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核级高温设备力学评定程序研究 下载:41 浏览:465

吴志刚 张斌 于钧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12期

摘要:
在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中,高温气冷堆和钠冷快堆走在了前列。这两种堆型中的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主设备的工作温度高。因此,完整的高温部件的评价方法成为第四代核能系统考虑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对于运行多个工况的复杂设备,在设计阶段不断迭代时,手工评估将变得难以进行。本文采用跨平台的Python语言,对ASME BPVC.III.5-HBB评定标准部分内容进行了程序化实现,为实现核级高温设备完整的力学评定程序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锂离子电池正极界面修饰用电解液添加剂 下载:61 浏览:422

蒋志敏1 王莉2 沈旻1 陈慧闯1 马国强1 何向明2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提高电压是提高锂离子电池比能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LiNi0.5Mn1.5O4(4.7V)、LiNiPO4(5.1V)和富锂锰基等电极材料在较高的充电截止电压下表现出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低的成本,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另外,提高LiCoO2和三元电池体系的充电截止电压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简单有效措施。但是,当电池充电截止电压提高时,不仅会造成电解液在正极/电解液界面的氧化分解,还会加速正极中金属阳离子在电解液中的溶解,造成电池循环性能和安全性下降。采用不同的正极界面修饰用电解液添加剂,既可以有效钝化正极/电解液界面,抑制电解液的分解,还可以有效抑制正极结构的破坏。本文从添加剂的分子结构出发,介绍了磺酸酯、硼酸酯、磷酸酯、氟代碳酸酯、腈类、酸酐和锂盐等添加剂在正极界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不同添加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归纳;另外,介绍了添加剂的联用技术在不同电池体系中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对新型正极界面修饰用电解液添加剂的开发进行了展望。

基于C#的CAP1400核能发电机励磁系统人机界面程序开发 下载:74 浏览:500

邱建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2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东方电机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子课题"CAP1400半速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中人机界面程序的开发。利用Visio Studio平台C#编程,实现了机组运行状态监视、操作控制、参数修改、事件记录、试验录波、故障录波、权限管理、语言切换等功能。

非线性驻波场的实现及其稳定性研究 下载:65 浏览:397

张敬雯1 王文玲2 董国波2 《物理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探究了影响非线性驻波声场稳定性的因素,引入反映声场束缚能力的物理量——势阱深度,直观形象地反映了声场稳定性,将提高声场稳定性的问题转化为提高声场中最大声压振幅的问题,并进一步,将理论应用于非线性驻波场的声悬浮装置,探究其发射面与反射面之间距离与声场最大声压振幅的关系。理论上得到了声场稳定性显著提高时发射面与反射面之间的距离,并实验检验了其合理性。最后,基于对物体在声悬浮装置中稳定性的实现,制作出了可以对悬浮物进行显微观察的声悬浮显微镜。

1150 MW核能汽轮发电机技术特点分析 下载:71 浏览:492

张干 《中国电气工程》 2018年4期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东方电机引进法国ALSTOM公司的1 150 MW 4极半转速核能汽轮发电机的技术参数,着重阐述了发电机结构设计特点。

基于转子极身磁势法的半转速核能发电机电磁计算研究 下载:80 浏览:487

杨正锋 王勇 廖亨友 陈增芬 《中国电气工程》 2018年1期

摘要:
半转速核能发电机的研发是近期热点,发电机的磁路及参数计算又是此研究领域的关键点之一。目前主要有2种方法(解析法、有限元法)对磁路及参数计算进行计算。而在总体方案选型时,相对于有限元法,解析法则能大大缩短方案选型计算工作量。本文对比了几种常用计算方法,并与试验值对比,得到一种相对可靠的计算方法。

基于菲涅尔透镜的改进型纹影成像系统 下载:65 浏览:484

黄钰堃1 马启涵1 张国锋2 《物理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纹影法可将气体的密度变化可视化,故常用于对透明气体介质的观察,但也存在大口径纹影设备价格昂贵的弊端。本文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大口径纹影仪搭建方法,使用透射成像光路,用菲涅尔透镜代替传统纹影仪中的玻璃凸透镜进行装置的搭建。文章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计算了实验中纹影系统的灵敏度,并针对菲涅尔透镜的成像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改进后的系统具有口径大、搭建简单、价格低廉的优势,可用于中小型实验室对于变密度气体的观察。

