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公司治理中的控股股东及其法律规制 下载:26 浏览:217

赵旭东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中国公司治理的主要矛盾是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矛盾。现行公司治理制度的重大缺陷是公司治理的法定主体与实际主体严重脱节,未将控股股东作为公司治理主体并忽略和放弃对其相应的法律规制。公司治理的重要方向和出路是建构以控股股东为核心的治理结构和机制,应顺应公司控股的股权结构和治理态势,围绕控股股东控制权的行使建构科学、合理、系统的法律规则,使其依法掌权行权,充分利用和发挥控股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独特的积极作用。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首先是遏制控制权的滥用,同时亦应合理引导和规范控制权的行使,由控股股东代行股东会职权的职权代行机制是创新公司治理制度、规范控制权行使的重要方式。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基于医药制造业的实证检验 下载:43 浏览:353

严复雷 史依铭 《金融研究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股权质押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上市企业的融资约束难题,逐渐得到实用界的广泛认可和应用。本文将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17年的医药制造业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Heckman模型从企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的角度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企业股权集中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医药制造行业的企业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并且控股股东质押比例越高促进作用越显著;第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在控股股东持股比重较高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区域的企业中会更加显著;第三,进一步分析发现只有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企业才会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而从股权集中度四等分点的分组回归中发现并不是随着股权集中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创新,这种促进效果仅仅存在于50%至75%的分组中。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公司融资约束 下载:67 浏览:494

唐玮1 夏晓雪2 姜付秀2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股权质押增强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进行策略性"市值管理"的动机,增大了上市公司与外部资金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可能加剧公司融资约束。本文以2004-2015年间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以上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公司的融资约束水平。同时,在国有企业、国际"四大"审计以及股票流动性较高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融资约束效应较弱。本文在丰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经济后果以及融资约束等相关领域文献的同时,还具有较为重要的政策含义,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应该关注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所产生的"负外部性"。

控股股东干预与国有上市公司薪酬契约有效性:来自董事长/CEO纵向兼任的经验证据 下载:71 浏览:494

潘红波 张哲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以董事长/CEO在非上市控股股东单位兼任为切入点,本文分析控股股东干预对国有上市公司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长/CEO纵向兼任会提高企业薪酬水平,降低薪酬—业绩敏感度。进一步的检验发现,董事长/CEO纵向兼任会显著降低高管薪酬、提高员工薪酬、降低员工薪酬—业绩敏感度,缩小高管-员工薪酬差距。本文的研究结果支持国有上市公司董事长/CEO纵向兼任的"和谐目标"假说,即纵向兼任增强了非上市控股股东的干预程度,导致上市公司承担更多的员工和谐目标,进而降低国有上市公司薪酬契约有效性。就监管政策而言,本文的研究结果意味着,我国需要同时进行非上市国有股东和国有上市公司的市场化改革,以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 下载:87 浏览:485

谢德仁1 廖珂2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本文以2003年至2016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控股股东未进行股权质押的公司而言,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向上操纵盈余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高;且这一关联在非国有控股公司及内部股权制衡力量较弱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本文还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财务风险对其所在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年度内已解押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于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没有显著影响。

多个大股东与股价崩盘风险 下载:67 浏览:486

姜付秀1 蔡欣妮1 朱冰2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1期

摘要:
控股股东之外的其他大股东可以抑制控股股东隐藏坏消息的行为,从而降低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本文以2000-2015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多个大股东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当公司存在多个大股东时,其股价的崩盘风险更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他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他大股东相对于控股股东的力量较大、控股股东隐藏坏消息的动机较强、以及公司治理机制较弱的公司中。本研究在丰富股权结构以及股价崩盘风险相关领域文献的同时,对上市公司、投资者和政府监管部门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公司治理语境下“双控人”角色定位及法律规制 下载:108 浏览:1349

王建平 《法学学报》 2024年8期

摘要: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是公司治理体系发展的内在需求,规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权的相关规则有必要重新得到构建。新《公司法》的修改进一步明确了实际控制人的概念,但关于两者的性质仍旧缺乏具体的解释,董事义务规则的借鉴仍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