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国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气候学特征 下载:53 浏览:264

薛晓颖1 任国玉2 孙秀宝3 任玉玉4.5 余予6 《气候变化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具有极强的破坏力,了解其气候学特征对于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价都具有实际意义。利用1961~2015年的2332个高密度逐月国家级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大陆3种常见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雷暴、闪电、冰雹)在年、季、月尺度上发生日数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年平均雷暴、闪电和冰雹发生频率分别为39.23 d/a、20.56 d/a和1.07 d/a;雷暴和闪电主要发生在夏季3个月,雷暴日数7月最多,闪电日数8月最多;冰雹主要发生每年5~9月,6月发生频率最高;雷暴和闪电的高发区分布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华南和西南,青藏高原也是雷暴的高发区域之一;冰雹的高发区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部以及中西部山地,而东南沿海地区发生频率则较低。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雷暴和冰雹出现频率随海拔高度增加而明显增加,冰雹和海拔高度有更好的对应关系,二者增加速率分别为2.87 d/500 m和1.80 d/500 m,表明地势高度对这两种强对流天气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基于改进SLIQ算法及多粒度气象信息匹配的短期负荷预测 下载:71 浏览:508

李滨1 覃芳璐2 李倍存1 吴茵2 李佩杰1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短期负荷预测容易受到气象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找到关键影响因素是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精度的必要手段。电力系统海量数据包含了巨量的运行信息,为挖掘有用信息,提高数据利用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LIQ算法及多粒度气象信息匹配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采用改进的SLIQ决策树算法对气象负荷信息进行聚类,提取同等气象条件下决定负荷波动的关键因素。由动态灵敏度方法建立短期负荷拐点预测模型,再由熵权法选择最佳预测参考日并预测曲线拐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多粒度气象信息匹配算法进行负荷曲线预测。通过对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多季节负荷进行仿真预测,计算结果表明在任意气象条件下曲线预测精度均能满足电网要求,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及普适性。

基于变分理论的AVHRR海表温度反演应用及效果评估 下载:65 浏览:450

陈靖扬1 陈耀登1 师春香2 李旭3 徐宾2 《海洋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基于变分理论算法实现了METOP-A卫星AVHRR传感器探测数据的海洋表面温度变分反演,进行了连续1个月的海表温度反演试验,并分别从全球、分纬度带和天气系统活跃区域3个方面,将变分反演结果(VAR SST)与利用统计回归方法反演相同卫星得到的海表温度产品(GBL SST)、其他海温融合产品(OISST)及实际浮标观测数据等进行一系列评估。从全球评估指标看出,以OISST为参照,VAR SST要优于GBL SST;以浮标观测为参照,VAR SST略逊于GBL SST,而且VAR SST还改进了GBL SST随时间波动大的缺点;从分纬度带对比看出,在与OISST对比时,VAR SST在低纬度地区和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质量要优于GBL SST,海温反演精度较高。研究还表明,由于变分方法考虑了大气状态的变化,能够更加有效订正卫星遥感过程中大气的削弱作用,从而反演出精度更高的海表温度,尤其在天气系统较为复杂的区域效果明显。

激光雷达探测资料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 下载:275 浏览:3325

宋秀瑜1 王洪祥2 周龙1 刘亚男1 袁宁乐3 宋钰敏4 《光电子进展》 2023年5期

摘要:
近年来,能见度的恶化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能见度的好坏标志着大气质量的优劣,是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LB201-D200偏振激光雷达是装备保障中心2018年11月引入的新型设备,在探测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特征方面具有优势,但目前所有的采集数据都直接上传国家局和省局,并未实现本地化应用。因此建立激光雷达本地化数据库,实现激光雷达数据的运行监控及故障警报,为后续激光雷达产品研发、应用奠定基础。对业务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气象信息系统雷电防护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下载:72 浏览:790

​王子夏1 覃林广2 《气候变化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雷电是各个地区十分普遍的一类自然灾害,在雷电出现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强烈的磁场、巨大的能量以及冲击波,经常会给建筑物、仪器设备造成严重危害。一旦气象信息系统遭遇雷电袭击,势必会影响到气象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加强气象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工作特别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雷电入侵气象信息系统的主要途径,接着分析了气象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的常见问题,最后给出了相关解决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高空气象探测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 下载:81 浏览:894

陈若浩 《气候变化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高空气象探测是气象科学研究和天气预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收集大气层中不同高度层的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速风向等数据,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大气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的基础信息。随着科技的进步,高空气象探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的风筝、气球探测到现在的卫星、雷达和无人机探测,探测手段日益多样化,数据采集的精度和效率也在不断提高。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空气象探测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气象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防护体系研究 下载:122 浏览:1270

卢超 《气候变化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气象行业也不例外。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为气象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预测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手段,也为气象服务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可能。然而,随着气象信息化的深入推进,网络防护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围绕气象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防护体系进行详细阐述。

融媒体时代气象信息传播渠道探讨 下载:139 浏览:1518

​刘璐 张钰祺 姜晓辉 张广梅 《气候变化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气象信息传播渠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气象媒体已经不能满足大众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新媒体如何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提高气象信息的传播效率和准确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融媒体时代气象信息传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现有的气象信息传播渠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旨在为气象信息传播渠道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市级气象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隐患及策略 下载:127 浏览:1361

