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林业有害生物航空防治工作的分析与对策 下载:53 浏览:369

韩凤英1 白海军2 郑英华3 蒋贺喜格4 闫海明3 《林业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结合近几年飞机防治工作经验,从飞机防治前期准备、防治作业中的监管、无人机防治操作、飞机防治药剂的选用、规范化管理、维护保养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东方绢金龟低毒诱杀防治研究 下载:55 浏览:365

赵文刚 《林业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根据东方绢金龟的生活习性及为害规律,将敌百虫和晶体纯碱按2∶1的比例用热水溶解后混在一起,分别稀释成倍数为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和1∶1 000溶液。将杨树枝蘸上不同倍数的药液,分别插样地中进行诱杀。结果表明:倍数为1∶100~1∶900的敌百虫与晶体纯碱的混合药液,进行蘸药插枝诱杀防治东方绢金龟效果较佳。

落叶松毛虫发生量的预测及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下载:55 浏览:363

祝军 《林业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松毛虫生物学特性,总结了松毛虫种群数量消长规律,分析了气象等环境因子对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影响,从而对落叶松毛虫发生做出准确的预测。根据预测情况进行有效综合防治,收到良好效果。

建昌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下载:57 浏览:368

张素清1 祝军2 《林业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本文对建昌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2015年为例),结果表明:建昌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4种模式,林下种植占林下经济总产值29.20%、林下养殖占林下经济总产值27.50%、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占林下经济总产值24.50%、森林景观占林下经济总产值18.80%。林下种植效益最高,每公顷达26.5万元,每万公顷解决就业人口203 097人。

建昌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下载:51 浏览:362

张素清1 祝军2 《林业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本文对建昌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2015年为例),结果表明:建昌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4种模式,林下种植占林下经济总产值29.20%、林下养殖占林下经济总产值27.50%、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占林下经济总产值24.50%、森林景观占林下经济总产值18.80%。林下种植效益最高,每公顷达26.5万元,每万公顷解决就业人口203 097人。

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探究 下载:73 浏览:429

马青孝 《中国农业》 2020年4期

摘要:
我国疆域广阔,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为我国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病虫害因素长期存在,对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威胁,对林业的健康发展形成很大阻碍。林业病虫害防治属于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一环,对促进森林资源保护、优化生态环境、推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是当下森林资源保护的重点。基于此,结合青海省海东地区林业发展实际,从当地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出发,论述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及具体防治方法,为提高森林资源病虫害防治水平作出贡献。

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下载:60 浏览:438

徐杨1 王剑楠2 《农业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国家对于林业行业的发展逐渐重视起来,深刻体会到林业对于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而森林病虫害是影响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当前林业部门最为重视的工作内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时当前我国林业部门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上还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本文主要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并且提出了关于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林业部门开展此方面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技术运用探究 下载:51 浏览:513

​王彩华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随着森林资源的日益减少和森林病虫害问题的加剧,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运用进行探究,分析了其在防治效果、环境友好性、可持续性等方面的优势,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应用的建议。

基于气候变化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下载:49 浏览:563

​王玉玲 《气候变化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气候环境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森林中各类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自然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气候变暖为病虫的滋生与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大量病虫害的产生对林业资源生长质量造成了严重破坏,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关部门必须要了解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对森林资源的生长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在发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发现并结合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此实现对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进行有效控制。

基于气候变化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下载:56 浏览:527

​刘正国 《气候变化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气候环境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环境问题的加剧导致气候异常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危害性比较大。在这种发展环境中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难度也有所增加。气候的异常变化改变了病虫害的发生周期,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面积,要想对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则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掌握气候变化规律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实现先进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从多方面入手提高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基于气候变化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下载:58 浏览:557

​白龙 《气候变化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本文就气候变化下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展开相应论述,并提出些许观点与建议。首先对影响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如病虫害覆盖范围扩大和监管体制不健全等,都可能干扰到防治工作的正常推进。随后阐述了五点防治措施,包括明确病虫害防治方向、强化病虫害监测系统、科学使用病虫害防治技术、提升森林抗病虫害能力和组建专业化病虫害防治队伍,希望能对有关人士的研究提供有利参考。

