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益气温阳方对变应性鼻炎小鼠NK细胞细胞因子分化影响的研究 下载:77 浏览:497

严芮雯1 陈旭青2 严道南3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通过对益气温阳方对变应性鼻炎小鼠NK细胞亚群NK1型细胞以及NK2型细胞细胞因子IL-5、IL-10、IL-4、INF-γ分化影响的研究,初步探讨益气温阳方对活化后NK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益气温阳方低、中、高剂量组及西替利嗪组,共6组,每组5只;以卵白蛋白致敏方法建立AR模型后,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益气温阳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服益气温阳方低、中、高3种不同浓度的水煎液,西替利嗪组灌服西替利嗪水溶液;给药后分别制备6组含药血清;取正常小鼠,处死分离脾脏,分离纯化原代NK细胞,分别用准备好的6组含药和空白血清制备NK细胞混悬液,除空白组外,其余加入尘螨试剂,用Elisa法测定NK细胞内的IL-5、IL-10、IL-4、INF-γ的表达情况。结果:变应性鼻炎小鼠NK2型偏倚可能主要是由于IL-4的增多;益气温阳方低、中、高剂量均不同程度的抑制了活化后的NK2型细胞释放IL-4、IL-5,并不同程度的促进了活化后的NK1型细胞释放IL-10,其中益气温阳方中剂量组效果最佳;西替利嗪组抑制NK2型细胞释放IL-4、IL-5效果同益气温阳方中剂量相似,但促进活化后的NK1型细胞释放IL-10效果高于中药组;西替利嗪组、中药组对NK1型细胞INF-γ的释放无明显促进作用。结论:益气温阳方可以抑制NK2型细胞细胞因子的释放,促进NK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提示益气温阳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K2型细胞活化,促进NK1型细胞活化有关。

基于R语言的中医治疗反复发作性泌尿系感染组方规律研究 下载:82 浏览:463

李一林1 蒋春波2 金伟民3 孙伟4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基于R语言,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挖掘中药方剂治疗反复发作性泌尿系感染的组方规律。方法:在CNKI中收集中医方剂治疗反复发作泌尿系感染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建立方剂数据库,使用R语言来挖掘组方规律。结果:CNKI中满足条件的方剂共104首,包含144种中药。以补虚类、利水渗湿类、清热类药物使用最多,四气以寒为主,五味以甘为主,主入肝、肾、膀胱和胃经,共得到20组频繁药对,4首聚类方。结论:核心频繁药对为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间的相互组合,组方以清热利湿为主,同时根据病机特点,不忘补虚行气活血。

痰涂片检出白细胞吞噬细菌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99 浏览:526

曹慧玲 杭鸣 赵苏瑛 杨琳 吴玲 李岷 汪小蓉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痰涂片检出白细胞(WBC)吞噬细菌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收集175例住院患者的合格痰标本,通过直接涂片革兰染色观察WBC和细菌之间的免疫病理现象(吞噬或伴行),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痰涂片结果与患者临床情况、培养一致性对于鉴别致病菌和定植菌的辅助诊断作用。结果 175例患者中,56.6%年龄在70岁以上,85.1%具有一定的感染症状,而91.4%在留取痰标本之前接受过抗菌治疗,痰涂片可见WBC吞噬或伴行细菌的标本51例(30%),与细菌培养结果的一致性(84.3%)显著高于未见WBC吞噬或伴行细菌的标本(58.1%,P<0.05),且对致病菌的鉴别率(92.2%)也明显高于未见WBC吞噬或伴行细菌的标本(38.7%,P<0.05)。结论痰涂片检出WBC吞噬或伴行细菌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在临床实验室推广。

徐景藩“六调法”论治食管癌术后经验 下载:89 浏览:541

谭唱 陆为民 徐丹华 宁丽琴 赵宇栋 《当代中医药》 2019年9期

摘要:
噎膈与食管癌术后食管狭窄等梗阻症状相吻合,徐景藩教授指出本病初起气郁痰阻,久则瘀血内停,阴阳互结,疾病发生发展多与情志及阴液有关。临床治疗食管癌术后提出"六调法",即调和阴阳、调养脾肾、调畅气机、调补阴液、调营化瘀、调摄安和,并首创"糊剂卧位服药法"以助食管癌术后患者食道功能的整体恢复。

徐景藩“六调法”论治食管癌术后经验 下载:78 浏览:532

谭唱 陆为民 徐丹华 宁丽琴 赵宇栋 2019年9期

摘要:
噎膈与食管癌术后食管狭窄等梗阻症状相吻合,徐景藩教授指出本病初起气郁痰阻,久则瘀血内停,阴阳互结,疾病发生发展多与情志及阴液有关。临床治疗食管癌术后提出"六调法",即调和阴阳、调养脾肾、调畅气机、调补阴液、调营化瘀、调摄安和,并首创"糊剂卧位服药法"以助食管癌术后患者食道功能的整体恢复。