梁继晗 韦健 《气候变化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气象信息网络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气象业务当中,有效地提高了气象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网络故障、病毒入侵等,直接影响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文章阐述了市级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的现状,分析影响市级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的因素,提出网络安全防护的策略,以供参考。

民航气象信息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 下载:152 浏览:1816

邱丰 《气候变化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地进步,民航气象信息系统在不断更新,在天气变化中对机场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民航气象监测系统在航空安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航空气象监测技术和地面设备设施日益增加、民用飞机数量逐年增多以及人们对于民航的要求越来越高,民航气象监测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传统地面设备和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发展变化的天气要求。为满足这一需求而设计出一套能够及时掌握全域气象情况、实现智能化实时监控,并与其他通信网络进行连接的综合型航空信息采集终端系统成为了当前研究热点之一,该装置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环境变化对飞行数据作出有效地处理,同时对气象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有效地将航空飞行的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为民航机场提供了可靠、及时的数据保障。

航空气象服务工作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下载:174 浏览:1719

​冯江博 《气候变化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的推动下,航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需要更为优质的航空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保障。但是结合以往的航空气象服务工作现状来看,特别是支线机场航空气象服务工作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必须积极探索先进的航空气象服务系统,构建完善的航空气象服务工作体系,为航空运行提供精准和及时的气象信息,保障航班的稳定运行。

5G时代气象信息传播与服务的发展方向探究 下载:155 浏览:1707

​陈丽红 《气候变化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应运而生,我们加速步入5G时代。与此同时,气象信息化进程也不断推进,融合技术与数据挖掘,成为气象大数据服务的主要特征。在云计算大环境下,气象工作者可以使用云计算、大数据的方式对庞大气象数据进行准确快速地分析处理,并且可以通过高路径,将分析的气象数据信息快速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气象图像信息传递给社会公众,极大地提高了气象服务的便捷性和准确性。基于此,本文以5G时代气象信息传播与服务的发展方向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简述5G时代气象信息传播与服务优势,然后介绍气象大数据在实际生活中的服务和应用模式,最后探究气象信息传播与服务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促进我国气象行业更好地为民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浅谈气象大数据发展 下载:172 浏览:1637

​白宇嘉 普布卓嘎 豆永丽 《气候变化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大数据的发展历程,紧接着介绍了在大数据概念提出之前气象部门是如何使用大数据的,而如今大数据响彻整个社会各行各业,气象部门也要抓住契机,更好的利用大数据造福社会人民。

区块链技术在气象行业的应用研究 下载:157 浏览:1640

​白宇嘉 顾忠顺 厉爱丽 《气候变化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区块链技术作为未来社会颠覆性的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如雨后春笋。本文简单介绍区块链技术特点,进而介绍该技术和气象行业结合后,将对气象相关行业产生的影响,最后介绍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技术挑战。

气象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分析及处理 下载:161 浏览:1710

​张新 仲郭军 《气候变化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资讯科技的不断提高,气象部门亦致力于改善气象服务和政府的资讯科技水平。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气象信息的发展,并在这一领域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网络安全得到保证,就会促进安全和有效的气象工作。迫切需要解决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利于气象信息的快速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气象信息的传播发展及宣传策略 下载:166 浏览:1752

​夏梦瑾 《气候变化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传统的气象信息传播工作中,传播的主要渠道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方式,而当今社会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利用新技术新媒体的方式,让内容传播变得越来越高效深入,在气象信息传播方面,我们也应该跟随时代步伐,积极利用新媒体新方式,使大众更加及时、深入的了解气象情况变化,获得气象信息与气象科普知识。

网络安全技术在气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48 浏览:1662

​何玮1 崔胜2 《气候变化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本文结合气象部门信息网络安全实际,首先简要探讨了网络安全技术的优势,接着给出了气象信息网络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则重点研究了网络安全技术在气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对于提升气象部门信息网络安全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基于深信服下一代防火墙的气象信息内网DMZ区构建 下载:161 浏览:1582

​肖佩 邱玥 谢皓森 吕用洋 《气候变化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为提高气象内网的安全性,通过构建一个不同于内网和外网的特殊区域——DMZ区,将所有的对外服务服务系统迁移到DMZ区,在保障内部网络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对外服务业务,实现气象内网与外部网络隔离,同时解决与外部网络数据交换的问题。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 下载:291 浏览:2817

宫燕1 张天宇2 胡一萌3 王建敏4 《气候变化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作为各级气象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一直受到高度重视。本文主要结合山西省繁峙县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开展实际,首先阐述了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质量控制对策,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浅谈大数据背景下的气象服务创新研究 下载:283 浏览:2720

​汤津赢 时倩 赵建楠 《气候变化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气象信息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于气象服务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气象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已经不仅仅是预报当下天气状况,开始转向专业化具体化的特殊气象服务,并逐渐向气象学术方面发展延伸,力求能够做好防灾减灾,在此过程中,将大数据发展技术与气象服务进行有效融合,可以促进气象服务行业的快速转型升级,为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需要作出贡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