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海底隧道复合地层盾构掘进刀具磨损原因分析及对策 下载:74 浏览:476

陈集勇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10期

摘要:
海底隧道盾构掘进由于复杂的地质情况及不可预测的因素较多,容易对盾构机刀具造成严重的磨损,而海底隧道盾构施工在国内工程案例相对比较少,缺乏海底盾构施工的经验,通过总结海底盾构掘进施工经验,刀具磨损的原因及对策,希望对相关海底盾构掘进施工有所借鉴。

海底管道应急抢修技术决策流程探讨 下载:36 浏览:409

王志强 成二辉 高聪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为了高效完成海底管道的抢修工作,对海底管道应急抢修技术决策流程进行梳理十分有必要。一般海底管道抢修可分为5个阶段:应急准备阶段,应急处置阶段,应急抢修准备阶段,抢修海上实施阶段以及应急恢复阶段。并对海底管道应急抢修的五个阶段进行了探讨。

两种切割设备在废弃海底管道切割工程中的应用 下载:86 浏览:517

王鑫 杨春江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由于油田开采结束、海底管道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油田和海底管道因故停产弃置等多种原因,废弃的海底管道数量大幅增加。海底管道弃置处理方案较多,一般管道清洗完成后,可采用原地弃置、整体回收、部分回收3种形式进行处理。对于距离较长且管道规格较少的海底管道,一般采用作业线整体回收的方法;对于距离较短、管道规格较多的海底管道,可采用中小型起重船配水下管道切割设备的方式进行切割处理。通过分析沙特某项目废弃管道回收工作,对比了绳锯机和液压剪2种海底管道切割设备在使用中的优缺点。

平台附近海底电缆修复方法及工艺研究 下载:19 浏览:282

宏常军 杨巍 魏修辰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近年来,平台附近活动的船舶数量不断增加,船舶抛锚、走锚等造成海缆刮伤、刮断事故已经成为了海缆故障的主要原因。当海缆发生故障时,最有效的办法是切除故障处海缆,并在切除的故障处敷设一段新海缆,铺设的新海缆两侧分别以海缆接头的形式与旧海缆连接,但海缆修复后整段海缆存在2个海缆接头,会给之后的海缆运营带来一定的风险,目前已有海缆接头漏水的案例。如果直接废弃并回收故障点至最近平台的海缆,重新从平台处铺设新海缆至故障点,再以海缆接头的形式连接新旧海缆,则修复的整段海缆上只有一个海缆接头,减小了海缆出现故障的风险。

海底输气管网不停产改线技术应用 下载:26 浏览:341

杜应军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介绍了渤海某油田群为了释放产能,在不停产情况下对油田群至陆地终端的一条管线进行改建,并新增一条支路。支路管线将油田剩余天然气汇入主管线,最终将其输送到陆地终端。

机械管卡在海底管道维抢修中的应用 下载:47 浏览:481

任跃龙 杜应军 张宏强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田开发、生产与油气外输的主要设施。管道损坏事故多种多样,其中因施工缺陷、介质腐蚀、机械损伤等原因造成的管道变形、穿孔、裂缝、断裂腐蚀等损伤较为常见,在应急保护及修复该类损伤管道时较常采用机械管卡水下修复法。总结了国产机械管卡应用于水深小于60 m以下的海底管道损伤修复的通用做法,水深大于60 m的海底管道损伤修复工作也可以参考该方法。

新型装备对海底管道维抢修技术的推动作用 下载:38 浏览:508

任跃龙 李泽军 张红强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某海上油田注水管线运行一段时间后因腐蚀产生了两处穿孔泄漏,需对两处泄漏点进行应急封堵。新型装备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海底管道维抢修作业的效率,推动了海底管道维抢修技术的发展。MS1000声呐扫描系统提高了海底管道泄漏点探摸查找技术的工作效率,动力定位船的应用提高了海底管道修复技术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高压水涂层清理设备提高了海底管道涂层清理技术的工作效率。

海底电缆移位施工方法在渤海海域的应用 下载:62 浏览:370

王绍则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以渤海海域某平台海底电缆移位项目为例,简要介绍了海缆移位的施工方法,指出了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和海缆安全保障措施,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缩短平台停产时间,减少安全隐患,可为同类型的海缆施工项目提供借鉴。

