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广西中职教师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下载:24 浏览:312

张艳红1 钟大鹏2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11期

摘要:
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对广西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调研广西中职教师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的现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量化和定性分析。研究表明,中职教师认可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为促进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应为中职教师提供更多与校外同行、专家和企业交流的机会,建立在线学习与交流平台。

基于教育时间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探析 下载:51 浏览:457

夏雨璇 叶平枝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时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由于时间利用的低效、专业发展时间的孤立和零碎,幼儿园教师陷入时间掣肘,出现专业发展的空心化、封闭化和碎片化现象。教育时间的目的性、稳定性与动态性、整体性等结构特征,正好契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过程、持续过程以及系统过程。因此,从教育时间的视角出发,幼儿教师应以教育时间效益为目的,加强时间管理:管理教育时间节奏,明确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目的性;调整教育时间密度,确保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厘清教育时序,强化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系统性。

我国教师福利政策的问题与图景 下载:35 浏览:433

王声平1,2 黄明东3 朱秋月1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教师福利是教师作为社会公民理应享有的一项基本权益。完善的教师福利政策是保障教师福利权益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我国教师福利政策在实施中还存在教师福利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和管理缺位、政策透明度不足等问题。加强教师福利政策宣传力度,健全教师福利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教师福利政策信息系统,开发多元化教师福利政策工具以及建立教师福利政策评估与问责机制,是未来我国教师福利政策改革的重点和应然选择。

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基础研究 下载:48 浏览:451

房敏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完善的制度结构能为组织和个人的发展提供行为指导和保障。制度三要素理论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基础应包括规制性制度、规范性制度和文化—认知性制度三个层面。三者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中均存在明显的制度性匮乏,高校应构建"三位一体式"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体系,并理顺制度要素间的关系。

幼儿教育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研究 下载:496 浏览:1410

禹慧超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主体,其专业水平的高低对教育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幼儿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尤其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想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就必须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对幼儿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本文主要就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通过此次研究对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幼儿教育工作发展有所帮助。

乡村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题式路径探索 下载:58 浏览:457

王进军 蒋云华 《英语教学》 2019年8期

摘要:
根据2015年国务院办公斤"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要求,我校启动了云南省"国培计划"乡村教师主题式培训项目,英语学科据此进行了为期三年的项目规划,设置了六个主题模块,每学期进行一次主题课程的研修,从团队培训者的集中培训到送教下乡的全员培训,取得了切实有效的成果,初步形成了乡村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题式路径。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组织的重构 下载:59 浏览:503

韦汇余 《英语教学》 2019年7期

摘要:
高等教育国际化为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文章从教育管理学的视角介绍了高校构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二级学院管理组织的背景、动因,分析了相关成功案例,最后探讨了以教育语言为学科基础构建学院主体的大学英语教师管理组织机构的价值和启示。

我国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下载:75 浏览:428

阳德华 杨梦秋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7期

摘要: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是学前教育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通过梳理2009—2018年我国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相关研究发现,文献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内涵、现状、影响因素和支持路径等四个方面。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未来研究应完善研究方法,不断深化研究内容,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

高校EGP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研究 下载:62 浏览:376

朱翠华 《英语教学》 2018年3期

摘要:
随着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EGP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走向与ESP教学模式的融合和过渡,即基础英语向专业性应用型英语教学的过渡。教学模式的创新首先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EGP教师向ESP教师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提出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并通过英语教师强化对各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优化自我转型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促进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

地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以云南省26所高校为例 下载:46 浏览:376

周琬謦1 段利华2 罗雁龙3 陈蔚4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10期

摘要:
以云南省26所高校为例,采用自编问卷开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地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存在中心建制不完备、专兼职队伍力量薄弱、中心资源配备不足、工作内容因循守旧、项目与活动的覆盖面狭窄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教学文化影响、教育观念制约、学术能力不足、政策支持不力、互助合作低效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要以优化政策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以完善中心组织机构建设为基础,以优化中心专业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夯实中心项目活动建设为载体,以加强中心互助合作交流促共赢,促进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优化建设。

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下载:103 浏览:509

刘丽颖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5期

摘要: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破解教育主要矛盾、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公平的关键。地方政府要强化责任,构建良性的教师培训体系,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培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唤醒教师对专业发展的感知和认同,激活其内驱力,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

