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下载:238 浏览:1136

吴诗宇 《国际教育论坛》 2024年9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虚拟仿真技术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实际意义。通过分析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应用方向、实践案例以及未来展望,本文总结了该技术在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习体验、支持实践技能训练、解决现有问题和提供全新教学方式方面的潜力。

大数据技术在金融风控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13 浏览:913

许展豪 《金融研究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金融风险控制是金融活动中的重要环节。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可为金融风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本研究以大数据技术在金融风控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采取数理统计方法、风险评估方法和机器学习等技术为研究方法,结合实证分析和理论阐述,研究大数据技术在金融风控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情形。研究发现,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金融风险识别的精度和效率均有显著提高,风险决策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此外,金融机构在风险防范、风险预警及风险处置等环节,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本研究对于推动金融风控工作的现代化,以及提升金融业综合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信息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分析与探讨 下载:19 浏览:198

唐川1.2 李若男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疫情防控阻击战随之打响,信息科技协助疫情防控纷纷付诸实践。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科技在我国疫情防控中的创新应用,探讨以美国、加拿大、韩国、以色列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应用信息科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应举措,鼓励各方利用信息科技,全面支撑疫情预警、监测、防治和社会治理等工作。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加强疫情预警技术应用;建立高效、多向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体系;客观认识信息科技效用;加快发展协作型机器人技术及深化信息科技应用。

美国数据智能领域国防预研布局分析 下载:18 浏览:181

刘凌旗1 秦浩1 赵金旭2 郭洁宇3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在创造性地培育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占据引领性地位,数据智能的发展推动作战理论变革和装备智能化,为国家安全治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分析了数据智能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战略规划,梳理了智能基础类和人机应用类的十个典型国防预研项目,从使能技术、知识推理、自适应算法、人机共生等角度论述相关国防预研的发展特征与趋势。研究认为,在国防工业转型升级的新时期,我国应着重突破数据智能基础研究瓶颈,力争走在理论前沿;加速数据智能共性技术攻关,确保完全自主可控;设计数据智能成果应用场景,打造新型国防能力。

美英两国制造业协同网络建设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下载:15 浏览:217

万勇2 黄健1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全球制造业正处于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西方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并非简单的制造业回流,而是推进层次更高、更具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新材料等的影响和驱动下,制造业生产方式、组织模式等开始发生根本变化。为了激励制造业创新与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建设了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或出台了针对性强的行动计划,如美国的制造业创新网络、英国的高价值制造弹射中心等。本文以美国和英国为例,对比分析了这两类机构在建设、运行管理及资金来源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并对我国制造业创新网络建设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美英两国制造业协同网络建设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下载:21 浏览:131

万勇2 黄健1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全球制造业正处于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西方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并非简单的制造业回流,而是推进层次更高、更具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新材料等的影响和驱动下,制造业生产方式、组织模式等开始发生根本变化。为了激励制造业创新与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建设了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或出台了针对性强的行动计划,如美国的制造业创新网络、英国的高价值制造弹射中心等。本文以美国和英国为例,对比分析了这两类机构在建设、运行管理及资金来源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并对我国制造业创新网络建设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开放科学环境下的欧盟研究数据开放共享研究 下载:17 浏览:215

姜恩波1.2 李娜1.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研究数据开放共享是开放科学的重要特征,也是欧盟加强一体化建设,推动成员国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够将欧盟海量数据的能量释放出来,促进"欧洲研究区"的建设,服务科研人员,帮助降低欧债危机以及英国脱欧带来的负面影响。文章从协同制定开放数据共享国际规范、参与研究数据联盟建立、发布研究数据管理政策以及积极推进研究数据建设项目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欧盟为此而作的努力。通过推动研究数据的开放共享,欧盟又一次站在了开放科学运动的前沿。欧盟为推动开放获取和研究数据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及其成果,将会对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开放科学带来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我国研究数据共享以及研究数据中心的建设提供鲜活的借鉴。文章以此为基础,介绍了我国在研究数据管理、开放共享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指出了目前我国在政策体系制定、数据发布数量与质量以及开放科学环境构建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建议。

多能互补系统国际发展态势分析 下载:27 浏览:213

郭楷模1 岳芳2 陈伟3 马廷灿1 欧桂燕3 耿笑颖4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多能互补系统通过多种能源之间的相互补充和梯级利用以提升能源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率,具有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实现新型低碳、高效能源系统构建,多能协同利用等优点,世界主要国家均给予高度关注,纷纷制定多能互补能源发展战略,并开展了相关技术研发和试点项目。本文从国际相关的多能互补系统战略布局、项目部署、关键前沿技术进展等几个方面对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国际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并从专利计量的角度深入分析国内外分布式能源技术专利申请趋势、地区分布、研究热点、主要专利权人等信息,进而提出中国多能互补能源系统未来发展对策建议。