沙堆休止角与含水量关系探究 下载:65 浏览:474

王涵斌1 史鼎元2 王文玲3 《物理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沙堆休止角是表征沙堆稳定性的重要力学特征,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沙堆的含水量。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探索土壤结构稳定性和泥石流滑坡的风险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颗粒物质形成沙堆过程的复杂性,以及人们测量手段的不精密,理论分析中的不确定因素多,人们目前还没有给出明确的沙堆休止角与含水量的函数关系。本文通过设计稳定的休止角的生成装置和非接触式的测定方法,获得了一系列相对可靠的实验数据,并初步构造出沙堆含水量与休止角的函数关系,从微观结构上对函数曲线对应的物理过程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丰富了人们对沙堆含水量与休止角关系的实验测量方法和理论认识。

CTBT大气放射性氙监测技术进展 下载:65 浏览:496

陈占营1,2 黑东炜3 王建龙2 《物理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介绍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中涉及的放射性氙同位素及其来源、核爆炸产生放射性氙同位素特征和CTBT大气放射性氙监测技术,重点总结了CTBT中大气放射性氙的取样、测量、事件性质识别和源项解析等技术的最新进展。在氙监测设备方面,已有3套商业化的氙监测系统可供采购,且氙同位素取样效率和探测灵敏度已远超临时技术秘书处设定的技术指标要求;在放射性氙同位素活度测量与能谱分析方面,Si-PIN新型探测器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建立了放射性氙数据分析软件;在氙监测事件性质识别方面,建立了Kalinowski判据模型;在大气输运模拟研究与应用方面,基于FLEXPART模型开发了Web-Grape和WebGrape IBS软件。但从实际监测效果看,有效获取敏感核素对及核素比,并依此提供确凿核爆炸证据的能力尚显不足。下一步工作应聚焦在氙同位素探测灵敏度提升、氙监测事件识别及溯源等研究上。

核-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下载:63 浏览:403

李斌 巴星原 张尚彬 徐文韬 刘哲 滕昭钰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9期

摘要:
针对压水堆核电机组循环热效率较低及电网对核电调峰能力的需求,基于Ebsilon软件,在大亚湾核电站二回路热力系统模型基础上,建立核-气联合循环发电热力系统。以燃气轮机循环效率、联合循环效率作为热经济性指标,评价联合循环系统的性能,并分析环境温度、压力及燃气轮机负荷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气联合循环系统热效率相比原核电机组提高13.15%,汽轮机输出功率增加75.49%,工作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环境温度降低或压力升高会提高燃气轮机效率及联合循环功率;燃气轮机降负荷时,通过补燃天然气可维持核蒸汽发生器进口温度不变,汽轮机仍有较高的输出功率,负荷可调节范围为56.57%~100%。

超临界水自然循环流量信号降噪分析 下载:53 浏览:429

马栋梁1,2,3 周涛1,2,3 冯祥1,2,3 黄彦平4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4期

摘要:
当自然循环流量的时间序列信号存在噪声时,在计算分析时可能产生错误结论。为了避免错误的产生,在超临界水自然循环流动实验数据信号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各种不同的小波基函数,对实验流量信号进行信号去噪分析。通过指标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Dmey小波基函数变换后的自然循环流量去噪信号值,其标准偏差和均方根误差(RMSE)最小、相关系数最大、信噪比较高。因此,Dmey小波基函数适用于超临界水自然循环流量实验数据的信号降噪分析处理。

截断总体最小二乘变分核事故源项反演数值研究 下载:65 浏览:298

刘蕴1 刘新建1 李红2 方晟2 毛亚蔚1 曲静原2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3期

摘要:
放射性释放源项是核事故应急与事故后果评价的基础。核事故源项反演方法利用事故期间辐射环境监测数据估计事故释放源项。由于其不依赖电厂状态参数,在福岛核事故后被广泛重视。变分核事故源项反演模型(VAR)对释放源项的求解为全局最优,但受大气扩散模型误差的影响较大。为降低大气扩散模型误差对源项估计结果的影响,建立了截断总体最小二乘变分核事故源项反演数值计算模型(TTLS-VAR)。该模型可对扩散模型算子与监测向量进行修正,以提高源项反演的准确性。基于风洞实验数据对TTLS-VAR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TTLS-VAR模型对释放源项估计结果的准确性较VAR模型有所提高。

熔盐球床堆径向流堆芯的热工水力分析 下载:90 浏览:504

薛春辉 董玉杰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7期

摘要:
核热泉(NHS)堆是一种新型熔盐球床概念设计堆,其冷却剂径向流过堆芯,具有满功率自然循环特性。基于多孔介质局部非热平衡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通用软件Fluent计算核热泉堆径向流堆芯的热工水力特性,并比较了不同的内、外孔板开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孔板开孔率对冷却剂流量分布影响较大;燃料中心温度具有相当的安全裕量,冷却剂横向流过堆芯的阻力远低于浮升力,能够实现全回路的自然循环。

