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金钱“占有即所有”原理批判及权利流转规则之重塑 下载:86 浏览:475

孙鹏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金钱的高度可替代性并不必然排除其特定性,而金钱之特定包括物理特定和价值特定两个层面。"占有即所有"原理毫无节制地保护金钱的后续受领人,也不当保护了占有人的债权人,其流通保护功能可为善意取得制度所替代。金钱占有移转时,原权利人之物权只能依移转所有权的意思而消灭,但金钱占有非因移转所有权的意思而移转时,原权利人也将因金钱丧失其价值特定性而失去物权性保护。原权利人与占有人的金钱混同后,若能确定原权利人的金钱价值仍为占有人支配,则价值特定性犹存。若混同金钱全部消耗,则价值特定性丧失。若混同金钱部分消耗,推定原权利人的金钱价值按比例减少。为合理平衡原权利人和占有人之债权人的利益,当混同金钱或其替代物价值降低时,原权利人应通过拟制信托按比例分享混同金钱之价值。价值升高时,原权利人应基于优先权回收其金钱价值。价值恒定时,可选择拟制信托或优先权对原权利人进行物权性救济。

“三权分置”背景下土地养老的信托模式研究 下载:58 浏览:430

杨建海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土地是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对农村养老一直发挥着补充作用。在当前"三权分置"背景之下,如果能创新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可以更大发挥土地的养老保障作用。文章通过对农地制度改革的分析,认为农地流转已是大势所趋;和现有流转方式比较,认为土地信托以其权属清晰和金融属性具有比较优势;而土地信托养老则可以利用其金融属性,以反向抵押的方式,用未来较长期限的土地经营权换取当下所需的养老资金,从而发挥土地的资本作用,放大土地资源价值,为农村养老提供更大支持。

土地流转行为、农业机械化服务与农户农业增收——基于CFPS2016数据的经验分析 下载:25 浏览:478

刘明辉1 卢飞2 刘灿1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7期

摘要:
土地流转分化了农村劳动力,使得农业机械化服务不仅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是小农户、兼职农户进行农业作业的技术首选。农业收入作为农户脱贫的最后屏障,农业增收是推进脱贫攻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执本之举。本文在理论部分剖析了土地流转行为、农业机械化服务与农户农业增收的作用机制,并提出本文假说,进一步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2016CFPS)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证实:第一,土地转入行为、农业机械化服务显著推动农户农业增收,且表现出鲜明的个体异质性和地区差异性。土地转入、农业机械化服务对高收入的影响系数大于低农业收入农户。东部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服务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系数最为显著,东北地区的土地转入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系数最大;第二,农业机械化服务是土地流转促进农业增收的重要渠道。此外,社会网络关系、政府补助、集体分配土地、家庭定期存款、个体经营行为等也是影响农户农业收入的重要因素。鉴此,应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农业机械化服务、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引导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等。

葛洲坝水电站125 MW发电机增容改造设计 下载:82 浏览:474

钱生坤 朱琳琳 《中国电气工程》 2018年7期

摘要:
本文以葛洲坝水电站125 MW发电机增容改造的发电机为研究对象,对发电机的电磁设计,定子铁心、定子线圈、转子线圈和集电环的结构特点和优化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电站运行实际结果表明,机组运行平稳,充分证明了此次结构设计和功能优化的合理性。

宅基地流转背景下旅游型乡村发展策略研究——以天津蓟州区小穿芳峪村为例 下载:83 浏览:264

张戈齐 丛品 《中国城镇》 2018年11期

摘要: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乡村建设和振兴已成为中国现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宅基地是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但目前宅基地资源浪费、资产权益受损等问题严重阻碍乡村建设的发展。同时,乡村旅游作为乡村建设中的主导新兴产业,也面临着发展瓶颈。在"三权分置"推进宅基地流转的趋势下,本文针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旅游型乡村宅基地流转新模式,研究了通过宅基地流转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机制,认为旅游型乡村宅基地的资本化可推进土地资源、合作资本、运营模式的深入挖掘,提出了宅基地资本化促进乡村旅游升级发展的思路,并以天津市蓟州区小穿芳峪村为例对其进行了案例研究,从而得出旅游型乡村用地集约化、土地资产化、土地运营市场化的发展策略。

北京近郊农村宅基地流转现状调查——以昌平区香堂村、下苑村为例 下载:25 浏览:263

姜芊孜1 徐希2 《中国城镇》 2019年8期

摘要:
文章以北京市昌平区香堂村、下苑村为例,通过入户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对京郊宅基地流转的现状、效益及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京郊宅基地流转的形式以出租和买卖为主,宅基地出租多沿村庄道路集中分布;宅基地买卖表现为地上房屋的买卖,出售后房屋闲置现象突出;宅基地置换导致老宅基地废弃,置换后的建筑空间对村庄布局产生影响;流转后使用主体以非村民为主,房屋功能以居住、商用为主。宅基地流转带来了一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农村集体获益,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加;吸纳流动人口,城乡资源有效互补;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缓解中心城区土地供给压力。与此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隐形流转多暗箱操作,缺乏产权保障;无序置换及收益分配不完善,导致村民生活水平差异较大;无序的宅基地流转影响村庄空间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力机制与风险研究 下载:85 浏览:484

丁文恩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农村土地流转是优化农村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进入21世纪,各地土地流转进程加快,促进土地流转的动力是什么?农村土地流转有哪些风险?如何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针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提出了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政府扮好农村土地流转中的角色、选择适宜的土地流转形式等政策建议。

