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乳腺癌放射治疗相关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下载:32 浏览:235

狄文忆1,2 张煜婕1,2 陈涵波1,2 陈薇1 孙丽1 牟忠德1 何侠1,2 尹丽1,2 《肿瘤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部分正常组织的损伤。近年来,随着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延长,放射性心脏病的危害逐渐凸显。全文就乳腺癌放射治疗相关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从分类、机制、影响因素、预防、监测和治疗等方面加以综述。

鼻咽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下载:20 浏览:210

陈涵波1,2 狄文忆1,2 张煜婕1,2 古亮1,2 陈杰1,3 何侠1,2,3 尹丽1,2 《肿瘤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鼻咽癌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放疗和化疗。近几年,尽管治疗方案有较多进展,但是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常常导致治疗失败。鼻咽癌与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感染、肿瘤淋巴细胞浸润(TIL)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或其配体(PD-L1)表达增加有关,这些都可能成为治疗靶点,因此靶向及免疫治疗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有多项临床研究正在进行,验证了靶向及免疫治疗在鼻咽癌治疗中具有潜力,特别是在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方面取得了突破进展。全文就靶向及免疫治疗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调强放疗时代诱导化疗在Ⅱ~Ⅳa期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30 浏览:327

张煜婕1,2 陈杰1,3 陈涵波1,2 狄文忆1,2 古亮1,2 何侠1,2,3 尹丽1,2 《肿瘤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调强放射治疗的应用使得鼻咽癌的生存得到显著改善,但Ⅱ~Ⅳa期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仍为远处转移。诱导化疗由于具有减轻肿瘤负荷、消除微转移等优势在临床得到广泛关注,但诱导化疗在Ⅱ期鼻咽癌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最佳治疗模式尚不明确,全文回顾分析近年来诱导化疗联合调强放疗的相关研究,就调强放疗时代诱导化疗在Ⅱ~Ⅳa期鼻咽癌中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头颈肿瘤继发淋巴水肿的评估与治疗进展 下载:29 浏览:336

古亮1,2 江宁1 李阳1 朱晨静1 尹丽1,2 狄文忆1,2 陈涵波1,2 张煜婕1,2 陈杰3 何侠1,2,3 《肿瘤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淋巴水肿是头颈肿瘤患者经治后常见的不良反应,若缺乏系统评估与治疗,会发展为相关部位或器官中至重度纤维化,导致吞咽、言语等功能障碍,同时可能引起患者焦虑乃至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综合治疗策略的发展,头颈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继发淋巴水肿的预防和诊治显得日益重要。患者头颈肿瘤继发淋巴水肿症状以CRO评估、物理治疗为主的模式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不过现有治疗评估体系提示继发性淋巴水肿可控、可防治。全文对近年来头颈肿瘤继发淋巴水肿的评估方法,以及诊疗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评估和改善头颈肿瘤患者继发淋巴水肿症状及减少远期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

环状RNA与肿瘤:生物标志物和主要调节因子 下载:53 浏览:292

陈杰1,2 马承贤1 何侠1,2 尹丽1 《肿瘤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新近发现的调节RNA,具有结构稳定、高度保守及组织特异表达等性质,其长度大小不一,常见数十到数千碱基对。研究显示,circRNA可作为肿瘤基因表达的主要调节因子,常见的作用方式是充当分子海绵吸附微小RNAs(miRNAs)来调节基因的表达,还可以通过直接调节转录和干扰剪接机制来发挥作用,因而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十分密切。虽然与线性对应物相比丰度较低,但它们通常以组织和发育阶段特异性的方式表达,加上共价闭环结构对RNA酶活性的显著抗性,这使得circRNA作为肿瘤和其他疾病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全文就circRNA形成机制、功能以及与肿瘤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Meta分析 下载:62 浏览:245

鲁英1 丁佳吉2 刘佩2 茆智翔2 李兴旺1 陈秀3 李建4 唐金海2,3 《肿瘤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在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献,时间截止在2017年6月以前,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所有文献进行相关的质量评价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共包括1983例患者。腔镜与传统开放性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相比,前者在术中出血量(SMD=-4.71,95%CI:-6.15~-3.27,P<0.01)、术后腋窝引流量(SMD=-4.26,95%CI:-5.10~-3.42,P<0.01)、住院时间(SMD=-1.24,95%CI:-1.75~-0.74,P <0.01)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OR=0.22,95%CI:0.11~0.42,P<0.01)均少于后者,两组方案在手术时间(SMD=-0.47,95%CI:-1.42~0.48,P=0.34)、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SMD=0.10,95%CI:-0.05~0.24,P=0.18)、住院费用(SMD=1.65,95%CI:-1.32~4.63,P=0.28)及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率(OR=0.75,95%CI:0.33~1.71,P=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保证不影响患者预后的前提下,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可以减轻对患者的创伤,同时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该微创技术在我国临床领域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鼻咽癌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下载:30 浏览:275

朱宏明 尹丽 何侠 《肿瘤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涉及多个阶段过程。虽然近年来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明显提高,但鼻咽癌的死亡率仍然很高。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许多新的分子标志物的出现给鼻咽癌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等各个方面带来了新的希望。全文就近年来一些鼻咽癌各阶段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健脾理气法与常规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消化道反应的影响 下载:80 浏览:445

包玉花 李伟兵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健脾理气法与常规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其对消化道反应的临床影响。方法:本次所选病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划分组别,单纯行常规化疗的30例为对照组,另与健脾理气法联合的30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KPS评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FACT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理气法与常规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显著,且消化道反应发生率较低,可推广。

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下载:58 浏览:326

朱水秀 李小冬 郇燕 徐德静 李军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选用CD-RISC量表评价其心理弹性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评分为(68. 28±11. 42)分,心理弹性良好112例,心理弹性较差68例,整体水平偏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年龄、低学历、低收入、自我效能水平差、医学应对措施(回避、屈服)是影响患者心理弹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社会支持为保护因素(P <0. 05)。结论我院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整体偏低,故需针对影响因素强化护理干预,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

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下载:78 浏览:498

朱水秀 李小冬 郇燕 徐德静 李军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选用CD-RISC量表评价其心理弹性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评分为(68. 28±11. 42)分,心理弹性良好112例,心理弹性较差68例,整体水平偏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年龄、低学历、低收入、自我效能水平差、医学应对措施(回避、屈服)是影响患者心理弹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社会支持为保护因素(P <0. 05)。结论我院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整体偏低,故需针对影响因素强化护理干预,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

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56 浏览:626

董潞宁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护理过程中落实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评价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妇产科于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所接诊的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此次回顾性研究对象,基于护理方法的差异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应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手术室复合保温”这一护理模式,对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通过落实护理干预措施,两组的各项指标经过比较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是观察组复苏指标中的完全清醒时间、BIS(脑电双频指数)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二是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30%;三是观察组在术中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变化幅度小,较对照组更为稳定。结论: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护理有重要意义,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可起到重要作用,联合应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与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可以有效稳定患者术中体温,并可以缩短患者的BIS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使并发症发生风险得到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