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防范措施研究 下载:105 浏览:1245

赵丹妮 《国际检验医学》 2024年7期

摘要:
探讨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来我院接受上岗前健康体检并愿意参与本研究的76名志愿者。采样前指导志愿者禁食8小时来院采血,抽取其静脉血6ml,平均注入2个试管,分A组(实验组)和B组(对照组)。使用玻璃棒对A组样本进行轻微幅度的搅拌,观察血液样本的变化,然后工作人员将A组样本和B组样本进行离心处理,并提取血清进行备用。分析两组样本各项常规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ALT、AST、ALP、LDH、GLU五项指标中,AB两组数据有意义(P<0.05);TC、TG 两项指标中,AB两组数据无意义(P>0.05),结论 标本溶血确实会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但是溶血现象对血液样本的血脂指标所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的影响研究 下载:201 浏览:2125

王颖 《国际检验医学》 2023年7期

摘要:
探究标本溶血在生化检验过程中对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进行生化检验的100份外周血样本进行研究,在检测后进行溶血处理,分析溶血前后以及不同溶血程度的患者的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以及血脂水平的差异性。结果:对比患者的电解质水平,溶血后,随着溶血水平的增加,其K、Cl、Ca水平逐渐增加,p<0.05,N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分析患者的心肌酶水平,随着溶血水平的增加,其CK、CK-MB、BNP水平以及超敏肌钙蛋白I水平明显高于溶血前,p<0.05;评估患者的肝功能水平,溶血后患者的ALT、AST、TP水平明显高于溶血前,重度溶血的患者高于轻度溶血的患者,p<0.05,评估患者的血脂水平,溶血后患者的TC、TG水平高于溶血前,P<0.05,HDL-C、L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若出现标本溶血,进行生化检验过程中会对患者的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以及血脂水平造成影响,故应做好溶血标本的处理,以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血脂的影响分析 下载:289 浏览:2871

袁强 《国际检验医学》 2022年5期

摘要:
分析在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血脂、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心肌酶、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接受生化检验的9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分析,对其进行抽血检验,分别用两支5毫升普通生化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液5毫升,一支常规存放标本设置为参考组,一支人工进行溶血处理设置为实验组,比较两组电解质、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心肌酶及血脂指标,同时对比实验组轻度溶血、重度溶血的电解质、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心肌酶及血脂指标。结果:两组LDL-C、HDL-C、Na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C、TG、TBIL、CK-MB、CK、Cl、K、Ca指标均高于参考组,而DBIL指标则低于参考组,P<0.05,重度溶血相比轻度溶血的静脉血样检测样本中电解质K、Cl、Ca更高,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轻度溶血、重度溶血Na指标无统计学对比差异(P>0.05),重度溶血静脉血样检测样本中心肌酶指标相比于轻度溶血更高,有对比意义(P<0.05),轻度溶血TBIL低于重度溶血,DBIL高于重度溶血,存在显著对比差异(P<0.05),轻度溶血、重度溶血TC、TG指标差异存在对比意义(P<0.05),轻度溶血、重度溶血LDL-C、HDL-C指标相差较大(P>0.05)。结论:标本溶血会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心肌酶、血脂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保障生化检验结果的检验准确性,需加强做好各项防范措施做好标本采集,最大限度减少标本溶血情况。

标本溶血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的影响研究 下载:355 浏览:3900

霍小巧 《国际检验医学》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标本溶血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收集的86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86例健康人随机分为溶血组与未溶血组,应用常规法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并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检验两组标本的肌酐、钙、尿素氮、葡萄糖等,分析两组的比对结果。结果:通过对比,发现溶血组和未溶血组的肌酐、钙、甘油三酯、尿素氮无明显差异(P>0.05);溶血组的葡萄糖、谷草转氨酶、甘油三酯、肌酸激酶、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总蛋白数值明显高于未溶血组(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有着很大影响,在检验过程中注意避免可能出现的标本溶血现象,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PDCA循环在降低儿科标本溶血率中的应用 下载:369 浏览:3286

王华素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3期

摘要:
儿科标本溶血率降低措施中采用PDCA循环法控制,观察该种方法运用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血液标本检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时间段为2019年10月到2019年12月,后两月中使用PDCA循环法管理,对比三个月血液标本检测时发生标本溶血情况。结果:10月份发生溶血率为38.74%,11月份为29.73%,12月份为18.54%,(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儿科血液检测时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效果明显,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下载:121 浏览:1546

樊兆坤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不断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170例健康体检人员,依照临床标准手段进行生化检验,将被检者空腹状态下10 ml静脉血标本随机分为2份,每份5 ml,分别在试管中进行常规处理和溶血处理,比较常规与溶血处理后各项水平指标值。结果:常规处理后总蛋白(59.11±6.65)g/L、葡萄糖(4.65±0.73)mmol/L、血清钾(3.66±0.44)mmol/L、乳酸脱氢酶(20.04±30.16)U/L、谷草转氨酶(19.04±11.37)U/L、总胆红素(10.22±5.03)μmol/L、肌酸激酶水平(73.46±22.07)U/L,溶血处理后总蛋白(80.17±6.67)g/L、葡萄糖(2.61±1.15)mmol/L、血清钾(5.59±0.86)mmol/L、乳酸脱氢酶(45.86±53.94)U/L、谷草转氨酶(33.24±10.59)U/L、总胆红素(29.84±5.68)μmol/L、肌酸激酶水平(105.33±20.67)U/L;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影响较大,故需全程控制采取-检验整个过程,防止标本溶血事件发生,提高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