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下载:81 浏览:486

刘丽颖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5期

摘要: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破解教育主要矛盾、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公平的关键。地方政府要强化责任,构建良性的教师培训体系,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培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唤醒教师对专业发展的感知和认同,激活其内驱力,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

西部薄弱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然困境与路径突围——基于西南G市B区的深度调研 下载:52 浏览:21

周治燕1 蒋立兵1 解攀科2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全面提升薄弱地区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实现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亟待攻克的关卡,如何破解西部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成为教师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西南G市B区的深度调研,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情况、课程能力、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维度,分析了该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教师自我报告结果显示,该区教师的课程能力、教学能力的整体水平相对较好,教研能力与信息化应用能力水平一般;但是课堂观察显示,教师的课程理解限于知识层面、教学时空依然由教师把控、教学过程忽视高阶思维、合作探究往往有形无质;质性分析发现,西部薄弱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有:教师发展内生动力枯竭、教师教学变革意愿薄弱、教师发展缺乏专业引领、教师培养亟需整体设计。基于该区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破解西部薄弱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突围路径:整体规划助推区域教师齐发展,搭建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常辐射,专业引领提升校长核心领导力,培养名师孕育教师发展领头羊,打造名校铸造示范学校排头兵。

基于创生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研究 下载:58 浏览:438

常海洋 张芳兵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创生取向下课程实施的过程即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造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创生取向下的教师教育课程实施注重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强调师生之间的主体性交往,重视学习主体的反思性思维。当下教师教育课程面临课程内容封闭且理论性强,教学主体与学习主体相分离,实践课程流于形式等问题。对此,需要践行课程实施的创生理念,形成开放的、生成的实践性课程,把握课堂情境中的实践性知识;认识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体性关系,建立走向理解与对话的主体性教育;注意行动与反思的有效联结,促进学习者自身知识体系的建构。

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实践探究——以十堰市第一中学为例 下载:92 浏览:394

刘荆陵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在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教育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优化教师队伍的重要渠道。而当下教师教育中通常的"经院式"培训日渐显现出不适应学校和教师个性化内在发展需求的问题,特别是在新一轮课改进程中,"经院式"培训的种种弊端更加凸显,学校和教师个人迫切需要更具针对性和实操性的培训方式,十堰一中针对此种情况,结合学校自身教学实际,通过树立先进的发展理念、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等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的、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之路。

嵌于单位的项目制: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支持 下载:46 浏览:510

王晋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0年8期

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织环境是单位。20世纪90年代之后,单位制的影响力下降而项目制的影响力上升,项目制调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因为社会结构决定社会治理,项目制有被单位制同化的可能性。项目制在实践中表现出一些缺点,但项目制引发的问题和没有项目制所产生的问题是不同的。项目制对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一定正向价值,不过需要其他制度设计补位。

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研究——以H市三所高中为例 下载:18 浏览:174

杨瑞强1 谈幼珍2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教师专业发展是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必然要求,是教师适应教育发展的自我需要。本文通过问卷的形式,对黄石市三所不同类型的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指标进行了正面对比分析,对不同学校、不同职称的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侧面对比分析,并形成了调查研究初步结论。同时,从教师个人、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角度,提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构建研究 下载:65 浏览:453

仲一虎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虽然教师专业发展早已成为教师成长的有效方式,但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效性机制建设,仍然是高校教师管理实践中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知识能力系统、实践能力系统和职业能力系统三方面分析了应用型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内涵,并以教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依托,探讨了构建一个以制度创新、资金保障、项目载体、评价标准为核心的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系统,从而促进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研究 下载:16 浏览:250

王猛强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新时期以来,政府和社会加大了对特殊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力度,特殊教育教师作为特殊教育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其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特殊教育的质量。教育部门出台各种政策,旨在从各方面保障特殊教育教师的权益,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力求构建一个完善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以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从正高级教师评审条件看生物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下载:79 浏览:486

訾玉玲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4期

摘要:
解析教育部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的评审要求,以此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即抓住教学的关键事件,将规定动作转化为自主动作,在日常工作中寻找助力点,抓住生长点和创生点,由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