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欺诈市场理论反思 下载:86 浏览:494

耿利航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对于中国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纠纷,最高人民法院参考美国欺诈市场理论,给出了推定虚假陈述与投资者之间交易因果关系和损失因果关系之裁判规则。然而,不仅欺诈市场理论在美国经历了激烈的、持续的理论和司法适用纷争,该理论所支撑的虚假陈述民事集团诉讼补偿投资者和威慑不当行为人的政策目标也落空。政策困境是美国欺诈市场理论和司法适用纷争缘起之主因。在同为欺诈市场理论支撑下的中国虚假陈述民事群体诉讼既往实践中,法院不仅遇到了同样的司法适用窘迫,政策困境也一样不少。立法(司法)的努力方向应是竭力控制公司对外赔偿责任,将虚假陈述民事诉讼的核心目标定位在打击隐于公司背后的实施欺诈责任人。法院适当提高代表人诉讼中交易因果关系推定的适用门槛,也许是一个暂时可行的改革方案。

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 下载:44 浏览:290

朱滢 《心理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美国心理学会关于科学研究的伦理原则和相关的规定,以及结合心理学科研实践讨论怎样实施这些原则与规定。本文对我国心理学的伦理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主要内容如下:1.人类参与的研究; a.知情同意及欺骗; b.自由退出; c.保护免受伤害和事后情况说明;d.清除有害后果; e.保密。2.动物研究的伦理:a.反对研究动物的论点; b.赞成研究动物的论点。c.研究动物的指南。3.科学欺诈。4.监督伦理实践。

论信托免责条款的法律效力 下载:26 浏览:351

朱圆 《法学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信托免责条款在当代信托实践中越来越常见。目前,大多数国家均认定基于欺诈而违反信托义务的免责条款无效,但对受托人何种程度的疏忽可以受免责条款保护持不同意见。许多国家的相关规则还区分职业受托人与非职业受托人,并对其适用不同的法律标准。信托免责条款效力的认定应在信托委托人订立信托条款的自主权、受托人与受益人的权益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点。我国可以考虑借鉴普通法系国家的相关经验来构建本国信托法中的受托人免责制度。

受捐赠人特定型网络募捐的法律认可与合理规制——兼论与证券公开发行行为的比较分析 下载:46 浏览:334

蒋辉宇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受捐赠人特定型网络募捐是社会主体通过网络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募集资金,且将所募集资金用于特定受捐赠人的新型募捐模式。《慈善法》目前未将此类募捐行为纳入其调整与规范范围。通过对与受捐赠人特定型网络募捐有较多类比因素的证券公开发行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可见,在各国立法长期认可后者的基础上,我国法律认可前者也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事实上,网络募捐的市场理性和市场调节的自发规制、网络募捐整体社会收益远大于募捐成本以及立法对慈善组织的良好假设经不起实践检验等因素的存在,都是我国立法认可受捐赠人特定型网络募捐行为的具体原因。我国立法可通过各种制度措施对受捐赠人特定型网络募捐行为进行合理适度的有效规制。

金融产品欺诈发行的对策研究——以投资者保护为视角 下载:68 浏览:783

​蔺雁红 《金融研究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金融产品欺诈发行损害投资者利益且扰乱资本市场稳定运行,以往保护投资者并规制金融欺诈行为的重心在政府监管执法部门,极易导致政府干预与市场自治的失衡。上海金融法庭司法实践和新《证券法》实施后,具有政府背景和投资者双重性质的投服中心为我国金融领域规范发展提供了新视角—突显市场主体自治作用尤为重要。具体来看,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基础上,发挥非营利投资者保护机构、积极股东、媒体监督以及政府监管的共同作用,有利于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合力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并维持金融行业健康运行。

民法上欺诈行为的再探讨 下载:81 浏览:975

高世昊 《争议解决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对于欺诈制度的理解应当脱离传统规则的视角,或可重新审视欺诈制度内部的构成要件以及与外部制度的关系。尽管我国立法动态并未体现出过失欺诈的可能性与信息告知义务,但裁判实务中已有对欺诈故意要件的突破,不仅因故意欺诈而撤销法律行为,对于可以预见到或者应知的场合也留下了过失欺诈成立的解释空间。笔者在论证过失欺诈成立的合法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其适用路径的可行性,为过失欺诈由理论具化到实务提供参考,期待构建更为体系化的欺诈制度。