海底管道不停产带压开孔技术的应用与分析 下载:65 浏览:337

杜应军 潘东民 张宇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介绍了水下不停产带压开孔技术在渤海某海底输气管道修复作业中的应用,并对水下带压开孔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带压开孔作业过程中的各种施工风险及相关控制措施。

立体膨胀弯在不稳定海床海底管道维修中的应用 下载:26 浏览:317

成二辉 潘东民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基于立体膨胀弯的海底管道湿式维修技术的应用包括了立体膨胀弯的设计和安装。该技术综合应用了海底管道挖沟、混凝土涂层清理、管线冷切割、机械连接器安装、水下法兰测量等技术,为海底管道湿式维修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

海底管道法兰保护器的创新设计及应用 下载:16 浏览:223

崔占明 姜学录 于银海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针对多起海管法兰被锚缆拖挂受损事件,研究了国内外海底管道法兰保护器结构的设计特点,提出了两种新型法兰保护器。实践表明,新型法兰保护器可以有效地降低法兰被破坏的风险,且其安装便捷,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

海底管道泄漏监测系统性能指标的思考 下载:44 浏览:242

刘洋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10期

摘要:
目前,我国海底管道已经超过6 000 km,发生过多起泄漏事故。海底管道泄漏监测系统暂时处于研究阶段,国内外还未建立起统一的标准规范。对于海底管道泄漏监测系统指标的考量,可靠性、灵敏性、准确性、稳健性等主要指标以及定位精度、作用范围等次要指标需要关注。结合性能指标以及常用的管道泄漏监测方法评分分析表明,计算类的监测方法较适合于海底管道。同时,多种泄漏监测方法组合使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理论的海底管道电加热方法的选择 下载:45 浏览:317

丁丽1 张加胜1 蔺爱国2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4期

摘要:
针对海底管道流动安全保障技术方案的选择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理论进行综合评价,考虑投资费用、热效率、可靠性、适用长度、施工难易程度及水深6个因素,建立了海底管道电加热方案的综合评价体系模型。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模型中每项因素的权重,然后利用灰色分析理论计算海底管道电加热各方案的最终关联度从而综合评价其优劣,并以海上油田WHPA平台通过长约5.3 km的海底管道输送至平台B的电加热方案为例,进行了综合评判检验。用这种方法选择出的电加热方案能最大程度实现安全、高效、经济的输送原油目的,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沈家湾区域复杂水域环境对船舶施工的影响 下载:70 浏览:387

俞家锐 李向宇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沈家湾区域波浪条件对吹沙船施工影响较大,因水上交通频繁,台风、寒潮大风等恶劣天气盛行,附近海底埋设多根海底电缆等因素,导致沈家湾区域吹沙船施工位置难以选择。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工程施工区域内存在的各类施工安全风险,在保障施工区域内各类船舶通航安全、通畅的前提下,根据吹沙船、运沙船施工时的吃水要求,在水深条件满足并避开海底电缆的区域,选择了一个安全有效的吹沙船位置施工布置点。

基于能量特征的微震信号初至拾取研究 下载:38 浏览:423

王冲鹏1 刘怀山1,2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11期

摘要:
微震信号初至拾取是微震资料处理的基础,针对微震资料信噪比低,传统方法拾取精度差、无法适应噪声强度变化、复杂波形拾取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特征的微震信号初至拾取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微震记录的信噪比进行估计,然后通过滑动时窗提取其提升小波包能量不纯度特征及改进的时窗能量比特征,根据构造的特征函数进行能量特征分析从而得到特征曲线,最后利用特征曲线的极值点拾取微震信号的初至到时。将该方法应用于仿真信号和实际微震资料,结果表明,该方法抗噪性好,不受噪声强度变化的影响,能够准确拾取最大峰值有延时的微震信号初至。

