 《数据与科学》 2020年6期

摘要:
随着无线网络被广泛使用,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高效的频谱分配策略对无线通信至关重要。动态频谱接入是一个动态时变优化问题,基于固定编码的算法无法自适应复杂的网络环境。本文将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引入到认知无线电系统中,使智能体在未知频谱环境下不断与环境进行交互,学习到最佳频谱选择策略,提高频谱资源利用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能有效学习到最佳策略,且当网络环境发生变化时,算法能自动调整,实现二次收敛。

基于MEC的移动网络直播视频分发机制研究 下载:69 浏览:464

贾庆民 李子姝 李诚成 谢人超 黄韬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8年10期

摘要:
多接入边缘计算的提出为移动网络直播视频分发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即在靠近用户的网络边缘为视频直播业务提供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这也使得基于MEC的移动网络直播视频分发成为多接入边缘计算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主要针对视频直播应用场景展开充分调研,并提出一种基于MEC的移动网络直播视频分发机制,以降低网络传输时延,保障用户服务质量体验。

基于MEC的移动网络直播视频分发机制研究 下载:40 浏览:388

贾庆民 李子姝 李诚成 谢人超 黄韬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8年10期

摘要:
多接入边缘计算的提出为移动网络直播视频分发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即在靠近用户的网络边缘为视频直播业务提供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这也使得基于MEC的移动网络直播视频分发成为多接入边缘计算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主要针对视频直播应用场景展开充分调研,并提出一种基于MEC的移动网络直播视频分发机制,以降低网络传输时延,保障用户服务质量体验。

中国电信NB_Iot异常接入问题分析研究 下载:76 浏览:424

吕军 《数据与科学》 2020年4期

摘要:
NB-IoT是IoT领域一个新兴的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在政府、各大运营商以及各大芯片、模组厂商的全力推动下,基于NB-Io T技术的应用已经在全国落地。NB网络的窄带宽带来的广覆盖和低能耗优点明显,但缺点是对MT(被叫)业务响应不及时,主要应用于表类等对下行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业务。其业务特点相应带来的异常问题主要为接入类问题,本文就衡水电信近年来发现的NB Iot网络问题进行了跟踪分析,从覆盖、干扰、负荷、特性以及终端性能等方面对衡水区域的集中性NB网络问题进行了逐项分析和排查,并进行了经验总结。

基于用户需求的WLAN接入选择算法 下载:72 浏览:474

赵章明1 夏珅宁2 郭长绥1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随着当前WLAN设备和用户爆发式增长,许多公共场所都大量部署WLAN以满足人们的无线通信需求。面对当前WLAN密集部署的现状,用户该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优的WLAN接入,是影响到用户通信体验和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问题。针对不同业务用户对网络性能的需求和偏好,设计了一种基于用户需求的WLAN接入选择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用户移动速度区分用户类型,禁止高速移动用户接入WLAN,以避免不必要的切换;然后基于用户业务对信号强度、带宽、时延、抖动、丢包率等WLAN网络属性的需求,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属性的权重,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多属性决策机制,以找出最优AP接入。OPNET网络仿真验证表明,该接入方法减少了不必要的切换,降低了切换失败概率,提高了网络性能。

DG接入对微电网电流保护的影响 下载:23 浏览:257

丁婧1 王欣1 郑淑文2 陈宇3 孙仕奇1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分布式电源(DG)接入微电网后,微电网由单源变为多源系统,会改变原有网络的潮流分布以及故障短路电流流向,造成原有保护的灵敏度下降,出现误动拒动等现象。分析DG接入位置与接入容量的不同对微电网保护的影响,并在PSCAD软件上搭建微电网模型,接入DG,验证DG接入位置不同以及接入容量不同对微电网电流保护的影响。

面向电力供配电环境的通信管理装置设计 下载:89 浏览:107

魏勇 史宏光 刘星 李俊刚 张义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本文分析了电力系统供配电应用场景下智能电子设备互联互通对通信管理设备的通信需求,针对其通信介质、通信协议多样化,且同时接入及转出多种协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具备灵活通信接入及转出能力的通用型通信管理装置设计方案,给出了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开发框架及接入/转出机理和软件模块功能设计。本文的研究成果在智能配用电设备智能化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对于了解智能电子设备的通信接入及转出机理具有参考价值。

