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国首部《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解读与启示 下载:25 浏览:442

李俊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是小学音乐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对小学音乐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1932年版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是中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课程标准。至今时隔80余年,小学音乐的课程标准也发生了一系列演变,但对当下的小学音乐教学仍有诸多借鉴意义。

基于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的西藏高原岩质边坡失稳破坏研究 下载:79 浏览:484

李俊杰1 刘国阳2 叶唐进1 薄雾1 赵鹏辉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根据西藏高原岩质边坡监测资料及失稳启动特征,对岩质边坡进行分类,总结其失稳条件及破坏的基本规律。将一般接触理论引入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3-D DDA),使得三维块体系统内部复杂接触的几何和拓扑计算转化为便于编程的代数运算,发展适用于三维岩质边坡失稳破坏分析的3-D DDA方法。将岩质边坡块体运动细分为滑动、斜抛或自由落体、弹跳或碰撞、滚动或倾倒等基本运动形式,验证3-DDDA计算精度。通过工程实例,研究西藏高原岩质边坡失稳特征、破坏过程、块体运动形式转化及失稳破坏范围。结果表明,3-D DDA可精确模拟高原岩质边坡失稳破坏,是岩质边坡破坏分析的有效工具。同时,为高原地区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半绝缘半导体电阻率无接触测试设备的研究 下载:55 浏览:409

王昕 李俊生 田蕾 叶灿明 《中国仪器》 2018年9期

摘要:
半绝缘半导体包含了第二代和第三代半导体,它们在微波、光电子、新能源及微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电阻率一般在10~5Ω·cm1012Ω·cm之间。要研究此类新材料的电阻率分布状况已无法用现有的探针法、霍尔法、I-V法实现。因此,参照德国din标准及我国电子行业标准,用TDCM法研发了"半绝缘半导体电阻率分布测绘仪",设计并研制了电容性探头、高精度三维测试台,开发了以拟合曲线为基础的数据处理及绘图软件,实现了对直径6英寸以下SiC、GaAs、CdZnTe等晶片的无接触电阻率扫描测绘,给出了彩色分布图。

浅谈电影中的空间艺术表达 下载:75 浏览:400

李俊源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心理的空间是一种无法寄托的深邃遥远,它漆黑,它深远:等待的空间是一种望穿秋水的孤独宽广,它悲伤,它煎熬。空间,是一种立体的几何存在,是一种三维具象的画面。它将情感的饱满用一种更加立体的手段呈现,具有无法用语言陈述的视听包裹力度。空间的内存是无限的也是隐形的,各种情绪、感觉、思想却都可以填充其中。

黄土高原新近纪红黏土磁性特征研究 下载:74 浏览:499

安柏年1 胡雪峰1 张培枫1 刘向军2 李俊1 郑亚利1 门殿英3 张伟杰1 《中国土壤》 2019年3期

摘要:
黄土高原第四纪黄土之下,埋藏着更加古老的新近纪红黏土。以黄土高原甘肃西峰剖面和灵台剖面为例,采集了两个剖面第四纪黄土和古土壤与新近纪红黏土典型样品,比较了各自风化强度和磁性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新近纪红黏土样品的风化强度与第四纪古土壤较为接近,远强于第四纪黄土;但新近纪红黏土磁化率显著减弱,在西峰剖面平均只有古土壤的1/5、黄土的1/2;在灵台剖面平均亦不到古土壤的1/2,并小于黄土。两剖面黄土、古土壤与新近纪红黏土磁化率与有机质和活性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有机质含量与铁活化程度对磁性矿物的含量有显著影响。因此,新近纪红黏土磁性的减弱,可能由于沉积年代久,有机质含量减少,氧化铁矿物老化,磁赤铁矿转化成赤铁矿;也有可能与地下水活动,导致磁性矿物的溶蚀有关。有关机理仍需作进一步研究。

黄河三角洲滨海土壤盐渍化时空演化特征 下载:76 浏览:508

李俊翰1,2 高明秀1,2 《中国土壤》 2018年12期

摘要:
及时掌握土壤盐渍化时空动态演化特征是预测其发展趋势、评价和配置改良时序的基础,对科学利用盐渍土资源和生态保护有重要意义。以无棣县为例,借助GIS平台,运用空间叠加和地统计模拟方法,分析2013年11月~2016年8月土壤盐渍化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无棣县土壤盐渍化程度以中度为主,且盐渍化程度变化剧烈,总体盐渍化程度加剧;土壤含盐量自西南向东北沿海逐渐升高,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并出现夏季土壤盐渍化加剧的"反常"现象;依据土壤盐渍化变化稳定性和总体趋势,将盐渍化演化趋向类型划分为极度稳定、难变改良、难变退化、易变改良、易变退化、极易改良、极易退化和极度敏感变化8种;西北和东北部土壤盐渍化变化活跃且复杂,易变改良区土壤盐渍化改良可行性最高,难变改良区改善经济潜力最大。

