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等效性研究 下载:93 浏览:516

陈二松1,2 张保瑞1 王庚森1 钟平2 刘贺晨2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6期

摘要:
为了探究振荡波局部放电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等效性问题,在实验室设计了针板放电模型、沿面放电模型、气隙放电模型、悬浮放电模型4种模型,并分别进行了振荡波电压下和工频交流电压下的局部放电试验,最后对河北沧州10 kV狮场Ⅰ线、Ⅱ线2条电缆线路进行了振荡波局部放电的现场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振荡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有良好的局部放电检测能力,与工频下局部放电检测有良好的等效性,可用于替代电力电缆的工频局放试验。

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面粉品质快速无损检测研究 下载:86 浏览:511

刘翠玲 徐莹莹 孙晓荣 邢瑞芯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2期

摘要:
太赫兹(THz)波能够穿透大多数干的介电材料(塑料、陶瓷、衣物等),可实现对带包装物品的质量检测。为了研究THz光谱技术对带包装面粉的无损检测,首先对不带包装面粉进行太赫兹时域谱可行性分析及建模研究。对101份不同种类的面粉样本,用Tera Pulse 4000的太赫兹脉冲光谱仪采集了其太赫兹时域谱,对光谱预处理后,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算法建立了面粉中3个指标水分、灰分、面筋的定量分析模型。各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都在0.89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面粉品质进行无损、快速检测具有可行性,对下一步太赫兹光谱技术直接对带包装的面粉进行检测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维热传导方程在高能脉冲离子束溅射中的应用 下载:95 浏览:343

李莉 雷雨 滕保华 吴明和 杨宏春 《物理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本文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和傅里叶定律,建立了一种非常简单而直观的二维热传导物理模型。以工程上熔石英光学元件的氩离子束溅射为切入点,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数值计算了熔石英内部温度的二维演化规律,以及不同位置温度随时间的演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沿离子束入射方向熔石英温度演化规律呈现类高斯分布;离子束辐照区域内任一点的温度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入射离子束的脉冲形状。文中利用热学知识详细讨论了光学元件表面能量吸收对元件温度演化规律的影响。

多种线缆线束电磁耦合分析的FDTD普适性模型与验证 下载:31 浏览:255

谢暄1 孟雪松2 刘强2 闫丽萍1 赵翔1 《无线电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位于地面上一定高度的线缆束场线耦合效应研究是电磁环境效应和电磁兼容分析的重要内容。研究了不同种类线缆束的FDTD迭代公式,通过对不同公式之间异同的比较与分析,建立了适合不同线缆求解的普适性模型,大幅降低了程序设计代码上的冗余度。通过在若干算例中与全波分析软件仿真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及程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利用太赫兹技术测量冰的融化速率 下载:95 浏览:387

詹洪磊 王焱苗 昕扬 祝静 赵昆 《物理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近年来由于冰雪灾害导致的电网、公路结冰以及农作物和树木不堪重负而倒塌的现象频繁出现,对工程设施、交通运输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直接破坏,所以对于冰融化过程的探究仍然值得关注。本文提出一种利用透射式太赫光谱系统探测冰融化过程的方法。当冰表面开始融化时,表面产生的水对太赫兹波有更强的吸收,且太赫兹波对于这一固液相的转变非常敏感。因此,可通过分析太赫兹透射信号峰值的强度下降速率了解冰表面融化状况。本文选取两种不同融化速率的物质作为实验样品,在常温22℃下进行融化实验,结果表明,纯水冻成的冰块的太赫兹透射信号强度的下降速率大于冰晶的下降速率,验证了冰晶盒具有良好的蓄冷作用。