一种面向分布式新能源网络的终端安全接入技术 下载:92 浏览:464

梅文明1,2 李美成1 孙炜2 余文豪3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在分布式新能源并网的应用背景下,安全防护方案存在中心化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面向分布式新能源网络的终端安全接入技术。首先对安全模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基于区块链构建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服务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法,进而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设计了身份认证模型和访问控制模型,并提出了终端信任度的评估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基于区块链的终端安全接入方案,详细描述了应用模式和方案流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对抗新能源电网安全方案的单点化风险,并具有良好的性能。

张北柔性直流电网盈余功率问题的机理分析及控制方法 下载:74 浏览:426

郭贤珊1 梅念2 李探2 李高望2 魏争2 苑宾2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是世界首个直流电网工程。新能源电场孤岛方式接入柔性直流电网时,由于直流电网故障后电压、电流发展速度和通过交流安控装置切除新能源机组时间匹配困难,特别是在新能源孤岛满功率接入条件下,任何扰动都可能引起柔性直流电网的盈余功率,进而引发柔性直流电网的大面积瘫痪。首先分析了新能源电场孤岛接入的柔性直流电网的2类盈余功率问题的机理,进一步研究了通过控制方法解决盈余功率的方案,包括:通过附加换流站的控制策略限制流入直流电网的盈余功率、通过换流站和新能源机组协调配合速降新能源机组出力、通过交流母线分列运行防止故障极影响健全极、控制直流电网正常方式传输功率、切除可能导致系统失稳的换流器以及换流站与交流系统联网运行。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的电磁暂态仿真,对解决方案的理论分析进行测试,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电能路由器接入电力电子化配电网稳定性初步分析 下载:71 浏览:501

段青1 盛万兴1 李振1,2 赵彩虹1 王建华3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针对电能路由器接入目前传统配电网及电力电子化配电网潜在的稳定性问题,在电能路由器主电路拓扑的基础上,基于阻抗匹配理论,详尽推导了电能路由器在dq坐标下的小信号阻抗模型,并通过注入小信号电压扰动信号测量实际阻抗,验证所建立的解析模型的准确性。同时结合广义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以及阻抗模型,分别给出了电能路由器与电力电子配电网并网系统的稳定及不稳定情况下的时-频域仿真验证。在实际物理试验中,分别将电能路由器接入传统配电网及电力电子化配电网,同样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考虑小水电接入的微电网中风机电压频率协调控制研究 下载:22 浏览:171

申钰辉 《电气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的波动性以及间歇性会给微电网的电压频率稳定带来挑战,尤其是当微电网以孤岛模式运行时影响更加明显。构建了小型水利发电的同步发电机模型,并在双馈风机的有功和无功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馈风机的电压频率协调控制策略,通过引入f环节和d环节来抑制风机端电压的波动。基于PSCAD软件构建了微电网实际算例模型,对比分析了协调控制与传统控制下的微电网电压频率特性,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多端柔性直流接入对交流系统功角稳定性的影响 下载:80 浏览:510

付强 杜文娟 王海风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针对多端柔性直流电网(multi terminal direct current network based on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MTDC)接入对交流电力系统小干扰功角稳定性影响的问题。通过建立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线性化互联模型,采用分解的思想得到了VSC-MTDC接入主要在2个方面影响交流系统小干扰功角稳定性:一是改变了交流系统的潮流,二是与交流系统的动态交互作用。采用阻尼转矩分析的结果表明:交直流系统之间动态交互的影响一般很小,直流系统接入主要是改变了交流系统的潮流,可等效为恒功率源进行研究。针对"潮流"部分的影响,进一步分解为直流电网的注入功率和接入地点2个部分,提出并研究了以下2个猜测:1)输入功率变化等效于发电机出力改变,二者对交流系统小干扰功角稳定性的影响是一致的;2)直流电网接入地点在平衡机附近时对交流系统小干扰功角稳定性造成的影响是较小的。以新英格兰系统为例,通过计算和仿真演示验证了上述猜测,并可借此避免多端柔性直流电网接入对交流电力系统小干扰功角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海上油气田岸电应用设计要点分析 下载:24 浏览:199

高璇 刘国锋 李雪 《电气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随着海上油气田开发的不断推进,油田群用电规模也不断增大。无论是从节能减排,还是从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等角度,探索海上油气田供电的新方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由陆地电网为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供电的新思路,探讨了岸电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最后以具体岸电工程设计案例为例,总结了岸电方案设计的关注点及岸电与传统的海上自发电的不同点,形成了海上油气田岸电工程的设计方法,为今后海上油气田岸电工程提供了借鉴。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