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眼睑淀粉样变性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下载:52 浏览:352

杜芳 黎冬平 王育红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评估眼睑淀粉样变性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整理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汉口爱尔眼科医院手术治疗27例(32只眼)眼睑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单纯眼睑肿物2例(2只眼),结膜肿物3例(4只眼),病变侵犯眼睑和结膜22例(26只眼),其中18例(22只眼)伴有上睑下垂,4例(4只眼)伴有下睑内翻倒睫。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联合睑板腺刮勺逐层刮除肉眼所见病变组织(避免因追求彻底而损伤睑板、提上睑肌及下睑缩肌复合体等),切刮的组织送病理检查。术中根据病情,联合矫正上睑下垂、内翻倒睫并修复组织缺损(结膜瓣移植、羊膜移植或硬腭黏膜移植),术后联合使用盐酸奥洛他定及普拉洛芬滴眼液。结果所有手术切刮送检肿物的病理学诊断均为淀粉样变性(术前术后一致率达90.63%)。伴有上睑下垂者,矫正上睑下垂后,同时2只眼联合结膜瓣移植,4只眼联合羊膜移植,3只眼硬腭黏膜移植;伴有下睑内翻倒睫者,矫正内翻倒睫后,同期2只眼联合硬腭黏膜移植;伴有结膜肿物者,1只眼结膜瓣移植,3只眼联合羊膜移植。术后随访时间为3~15个月,其中1只眼下睑因切除睑板组织过多出现畸形而再次手术修复,5只眼因上睑位置过矫或欠矫而再次手术矫正,1只眼病变组织复发,1只眼病灶继续进展,其余24只眼未见病情进展或复发。结论眼睑组织淀粉样变性可导致眼睑外观变形、功能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明显,术中同期修复眼睑及结膜组织缺失,可修复眼睑正常形态及功能;术后规范药物治疗可减少疾病复发或继续进展。

83例子宫内膜腺癌单纯放射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62 浏览:313

焦思萌 孔为民 宋丹 陈娇 商若天 赵轩宇 韩超 李凤霜 刘婷婷 《肿瘤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单独放疗在子宫内膜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探讨以A点、F点为参照点进行子宫内膜癌单独放射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单纯放射治疗的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腔内治疗均应用铱-192腔内治疗机,体外照射应用钴-60体外照射治疗机,其中腔内治疗选取A点及F点为剂量参照点。对年龄、家族史、孕产次、体质指数、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宫腔深度等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应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5年生存率。[结果]83例应用单纯放射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1.8%,其中Ⅰ期为70.8%,Ⅱ期为60.6%,Ⅲ期为23.1%。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宫腔深度(以8cm为界)对子宫内膜癌单独放疗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放疗是子宫内膜癌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临床分期为ⅠⅢ期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但对于晚期、低分化以及宫腔深度>8cm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单纯放疗疗效欠佳,治疗方案尚需进一步改进。以A点及F点为参照点进行子宫内膜癌二维腔内治疗,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不同屈光状态下弱视儿童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下载:55 浏览:353

曹雨金 钟晖 陈仁典 张越骊 陈凌燕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屈光状态下弱视儿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取我院150例(286只眼)弱视患儿,收取时间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所有患儿行视力、眼位、眼前节、眼底等常规检查,予散瞳并行检影验光后给患儿佩戴矫正眼镜,将弱视患儿按照不同屈光状态、年龄及弱视程度分组,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不同屈光状态组别弱视儿童的治疗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远视组最高,近视组最低;患儿年龄增大,治疗有效率越低;不同弱视程度间的治疗有效率:重度<中度<轻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弱视类型、患儿年龄及弱视程度相关,远视性弱视、学龄前期及轻度弱视患儿治疗效果好。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下载:84 浏览:460

仝铁 《诊断医学》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66例,根据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水平分为低水平组、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各22例。三组均在围手术期血糖监控下实施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三组血糖水平、术前准备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观察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三组血糖水平、术前准备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中水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术后感染率低于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优良率和中水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优良率高于高水平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有效的控制血糖有助于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效果。

