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服装设计教学体系的“艺工融合”理念与设计思维培养 下载:36 浏览:285

柴丽芳 《设计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反思目前服装设计教学的二元式模式,提出"艺工融合"理念的核心在于"融合",重点体现在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上;借鉴设计学科的教学研究成果,分析目前服装设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论述服装设计思维的多学科基础领域和思维方法;明确了服装设计教学体系的核心是设计思维的培养,分析了服装设计思维的多学科基础架构与特征;服装设计思维是多层级知识逐渐形成系统架构的过程,最终体现为一种学科界限消融的深层思维能力,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基于拼接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40 浏览:373

罗亦乐 《设计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为此对于服装的需求不在局限于保暖和遮羞,而是对服装的美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装拼接作为服装设计中新型设计方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其不仅有效提高了服装的设计性,也可以最大化突出了服装的个性。本文正是基于此对拼接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拼接概念的进行阐述,其次对影响拼接艺术应用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拼接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发表看法,最后进行总结。

中国传统文字在服装设计中的设计研究——以文字“鸟、琴”为例 下载:41 浏览:241

胡潋川 《中国设计》 2019年11期

摘要:
为了在服装结构设计手法上能有所创新,并能结合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文章通过文字"鸟、琴"作为设计灵感元素,从文字的笔画结构切入,通过解构、重组、层次等多种方法,来重新组合成新的结构,并从这些新结构出发,来延伸出服装的内部结构,打破服装原有的基本内部结构。最终运用在该系列服装上,达到全新的视觉效果。该设计手法可为服装结构设计上提供借鉴。

行走在“文化挪用”的纵深——Kim Jones服装设计艺术解读 下载:52 浏览:288

吴郑宏 《中国设计》 2019年5期

摘要:
解读英国著名设计师Kim Jones的服装设计作品,分析其设计方法及特色,探讨其成功运用文化挪用于设计的原因,得到Kim Jones的设计核心理念:成功的文化挪用形成编码与解码的双向互动,达到了再创造的深度。以此个案分析,进行文化挪用理论在时尚设计的应用性研究,引起业界人士对文化挪用更为深入的思考。

“破损”牛仔服装设计及艺术审美 下载:48 浏览:469

程煜 杜冰冰 《中国设计》 2018年6期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起,破洞牛仔服装在中国风靡至今,成为众多年轻人追逐喜爱的时尚单品,"破损"牛仔服装经历了破洞、撕裂、破边、破旧等多种变化,使得牛仔服装更具多样化、独特性的潮流特征。本文从服装学的角度对破损牛仔服装设计手法进行分析,以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艺术审美意识为背景,探究"破损"牛仔服装在其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时尚潮流和审美文化。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探索 下载:56 浏览:360

张修良1 陈益飞2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2期

摘要:
无论是从高等教育的公平公正角度出发,还是从高等教育的效率角度出发,高校的资助育人都十分必要。高职院校教育资助应当完善资助育人结构性升级、丰富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形式、开拓资助育人实施领域、加强资助育人理念学习培训等对策,优化资助育人工作,从而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促使他们成为工匠型人才。

涂鸦图案在儿童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下载:51 浏览:380

唐伟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在进行儿童服装设计过程中,图案的选择和装饰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工作内容,一张合适的、趣味的图画不仅能很好地提升服装的美观程度,还能吸引更多的小朋友购买这件服装,因此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说,选择适合的服装图案开展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涂鸦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设计,其设计本身具有很强的卡通性、趣味性,因此深受儿童的喜爱。因此设计师如果能很好地将其与童装结合在一起,对提升童装本身的质量和趣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竞赛制"授课模式在高职艺术教学中的作用 ——以服装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改革为例 下载:247 浏览:2660

