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支护时机及预留变形量研究 下载:45 浏览:400

方中明1 杨林松2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隧道的合理支护时机与预留变形量是制约施工工期和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以湖北省宜巴高速公路峡口隧道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围岩的时空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研究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的合理支护时机与预留变形量。结果表明: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以与时间相关的蠕变变形为主,拱顶下沉蠕变变形量占总变形量的78%,水平收敛蠕变变形量占总变形量的71%。拱顶下沉量在15 d后即可达到其总变形量的90%,水平收敛量在12 d后达到其总变形量的90%。按照极限位移准则,二次衬砌的支护时间为隧道开挖15 d后;按照变形速率准则,二次衬砌的支护时间为隧道开挖25 d后;合理的支护时机应在隧道开挖后15~25 d。基于研究结果,峡口隧道设置的预留变形量设计为35cm,通过对二次衬砌进行长期稳定性分析,验证了该预留变形量是合理的。

“小美再生”为目标的乡村聚落更新模式研究——以北京市水峪村为例 下载:67 浏览:391

林松 王韬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0年4期

摘要: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文章结合传统乡村聚落更新中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以"小美再生"为目标的乡村聚落更新改造的基本策略:村落场地的梳理、建筑风貌的延续及聚落空间的活化。以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为实例,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来激活村落的内在活力,从而实现山居大美的"小美再生",并希望以水峪村这个典型案例探索一种具有普适意义的传统乡村聚落更新思路。

基于植被指数的林地变化检测技术研究 下载:51 浏览:372

包广道1 刘存发2 程岩3 王丽丽4 衣晓雨5 李秀娥6 刘婷1 张忠辉1 《林业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本文以长岭县为研究区域,选取2015年和2017年15 m分辨率的Landsat 8-OLI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分别计算NDVI值确定阈值进行林地信息提取,以相应年份的土地利用数据做掩膜,去除非林地的干扰。对两期林地信息进行波段运算,快速识别研究区的林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林地不变、林地减少和林地增加的准确率分别为90.2%、84.3%和70.4%。

森林认证发展现状、效益及建议 下载:53 浏览:367

李晟1 牟延惠2 山昌林3 齐桂红4 杨有和5 李欣儒1 孙守意1 张丽敏1 《林业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森林认证的概念、森林认证发展现状及效益,对我国森林认证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吉林省推广森林认证的建议。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全连接层优化的线损异常诊断方法研究 下载:23 浏览:172

李清涛 任宇驰 王远 李林松 迟振烨 《电气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在一般工商业电价连续下调和国家电网公司打造"三型两网"战略目标的背景下,通过对线损率的合理管控,有利于公司降损增效,提高公司精益化管理水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全连接层优化的异常线损诊断方法,旨在发现异常线损并对成因进行初步诊断。该方法搭建了以全连接层为核心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深度学习强大的自学习能力,对网络模型的参数不断自适应调节,通过调整后的模型对线损数据进行逐层提取和筛选,实现了自动识别和诊断配电网线路或台区的异常线损。最后,以某地区实际配电网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反应物浓度诱导CVD SiC结构的转变 下载:77 浏览:487

黄东1,2 王昊3 何雨恬3 王秀连3 刘桦3 邓畅光3 林松盛3 张明瑜2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利用低密度的C/C复合材料为沉积基体,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气相生长SiC,分析并研究了不同沉积位置和反应物浓度下气相生长SiC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物气体浓度的降低,多孔C/C复合材料基体上气相生长的SiC的微观结构呈区域性变化,SiC薄膜依次向SiC薄膜和颗粒、SiC短棒、SiC纳米线转变.探讨了不同反应物浓度气氛中过饱和度诱导原子迁移和气相分子吸附的过程,并提出一个SiC的生长模型.

小型绕线功率电感磁芯材料及其表面金属化工艺研究现状 下载:84 浏览:487

崔骏1 蔡畅1 黄裕坤1 李洪2 林松盛2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小型绕线功率电感的主要结构包括磁芯和线圈.目前市场上主要使用镍锌材料和合金材料作为磁芯的主要材料,合金材料作为近年新开发的材料,在各方面性能上有明显的优势.随着合金材料技术的逐渐完善,合金材料将逐渐取代镍锌材料.电极金属化是小型绕线功率电感制作工艺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两种电极金属化工艺,比较了其膜系结构以及工艺流程的差异,其中真空镀工艺比电镀工艺在薄膜综合性能及环保要求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是未来主流磁芯电极表面金属化工艺.