浅论凉山大红袍花椒高产种植技术 下载:293 浏览:3122

王佩林 《中国农业》 2021年11期

摘要:
我国属于花椒原产地,花椒属于芸香料的一种,多用于调味,且具有药用价值,起到温中散寒与活血止痛等作用。花椒栽培种植方法较为简单,表现出较强适应能力,荒山连片种植同样可行,也成为农村、山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之一,具有良好的种植经济效益。对凉山大红袍花椒高产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有利于大红袍花椒整体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基于气候变化下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下载:146 浏览:1496

​杨威 《气候变化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区域气候变化决定了森林植被的生长质量。为了减少病虫害给森林带来的不良影响,降低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关部门需要提高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加强对当地气候条件、温度变化规律的分析,强化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合理选择树木品种,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病虫害监测平台,加强先进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断提升各地区生态建设水平,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气候变化下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下载:178 浏览:1602

​杨威 《气候变化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区域气候变化决定了森林植被的生长质量。为了减少病虫害给森林带来的不良影响,降低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关部门需要提高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加强对当地气候条件、温度变化规律的分析,强化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合理选择树木品种,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病虫害监测平台,加强先进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断提升各地区生态建设水平,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遥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研究中应用 下载:158 浏览:2577

李遵杰 《中国科学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对于森林来说森林的发展需要较为健康的生态环境进行维持,这时也需要人们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同时我们还不能忽视森林当中可能会出现的病虫灾害对森林所产生的影响,每年我们都会对我国的森林生态环境进行有意识的保护,但是森林当中的病虫害,经常会对森林的生态环境造成较为明显的破坏,伴随着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我们对森林当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也渐渐的开始重视起来。我们渐渐的开始结合一些新兴的技术手段对病虫害的防治进行操作,对于遥感技术而言,这是一门较为高新的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的监测过程当中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并且已经收获了一定的成效,正是因为这样本文将会对遥感技术在森林当中所出现的病虫害监测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林业工程规划设计与森林病虫害防治 下载:342 浏览:3667

郝丽华 《中国设计》 2021年12期

摘要:
森林资源是生态自然环境在发展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大对生存环境的保护力度,需要对森林资源防护予以高度的重视,并为维持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提供助力支持。为了加大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力度,需要对林业事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全新的要求,在开展林业工程规划设计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将森林病虫害防治作为重点内容,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林业工程规划设计要点加以阐述,及时的提出有针对性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探究 下载:168 浏览:1981

邹振辉1 肖孝红2 《林业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森林资源作为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对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关于森林病虫害防治逐渐提上日程,近年来,国内在林业管理方面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采取了相应保护措施,但仍然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火灾、干旱等自然灾害防控工作以外,森林病虫害防治力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文就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作出深入探究,分析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林业生态环境提出建设性建议。

对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措施的探究 下载:325 浏览:3381

孙俊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1年12期

摘要: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生物、环境等物种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竞争关系和作用关系,其中的某一项出现变动时,就可能会威胁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在林业发展中,病虫害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威胁林业生产的关键性问题,为了达成在不影响森林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目的,需要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尽可能通过营林措施营造出不利于病虫害发展的环境,从而实现病虫害防治的目标。借助此种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从而促进森林生态的稳定发展,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

森林病虫害综合管理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的应用研究 下载:102 浏览:1195

黄燕桂 《生物技术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森林病虫害在我国的发生、发展与蔓延,主要是由于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以及一些其他因素导致的。在我国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往往会采用以化学药物进行治理为主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达到控制病虫害的效果,但是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而且长期使用药物进行防治容易造成害虫抗药性增强,进而导致防治效果逐渐减弱。因此,必须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作为森林病虫害综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落实。

生物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24 浏览:1250

闫向民 《生物技术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具有生态平衡、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等重要功能。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森林病虫害问题愈加突出,给森林生态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传统的化学防治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病虫害,但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因此,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介绍生物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