河北怀来县耕地后备资源质量评价及宜开发时序研究 下载:75 浏览:491

张小丹1 张俊梅2 吴克宁1,3 李俊颖1 《中国土壤》 2018年11期

摘要:
以怀来县为例,借鉴怀来县农用地分等中确定的影响农用地质量的7个因子,作为影响耕地后备资源自然质量的主要因子,分析了各因子可提升程度,运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各评价单元的预期自然质量等别为11等、12等、13等;选取耕地后备资源到城镇距离和到居民点的距离、交通便利度、连片度四个因素作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利用条件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划分为1级、2级、3级。将耕地后备资源自然质量预期评价结果与利用条件评价结果依据互斥矩阵原理两两组合,得到9种分区组合,考虑到怀来县的实际情况,最终把耕地后备资源划分为优先开发区:11-1、12-1、11-2,一般开发区:12-2、13-1、11-3,后开发区:13-2、12-3、13-3三种类型,并提出了开发建议。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小学校园的价值与实现路径研究——以舞龙运动为例 下载:51 浏览:248

李俊俊 刘静 《体育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高达上千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舞龙运动作为一项民族性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其包含的文化理论与技术,对小学生群体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依托校园,通过开设舞龙课程,编写适用性教材、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师资水平以及举办以龙文化为主题的运动竞赛等路径,实现文化培养与技术传授的"齐驾并驱",其发展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利用好校园文化空间,让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蕴含的精神品质、道德素养得到继承与发扬。

民事二审裁判方式的缺陷与重构——从不完全归纳向类型化演绎转型 下载:58 浏览:413

李俊晔1,2 《争议解决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根据调研统计分析,"无法可依"的常见情形包括一审错误却结论维持的"歪打正着"型、一审正确却无奈发改的"突发事变"型、应予发回却于法无依的"发回尴尬"型等。法律规范对"二审情境"难以拒绝,在坚持"监督一审"的前提下,更应突显"定分止争"的功能。重构二审裁判方式,应区分程序性与实体性规范。程序性规范具有基础性、独立性与非逻辑性特征,因此程序问题相比实体问题处于基础层次,往往属于二审程序无法自救的硬伤,不应限制发回次数。建议将禁止二次发回的规定的适用范围进行限缩,应当仅适用于因事实与法律问题的发回情形。实体性规范体现较强的法律逻辑,对此,现行规定属于"不完全归纳";可以尝试"逆向思维",即立足"假定"推"处理"。在此演绎思维模式中,"假定"部分必须引入"二审情境",从而对"假定"情形进行充分类型化,以演绎逻辑逐一推出"处理"结论。以三要素的具体情形及排列组合,确定"假定"的12种情形,以此演绎12种"处理"结果;"处理"部分又表现出二元性特征,既要对诉争法律关系的结果做出认定,又要对一审裁判正当性做出评价。最后通过合并同类项构建科学的二审裁判方式体系。

体育赛事立法效力制约因素探微 下载:63 浏览:490

李俊 梁恒 《中国体育科学》 2020年5期

摘要:
对以体育竞赛为核心内容的体育赛事立法是国际通行做法,目的就是要在有关体育赛事法律的保障下使得体育竞赛的各事项正常有序进行。体育赛事立法效力就是指拥有立法权的部门或依法受权立法部门针对体育赛事运行阶段所制定、修改、补充和废止一些规范性文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和作用力。体育赛事运行涉及的人多、事杂、域广,其聚集性、综合性和体验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赛事立法效力具有时空相对聚集、立法层级较低、对象范围有限、公共权利保障性与包容性兼备等特殊性;影响其立法效力的因素主要有从体育赛事运行的秩序化客观需求出发的现实性、立法活动的合法性、立法程序的有效性、法律位阶的层级性及立法内容的专业性。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下载:68 浏览:418

李俊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4期

摘要:
通过梳理黄炎培自1913年以来倡导实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大职业教育主义的三个阶段,概述其回答"职业教育应由谁办?目的是什么?怎么办?学生如何培养?"等根本性问题的职业教育思想,揭示其思想对于破解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定位偏差""人文精神缺失""与区域经济不协调"等问题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中国土地治理的规划权体系构建 下载:66 浏览:411

李俊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中国土地管理以用途管制为手段,"管制与规划"构成了土地治理的双轨模式。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核心构建土地规划权体系,需要从不同角度梳理规划权的内容,以分级分类的方式对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将"校正型、融合型、消极型"规划权与用途管制相接轨,搭建规划权体系的三层架构。土地规划权概念应作扩张性解释,除宏观层面的土地利用总体设计之外,还应包括微观层面的具体行政行为。在重视农民土地财产权保护的趋势下,不宜孤立地践行规划权的行政强制性,而是应当通过事先与事后相结合的规划模式与私权形成互动,从而协调规划权权力束与土地财产性权利束之间的关系,实现土地规划权内部体系和外部体系的统一。