智慧城市研究演进路径、热点及前沿的可视化分析——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文献计量 下载:34 浏览:259

钱应苗 王孟钧 袁瑞佳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学土木工程学院
摘要:随着信息化深度影响,智慧城市已成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新型形态,也是实践界与学术界极为关注的研究主题。为系统全面地把握智慧城市研究脉络,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及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中1999—2017年发表的2311篇文献为数据来源,科学运用Histcite、SATI、Citespace等可视化软件综合分析文献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智慧城市研究演进路径已经历了探索期、初步成长期、深入发展期等三个阶段; 2)智慧城市研究热点分为建设目标与发展策略、管理与应用、技术支撑等三类; 3)智慧城市研究前沿包括智慧社区、能源效率、智慧治理、众包服务、绩效、开放数据等方面。

孢粉数字化分类检索系统——LuoPacias数据库的研制与应用 下载:86 浏览:482

罗伦德1,2 唐志3 石胜强1,2 《生物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本文论述了孢粉编码检索系统(LuoPacias)的研制原理、方法、特点和试用效果。LuoPacias是将孢粉形态构造特征规范化、数字化、序列化、系统化,并将其标准图形和各种应用资料格式化后,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研制成功的检索鉴定孢粉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本系统以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孢子花粉形态专著为主要资料依据,以物种为基本单位进行数字化编码(双十位)处理而成。LuoPacias 5.0版本已收入万余种孢粉及其分布、生态、地质、医学、营养、古环境等应用资料。可以从孢粉的形态构造特征的编码、学名、汉名、科名、地质时代、致敏特性、营养等级等7方面开展检索工作。本系统采用人机对话方法,具有提示编码,按图编码,图图对照,减字检索,邻码转移,直调文献等16种功能。经多位初学者试用表明,它是一种易于学习、使用方便、检索快速、资料丰富的孢粉数据库系统。

全球科研数据与计算平台发展及趋势分析 下载:42 浏览:276

张娟 田倩飞 房俊民 唐川 徐婧 王立娜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大数据时代,建设先进的科学数据与计算平台已成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需要。本文梳理了近几年全球重要国家、知名科研机构和典型学科领域及大科学计划的数据与计算平台规划、建设与发展状况,重点对比分析了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大数据战略规划、综合性及领域专用数据与计算平台发展与特色,总结了先进数据与计算平台的发展规律与未来趋势,可供同类项目进行战略规划和决策参考。

交易特征、组织间控制机制与知识共享的关系:来自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数据 下载:55 浏览:369

严玲 李杰 李卓阳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2期

摘要: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中业主与咨询方知识共享是影响双方合作效率的关键因素,关注根据交易特征有效地设计组织间控制机制以提升双方知识共享水平。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结合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情景,选取交易特征中任务相互依赖和质量绩效模糊作为选择组织间控制机制的影响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探究"交易特征-组织间控制机制-知识共享"的因果关系链。研究结果表明:合同控制和信任控制在交易特征与知识共享之间均发挥着中介作用;合同控制对知识共享产生负向影响,而信任控制则起到促进作用;信任控制负向调节合同控制与知识共享的关系。

支持商场运维管理的顾客购物行为分析 下载:52 浏览:369

刘洵 郭红领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8期

摘要:
购物型商场的内部人流量比较大,人与商场的不同店铺、不同商品之间存在大量的交互行为,这些行为产生了大量的数据。通过有效地收集与分析这些数据,将有助于提升商场的运维管理水平。以清华大学C楼的天猫超市为例,利用UWB(Ultra-Wide Band)定位技术进行顾客购物行为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建立的购物行为数据采集方法是可行的,数据综合分析结果可分析出商场内人与商品以及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以用于货架的调配等运维管理,可为商场运维管理提供支持。

大数据有限排他权的基础理论 下载:86 浏览:494

崔国斌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大规模数据集合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诞生于"小数据"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满足了数据产业的基本需求,但还是留下了一些空白。处在公开状态的没有独创性的大数据集合缺乏具体的法律保护手段。为了避免这一领域的市场失败,同时避免限制公共领域的行动自由,应当为耗费实质投入并达到实质规模的大数据集合设置有限排他权,即公开传播权。这一保护机制既能够满足数据行业的需求,又能够兼顾后续数据利用者的利益,不会损害著作权法等法律所维护的公共政策。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效应 下载:68 浏览:418

