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下载:10 浏览:266

刘庆 《体育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对于已经毕业的体育教育大学生来说,就业的趋势与大环境的优劣是影响着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今社会,就业趋势越发紧张,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环境已经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高等体育类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所处的就业环境进行分析,总结出部分导致高等体育类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不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高校毕业生职岗匹配、职业成长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涉林专业为例 下载:32 浏览:329

王莹 陈益民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10期

摘要:
针对南京林业大学2012、2013届涉林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为大学课程设置、专业调整方向、学生工作后的学习方式、已就业毕业生职岗匹配和职业成长提供理论支撑和相关建议。基于438份有效问卷的调查发现:大学课程对工作的关联性与专业有关;不同类型的大学课程对毕业生的职岗匹配影响不同;毕业生工作后不同的学习方式对其职岗匹配、职业成长均有不同影响;毕业生职岗匹配度越高、职业成长越快,越有利于毕业生薪酬的增长。

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政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研究——以太原科技大学为例 下载:59 浏览:421

温鹏艳 《当代市场营销》 2019年1期

摘要:
当今,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课程设置与现实需要之间矛盾比较突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个体之间问题层出不群,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似乎难以真正发挥用处,很难与社会接轨。而且毕业生在学校期间,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等种种因素导致毕业生一毕业就处于盲目的状态来选择自己的职业。该篇文章从各级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人等方面分析出现就业不和谐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为每个思政系研究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之路。

基于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下载:83 浏览:510

薛文生 薛涛 王明明 王伟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为了改进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方法,提高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效果,加强网络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本文对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展开了调查和探索。通过对西安工程大学网络工程专业2013—2017届毕业生工作经历的跟踪调查分析和网络工程专业就业市场的调查分析,明确网络工程专业方向的设置;通过分析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及具备的专业技能,结合网络工程专业就业岗位需求,进一步整合优化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助推唐山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破解路径研究 下载:178 浏览:1622

郑婉丽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同时事关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以及社会大局的稳定,是高等教育改革成果的重要检验指标。但近年来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日趋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故本文对目前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慢就业”现象的内涵出发,剖析了来自毕业生自身、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近十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求职渠道选择变化的逻辑——基于场域理论视角的考察 下载:89 浏览:521

钟云华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8年7期

摘要:
实证分析发现,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的求职渠道选择正由非正式渠道不断向正式渠道转变,但在特定的求职场域中非正式渠道仍广受大学生青睐;劳动力市场类型与发展阶段等求职场域因素对大学生求职渠道选择的影响持续增加,惯习和先赋性因素则影响不一;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渠道选择的影响不断增加,但社会资本影响的增长幅度更大。总体而言,求职场域形塑了大学生求职渠道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变化的轨迹,大学生的资本总量与资本结构则解释了其求职渠道选择的时空差异,大学生求职渠道选择变化受场域逻辑与资本逻辑的共同支配。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技能标准研究 下载:35 浏览:391

姜继为1 吴芳2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3期

摘要:
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目前以本科培养为主。贯彻"以本为本"的精神,需要制定学前专业本科毕业生技能标准,促进学生在关键技能方面有长足的发展。学前专业本科毕业生技能标准,应包括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教师技能、幼师技能等方面的质和量及其评价指标,并对其输出表现、评价点和测评方式等建立整套的规范。只有确立技能标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和教师教,为培养大批符合幼儿园需要和国家幼师标准的合格毕业生奠定基础。

我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培养情况研究——基于9所大学2012—2016届博士毕业生论文产出的分析 下载:36 浏览:313

王邦权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2期

摘要: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为了研究我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培养情况,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9所高校2012—2016届博士毕业生的论文产出进行分析,结论表明:厦门大学和南京大学在论文总产出量和人均发文量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华中师范大学的高产作者人数占比最高,南京大学高被引论文数、被引次数和篇均被引次数都高居榜首;厦门大学在《教育研究》上的发文数多于其它学校,高等教育学博士毕业生发表的论文集中在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南京大学尤为注重培育博士生的独立研究能力。

一例大学生就业焦虑咨询案例报告 下载:62 浏览:634

董业凤 《心理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本案例通过对一名因就业压力而产生就业焦虑的大四学生进行心理分析和诊断,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缓解焦虑症状和建立合理的认知观念,经过咨询,来访者焦虑症状得到了缓解,树立了合理的自我认知,取得了较好的咨询的效果。经过咨询,证明了合理情绪疗法对毕业生就业焦虑进行咨询与治疗是有效果的。

