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静载试验的混凝土斜拉桥桥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安全性评价 下载:67 浏览:469

付信根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1期

摘要:
通过对珠海横琴大桥维修美化工程主桥桥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安全性评价中采用静载试验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大桥的实际受力状况、控制截面应变、挠度、主塔偏位和索力等进行加载测试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该桥结构现状的受力性能满足原设计荷载标准及后期维修美化工程需加铺2 cm沥青混凝土荷载的承载能力要求。

煤焦油沥青污染特性分析研究 下载:76 浏览:415

王小娜1,2 黄相国1,2 邢峰1,2 许增贵1,2 刘博1,2 刘光聪1,2 卞思思1,2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5期

摘要:
以山西某煤焦油深加工企业产生的煤焦油沥青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分析美国环保局列出的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讨论了多环芳烃的组分、环数分布及等效致癌毒性等。采用BCR连续提取方法,分析了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煤沥青中16种多环芳烃主要以低环(2~3环)和中环(4环)为主,高致突变性物质、致癌性物质总含量均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煤沥青的总BaP等效毒性浓度为2 746.46 mg/kg,高于煤焦油之外的其他煤化工残渣,具有潜在致癌性;煤焦油沥青中重金属含量大小排序为Pb>Cr>Zn>Ni>Cu>Cd>Se;Pb、Cd的残渣态略占优势,Cu和Cr的氧化态含量略高,Ni的还原态含量最高,Zn的氧化态最高。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 下载:59 浏览:370

刘波 《中国设备》 2019年3期

摘要: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除了原材料、工艺水平等因素外,机械设备的使用状况也会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结合具体工程,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用的沥青拌和设备、摊铺机、路面压实机具等,从操作和管理2个方面进行探讨。

冷再生用乳化沥青残留物的流变特性 下载:80 浏览:420

汪德才1,2 郝培文3 乐金朝1 孙杨1 张庆4 《新材料》 2020年12期

摘要:
为深入认识冷再生用乳化沥青材料特性及其残留物作用机制,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重复蠕变试验,在高温蒸发方式和低温蒸发方式两种不同条件下制备乳化沥青残留物。并通过变化乳化剂种类、用量以及添加改性剂方式改变材料组成,结合方差分析,探析不同材料组成及制备方法对乳化沥青残留物流变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乳化剂种类、用量及制备方式对乳化沥青残留物高温流变性能有显著影响;残留物车辙因子与温度呈幂函数关系,高温蒸发下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车辙因子变化特征与普通乳化沥青残留物存在明显差异,而低温蒸发条件下变化特征与普通乳化沥青残留物相一致,高温蒸发条件会降低乳化沥青残留物PG分级温度;高温蒸发条件下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第1 s加载阶段表现为非规则曲线变化特征的粘弹性流体特性,这与低温蒸发条件下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的流变特性并不一致;普通乳化沥青残留物同一蒸发条件下采用车辙因子与蠕变柔量评价其高温性能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本研究提出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获取应采用低温蒸发方法,高温性能评价指标应采用蠕变柔量。

预防路面接缝开裂的沥青抹缝技术应用 下载:42 浏览:333

庞世华 马增峰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针对沥青路面维修过程中新老路面施工缝开裂、雨水渗入路面内部的工程问题,采用以高性能密封胶为主要材料的抹缝施工技术,对铣刨施工槽四周侧立面进行粘结密封。结果表明抹缝技术可以有效预防后期施工缝开裂、雨水下渗问题的产生,实现了事后处治养护向事前预防性养护的转变,对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和提高路面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浅埋管道对沥青面层受力影响试验研究 下载:34 浏览:401

许海亮 任合欢 覃吉宁 陈宇 陈征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城市沥青路面结构中,埋地管道(特别是浅埋管道)部位是路面结构受力的薄弱环节。根据相关规范和力学指标要求,设计沥青路面结构试验模型,通过应变片采集的应变数据,对比不同荷载作用下无管道埋设与浅埋管道沥青各面层应变值,进而分析浅埋管道对沥青各面层应变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路面结构深度的增加应变值逐渐增大,在沥青下面层应变值达到最大;标准荷载下,埋地管道与无管道相比,沥青各层的应变值减小;超载与标准荷载相比,超载增大了埋地管道工况下沥青各层的应变值,其中沥青上面层应变增幅明显。

非洲公路沥青混合料矿料配合比研究 下载:13 浏览:171

孟庆新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矿料配合比是影响热拌沥青混合料各项马歇尔指标的主要因素。介绍地处非洲的苏丹法乌公路工程中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过程,首先用贝雷法计算出关键控制筛孔的尺寸,将此筛孔的通过率尽量控制在设计中值,其他筛孔的尺寸尽量贴近中值,初步设定矿料配合比试拌,得出结果后,分析马歇尔指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及矿料配合比对马歇尔指标的影响,对矿料配合比进行调整。实践证明,设计的沥青混凝土配比适用于单层沥青路面,满足高速公路的使用要求。