冷/热芯偏移对自然循环回路驱动力的影响 下载:46 浏览:456

彭银波 张亚军 贾海军 吴磊 刘洋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6期

摘要:
以一体化布置的中高压自然循环反应堆模拟实验装置为基础,从实验和理论分析两方面研究了上升段和下降段之间的传热以及堆芯和主换热器内温度变化对稳态自然循环能力造成的影响。实际测得了上升段进出口温差和套管式换热器一次侧水温在轴向的非线性分布,并推导得到了上升段与下降段之间的传热以及热源和热阱中温度分布对自然循环能力影响的表达式。研究表明,当上升段和下降段之间传热造成温度变化1~20℃,热源和热阱均为抛物线温度分布时,自然循环能力减小约0.2%4%。

制备HTGR凝胶球的外凝胶工艺工程化问题研究 下载:55 浏览:300

胡凤岐1 牛小平1 邓长生2 马景陶2 郝少昌2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4期

摘要: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CNNC)建造的高温气冷堆(HTGR)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在采用外凝胶(EGU)工艺制备UO2核芯时,存在煮胶液沉淀、分散-胶凝过程中胶液流量无法实现精准控制和凝胶球裂口等问题。为解决这些工程化问题,对凝胶球制备工艺和设备进行了优化和改造,并试生产了10批次的UO2核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生产线可连续稳定的实现工业化生产,UO2核芯产品合格率超80%。

干摩擦应变诱导板条马氏体固态非晶化的能量分析及其模型 下载:70 浏览:491

尹存宏1,2 李少波1,2 梁益龙1,2,3,4,5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使用定点离子束切割制样(FIB)并根据透射电镜(TEM)表征,分析了板条马氏体钢干摩擦层内部板条马氏体协调塑性变形、演变为纳米层片结构并发生非晶化的全过程。结果表明,高密度位错缠结和缺陷集中是纳米层片结构的典型特征,这种结构产生的界面在高应变驱动下发生非晶化。这些非晶产物,为进一步细化磨屑和形成表面自润滑层提供结构条件。基于上述实验结果并结合摩擦学和材料学理论建立了干摩擦过程中的非晶化形核模型,计算了发生非晶化的热力条件和能量壁垒。结果表明,根据经典形核理论和晶体向非晶转变的吉布斯自由能壁垒计算公式所建立的干摩擦非晶化形核能量模型,可用于计算发生非晶化必需的临界位错密度值。根据对应的计算结果,可控制摩擦条件用干摩擦应变诱导板条马氏体的固态非晶化。

核电运行安全影响因素与维护策略研究 下载:89 浏览:924

孟祥启 《核工业与技术》 2024年11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核电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核电的运行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组织,是加强企业管理、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的基础。本文首先分析运行机组持续绩效提升模式的主要内容,其次探讨核电运行安全影响因素,最后就核电运行安全与维护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基于ROSATOM模式研究对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思考 下载:146 浏览:1501

董海龙 《核工业与技术》 2023年11期

摘要:
随着全球清洁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核电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正逐步升温。实施核电“走出去”战略既助力国内核电全产业链的创新升级,也有助于提升中国作为核电输出国的政治影响力。本文通过梳理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全球业务开展情况,分析其在海外核电项目成功的原因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从中俄核能合作角度提出对中国核电“走出去”的建议。

核电厂贝类捕集器采购技术创新 下载:142 浏览:1468

李君龙 《核工业与技术》 2023年10期

摘要:
类捕集器作为核电厂核岛重要设备冷却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设备,其主要功能是过滤进入重要设备冷却水热交换器的海水,其能否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整个核电机组的安全稳定。本文从贝类捕集器的项目采购过程管理方面论述了贝类捕集器采购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以及通过对F项目项目和田湾一期工程同类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的分析,并将相关问题反馈到了田湾5/6号机组采购过程中,提出了针对田湾5/6号项目创新的解决方案,并后续新建项目同类设备的采购管理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和建议。

航空企业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能力的提升路径 下载:124 浏览:1601

高鹤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2年6期

摘要:
作为航空企业优化与改进质量体系的重要方式,内部审核能力的提升十分必要。文章以航空企业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能力提升要求为依据梳理了质量体系审核能力提升的规划框架,总结出内审能力提升应遵从能力定义、现状分析、培养学习、持续发展四个思路而进行,而后明确了航空企业业务目标与审核能力之间的内在关联,最后以审核策划、质量绩效管理、设施设备管理三个能力为例对内审人员应具备的质量审核能力的目的及要求进行了分别阐述。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