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信息化缩小基础教育发展差距的作用及探索 下载:74 浏览:374

张晴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8期

摘要:
信息化可以促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均衡配置,但其作用存在局限。应深入阐释宏观层面信息化缩小基础教育发展差距的价值意义,完善技术治理与国家立场的理论认知;深度聚焦微观层面信息化存在的技术基础形态、社会结构形态以及生命个体形态,探讨相应过程中政府政策的调控作用、学校网络组织的中介作用以及师生个体的能动作用。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农村教育:成果、阻力与变革路径 下载:89 浏览:508

刘国艳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2期

摘要: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实施以来,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日益完善,师资队伍支持系统得以建立,经费投入机制得到有效保障。但农村教育的发展依然存在缺少农村社区的理解和支持、农村学校自身变革动力和能力不足、地方政府仍奉行城市偏向政策等不利因素。农村教育的深入发展,需要农村社区、农村学校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

公共财政理论下我国社区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下载:76 浏览:493

李明旭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社区教育均衡发展是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均衡主要受制于公共财政支出。社区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与外显功能、经费投入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制约性、社区教育的福利性质需要政府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力度以实现均衡发展。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经济资源配置不均衡。为了实现社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公共财政支出应坚持公平、民主的理念,明确政府间的财政职权和事权,增加社区教育经济资源投入总量,遵循补偿原则配置社区教育资源,构建社区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时代特征与治理路径——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思考 下载:86 浏览:504

韩笑 朱德全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10期

摘要:
中国义务教育发展已进入新时代。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主导下,义务教育要体现新时代的特征,寻求新的治理路径,从多方面促进均衡发展。其中应致力于五个方面:推动义务教育"创新发展",强调驱动力、内涵式、立体化;推动义务教育"协调发展",注重整体性、互补性、特色化;推动义务教育"绿色发展",重视生态化、可持续性、生命关怀;推动义务教育"开放发展",加强国际化、合作化、包容性;推动义务教育"共享发展",力求公平性、科学性、多元化。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知识权威的时代转向 下载:80 浏览:454

李荣华1 田友谊1,2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9期

摘要: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来临,"知识垄断地位的丧失"正在稀释教师知识权威的滋养沃土,"知识话语权的受限"正在淡化教师知识权威的核心指征,"学生信任感的减弱"也在消解对教师知识权威的外在认同。面对这些挑战,教师知识权威不得不进行时代转向,即外部舆论空间由知识垄断转向平等对话,权威特征由绝对意义转向相对意义,知识构成由注重显性知识转向兼顾"缄默知识",权威塑造的方式由单一控制转向多方重塑。

教育均衡语境中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促进策略——以桂林市为例 下载:87 浏览:462

覃泽宇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4期

摘要:
关注教育均衡语境中义务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其中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着眼点不仅在于教师本身,还应包括其区域性差异与均衡体系的构建。本文采用自编的"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量表"对桂林市1 800名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进行相关调查,并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研究发现:桂林市义务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性别、学校所在地和学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效应显著;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性别、从教学段、学历、职称、学校所在地和教龄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从教龄上可以将教师专业发展分为新手型教师、适应型教师、经验型教师、骨干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智慧型教师等6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均衡语境中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策略:(1)给男性教师提供更加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2)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和课题研究能力;(3)制定和执行城乡结合部与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补偿性政策;(4)以教研共同体引领专业发展处于瓶颈期和高原期的教师。

创新“5G+专递课堂”,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下载:79 浏览:811

何君虹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5G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教育行业。创新的“5G+专递课堂”应运而生,它利用5G网络高速率、低延迟和广连接的特性,为教育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一模式通过构建高效、互动的远程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名师工作室在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下载:16 浏览:250

杨迎春 许海军 彭微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教育的深入改革,名师工作室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在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名师工作室如何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并分析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名师工作室活动的观察、教师参与情况的调查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本研究发现名师工作室不仅有助于缩小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差距,还能显著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进而推动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进程。

依托城乡教育共同体,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下载:470 浏览:3483

任梦圆 《中国城镇》 2021年6期

摘要:
教育公平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内容与重要保证,但是部分地区、城乡及其学校的差异造成基础教育发展存在不均衡。伴随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怎样减少城乡教育存在的差异,促进均衡发展开始变成社会所重视的热点。因此,需要重视基础教育中公共物品所具有的作用,增加政府投入的力度同时对于农村教育做相应的倾斜,尽可能提升老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推动农村学校的科学化分布。

教育均衡视角下城乡小学生课后服务的差异研究 下载:196 浏览:1929

毛梦真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2期

摘要:
课后服务是落实“减负”政策的有力举措,同时也更加关注教育公平。教育均衡视角下城乡小学课后服务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师资队伍建设、托管内容和监管制度等方面。因此,政府应加大对乡镇小学课后服务经费补贴力度,确保各课后服务主体协同合作;继续开拓线上优质课后服务课程资源,为乡镇小学课后服务提供必备的课程资源;完善监管政策体制,建立立体化的监督和评价体系。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