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法治观念 下载:54 浏览:606

黄俊华 《中国法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探索小学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教育的内在逻辑,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分析其在课程教材体系中的一体化建设路径,并在此基础上从实践操作层面探讨教育方式的一体化,能够保证中小学法治教育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有利于较好地完成法治教育的总体目标,也有利于教师在明确整体性、分清阶段性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抓好教学的着力点。本文立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角度,分析了培养农村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法治观念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浅析道德与法治作业管理的增效减负理念实践与反思 下载:103 浏览:1050

李杰 《中国法学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道德与法治学科作在传统的教育当中,不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重视,但是随着双减政策下对素质化学科的重视,道德与法治作业管理也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重视。同时,在此阶段下增效减负理念在作业管理的过程当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增效减负理念其旨在提高作业管理的效率,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注重体现教师在教育过程当中的主导作用,注重发挥学生在教育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道德与法治教师通过合理的作业管理策略来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效率,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把作业管理作为学生的学习日常,而不仅仅将其作为教学任务。本文在简要分析道德与法治作业管理增效减负理念的重要性基础之上,叙述增效减负理念下道德与法治作业管理的原则,提出一些合理进行道德与法制作业管理的策略。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道德与法治课培育学生法治观念实践研究 下载:102 浏览:1050

黄丽婷 《中国法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随着2018年《我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发展报告》的发表,近年来,我国初中法治教育已取得很大进展,法治教育进一步得到强化。但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初中生的法律知识储备很少;初中法治教育实践性不足,教育模式单一;初中法治教师教学能力较低等问题。初中阶段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具有关键性意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已成为培养初中生法治意识的首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法治意识,然后分析初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现状,最后主要就道德与法治课进行教学培养策略,通过提出了在教学中将法治知识与丰富的法治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法律专业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法治意识培养、完善法治教育评价机制的部分提出建议。

表现性评价:赋能法治观念的培养——以《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为例探述 下载:193 浏览:2526

周小月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体系构建,要从激发学生内在认知兴趣的角度出发,时刻强调学生在整个语文课堂的主体地位为基础,打造高质量的赋能法治观念体系,并且从表现形式评价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其后续成长提供更多可能。下面就从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角度入手,探讨了如何运用表现性评价赋能《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学中法治观念,在梳理表现性评价核心目标的同时聚焦教学重点,并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表现性评价情境任务,旨在借助有效的教学评价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养成,为不断提高法治教育实效性贡献一份力量。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初中学生法治观念的策略思考 下载:73 浏览:843

郭威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4年6期

摘要:
本文深入剖析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初中学生法治观念所遇到的挑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当前,法治教育资源不足、家庭和社会法治氛围淡薄、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制约了法治观念的培养。为此,本文提出相关策略,以提升法治教育的实效性。这些策略的实施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法治精神,促进其全面发展,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