方青青 《当代艺术》 2022年5期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高职院校对于各种全新教学模式在不断探索,其目的则是为确保在较为新颖的授课模式下,学生群体自身专业技能可更加优秀。而在教师的长时间探索下发现"竞赛制"模式具有其特别的教学优势,并且通过将其在服装设计专业中加以应用,能够进一步强化本专业学生群体的团队合作意识,并促使选择服装设计的高职学生对该项专业学习兴趣也更为浓烈。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对"竞赛制"模式的应用作用及策略进行分析。

对服装设计与艺术的分析与探讨 ——以什物碎片系列主题为例 下载:302 浏览:2742

张彦芳 《中国艺术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服装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包含着人性的情感和独特的设计理念。它不仅要求实用,而且要美观,并且把这种美观传递给大众,使大众心情舒畅,凸显个性。对于大众的选择来说,服装是一种能够传递出穿着者个性、风格的媒介。不同的时代,社会的流行喜好也各不相同,随着时代的发展,时间使大众更加注重自身的品味,人们对衣服的审美越来越多样化,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因此也出现了各种各样不同款式不同风格的服饰,融合了时代的、历史的多种气息。在制作研发的过程当中,对设计师又是一次新的挑战。本套系列服装采用历史上风靡一时的波普主义设计风格,在现有面料的基础之上大胆的改进,摆脱正统形式,打破常规,采用不对称分割、拼接、破碎等各种手法,打造一种独特之美。面料是由人字纹形的毛织面料与极具未来主义的太空棉,羊绒面料混合组成的,使用了不对称、拼接、破碎、层叠等,色彩上采用邻近色拼接,既有其个性,又不乏共性,面料复合的处理符合当代的艺术设计形式,达到一种整体协调统一的效果。

数字虚拟技术在服装设计课程中的应用转型研究 下载:329 浏览:1352

杨琼莹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在当前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创新已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本文以中国服装产业和教育为研究方向,通过分析产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进而研究服装专业教育中数宇技术融通的教学改革路径。研究发现,数字技术改革促进了产业生产率提升,赋能了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本研究针对数宇技术创新对服装产业发展和服装职业教育的赋能做出研究,为我国服装产业数宇技术创新的政策制定以及服装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战略提供研究基础。

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策略 下载:268 浏览:3012

罗曦 《中国设计》 2021年3期

摘要:
随着社会文明礼节和品质服务意识的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技能水平能力已不再是社会与用人单位的首要关注点,而高素质人才成了大众选择的主要对象。基于时代的发展背景,诸多的服装企业进行招聘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的重视,所以作为人才输出的中职院校,在进行人才的培养时,要强化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本文主要围绕着中职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内涵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旨在优化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在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职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下载:189 浏览:1820

周遥 《中国教育学报》 2021年11期

摘要:
基于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下,中职院校更加注重学生实操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中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从职业能力指导的角度,积极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以实现为乡村的振兴发展提供优质的建设人才。在加强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最优化的课程设置,结合当前乡村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具有市场学理论知识与服装专业技能的新型服装专业人才,这是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迫切任务。

基于地方特色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服装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 下载:97 浏览:1026

谭珈奇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3年11期

摘要:
当前,在国家政策引领下学校加强地方特色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力度,在服装设计课程中通融思政元素,制定合理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文化复兴背景下,学校需要结合地方特色,做好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尤其是在服装设计课程中能够融入思政思想,将育人作用发挥出来,实现新课改目标。对于学习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掌握服装设计理论知识,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进去,制定出人才培养方案,加大思政元素融入力度,可以完善构建职业院校服装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本文对地方特色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服装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实施对策,促进地方特色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良好发展。

服装设计中色彩搭配的研究途径 下载:230 浏览:2209

蒋天姝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服装有自身的规律、美学表现形式,服装设计师们多会摆脱传统世俗的约束,追求夸张、理想的装饰效果,多喜欢对服装色彩进行限制。款式、面料、工艺等都是服装设计艺术表达的重要因素,而要想提高服装设计质量与水平,就要重点做好色彩搭配。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