一例专科毕业生就业焦虑的咨询案例报告 下载:62 浏览:519

李晓琳 《心理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本案例是针对一个因就业问题而产生焦虑情绪的大专毕业生进行的咨询和心理辅导案例。在本案例的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运用治疗性会谈、合理情绪疗法分析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用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等缓解、改变来访者的非理性观念,帮助来访者树立合理、正确的就业观念,通过五次咨询,来访者的焦虑情绪显著降低,各种身心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完成了预期的咨询目标。

马克思择业观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启示 下载:61 浏览:664

王青青 《哲学研究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和就业状况受到很大的冲击,这使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而又复杂的就业形势。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通过分析马克思所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阐述的有关青年在职业选择时应该考虑的条件和因素等问题,引导高校毕业生选择合适的工作。深入学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基本内容,对我们高校毕业生正确做出职业选择,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基于“家校共育”视角下培智毕业生转衔教育的初步探索 下载:79 浏览:809

莫国锋 《中国教育探索》 2024年2期

摘要:
当前,培智学校智力障碍学生面临毕业去向模糊、就业安置渠道狭窄的困境。如何帮助家庭针对这些学生开展转衔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校以生涯发展理论和工作本位学习理论为理论支撑,从本校和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家庭、学校与社会三力合一的转衔教育环境支持体系,完善转衔教育个案跟踪服务工作,并就如何在毕业生家庭教育中开展转衔教育进行了初步探索。

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跟踪反馈及社会评价机制的改革实践 下载:192 浏览:1913

刘金龙 白敬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2年12期

摘要:
建立持续改进的教学育人体系是高内高校工科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之一,本文就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的改革实践进行了探讨,从毕业生跟踪反馈、社会评价机制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以及培养目标达成与分析的角度出发,全面论述毕业生评价反馈机制对于生物工程专业持续改进教学体系的支撑作用。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状况及思考 下载:106 浏览:1927

夏瑜 《电子商务进展》 2022年8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猛,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年攀升,电子商务的发展由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对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然而,很多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应届生毕业之后却很少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笔者将结合自身从事电子商务教学与实践的经历,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扬州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满意度研究 下载:123 浏览:2006

汪慧萍 《电子商务进展》 2022年1期

摘要:
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不断发展,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扬州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国际商务专业的毕业生满意度,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分析毕业生的满意度现状,并提出提升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职业院校机械专业毕业生就业策略 下载:73 浏览:1767

何威 《中国职业教育》 2022年10期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和虚拟仿真等技术发展,机械制作领域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机械制造企业越来越看重创新型人才,因此,中职机械专业要积极渗透创新教育,把职业技能教育和创新教育相融合,开启职业教育新篇章。教师要积极开展“互联网+”教学,运用微课、混合式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立足机械专业课程特点,研发创新教育课程,引进机械专业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理念,创新专业课教学方式,引用项目教学法,提升学生机械绘图、制图能力,融入职业技能大赛相关内容,开拓学生学习视野,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硕士毕业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及就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下载:100 浏览:1598

倪建超 王玉梅 《中国职业教育》 2021年11期

摘要: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任务。面对纷繁复杂的就业环境,把握硕士毕业生群体的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选取某“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从职业选择能力、职业选择态度和职业选择知识三个维度分析硕士毕业生职业成熟度的总体状况及发展特点。并从高校教育管理、个人发展提升两个层面促进研究生生涯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对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加快城区人口聚集背景下在宜大学生毕业留宜对策研究 下载:68 浏览:928

赵敏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4年7期

摘要:
2024年1月,宜昌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城区人口集聚的若干措施》,在加快推进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向世界级城市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提出高度重视人才这一核心要素。在人口聚集目标下,在宜高校毕业生作为重要施策人群,如何吸引并留住在宜的高校毕业生,增加对留宜发展的认同,提升毕业后留宜的意愿,成为宜昌未来高质量发展人口战略的重要一环。

高职院校毕业生 下载:26 浏览:677

王敬1 王禹2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特别是疫情过后,我国各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慢就业”现象,这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虽然“慢就业”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一个试错机会,但其中也暗藏着与社会脱节的风险,不利于学生后续综合发展,更阻碍了国家的经济进步。基于此,文章首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类型加以明确;其次,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展开深入分析;最后,提出改善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有效策略。

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双向反馈机制研究 下载:237 浏览:2159

黄鸷 《医学研究前沿》 年5期

摘要:
高职院校根通过就业质量双向反馈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将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实际感受反馈给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部门,以及就业管理部门,同时也将就业单位对毕业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反馈给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部门,从而促使这些部门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和方式方法,从而进一步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