冷冻干燥法制备有机蒙脱土及其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下载:80 浏览:416

张帅 张健 《新材料》 2020年8期

摘要: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有机化蒙脱土(OMMT),利用X射线衍射(XRD)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冷冻干燥对OMMT层间距和表面形态的影响;使用OMMT制备了改性沥青,研究了它对改性沥青物理和高低温流变性能以及抗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能够进一步扩大OMMT的层间距并细化OMMT颗粒的尺寸;OMMT的引入增加了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和车辙因子,显著提高了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对OMMT改性沥青进行薄膜烘箱老化(TFOT)和压力容器老化(PAV),分别模拟沥青的短期(ST)和长期(LT)老化。与原始沥青相比,OMMT改性沥青TFOT后的车辙因子和软化点变化较小,PAV后的蠕变刚度和疲劳因子较低,改性沥青的老化指数明显低于原始沥青。OMMT的引入增强了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并有效抑制了改性沥青的热氧老化,当OMMT含量为3%(质量分数)时改性沥青具有最佳的性能。

基于全样本数据采集的沥青混合料拌和周期经济性影响分析 下载:27 浏览:291

封晓桃 郭桂爽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拌和周期的全样本数据采集,计算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周期和延长时间,提出了周期延长单位时间成本影响率的概念,对采集数据的对象工程进行了周期延长成本影响值分析,并计算施工成本增加值。同时分析影响拌和周期的因素,提出了周期优化和提升拌和周期经济性的方法。

低温等离子体改性碳纳米管对再生沥青性能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429

宋国林1 张泽2 沈成柱1 范鑫2 谢俊伟1 唐国翌1 《新材料》 2020年4期

摘要:
本研究工作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多壁碳纳米管(MWNTs),设计开发了低温等离子体改性MWNTs复合再生剂,并以此对老化沥青进行再生处理。通过XPS和SEM对低温等离子体改性MWNTs的化学成分和分散性及其与基体的相容性进行分析,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改性MWNTs的作用机制。利用FTIR和TG对再生沥青胶结料的组分、热稳定性和耐老化性进行研究。最后采用针入度、软化点、延度测试对沥青再生效果及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改性MWNTs能够在其表面引入大量的含氧官能团,有效解决了MWNTs与基质沥青存在的界面问题,提高了MWNTs的分散性及MWNTs与沥青基体的结合力,使再生沥青的力学性能大幅提高。同时,MWNTs能够吸附再生剂中的部分油分,起到缓释作用,较好地克服了传统再生剂由于油分快速流失所导致的胶结料迅速老化的问题。因此,该技术在提高再生胶结料综合性能的同时也有效地改善了其抗老化性能。

预防路面接缝开裂的沥青抹缝技术应用 下载:19 浏览:212

庞世华 马增峰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针对沥青路面维修过程中新老路面施工缝开裂、雨水渗入路面内部的工程问题,采用以高性能密封胶为主要材料的抹缝施工技术,对铣刨施工槽四周侧立面进行粘结密封。结果表明抹缝技术可以有效预防后期施工缝开裂、雨水下渗问题的产生,实现了事后处治养护向事前预防性养护的转变,对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和提高路面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沥青路面养护工程巡检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 下载:47 浏览:489

吴昊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既有公路的养护工程量逐年增加,养护工程的质量巡检和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保证路面养护质量,以江苏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以往案例和经验为基础,建立了路面养护工程质量巡检评价体系,并将该体系应用于多项养护工程,证实了此评价体系在实际工程中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表面活性剂对温拌胶粉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的影响 下载:84 浏览:437

王岚1 李冀1 桂婉妹2 《新材料》 2019年12期

摘要:
为了研究表面活性剂(SYDK)对胶粉改性沥青(CR)高低温流变性能的影响,对添加不同SYDK掺量(0.4%,0.6%,0.8%)的60目胶粉改性沥青和混合目胶粉改性沥青进行动态剪切流变实验(DSR)和小梁弯曲蠕变劲度实验(BBR)。结果表明:SYDK的添加改善了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对混合目胶粉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改善更显著,且SYDK掺量为0.6%的混合目胶粉改性沥青高温性能最佳。添加SYDK后,60目胶粉改性沥青应力松弛能力有所提高,低温性能有所改善,而混合目胶粉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变差,其中0.6%的SYDK掺量对其低温性能影响最小。综合考虑高低温性能指标,建议表面活性剂SYDK掺量选择0.6%。