不同碳基体CVD SiC涂层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研究 下载:97 浏览:483

王昊1 黄东2,3 何雨恬1 王秀连1 邓畅光1 林松盛1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分别以高纯石墨、细颗粒石墨及低密度的C/C复合材料为基体,以MTS为SiC的先驱体原料,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SiC涂层.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CVD SiC涂层的微观形貌,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其晶体结构.研究发现,在不同沉积基体上沉积的SiC晶体形貌不同.以高纯石墨为基体的试样表面基本不存在SiC晶须的生长特征;以细颗粒石墨为基体的试样的表面发现了SiC晶须的生长特征,且基体内部的SiC晶体具有一定的CVI特征,即靠近基体内部沉积的SiC晶体逐渐由SiC晶须变为SiC纳米线;以C/C复合材料为基体的试样内部和表面沉积的SiC晶体表现出多元化的形貌,以层状SiC晶体和SiC晶须为主,主要是由基体材料微观结构的多元化而导致沉积的微区气氛有所不同造成的.

绕线片式电感表面金属化研究进展 下载:86 浏览:495

李洪1 林松盛1 石倩1 韦春贝1 崔骏2 蔡畅2 黄裕坤2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绕线片式电感在3C电子行业、智能装备、航空航天、汽车能源等领域的市场需求量迅速增长,同时朝着小型化方向发展.金属化作为绕线片式电感制造过程中关键工序,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电感的性能.本文针对绕线片式电感表面金属化这一关键工艺过程,介绍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为绕线片式电感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信息支撑.

抗冲蚀磨损涂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下载:87 浏览:488

林松盛 周克崧 代明江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结构材料难以满足抗冲蚀磨损的使用要求,抗冲蚀磨损防护涂层是有效提高装备和材料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之一.概括介绍了抗冲蚀磨损涂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涂覆、电镀、热喷涂、激光熔覆和气相沉积技术等,以及各种方法所制备的抗冲蚀磨损涂层体系及特点.重点阐述了利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所制备的抗冲蚀磨损涂层的体系,主要包括二元、多元涂层及多层复合涂层,特别对多层复合涂层在抗冲蚀磨损防护方面的优势进行分析,最后系统地介绍了国际上物理气相沉积抗冲蚀涂层的研制进展及应用情况.

关于新时期电气设备维修问题的研究 下载:85 浏览:878

闫石 《电力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在新时期,电气设备维修面临技术更新速度快、复杂性增加、设备老化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状态监测与预测性维护、故障诊断与故障排除、变频器与PLC维修等先进技术和方法来提升维修效率和准确性,并借助远程监控和知识库建设来优化维修流程。本文主要分析关于新时期电气设备维修问题的研究。

肾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型)的临床研究 下载:52 浏览:346

李野 丰东蒙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肾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采用在给与肾着汤加减口服药物基础上给予针刺疗法治疗,并与对照组36例体针针刺疗法治疗进行比较,判断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86.1%.治疗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明显缓解,腰部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确切。结论:肾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型)疗效良好。

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血管造影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85 浏览:523

于加贝1 徐刚1 唐雨2 王峰3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MRI及MRA,之后1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从图像质量、血管狭窄程度及斑块成分三方面判断MRI联合MRA在诊断本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DSA证实共存在53支颈动脉狭窄,并对其中13支重度狭窄血管行手术治疗;以DSA结果为检验标准,MRI联合MR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92.98%,特异度为98.17%,准确性为92.45%,MRI联合MRA与DSA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为0.91;MRI及MRA图像质量优30例、良4例、差2例,优良比为94.44%;MRI联合MRA对斑块成分及软硬度的诊断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RI对血管狭窄程度的判断准确客观,且能清晰显示脑出血及脑梗死等继发病变,MRA可有效减少信号噪音,直观显示血管整体情况。二者联合应用,对诊断斑块成分也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平衡针配合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弛缓性偏瘫气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 下载:71 浏览:452

