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国内校园欺凌研究:十年回溯与展望 下载:93 浏览:489

刘於清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4期

摘要:
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其关注点如下:一是校园欺凌基础性研究;二是校园欺凌实证研究;三是校园欺凌拓展研究;四是校园欺凌治理研究。学界对校园欺凌问题的探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校园欺凌现象的治理提供理论上的借鉴与方法论上的启示。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校园欺凌防治政策研究 下载:62 浏览:387

王倩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10期

摘要:
为了应对不断出现的校园欺凌事件,我国从2016年开始出台一系列校园欺凌防治政策。通过构建政策分析的二维框架,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统计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校园欺凌防治政策在政策工具的使用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是各类政策工具的使用比例严重不均,思想引导与职责划分等政策供给相对不足,政策工具的应用偏向短期效应。在今后校园欺凌防治政策推进过程中,建议优化政策工具结构,适当降低权威型工具的比重,同时增加系统变革工具、象征与劝诫工具、激励型工具的使用比例;加强思想引导、职责划分等环节的政策工具投入,让学生、家长、教师充分认识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并且对学校管理者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政策工具的使用要兼顾长远效益,通过能力建设工具来获取长期回报,通过系统变革工具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研究及薄弱环节——基于CNKI文献关键词的共词分析 下载:73 浏览:363

兰婷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4期

摘要:
随着一系列恶性事件被媒体曝光,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担忧校园欺凌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社会焦点。通过共词分析法对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研究现状进行考察发现,其研究主题主要包括六大类:校园欺凌行为特征研究、校园欺凌与学校管理的关系研究、校园欺凌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校园欺凌的成因与对策研究、校园欺凌的预防与治理研究、校园欺凌的社会问题研究,而研究的薄弱环节则主要包括品格教育研究、学生自我保护研究以及网络欺凌问题研究。因此,校园欺凌问题研究亟待进一步深化,研究视角也需进一步拓展。首先,除欺凌者、被欺凌者之外,旁观者也应纳入研究范畴,要将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实施隔离,对受欺凌者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引导旁观者积极主动地帮助被欺凌者;其次,建议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学校、教师及相关部门有效处理、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提供法律支持及保障;最后,将综合预防与治理相结合,建立由学校、教师、学生组成的反欺凌共同体。

基于改善学生心智模式的《小学生预防校园欺凌的多模块校本课程体系》实践研究 下载:114 浏览:787

​吴海燕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校园欺凌已成为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关键问题,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身心伤害,还可能导致施暴者行为偏差。通过构建基于改善学生心智模式的《小学生预防校园欺凌的多模块校本课程体系》来预防校园欺凌。通过实践研究,该课程体系设计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同理心、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提升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能力等多个模块。结果表明,该课程体系能显著降低校园欺凌发生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校园安全管理视角下校园欺凌防范教育的创新实践策略 下载:34 浏览:707

常艳辉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4年10期

摘要:
当前,学校在应对霸凌事件时,预防与干预的手段显得过于单一,主要聚焦于微观层面,而对于其他层面的策略则鲜有涉及。这种局限性不仅限制了我们的应对能力,也未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有效遏制霸凌行为。我们必须跳出传统框架,从更广阔的系统视角来审视和解决这一问题。

预防与应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创新实践 下载:170 浏览:1715

何慧娴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2年10期

摘要: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校园欺凌事情不断涌现,给学生身体健康导致了不可磨灭的伤害。因而,国家都十分重视校园欺凌难题,明确提出教育政策法规,正确引导各个教育者严格要求,避免校园欺凌难题。从这一点来看,校园欺凌形成的原因的因素很多,老师要剖析校园欺凌难题形成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校园欺凌对学生的危害性,推动学校教育的持续发展。

校园欺凌问题法律规制 下载:145 浏览:2026

张俊 《法学学报》 2024年3期

摘要:
近些年来,校园欺凌问题不断严重一些列未成年人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校园欺凌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可能导致未成年人不仅仅是身体上伤害更可能造成抑郁、厌世、恐惧社交等等其他严重心理问题,对其心理和生理造成不可逆转的创伤。要向从根本上削减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就需要从立法的角度强化打击惩罚力度,对一些已经犯罪或具备犯罪倾向学生采取必要措施。

校园欺凌问题现状及相关因素的研究——基于铜陵市某高中和某初中校园欺凌的调查分析 下载:60 浏览:894

叶文婷 高雯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4年1期

摘要:
对铜陵市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期望能对中学生开展心理干预,减少校园欺凌现象发生。方法:以铜陵市2所中学的775名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用自编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使用数据统计软件spss25进行数据分析。结论:铜陵市中学生中男生相较于女生更容易产生欺凌和被欺凌行为,开展心理辅导和生命安全课程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出现。

青少年校园欺凌问题研究——基于社会治理理论视角 下载:52 浏览:1577

陈冲冲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今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教育治理需要落实到校园治理的各方面,解决校园治理难题。校园欺凌行为频繁出现,对卷入其中的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多方面的消极影响与危害。同时校园欺凌问题的存在破坏了校园的安定与团结的氛围,降低了青少年的安全感及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感。对于欺凌问题的处理已经刻不容缓,但是在实践中处理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站在治理理论角度深入细致的讨论了校园欺凌问题,分析了传统处理校园欺凌问题的缺陷并在治理理论的指导下提出相应对策,从而促进了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建设,助力中国之治。

校园欺凌刑法规制思考 下载:64 浏览:1706

李建强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校园欺凌行为时有发生,其具有一定的行为特征。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校园欺凌行为人构成犯罪的年龄条件进行了限定,校园欺凌也常常触犯刑法中的一些罪名。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刑法规制应加强《刑法》与其他法律的联动、恪守刑法基本原则,使得刑事法律入校园,以此来最大限度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