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流动注射仪QC8500测定水中酚含量重复性差的原因分析 下载:46 浏览:376

张金龙 《中国仪器》 2018年10期

摘要:
针对流动注射仪重复性差的问题,经过一系列标准液分析、仪器处理、实验测试,找出原因。强调标准操作以及仪器日常维护的重要性,希望可供相关从业者参考借鉴。

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治疗中青年特发性CNV的临床疗效 下载:52 浏览:400

方芳 代应辉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治疗中青年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43例(43只眼)特发性CNV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予眼内注射康柏西普,对治疗前后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康柏西普治疗后的1个月、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央视网膜厚度(CRT)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 05);治疗后的1个月、3个月的眼压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 05)。结论眼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中青年特发性CNV的临床疗效确切,治疗安全性较高,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对比 下载:62 浏览:378

毛丹娜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比较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雷珠单抗治疗组和康柏西普治疗组,每组30例(30只眼),分别给予雷珠单抗、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测量治疗前、治疗后7 d、1个月、3个月眼压与视力,术后3个月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眼压均有下降趋势,治疗后7 d及1个月后,康柏西普组患者的眼压高于雷珠单抗组(P <0. 05)。治疗后3个月,雷珠单抗组与康柏西普组两者的视力、眼压及总成功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的短期降眼压效果优于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长期来看两者之间在降眼压及缓解患者视力损害方面作用无明显不同,且两者的安全性均较高。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局部注射联合甲基强地松龙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53 浏览:363

王萍 张少波 张琼 李养军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眶内局部注射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全身应用甲基强地松龙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中、重度活动期TAO患者107例。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并进行临床活动性(CAS)评分。给予全身甲基强地松龙静滴治疗,500 mg/周,共6周,后减量为250 mg/周,共6周;同时给予眼眶内注射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注射液20 mg,1次/周,共8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详细记录CAS评分。随访3~25个月,平均13.2个月。结果完成全部疗程的患者共89例(男性45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34.7岁(17~76岁)。治疗前CAS平均7.4分(7~9分);治疗第3周后平均CAS评分5.5分,有效率85%;治疗结束后,CAS评分平均2.9分,有效率90.3%。10%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病情逐渐转为非活动期。其中3例(5只眼)行眶减压手术的患者,术后平均3.1个月病情复发,单独眶内注射利妥昔单克隆抗体8周,病情完全控制。55%的患者除首次注射后有轻度低热的不良反应外,其余患者均未见异常。随访至今,所有患者病情未见复发。结论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抗局部注射联合全身应用甲基强地松龙更能提高中、重度TAO的治愈率,减少病情复发,甚至对眶减压术后复发的患者有良好的效果。

改良注射器负压在硅油限速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48 浏览:417

阮建祥1 陈春霞1 钱莉1 张鹏飞2 王伟1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注射器负压在硅油限速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来我科室住院行硅油取出术的患者22例(22只眼),随机抽取11例纳入改良组,11例纳入常规组。改良组用保留流速调节阀的一次性输液器,连接20 ml注射器,进行硅油的限速取出。观察并比较两组取油时间、速度、取油前后期的灌注液滴速比、气液交换次数、术后眼压和视力。结果两组患者在取油时间、速度、术后1 d和1周眼压、视力构成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滴速比、气液交换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注射器负压在硅油取出术中的应用,可以限制取油末期的抽吸速度,使整个取油过程更平稳,取油更彻底,减少了气液交换的次数,对眼内压的扰动更小,有利于手术安全。

12例真菌性眼内炎的诊断与治疗 下载:49 浏览:407

任勇刚 赵媛媛 李曼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真菌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临床诊断标准,以及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诊治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12例临床诊断的真菌性眼内炎患者临床资料、致病原因、检验结果以及诊疗方案和效果。结果 12例患者中病灶主要在前节的2例给予眼内注射两性霉素B,10例较重的患者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术后3个月视力均提高,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植物性眼外伤是真菌性眼内炎最常见原因。早期诊断,尽早手术联合抗真菌治疗是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治疗方案。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下载:56 浏览:401

李鑫 陈毕锋 胡庆华 叶应嘉 杨兰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Ahmed青光眼阀(AGV)植入及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16例(16只眼)NVG病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治疗上均先行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注射后5~7 d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后1周门诊行PRP。观察治疗前后虹膜新生血管改变情况以及眼压变化情况。结果 16例患者虹膜新生血管注射雷珠单抗后全部或部分消退,Ahmed青光眼阀植入均顺利进行,未出现术中前房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未出现不可控并发症。随访至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及PRP治疗NVG疗效显著。