宁夏地区两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情况分析 下载:65 浏览:390

鱼小红1 王瑞庆2 吴忠兰1 沈湜3 杨东智1 曹敏1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宁夏地区银川市和吴忠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宁夏银川市和吴忠市2008-2016年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且年满15周岁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宁夏银川市和吴忠市2008-2016年累计治疗522例HIV/AIDS,死亡56例。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56.4%),以汉族为主(77.9%),未婚居多(41.4%),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其中同性传播占56.0%,基线CD4~+T值大于350个/μl占46.4%,200~350个/μl占32.6%,小于200个/μl占21.0%。基线CD4~+T值大于350个/μl组免疫功能重建和病毒抑制成功率均优于基线CD4~+T值小于200个/μl的治疗组。结论银川市和吴忠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免疫功能重建较好。切实做好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

缺血性血管病患者应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效果 下载:63 浏览:409

陈东燃 冯碧仪 饶鼎荣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究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缺血性血管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缺血性血管病患者效果显著。

温胃补脾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观察 下载:65 浏览:415

黎安菊 龙太荣 刘华美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联合实施奥美拉唑和温胃补脾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现对临床收治的82例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展开研究,入院时间在2018年6月-2019年10月,所有患者均予以奥美拉唑治疗,参照均等单盲法将82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1例,其中试验组在奥美拉唑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服用温胃补脾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2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8.0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常规组治疗前血清中胃泌素(GAS)、丙二醛(MDA)、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GAS、MDA、IL-10、TNF-α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治疗后的水平,而SOD水平则明显高于常规组治疗后的水平,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改善机体的炎症症状,从而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实施。

对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分析 下载:67 浏览:443

林飞峰1 阮舆鑫2 宋保志1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诊治的56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开展本次研究,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参照组术后给予新辅助化疗治疗,研究组术前术后给予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腹水量和术前CA125指标相比,研究组均明显低(P<0.05);与参照组治疗有效率相比,研究组明显高(P<0.05);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研究组明显低(P<0.05)。结论:给予晚期卵巢癌患者术前术后新辅助化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责任制护理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阿法骨化醇联合降钙素治疗效果与疼痛症状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442

匡先琼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阿法骨化醇联合降钙素治疗效果与疼痛症状的影响。方法:取2019年1-12月因骨质疏松症来本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设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人员均接受阿法骨化醇联合降钙素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研究组则采用责任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Barthel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研究组各项疼痛评分均较低(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研究组生活质量及Barthel评分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阿法骨化醇联合降钙素治疗期间,配合责任制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患者疼痛症状显著缓解,生活质量水平明显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全面优质护理服务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58 浏览:361

练素斌 王丹莹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全面优质护理服务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4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优质护理服务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SNAP-Ⅱ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5.42%)高于对照组(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6.23±2.56)d,短于对照组的(25.21±2.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NAP-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应用全面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更好地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治疗效果及对CRP、IL-6、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探析 下载:68 浏览:378

郭春香 殷金龙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析在尿毒症患者中高通量血液透析的疗效和对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透析方式不同将2017年4月-2018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尿毒症患者,分为实施低通量血液透析的对比组43例和实施高通量透析的研究组43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肾功能、炎症指标与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BUN、Scr含量水平与对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β2-MG为(17.19±4.18)mg/L,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RP(6.23±1.24)mg/L、IL-6(30.28±5.17)ng/ml,均低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比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透析治疗中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恢复,缓解患者炎症反应程度,提高治疗有效率。

综合性康复护理对头面部烧伤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465

吴淑卿 吴旭红 詹淑珠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护理对头面部烧伤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2例头面部烧伤后进行早期瘢痕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增生情况、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瘢痕增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入院时相比,两组出院前的SAS、SDS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出院前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在头面部烧伤后早期瘢痕治疗中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瘢痕增生,纾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电生理分析椎管内肿瘤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价 下载:67 浏览:444