沥青路面热灌型灌缝胶路用性能关键指标研究 下载:55 浏览:397

赵炜1 李锋2 刘林林2 吴春颖2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针对目前有关路面加热型灌缝胶关键指标黏度、黏结力研究较少等问题,采用Brookfield旋转、弯曲蠕变劲度、直接黏结力试验方法对HY、SC和KLF 3种热灌型灌缝胶关键路用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灌缝胶黏度决定其施工和易性,温度是影响黏度的关键因素,黏度顺序依次为KLF>SC>HY,温度敏感性顺序依次为SC>HY>KLF;弯曲蠕变劲度试验可以有效、直观地评价灌缝胶的低温拉伸性能,低温流变性能依次为HY>SC>KLF;灌缝胶的黏结力敏感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黏结力依次为KLF>HY>SC。

细粒式薄表层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的骨架特性 下载:83 浏览:433

李微1 韩森1 黄啟波2 姚腾飞1 徐鸥明3 《新材料》 2019年10期

摘要:
为研究薄表层沥青混合料的骨架特性,同时为保证公称最大粒径9. 5 mm(UTL-10)矿料级配的稳定性,在4. 75 mm与9. 5 mm筛孔中间增设7. 5 mm筛孔,通过捣实密度试验分析了不同粗集料配比的集料骨架间隙率(VCA)。同时,提出了利用粗集料-沥青胶浆试件的单轴贯入试验来研究不同组合的粗集料抗剪强度相关参数,确定了薄表层粗集料的级配设计控制指标,最终给出了薄表层粗集料的推荐配比范围。结果表明:集料内摩阻角φ能够很好地反映粗集料级配的骨架强度稳定性;采用VCA和内摩阻角φ双重指标可以有效控制薄表层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配比设计;公称最大粒径为13. 2 mm(UTL-13)矿料级配三档集料含量的推荐范围分别为12. 5%~22. 2%,37. 5%~44. 4%,33. 3%~50%;UTL-10三档集料含量的推荐范围分别为10%~16. 7%,40%~50%,33. 3%~50%。

基于分子尺度的沥青材料设计 下载:93 浏览:479

周新星1 吴少鹏2 张翛1 刘全涛2 徐松3 王帅1 《新材料》 2018年8期

摘要:
基于分子尺度的沥青材料设计是指利用多尺度分子模拟预测沥青材料的性能,指导制备符合高性能要求的沥青材料。分子尺度的设计方法主要有量子力学方法、蒙特卡洛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方法。总结了沥青质模型、沥青模型、量子力学和分子模拟在沥青材料性能预测和设计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改性沥青材料常用物理力学性质的模拟计算方法及相关研究成果。

复掺钢丝绒纤维/水镁石纤维沥青胶浆性能研究 下载:89 浏览:464

刘子铭1 陈华鑫1 熊锐1 王泳丹2 王小雯1 《新材料》 2018年5期

摘要:
通过改变纤维总掺量和两种纤维的体积比,采用延度试验、锥入度试验、布氏旋转粘度试验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研究了混杂纤维沥青胶浆的低温延展性能、抗剪切性能、粘度特性及高温流变特性,同时借助扫描电镜(SEM)对其试样断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沥青胶浆的低温延展性随纤维掺量的增大而降低;在6%纤维总掺量范围内,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大粘度逐渐增大,且增大的幅度减小;当钢丝绒纤维与水镁石纤维体积比为6/4时,沥青胶浆的车辙因子(G*/sinδ)、抗剪强度达到最佳值;将两种纤维混杂掺入沥青胶浆中,充分分散,其与沥青粘结良好,发挥了增粘和桥接作用,提高了沥青胶浆的整体稳定性和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

沪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施工过程变异性分析 下载:55 浏览:356

朱元军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以沪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为依托,通过对施工过程进行不定期检测,从原材料(沥青、集料)和施工过程主控参数(温度、油石比、级配、压实度)两个方面对该工程进行了变异性分析,发现沥青延度、集料的针片状含量、压碎值、初压温度、混合料级配变异性较大,应将这些指标作为后续施工控制的重点。

不同集料与橡胶沥青水稳定性能综合研究 下载:42 浏览:368

曾辉1,2 任岐岗1,2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采用水煮法、水浸法和AASHTO T182法对不同集料与橡胶沥青的黏附性进行评价,并通过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AASHTO T283以及法国多列士方法评估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浸法测定评价橡胶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区分度高;橡胶沥青与片麻岩和花岗岩的黏附性等级偏低,不宜同时应用于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上面层;T283和法国多列士试验方法变异性小,且更能够模拟工程实际情况,对水损害性能的评价更具有工程意义;对同一种集料,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整体上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适合应用于多雨地区。

胶浆流变特性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 下载:66 浏览:377

吕巍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通过试验研究粉胶比对沥青胶浆流变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沥青胶浆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沥青胶浆的复数模量、车辙因子、劲度模量、蠕变速率与粉胶比存在函数关系;矿粉过多将会给沥青胶浆低温性能、疲劳性能带来不利影响,随着粉胶比增大,混合料动稳定度增大、高温性能增强,但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破坏应变减小、低温抗裂性能降低。因此在实际工程运用沥青混合料要充分考虑粉胶比的选择。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