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小儿睑板腺囊肿疗效观察 下载:47 浏览:380

苏安乐1,2 刘钊1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小儿睑板腺囊肿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就诊并遵医嘱完成随访的睑板腺囊肿153例(153只眼)纳入研究,分为3组:小儿注射组,成年注射组和成年手术组。结果入组小儿注射组60例,入组成年注射组44例,入组成年手术组49例。3组患者性别构成、病程、睑板腺囊肿位置、大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睑板腺囊肿消失时间亦无显著性差异(方差分析,P=0.48)。在随访期间,3组均未发现任何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小儿睑板腺囊肿患者可考虑行曲安奈德囊肿内注射治疗。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观察及视力恢复的预测因素分析 下载:53 浏览:385

施明慧 李寿玲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评估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将确诊为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50例(5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16例(16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34例(34只眼)。采用康柏西普0.05 ml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每个月1次,随后根据患者病情判定是否继续注射,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的变化,并观察术后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将最终视力恢复值(FVG)分别从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BCVA、CMT及有无系统疾病等方面分析以评价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 CRVO和BRVO患者治疗后平均BCVA、CMT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P<0.05),眼底观察示治疗后视网膜出血量较前明显减少,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示视网膜无明显渗漏。在所有151次注射中,发生术后局部球结膜下出血5次(5只眼),角膜上皮损伤2次(2只眼),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治疗前BCVA、病程与FVG呈正相关。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安全有效。治疗前BCVA及病程是术后视力恢复的预测因素。

conbercept眼内注射联合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下载:52 浏览:366

高自清 戴青 王爱莲 蒋胜群 赵思婕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conbercept眼内注射后再行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效果。方法 PDR患者共24例(24只眼),观察组12只眼,玻璃体腔注射conbercept 0.5 mg(0.05ml)3~7 d后行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对照组12只眼,行常规20G玻璃体切除术。对比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 BCVA、手术时间、医源性裂孔发生率、电凝使用次数、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两组术后6个月平均log MAR BCVA分别为观察组(0.47±0.17)和对照组(0.33±0.16)(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6.35±18.37)min,而对照组为(66.12±23.63)min(P<0.05).医源性裂孔在观察组中有1例,占8.33%,而对照组中有3例,占25.0%(P<0.05).在观察组术中有4例使用电凝,占33.33%,对照组为8例,占66.67%(P<0.05),观察组有1例出现术后复发玻璃体积血,占8.33%,对照组为3例,占25.0%(P<0.05).观察组有2例出现术后高眼压,占16.67%,对照组为4例,占33.33%观察组3例术后角膜水肿,占25.0%,对照组为7例,占58.33%.结论术前眼内注射conbercept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治疗PDR可以显著提高术后视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源性裂孔发生、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质量。

对比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 下载:47 浏览:410

严欢 龚立艳 李立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对比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探讨视网膜各层次厚度与视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我院就诊并通过临床检查确诊为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30例(30只眼),分别为康柏西普治疗组(A组)16只眼、雷珠单抗治疗组(B组)14只眼。两组患眼分别行0.05 ml康柏西普或0.05 ml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于注射前和注射后1、2、3个月进行复查。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注射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的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平均视网膜外核层厚度(ONLT)、平均光感受器层厚度(PLT),以及治疗后3个月BCVA与CMT、ONLT及PLT的相关性。结果 A组和B组患眼玻璃体腔注射后1、2、3个月BCVA均明显优于注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CVA提高2行及以上者,A组有8只眼(50%),B组有9只眼(64%);维持于就诊时水平者,A组有8只眼(50%),B组有4只眼(29%);A组中无视力下降者,而B组中有1只眼(7%)。A、B两组治疗后1、2、3个月,CMT、ONLT及PLT较治疗均前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1、2、3个月,两组患眼间log MAR BCVA、CMT、ONLT及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相关性分析显示,A组治疗后3个月BCVA与治疗后3个月ONLT及PLT均具有相关性,分别为(r=0.667,P=0.005;r=-0.604,P=0.013);B组治疗后3个月BCVA与ONLT及PLT均具有相关性,分别为(r=0.649,P=0.012;r=-0.771,P=0.001);A、B两组治疗后3个月BCVA与CMT无相关性(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及雷珠单抗治疗BRVO所致黄斑水肿有相似疗效,视网膜ONLT及PLT与BCVA具有相关性。

Lucentis玻璃体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近远期疗效和稳定性研究 下载:62 浏览:372