刘亦文1.2.3.4 丁李平2 李毅2 胡宗义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发展普惠金融是新时代中国加快推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和金融改革创新的战略重心。从金融服务渗透性、服务可得性、使用效用性和可负担性四个维度出发,结合中国国情构建了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基于变异系数法对2005-2015年中国各地区普惠金融水平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中国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程度整体还比较低,各区域发展不均衡,但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势头良好。基于固定效应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双门槛效应确实存在,门槛1和门槛2的估计值分别为0.279和0.405,当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低于0.279时,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正向的,但并不显著;当金融发展水平大于0.405时,其系数为0.004,对经济增长也其显著正向作用,但其值大小明显降低;当金融发展水平大于0.279且小于0.405时,其系数为0.094,对经济增长起着显著促进作用。这些结论为我们下阶段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对策依据和新的思路。

借贷利率、购置补贴与农业机械化率的关系研究——基于8省54县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下载:87 浏览:415

钟真1 刘世琦1 沈晓晖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行十余年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但由于农户依然是农机投资主体,农村金融市场将影响到农业机械化水平。本文利用8省54县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样本县借贷利率、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化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排除了农机购置补贴的内生性之后,借贷利率并非与农机化率呈现简单负向线性关系,而是呈现一个"先正后负"的倒U型关系;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化率具有正向影响,但若不考虑其内生性问题,它对农机化率的正效应将被低估;此外,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和农机服务组织等因素对农机化率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这为进一步完善支持农机化发展的财政与金融政策提供了相关实证依据。

目标偏移视角下农村商业银行支农有效性研究——基于湖南省107家农村商业银行的数据 下载:68 浏览:427

阳烨 杨胜刚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农村商业银行在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研究其支农有效性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15年湖南省107家农商行(含农信社)的经营数据,采用成本分析方法和面板分位数模型分析农商行的支农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涉农贷款业务不仅边际成本较高,潜在的风险成本也高,商业化后的农商行必然会抑制涉农贷款规模,发生目标偏移,支农性不足。因此,应充分发挥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从供给方给予涉农贷款合理的溢价,同时改革利息补贴模式,降低需求方的贷款使用成本,推动农商行与三农"共生"发展。

高含硫气田站场无人值守自控通信技术 下载:46 浏览:382

王静 《中国仪器》 2020年7期

摘要:
采用"集中监控、片区巡检"的管理模式,通过一系列先进的自控通信设计技术,即有效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靠的数据传输、应急通信、不间断电源保障及相关的安全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站场参数的自动调节、工况参数的远程实时监控和异常情况自动保护的智能化平稳运行,实现高含硫气田站场的无人值守,保障整个油气田高效安全运行。

电子数据在刑事证据体系中的定位与审查判断规则——基于网络假货犯罪案件裁判文书的分析 下载:85 浏览:468

胡铭1,2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互联网时代,电子数据在刑事审判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然而,在规则层面与审判实践层面,对电子数据的定位却呈现显著差异。通过对北大法意中国裁判文书库收录的2005-2015年网络假货犯罪案件裁判文书的分析发现,电子数据在刑事审判实践中存在定位泛化的问题,相关审查判断规则主要围绕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展开,其关联性审查本质上也是真实性审查,其合法性审查亦主要是为了保障真实性。电子数据鉴定虽然被广泛适用,却未能发挥预期作用,而专家辅助人的引入尚处于初级阶段。为了准确定位电子数据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在广义理解电子数据的基础上,在真实性与正当程序保障的价值权衡中,构建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的电子数据审查判断规则。

基于数据主权的国家刑事取证管辖模式 下载:84 浏览:469

梁坤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关于电子数据的刑事取证管辖,在国家层面形成了数据存储地模式和数据控制者模式两大方案。传统的数据存储地模式以国家疆域为基础,因其适用困难、取证效率低下而已经有所松动。数据控制者模式则依托跨境云服务提供者,实现了对数据存储地模式的部分取代。刑事数据取证管辖模式的变革,从根本上讲,乃是各国立足于自身国家利益最大化而对数据资源实施掌控所致,而数据特例主义的提出也对适用于有形实物的传统管辖模式构成了冲击。我国应当正视国际上的变革趋势,在数据主权国家战略的基础上,着力探索刑事数据取证管辖模式的中国方案。具体而言,在坚持数据存储地模式的同时,有必要设定例外情形;在把握数据控制者模式之优势的同时,亦需针对他国采取该模式给我国带来的危害予以对等回应;在程序主义数据主权的框架下,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平等协商与合作,构建适用于电子数据的刑事取证管辖互惠模式。
[1/126]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