大数据在电子商务安全性保障中的作用探究 下载:48 浏览:627

黄秀萍 《电子商务进展》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已成为其关键的挑战之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电子商务提供了新的安全保障手段。本研究首先探讨了电子商务中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如何影响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接下来,我们介绍了大数据技术,研究了它如何帮助电子商务提高信息安全水平。通过收集和分析大规模的电子商务事务数据,可以发现潜在的风险和威胁,提早采取应对措施,以确保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顺利进行。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大数据对于防止信息泄漏,防范网络攻击,以及侦测欺诈行为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最后,我们讨论了大数据在电子商务安全中的应用前景以及需要面临的挑战,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启示。

基于人工智能(AI)模型的保险反欺诈案例的应用研究 下载:124 浏览:1635

彭程 刘张思农 陈默 《人工智能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保险欺诈对于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不利于保险市场规范,影响保险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保险企业的业务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保险风险无处不在,使得保险市场拥有广阔的前景。但是保险公司不能完整获取被保人信息,信息不对称使得保险公司在赔付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给保险保险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欺诈行为经常出现。本文采用国内财险公司截至2020 年 4 月发生的车险理赔案件作为研究数据,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其进行研究,利用WDL模型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并制定研究指标实现量化分析,分析人工智能模型在保险反欺诈业务中的作用。此外,本文还进行了保险反欺诈业务需求的分析,对提调率和模型反应速度也进行了测试。本文利用保险公司往期保险理赔数据,依据大数据分析、互联网技术、深入学习等充分挖掘数据内在价值,及时识别保险业务开展中的风险因素,提升人工智能在保险行业上的作用,对于规范保险市场,维护保险企业合法权益发挥重要作用。

互联网金融智能反欺诈技术研究 下载:104 浏览:768

​邹建豪 刘龚榆 卢梦柯 戴治波 《金融研究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金融欺诈问题突显,需要有效的反欺诈机制。本文提出基于智能算法的反欺诈方案。首先,通过深度学习分析交易数据,建立多维度用户行为画像,全面了解交易特征。其次,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实时监测和分析用户行为,识别异常交易模式。引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用户资料和交流信息进行情感分析,提高识别准确率。最后,建立反馈机制优化算法模型,提高系统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盲盒交易的法律边界问题分析 下载:452 浏览:2698

何林华 《法学学报》 2023年2期

摘要:
近年来,文化创意公司泡泡玛特推出的玩具盲盒在国内掀起了一阵盲盒热潮,各大商家纷纷效仿,一时之间仿佛“万物皆可盲盒”,市场上乱象丛生。但由于盲盒交易的法律边界仍然处于极大的争议之中,国内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还处于摸索试探阶段,相关部门对于盲盒经营行为的监管也就无处落脚。基于此,本文尝试从以下三个角度对盲盒经济的法律边界进行探讨,以期对盲盒交易的后续法律规制有所裨益。首先,虽然一般的盲盒交易与赌博行为有着明显的差别,但也不排除有部分盲盒商家利用盲盒产品行经营赌博活动之实的可能性。其次,盲盒交易的“盲”除了不应该是盲目的意思,同时也不应该是一无所知的意思,盲盒商家应当明示盲盒产品具体款式与抽取概率。最后,盲盒交易作为一种新兴交易模式,看起来是一种商业创新,但稍有不慎也会被无良的商家利用,成为其进行商业欺诈的手段。

金融机构的欺诈性与垄断性经营若干现状分析 下载:197 浏览:1602

丁立新 《金融研究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金融机构的欺诈性经营,有无意为之,也有有意为之。原因是不透明的经营或组织结构导致。。改变这种现状可以是来自客户的抗争,也要求改变银行的垄断经营现状。

网络拍卖中的法律风险探析 下载:825 浏览:3495

梅益民 《法学学报》 2021年4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网络来进行采购和销售成为了企业的主流。这不仅意味着商业机会的大量增加,而且意味着一个真正的全球性“新兴市场”的诞生。因而也就产生了网络拍卖等在线拍卖方式。网络拍卖为买卖双方提供了具有较低交易成本的平台强大的列名功能和搜索技术为特定类别的拍卖品产生了巨大的流动市场。但网络拍卖中的纠纷解决问题和加强对网络拍卖的法律监管问题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而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