姬明利 贾俊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Lucentis玻璃体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F)的近远期疗效和稳定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就诊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70例(70只眼),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只眼,试验组进行Lucentis玻璃体注射治疗,对照组进行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比较两组DME情况计量表、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区水肿OCT图像特征、中央黄斑厚度(CMT)变化、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稳定性等,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4个月后开始,4个月至12个月期间随访,试验组中患者的BCVA-ETDRS letters分数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提高分数≥1、≥10、≥15和≥20的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2)1、3、6、9和12个月后随访,试验组OCT示CMT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3)6、12个月后随访,试验组的FFA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4)试验组治疗注射3、4、5、6和8次的病例数都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5)试验组治疗稳定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ucentis玻璃体注射治疗,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近远期疗效和稳定性优于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28例临床观察 下载:47 浏览:373

王法明1 丁晓媚2 黄飞波3 毛平安1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丽水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并采用中枢性促进(Brunnstrom)技术训练,每次训练30~45 min,每日1次,每周5次,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隔日注射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10 d后进行下一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26/28),对照组为78.57%(22/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临床痉挛指数(CSI)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GMFM、ADL评分显著升高,CSI评分显著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或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盖塞尔发育量表(GDS)评分中的适应功能评分、粗细动作功能评分和语言社交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上述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能有效缓解患儿的痉挛症状,提高运动及生活能力,改善大脑发育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康复治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运动性膝关节损伤的疗效分析 下载:68 浏览:337

肖彦燊 《诊断医学》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运动性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98例,依据就诊先后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康复治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VAS)评分、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与对照组的95.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行走能力、下楼能力、屈曲能力、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对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疼痛发生程度具有明显缓解作用,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连续流动注射方法在测定大连市地表水水质中的应用 下载:47 浏览:262

原晖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采用Quaatro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对大连市地表水中的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硫化物进行同时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以连续流动注射方法测定地表水中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硫化物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经对实际水样进行方法比对实验,表明连续流动注射方法与国家标准方法无显著性差异。因此,连续流动注射方法分析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大批样品的测定。

后海穴注射的双重治疗作用及应用推广 下载:10 浏览:438

李飞 《当代畜牧兽医》 2018年4期

摘要:
我国养殖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目前全国养殖需求量依然很大。但是,我国大多数农村养殖户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却不尽人意,以牲畜猪、牛、羊、驴为例许多养殖户,特别是小型养殖户,对于在养殖中遇到的诸如肠炎、脱肛、子宫脱等一系列的疾病束手无策,造成养殖户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后海穴注射的双重治疗作用、技术操作等方面进行阐述从治疗和预防的角度出发对后海穴注射技术在养殖实践中的应用推广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B元素对粉末注射成形304L不锈钢粉末的影响 下载:82 浏览:489

李聪翁 廷李志 周晚珠 曾克里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在304L粉末中添加不同量的作为烧结助剂的FeCrBSi铁基预合金粉末,研究其添加量对采用金属注射成形法制备的304L不锈钢(MIM 304L)烧结性能的影响.通过电子密度计、金相显微镜及洛氏硬度计等仪器,对MIM 304L的烧结密度、金相显微组织及硬度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1340℃时FeCrBSi与304L形成了超固相线液相烧结,液相的增加有利于烧结致密化;随着FeCrBSi添加量的增加,烧结密度随之升高而孔隙度逐渐降低,当添加量为3%~5%时烧结密度达到7.80~7.85g/cm3,当添加量增至7%时出现烧结变形;硬度随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FeCrBSi添加量为3%达到最大值75HRB,而高于5%时晶粒长大变粗,硬度开始下降.

陶瓷粉末注射成型工艺及研究进展 下载:95 浏览:498

周刚1 奉龙彪2 周志勇1 肖珩1 黎小辉3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概述了陶瓷粉末注射成型技术的工艺及特点,简要介绍了粉末注射成型工艺的主要应用领域和市场发展状况,总结了当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及热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Ⅰ期临床试验的综合护理对策 下载:52 浏览:491

曾顺菲 崔岩 张望解 文君 刘荣佳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分析12例PD-1受试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分享和讨论临床试验工作中使用PD-1患者的护理经验与体会。

3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持续泵入恩度联合化疗患者的护理 下载:57 浏览:79

杨颖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总结3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168 h持续泵入恩度联合吉西他滨和卡铂(GP)治疗的护理。做好微量注射泵的管理,保证持续准确给药,同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并给与及时处置,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取得配合,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