基于R语言的中医治疗反复发作性泌尿系感染组方规律研究 下载:41 浏览:491

李一林1 蒋春波1 金伟民1 孙伟2 《中国中医药》 2020年12期

摘要:
基于R语言,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挖掘中药方剂治疗反复发作性泌尿系感染的组方规律。方法:在CNKI中收集中医方剂治疗反复发作泌尿系感染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建立方剂数据库,使用R语言来挖掘组方规律。结果:CNKI中满足条件的方剂共104首,包含144种中药。以补虚类、利水渗湿类、清热类药物使用最多,四气以寒为主,五味以甘为主,主入肝、肾、膀胱和胃经,共得到20组频繁药对,4首聚类方。结论:核心频繁药对为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间的相互组合,组方以清热利湿为主,同时根据病机特点,不忘补虚行气活血。

从“治中焦如衡”治疗原发性肝癌 下载:73 浏览:490

彭海燕1,2 王文林3 《当代中医药》 2019年7期

摘要:
原发性肝癌患者多有慢性肝炎病史,可导致湿热留滞于中焦,引起肝脾不调,继而气滞血瘀,癌毒结聚,损伤正气。治疗上遵循吴鞠通"治中焦如衡"原则,具体采用抑木扶土、消补并施、升清降浊、甘苦并进等法,权衡时机与力度选方用药,给邪以出路;同时注重顾护脾胃运化功能,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

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下载:70 浏览:506

缪志伟1 顾鸣佳2 严晶2 徐艳1 叶柏3 《中国中医药》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年6月,语言不限。纳入丹参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UC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个研究,共计1102个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西药相比,联用丹参注射液可明显提高UC的临床有效率[RR=1.23,95%CI(1.16,1.29),Z=7.60,P<0.01],和降低复发率[RR=0.31,95%CI(0.18,0.54),Z=4.12,P<0.01]。并能更好的改善凝血功能,降低患者血清中PLT、FIB,提高MPV水平,以及更好的控制炎性反应,降低患者血清中的IL-6、IL-8、TNF-α水平,而且没有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RR=1.17,95%CI(0.69,1.99),Z=0.58,P=0.56]。结论应用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UC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考虑到本研究纳入文献质量较低,该结论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来进一步证明。

“静能生水”理论对妇科疾病防治的指导意义 下载:91 浏览:503

​贾丽平1赵可宁2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介绍"静以生水"理论与妇科疾病相关性,论述"静能生水"理论对妇科疾病防治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在用药上,强调宁心益肾,注重阴药养阴;在时机上,注重顺应阴阳消长,阴时养阴;在预防调摄上,提倡精神调摄,动静兼养。

参葵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310例临床观察 下载:81 浏览:499

严士海1 王道成2 沈竹阳3 刘福明1 李婕1 周仲瑛1 李七一1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评价参葵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20例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参葵通脉颗粒,对照组加服参葵通脉颗粒安慰剂,均每次1袋,每日2次,共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生活质量积分、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检测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浓度,并判定心功能分级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心功能分级疗效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为80.32%;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90%,对照组为61.94%,治疗组心功能分级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LVEF、NO显著增加,NT-pro BNP、LVDs、LVDd、生活质量积分、AngⅡ、TNF-α、MDA显著降低(P<0.05),且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葵通脉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患者神经内分泌紊乱与心肌重构有关。

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受孕结局的中医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89 浏览:508

蒋彦彤 任青玲 《当代中医药》 2018年9期

摘要:
基于中医药治疗优势,越来越多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选择中药调整月经周期,寻求自然妊娠。从年龄因素、中医体质因素、中医证候因素方面对PCOS不孕症患者受孕结局的影响进行综述,并阐释生殖内分泌水平与中医体质、证候证型之间的联系。提出根据对影响PCOS不孕症因素的分析,可客观评价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从而选择适宜治疗方案,改善受孕结局。

中医量化管理体系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236 浏览:2459

孙莲花 王宁红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前列腺癌患者疾病治疗期间运用中医量化管理体系进行疾病管控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间于我院确诊的前列腺癌病患90例为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组于中医量化管理体系干预下接受护理服务,于6个月后收集两组信息,对比生活质量、前列腺癌相关诊疗、护理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满意度,诊疗期间不良情绪评分。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前列腺癌相关诊疗、护理知识了解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诊疗期间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前列腺癌诊疗期间运用中医量化管理体系进行干预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病患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前列腺癌相关治疗及护理知识了解程度更高,在实现前列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减轻医疗费用负担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

中药熏洗+红光照射对肛肠术后康复护理效果、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508 浏览:2144

刘明玉 《中医研究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中药熏洗联合红光照射应用于肛肠手术患者中的康复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7月到2022年12月这一研究时间段内入院开展肛肠手术的痔疮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护理研究,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动态随机化分组法设置对照组、实验组,各组45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术后处理,实验组应用中药熏洗联合红光照射。比较患者的康复有效率、愈合时间、长海痛尺评分、并发症情况、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组间差异。结果:(1)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实验组患者的水肿消失时间、渗液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实验组患者的长海痛尺评分有所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4)实验组患者的直肠感染、狭窄、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5)实验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红光照射应用于肛肠手术患者中的康复效果确切,可缩短患者病程、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