德化县土地细碎化及其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下载:80 浏览:476

盖树鹏 陈松林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利用2016年德化县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各个乡镇为单位,用Fragstats4. 2计算出耕地斑块密度因子、面积加权形状因子、斑块平均面积指数、面积加权分形维数与平均最近距离指数这5个指标值,来衡量土地细碎化程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5个指标采用数据降维操作,得到2个主成分因子,进而分析了第一、二主成分、综合主成分这3个指标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第一、二主成分可以很好的反映德化县各个乡镇的细碎化状况;(2)德化县的耕地细碎化具有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表现为一定的集聚特性。

新型地铁用直流断路器建模与仿真 下载:67 浏览:385

袁兰兰1,2 雷敏1,2 曾进辉1,2 莫霜叶1,2 《电气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地铁用直流断路器是牵引供电系统总体保护的关键设备,然而在开断故障电流时,内部机械触头会引起强烈电弧而造成设备受损。提出一种新混合式拓扑,采用电力电子开关转移故障电流,缓冲支路抑制过电压和吸能支路限制电流上升率,实现地铁用直流断路器快速无弧的故障电流开断。在新型拓扑基础上分析了各支路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系统仿真模型,并验证新型地铁用直流断路器的电流转移特性,结果证实该拓扑具有好的转移特性,切除故障时间明显少于传统式地铁用直流断路器。

海南农垦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储探究 下载:67 浏览:500

吴明锋 赵智 《中国农业》 2020年12期

摘要:
海南农垦产业化、规模化、园区化经营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同国内外同类型主体相比仍不够领先,大而不强、小而不精、多元化但互补不强等现象仍存在。针对这种情况,从农用地利用现状及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先决影响因素入手,提出优先解决好农用地分散化、碎片化经营问题,加强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储,在阐述意义、分析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对策,为垦区及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连云港市赣榆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发展对策分析 下载:79 浏览:456

宋晓 《中国农业》 2019年5期

摘要: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步入发展新常态,在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地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发展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改革的重要方式。基于此,分析当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化。

基于集体推进视角下的农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问题研究 下载:85 浏览:280

向小倩 邓思宇 张远索 《农业研究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农地经营权的逐渐放活,农地经营权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在农地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农地经营权流转涉及主体多元,本文选取集体推进视角,采用文献法、专家咨询法、实地调研法,对农地经营权流转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在农地经营权流转中存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职能模糊,流转效率低、公平性不够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建立专业化服务体系、健全交易平台等措施。

农村土地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研究综述 下载:86 浏览:508

王凯汐 郭若男 向小倩 刘文泽 张远索 《农业研究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近年来,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这一相关研究逐渐受到各界学者的重视,本文旨在更好的渗透三权分置相关理论,并对其进行宏观的掌握。登录中国知网检索相关关键字,将文章从检索现状分析;三权分置的起源与发展;三权分置的意义;三权分置的防范机制四个方面进行梳理,接下来,"三权分置"的相关研究可以更多地从微观个体(如土地流转的交易双方等)、流转意愿等主观因素、地域发展不平衡等客观因素对"三权分置"的影响这几方面入手。

基于产权理论的土地基于产权理论的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原因分析 下载:87 浏览:484

​黄延芳 《农业研究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目前政策确认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是将原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的格局。本文基于制度经济学角度,运用产权理论来分析此次农村土地改革的原因,使得农户在明确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同时,促进农地的有效流转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讨 下载:72 浏览:836

张春霞 《土壤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土地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其有效流转与合理配置对于激活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从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入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存在的挑战及机遇,探讨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

土地经营权流转与乡村秩序整合 下载:72 浏览:854

闫宇翔 李林敬 《土壤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土地制度的改革与乡村秩序整合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近年来所推行的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给乡村秩序整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下,我国目前的乡村秩序已呈现多元化的整合状态,再加上,土地流转的不断深入推进,使乡村在国家和市场之间有了新的整合效应。基于此,本文以土地经营权流转和乡村秩序整合,两个层面为探讨中心,来进一步分析相关的解决对策,希望能更好地发挥出土地流转以及乡村秩序整合的实际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下土地政策的调整与展望 下载:171 浏览:1782

徐晓燕 《土壤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土地政策的调整与展望。首先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政策存在的问题,包括土地产权主体不清、土地承包经营权发挥不充分、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等。随后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包括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增强农民财产权益的保护、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等。最后展望了未来土地政策调整的方向,包括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推进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等。

平罗县土地流转现状、问题与对策 下载:174 浏览:1848

吴俊玲 《土壤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非农就业机会明显增加,农户分散经营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需要。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耕地、资金、劳动力等各类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出现了扭曲,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稳步持续发展和农民福利的提高。因此,在充分保障农户土地承包权益的基础上、赋予农民更多的土地权益,允许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实现土地集中经营,成为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成为提高农村土地使用效率,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土地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进城率提高。

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分析 下载:66 浏览:594

刘延峰 《中国土壤》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农村土地的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农村经济发展体系中,通过土地流转制度的应用,能够让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变得更加集中,推动农业种植朝着规模化与产业化的趋势发展,对区域内农业经济及发展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只有明确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造成的各项影响,采取合理的土地流转政策,才能让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积极影响发挥出来,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也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就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进行探究分析。

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下载:266 浏览:2743

程光前 《土壤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述,本文分析了土地布局凌乱、土地流转不规范以及土地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土地规划管理体系、加强农村土地整理以及加大执法力度和监督管理强度等对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和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