有耗介质层上多导体传输线的电磁耦合时域分析方法 下载:67 浏览:437

叶志红 张杰 周健健 苟丹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目前,针对空间电磁场作用有耗介质层上传输线的电磁耦合,仍缺乏有效的数值分析方法.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高效的时域混合算法,很好地解决了有耗介质层上传输线电磁耦合建模难的问题.首先,对经典传输线方程进行改进,推导了适用于有耗介质层上多导体传输线电磁耦合分析的修正传输线方程.然后,结合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和相应插值技术,求解修正传输线方程,获得多导线及其端接负载上的电压和电流响应,并实现空间电磁场辐射与多导线瞬态响应的同步计算.最后,通过相应计算实例的数值模拟,与CST软件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时域混合算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步进频信号慢速小目标长时间积累检测技术 下载:67 浏览:381

原浩娟 史云鹏 高毓泽 《无线电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分析了利用步进频信号实现慢速小目标距离-多普勒二维高分辨成像的信号处理方法。针对信号的长时间相参积累容易造成多普勒频谱展宽并最终导致成像结果波形发散的问题,分别提出了时域重采样、频域重采样和多普勒通道对齐3种补偿方法,并对其补偿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比较。针对目标运动在步进帧内产生的耦合时移,提出了分多普勒通道补偿的方法。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上述的速度补偿方法,可以在不需要任何目标速度先验信息的前提下,利用步进频信号实现慢速小目标的长时间相参积累及距离-多普勒成像。

选取任意庞加莱截面的新方法 下载:65 浏览:451

张识 王攀 张瑞浩 陈红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针对用庞加莱截面分析非线性系统时较难选择合适截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投影时域法.该方法可以在时域上直观地判断所选平面是否合适并实时准确地调整平面的方向与位置.文中给出了投影时域法的完整定义并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该方法的原理;同时研究了在时域上判断所选平面是否是合适的庞加莱截面的条件以及如何调整所选平面的方向与位置;最后,利用投影时域法对三种典型的三维或四维非线性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花岗岩中实测球面波粒子速度的时域和频域分析 下载:65 浏览:476

卢强 王占江 朱玉荣 丁洋 郭志昀 张永伟 《物理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为研究球面波在介质中的演化规律,分析了0.125g TNT、直径为5mm的炸药球填实爆炸加载下花岗岩中球面波传播的时域特征,结合实验结果与黏弹性球面波传播理论,提出了一种球面波粒子速度的频域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花岗岩中粒子速度峰值和比例粒子位移峰值在靠近爆心的区域衰减慢、远离爆心的区域衰减快;在高频下,花岗岩中频率衰减因子α(ω)和波数k(ω)均与圆频率ω近似成线性关系,由不同相邻位置实测的粒子速度信息得到的α(ω)和k(ω)各不相同;在半径约为30mm(比距离约为60m·kt-1/3)处,粒子速度峰值的衰减规律出现由慢变快的转折。同时,基于对α(ω)和k(ω)的线性近似,对粒子速度波形进行了反演。与传统的局部理想弹性假设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可以提高粒子速度峰值的预测精度,但对波传播演化过程中波形形状的预测精度不高。

用于热光伏系统的近场辐射光谱控制表面结构 下载:42 浏览:341

于海童1 刘东2 杨震1 段远源1 《现代物理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为提升近场热光伏发电系统的能源转换效率和发电功率,设计了Ⅲ-Ⅴ族半导体表面的矩形光栅结构,以实现从热发射器到热光伏电池的近场辐射热流选择性调制.使用在近红外波段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特性的掺杂氧化锌作为热发射器,在GaSb热光伏电池表面添加亚微米二维光栅结构,在近场间距下形成与表面波耦合的陷光效应,由此有选择性地增强了电池能带内的光谱辐射热流.有别于以往类似研究中常用的等效近似方法,开展了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模拟,能够严格考虑周期性结构细节,结合以涨落耗散理论为基础的Langevin方法,直接计算了复杂结构参与的近场辐射传热问题,以此揭示表面结构影响近场辐射传热的物理机理.结果显示使用带表面结构的薄膜GaSb电池,可使辐射热流的光谱峰值达到同温度远场黑体辐射源情况下的2.84倍,且热流增益区集中在波长略短于电池能带的窄波段区间,适应高效率、高功率热光伏系统对辐射传热设计的要求.