废水中有机物处理用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 下载:67 浏览:357

李俊虎 周珉 王乔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7期

摘要:
吸附法是一种有效的废水中有机物处理方法。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的碳材料类吸附材料、高分子类吸附材料和矿物类吸附材料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处理最新研究进展。简要总结了各种吸附材料的优缺点,提出了今后吸附材料处理废水中有机物的研究发展方向。

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异种钢焊接工艺及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下载:33 浏览:357

姚小静 韩伟 韩明 李俊婷 岳明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2期

摘要:
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固容规》)规定应对异种钢焊接接头进行表面无损检测。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笔者发现设计、制造和检验单位对异种钢概念理解各有不同,导致其是否需要进行无损检测以及在无损检测工艺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误区。结合相关资料及工作实际,阐述了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异种钢的划分及相应的焊接和检验要求,对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句法分析前沿动态综述 下载:36 浏览:323

屠可伟 李俊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12期

摘要:
句法分析的目标是分析输入句子并得到其句法结构,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经典任务之一。目前针对该任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通过从数据中自动学习来提升句法分析器的精度。该文对句法分析方向的前沿动态进行了调研,分别从有监督句法分析、无监督句法分析和跨领域跨语言句法分析三个子方向梳理和介绍了2018—2019年发表的新方法和新发现,并对句法分析子方向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龙眼膏熬制过程中糖含量及抗氧化性变化 下载:62 浏览:426

卜智斌 李俊 唐道邦 吴继军 安可婧 傅曼琴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8期

摘要:
以龙眼原浆添加不同比例水后熬制龙眼膏,并对其熬制过程中营养成分、抗氧化能力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熬制过程中总糖、蔗糖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葡萄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果糖则总体呈下降趋势,总抗氧化能力先升高后降低,抗超氧阴离子能力一直呈下降趋势。且不同熬制条件下得到的龙眼膏产品抗氧化能力差异较小。初步表明在龙眼膏熬制过程中果糖要先于葡萄糖参与美拉德反应,添加水量、微波功率对龙眼膏的抗氧化能力影响较小;龙眼原浆与添加水量比为1:1时能有效延长龙眼膏的熬制时间,有利于龙眼膏的熬制,且400 W加热效果要优于800 W。

我国水资源价值评价现状研究 下载:61 浏览:309

李俊亭 闻雯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自然资源。本文在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水资源价值评价相关理论、方法及应用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目前水资源价值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研究作进一步展望。论述结果对我国开展水资源价值评价研究有学术意义。

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三生一体”策略研究——以日照市五莲县董家楼村为例 下载:67 浏览:408

丁奇1 李俊峙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0年7期

摘要: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体系,探索新时代乡村有效治理模式,以调动多元主体参与村庄建设为核心的共同缔造理论应运而生,并在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几个试点村付诸实践。共同缔造理论是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抓手,以调动居民参与意识和能力来开展的。而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以下简称"三生空间")构成了乡村完整的人居环境。鉴于二者之间有着以人居环境为交集的内在联系,若能将共同缔造理论应用于村庄规划中"三生空间"的三种要素(以下简称"三生要素")优化,会为我国乡村治理创新提供全新的视角。本文以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叩官镇董家楼村为例,试图以乡村"三生空间"为微观层面研究对象,将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共同缔造理论作用于"三生空间"各个要素,探索乡村"三生一体"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进而促进乡村宏观治理水平改善,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基于深度学习的工业车辆驾驶行为识别 下载:26 浏览:411

李俊杰1 邓海勤2 高志勇2 张勇1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2期

摘要: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工业车辆驾驶行为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对工业车辆在实际工厂环境中行驶的特点进行分析,将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三轴角速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将数据送入深度神经网络训练,完成对工业车辆驾驶行为的识别。系统先对样本数据使用数据插值、标准化处理等方法进行预处理,通过数据增强算法减少过拟合的影响,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处理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出CNN+LSTM的深度网络模型,用于驾驶行为的识别。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识别整体准确率可达96.51%,能够准确地识别出工业车辆行驶的状态。

江苏句容赤山湖水利风景区水文化建设研究 下载:72 浏览:434

王启明1 李俊1 曹勇2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本文以江苏句容赤山湖水利风景区水文化建设为例,通过概述景区水文化资源禀赋,梳理了赤山湖水文化的脉络体系和脉络节点,分析研究了赤山湖水利风景区水文化建设思路及建设成效,总结了水利风景区水文化建设经验,以期为类似水利风景区工作提供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