张明耿 宋施岐 武娟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为椎管内肿瘤患者神经电生理监测及预后评价提供基础研究数据和支持。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就诊治疗的椎管内肿瘤患者76例,根据术中是否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分为监测组42例和对照组34例,监测组患者术中监测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对患者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统计复发、死亡和再次接受手术情况,并采用评价JOA评分和肌力分级标准分别对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监测组4例患者术中出现体感诱发电位下降的情况,肿瘤全部切除率达到95.24%,术后肌力分级0级、1级、2级的比例与术前相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监测组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JOA评分改善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脊髓神经功能JOA评分加重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再次手术及死亡的例数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监测椎管内肿瘤患者术中情况,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分化型甲状腺峡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下载:62 浏览:454

何玉书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峡部癌(DTI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DTIC患者80例,其中接受甲状腺全切术者43例记为观察组,接受甲状腺大部切除术者37例记为对照组,进行1年随访后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治疗结果及生存率。结果:两组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的病理切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侵出腺体包膜外癌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腺内型癌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侧淋巴结的复发转移率为2.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22%(P<0.05);两组治疗后喉上/喉返神经损伤及短暂性/永久性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1年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论:DTI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中,侵出腺体包膜外癌的发生率较高,甲状腺全切术的疗效较好且生存率较高,值得推广。

个体化前庭康复训练在中老年眩晕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94 浏览:1145

​张雅君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个体化前庭康复训练对中老年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4年1月-2024年7月450例中老年眩晕患者,随机分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利用传统方式治疗,观察组个体化前庭康复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BC评分高于对照组,DHI-P、DHI-E、DHI-F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老年眩晕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利用个体化前庭康复训练干预效果显著,值得重视。

规范化康复训练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244 浏览:2518

赵卫华 张文英 柴俊丽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评价规范化康复训练对颈椎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来我院做康复治疗的88例颈椎病病人,按常规康复训练和规范化康复治疗进行分组,并将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化的颈椎病康复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人的疼痛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膝关节损伤疾病的康复治疗效果 下载:107 浏览:1163

武广艳1 于歌2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康复治疗在膝关节损伤疾病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医院骨科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疾病患者78例,均为半月板损伤病例,将患者按照计算机1:1方式分组,每组各39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康复治疗,分析膝关节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前后Lysholm评分无差异,干预后,Lysholm评分均降低(P<0.01),研究组Lysholm评分低于参照组(P<0.01),差异显著;两组干预前后HSS评分无差异,干预后,HSS评分均提升(P<0.01),研究组Lysholm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存在差异。结论:膝关节损伤疾病术后配合康复治疗,可为疾病预后增效,改善膝关节功能。

早期康复介入对膝关节损伤治疗效果的影响 下载:109 浏览:1173

李宁 杨喆 魏起龙 田银波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使用早期康复介入的效果。方法:选择5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研究组使用早期康复介入+常规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对比康复优良率发现研究组更高,对比干预后HSS评分发现研究组更高,WHOQOL-BREF评分的对比为研究组更高,P<0.05;对比两组干预前HSS评分为P>0.05。结论:膝关节损伤使用早期康复介入的效果理想。

探究社区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 下载:113 浏览:1187

范燕丽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社区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80例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和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评估、VAS量表评估及膝关节功能评分(KSS)。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K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膝关节功能。

脑深部电刺激术对帕金森病患者流涎的治疗效果 下载:78 浏览:495

​张璇 伊新艳 乔迪 张林亭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对帕金森病患者流涎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伴有流涎且达到DBS手术标准的帕金森病(PD)患者22例,首先给予丘脑底核(STN)DBS(STN-DBS)治疗。然后采用唾液分泌临床分级(SCS-PD)、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分别在术前1周及术后6个月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1)STN-DBS术后6个月,22例患者SCS-PD评分在关期和开期均明显低于术前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0.001)。(2)22例患者术后6个月其UPDRSⅡ及Ⅲ评分在关期和开期均分别低于术前组(均P<0.001),差异具有显著意义。(3)随访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DBS在改善临床运动功能的同时,也能显著改善PD患者的流涎症状。
[1/13]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