空时域混合差分法在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检测与定位研究 下载:12 浏览:428

王红1 徐学武1 赵克2 陶辉1 潘家栋1 《传感器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在对光纤光栅传感器检测与定位时,因偏振衰弱影响,传感器定位准确率下降,故提出一种基于空时域混合差分的检测定位法。分别在空间域和时间域对光纤中返回的光强进行差分处理,并在空间域和时间域分别设置相应的光强检测阈值,可提高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定位准确率。并在光纤长度为100 m、空间分辨率为1 m的实验条件下进行了多次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与现有时域、空域差分检测定位法相比,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定位准确率得到了提高,具有实用价值。

层状介质中大地电磁场信号时域阻抗分析 下载:64 浏览:412

吴鸿卿1,2 严家斌1,2 王慧1,2 李大雁3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5期

摘要:
在大地电磁测深中观测得到的电磁场信号十分微弱,具有非稳定特性,观测信号易受到噪声的干扰,使用基于稳定电磁信号稳定的频率域阻抗张量的估计方法,导致计算的电阻率准确度差。为了能保证非稳定信号阻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频率域传递函数出发并对其求解,利用傅里叶变换得到时域传递函数,经过推导得到时间域中求解阻抗的表达式。最后模拟得到了层状介质中时域大地电磁测深曲线,并与频率域大地电磁理论曲线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时域比频域估算阻抗或电阻率更准确。

超大型FPSO码头系泊设计分析 下载:78 浏览:350

徐田甜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超大型FPSO码头系泊采用岛式码头系缆布置方案。详细设计阶段对FPSO进行了模型风洞试验,测得FPSO的风、流荷载系数;采用OCIMF规范计算风、流荷载。采用Flory-Remery方法计算过往船舶的船行波对FPSO码头系泊的影响荷载;采用MOSES软件建立了FPSO码头系泊各种工况的分析模型,模拟了驳船、系泊缆绳和橡胶护舷碰垫等的约束,应用非线性时域耦合和准静态分析方法,研究不规则波浪作用下FPSO的运动响应、系泊缆绳拉力和橡胶护舷碰垫上的碰撞力等。为FPSO系泊结构和设备设计、总装码头规划和建设以及系泊作业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基于零相位数字带通滤波的旋转机械不平衡量提取方法 下载:12 浏览:423

荣锋1,2 黄晨1 郭翠娟1,2 董攀浩1 《传感器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针对动平衡测试中FFT频谱法难以从非整周期采样信号中提取不平衡相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零相位数字带通滤波提取旋转机械不平衡量的方法。首先将采集的振动信号通过中心频率为转速频率的零相位带通滤波器,得到无相位差的转速同频信号,然后计算信号峰值点幅值和相位的算数平均值,得到不平衡量。实现了非整周期采样下不平衡幅值和相位的精确提取。仿真和实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相位提取误差小于2°,动平衡效率大于80%。该方法无需专门的硬件跟踪滤波电路,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基于零相位数字带通滤波的旋转机械不平衡量提取方法 下载:10 浏览:415

荣锋1,2 黄晨1 郭翠娟1,2 董攀浩1 《传感器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针对动平衡测试中FFT频谱法难以从非整周期采样信号中提取不平衡相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零相位数字带通滤波提取旋转机械不平衡量的方法。首先将采集的振动信号通过中心频率为转速频率的零相位带通滤波器,得到无相位差的转速同频信号,然后计算信号峰值点幅值和相位的算数平均值,得到不平衡量。实现了非整周期采样下不平衡幅值和相位的精确提取。仿真和实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相位提取误差小于2°,动平衡效率大于80%。该方法无需专门的硬件跟踪滤波电路,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大丰项目海上升压站导管架滑移装船驳船系泊分析 下载:82 浏览:548