林祥军 谷继亮 李野 马青山 赵丹 马金艳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平衡针配合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弛缓性偏瘫气虚血瘀型的治疗效果。方法:我们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采用随机分组法把病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一个疗程之后,观察两组的医治效果。结果:治疗组的医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医治有效率为76.6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配合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弛缓性偏瘫气虚血瘀型,疗效优于体针针刺治疗。

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 下载:137 浏览:1399

张伟 《农业研究进展》 2023年1期

摘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水平提升效果,对此在各地区的农业发展中,依据相关农业政策积极开展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目的就是在推广过程中掌握各地区实际情况,能从根本上合理解决农业发展问题。同时,还能在借助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推动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与综合实力。

基于智能技术的煤矿机电运输研究 下载:199 浏览:1453

潘林松 《煤炭技术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在整个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煤矿机电运输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性、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煤矿运输的实际效率。智能技术在煤矿机电运输中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人员施工的安全性和实效性,而且可以有效推动煤矿运输的智能化发展。因此,煤矿企业工作人员要强化智能技术的应用,熟练地掌握其应用的原理,有效提升煤矿机电运输的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智能技术与煤矿机电运输的结合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油田测试仪表的选择与应用 下载:65 浏览:690

陈晓勇 《中国仪器》 2024年6期

摘要: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油田开采行业的发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各种自动化和高精准度的仪器仪表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要想全面提高油田开采的实际效率和质量水平,负责人员就应该不断对现有技术工艺进行更新换代,全面提高整体开采的智能化水平。本文主要针对油田测试仪表的具体选用问题进行分析,了解油田开采的具体内容和工作核心,充分发挥测试仪表的实际作用。

浅谈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土壤改良培肥 下载:285 浏览:2834

贾林松 《中国土壤》 2021年8期

摘要:
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国家对土地建设保护方面,出台了保护黑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很多政策。为了把政策落实,本文作者谈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土壤改良培肥的一些看法。

眼保健知识与行为矫正对大学生视力健康水平影响的研究 下载:129 浏览:1327

张艳玲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 探究眼保健知识+行为矫正对大学生视力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 于2021年6月~2022年6月松原吉林油田医院收治的大学生视力检查患者中抽取106例进行本次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3例开展常规干预,研究组53例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联合应用眼保健知识、行为矫正,对比两组患者用眼保健有效率、视力水平变化、用眼知识掌握评分、用眼疲劳症状评分及满意度指标。
结果 有效率比较,研究组96.23%>对照组84.91%(P<0.05); 患者视力水平(护理前)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护理后视力水平>对照组(P<0.05);患者用眼知识掌握评分、用眼疲劳症状评分护理前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后用眼知识掌握评分研究组>对照组,用眼疲劳症状评分研究组<对照组(P<0.05);结论 眼保健知识+行为矫正的应用,大学生视力健康水平改善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中小学生眼放松行为现状及其对视力的影响 下载:142 浏览:1447

张艳玲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 探析中小学生眼放松行为现状及其对视力的影响。方法 研究所应用到的方法为分层整群抽样,分析对象为吉林省松原市910名中小学生,为其发放自拟“中小学生用眼卫生情况调查问卷”,了解眼放松行为现状,并开展视力检查,分析各项调查结果。结果 在910名入选中小学生,经视力检查显示有视力不良的有567名,视力良好有343名,视力不良率为62.31%,不同性别视力不良发生率对比:男生(55.93%)<女生(69.46%),对比差异显著(X2=17.698,P<0.05);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65.51%)明显高于郊区学生(58.57%),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36,P<0.05);小学、初中、高中视力不良发生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X2=21.135,P<0.05),视力不良率随着年级升高而逐渐增加;计眼放松行为中最为常用的闭目、远眺、看绿色植物,其次为做眼保健操、户外运动、滴眼药水,不同性别眼放松行为选择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城区学生闭目、远眺、户外运动选择率明显高于郊区学生(P<0.05);不同学段各种眼放松行为选择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学段越高眼保健操选择率越低,闭目、远眺、滴眼药水学段越高选择率越高;选择远眺和未进行远眺的中小学生左/右眼视力变化差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选择滴眼药水学生左/右眼视力改善效果远优于未选择滴眼药水学生(P<0.05) 。结论 性别、地区、学段均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影响因素,闭目、远眺、滴加眼药水等眼放松行为在综合应用时可以改善视力水平,推荐中小学生在日常中应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