马一歌1 李艳艳2 郭鹏增2 《石油科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大丰海上风电升压站项目导管架滑移装船时,驳船受到风力、流力及海浪综合作用,且导管架到达甲板预定位置后驳船受风、浪、流影响最大,故需对此时驳船系泊情况进行分析。利用ANSYS软件建立驳船多点系泊三维模型,输入风、浪、流数据参数,采用面元积分法在AQWA-LINE模块中对船体进行频域分析,得到RAO、一阶波浪力和二阶波浪力等水动力基本参数,然后在AQWA-DRIFT模块中对驳船靠泊的系泊系统进行时域分析,求解系泊缆张力及驳船漂移量,对系泊缆强度的安全性进行规范校核,确保装船过程中系泊强度。

核电厂楼面反应谱的人工合成地震动时程方法对比分析 下载:53 浏览:357

孙渝刚1 褚濛1,2 丁振坤1 葛鸿辉1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11期

摘要:
为满足核电厂核岛内部结构、系统和部件(SSCs)的抗震分析需求,采用2种典型算法(频域调幅法和时域叠加法)来合成匹配核岛内部楼面反应谱的人工时程。通过算例分析,对比2种算法在反应谱匹配精度、时程非平稳特性、相位、基线漂移等方面的优缺点及其与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颁布的标准审查大纲(SRP)第3.7.1节要求的符合性。结果表明:在反应谱匹配精度(特别是多阻尼反应谱)、时程非平稳特性的改变、基线漂移的控制上,时域叠加法均优于频域调幅法;但频域调幅法可较完整地保留种子时程的相位信息,适合于SRP 3.7.1对时程相位有特殊要求的分析。

考虑电机振动的电动汽车平顺性时域分析模型 下载:57 浏览:481

田国英1 邓鹏毅1 孙树磊1 彭忆强1 陆海英2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9期

摘要:
在考虑电机总成振动基础上,建立了11自由度电动汽车平顺性时域分析模型,给出其路面模型及数值求解方法。针对某型电动乘用车,给出了脉冲和随机路面输入下典型动力学响应特点,分析了脉冲输入下不同悬置刚度和阻尼、电机总成质量对电机和整车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不仅可分析整车平顺性,还能用于研究电机振动状态及其对整车平顺性的影响;电机总成参数对整车平顺性的影响较小,对电机振动影响明显,增大悬置刚度和阻尼、减轻电机质量有助于降低电机振动。

二维光子晶体传输特性的时域精细积分法 下载:86 浏览:468

杨红卫 彭硕 高冉冉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二维光子晶体的时域精细积分法,并对其精度、效率、以及稳定性进行分析.从麦克斯韦方程的微分形式出发,利用Yee元胞将空间微分算子近似为差分算子,结合边界条件及激励源的表达式得到一组关于时间的常微分方程.对时间进行精细划分,使用精细积分算法求解常微分方程组.结合通解与激励源的特解得到光子晶体两端的反射场及透射场分布,进而通过傅里叶变换求得二维光子晶体的传输特性.数值算例表明,本文方法具有准确、稳定、高效的特点.

Al纳米颗粒尺寸对LSPR特性影响的模拟与分析 下载:26 浏览:338

彭浩程1 葛成1 周婧1 陈鹏1,2 施毅1 张荣1 郑有炓1 《光电子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以能够在紫外波段产生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Al纳米颗粒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立方柱形Al纳米结构的近场局域增强和远场特性进行了模拟与分析。首先对不同尺寸的立方柱形Al纳米颗粒的远场消光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大纳米颗粒尺寸,共振峰红移,并且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峰呈现出一定的展宽,其消光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其次分析了在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波长下的近场增强特性;结果表明,金属纳米颗粒对该共振波长下的电场增强效果显著。从研究中发现,Al纳米结构的尺寸会对其LSPR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可以通过改变尺寸参数来调控纳米结构的LSPR特性,实现紫外波段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的共振激发。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