涠西南凹陷复杂构造区海底电缆观测系统设计与优化 下载:87 浏览:495

焦叙明 张鹏 陈磅 刘旭明 唐进 张兴岩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10期

摘要:
涠洲凹陷位于北部湾盆地,主力勘探层系为流三段,油藏类型为构造背景下断层切割形成的断块油气藏。受流二段厚层泥岩和底部油页岩影响,现有拖揽采集地震资料落实复杂断块和油藏描述非常困难,无法满足勘探和开发需求。海底电缆采集技术是改善中深层复杂构造成像重要的技术手段。因此针对涠西南凹陷典型构造,从地质模型出发,结合实际海底电缆地震采集资料,对观测系统进行了优化,重点针对面元尺寸、接收缆距、最大偏移距以及空气枪震源进行了优化论证。靶区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涠西南地震资料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提高了复杂断块成像精度,保证了后续地震解释研究的可靠性,促进了该区域后续勘探开发,为涠西南类似地质条件的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广西桂中南部地区富硒土壤硒含量及其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 下载:60 浏览:183

柴龙飞1 李杰1 钟晓宇1 郑国东1 欧阳鑫东1 陆康运1 雷天赐2 蔡鹏捷3,4 《土壤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为了解广西桂中南部地区富硒土壤的硒含量及其分布特征,明确土壤硒与主要土壤性状指标的关系,选择水田和旱田,分别于0~20 cm和150~200 cm深度取样,测定土壤全硒含量及主要理化性状。结果表明,桂中南部地区农田表层土壤(0~20 cm)全硒平均含量(算术平均值)为0.77μg g-1,93.76%的农田表层土壤属于富硒土壤(0.4~3μg g-1),深层土壤(150~200 cm)全硒平均含量为0.62μg g-1,79.04%的深层土壤属于富硒土壤,研究区内的表层和深层土壤全硒都达到足硒标准(0.175~3.000μg g-1)。广西桂中南部研究区内农田土壤硒含量与土壤的Al2O3、Fe2O3、有机碳呈正相关,与pH值呈负相关,旱地土壤相对于水田土壤富Al2O3、Fe2O3、有机质,低pH值,导致旱地土壤的硒含量高于水田土壤。据此表明,广西桂中南部地区农田土壤有利于种植富硒作物。

定点扫描声呐在海底管道维护治理工程工效评价中的应用 下载:50 浏览:411

李东德1 郑震生2 熊爱成1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12期

摘要:
主要介绍了定点扫描声呐系统(MS1000)的扫测原理,以及在海底管道维护治理工程工效评价中的应用。为了解决海底管道隐患治理工程工效检查、评价技术手段不足等问题,提出使用定点扫描声呐技术来提高功效评价客观性和准确性的方法。通过侧扫声呐系统、多波束系统、扫描声呐系统分别对同一区域进行地貌调查,对其扫测图像以及10个特征点的绝对坐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扫描声呐效果最佳的结论。此外,通过对两个工程应用实例的分析,发现定点扫描声呐在海底管道维护治理工程功效评价应用中优势明显,在浑浊水域依然具有高分辨率,尤其适用于渤海胜利油田水域。

海底管道回收工具设计与试验研究 下载:60 浏览:368

虞明星1 陈建长2 李怀亮1 于文太1 王福山3 马天亮2 吴仕鹏1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海底管道回收工具是海底管道维修的核心装备,通过分析海底管道回收工作流程及回收工具结构,指出钢球胀紧和内驱动控制是海底管道回收工具的核心技术。分析了钢球胀紧原理,得出胀紧机构锁紧与解锁条件,提出了内驱液压控制机理。为了保证海底管道回收过程可靠性和回收工具使用寿命,将钢球与海底管道的耦合模式设计为硬-软耦合,钢球与球笼、钢球与芯轴的耦合模式设计为硬-硬耦合,进行了胀紧机构有限元分析和产品设计。对研制的海底管道回收工具开展了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研究,并成功进行了试验验证。

深水海底管道预调试技术概述 下载:71 浏览:447

高磊 叶永彪 曹聚杭 张捷 杨志彬 胡成 李张婕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深水油气田开发中,海底管道预调试施工面临诸多难题,常规作业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作业要求。目前深水海底管道预调试的施工技术主要有两种:连续油管技术与水下模块技术。对比两种技术的优劣,水下模块技术在海底管道清管、试压施工中具有明显优势。不同公司使用的水下模块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单功能水下橇,主要包括水下清管橇、水下试压橇和水下数据记录橇,分别实现海底管道注水清管、海底管道试压与数据记录;另一类为多功能水下橇,集海底管道清管、试压及水下记录功能于一体。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水下清管试压橇SFHM为例,详细介绍其清管试压过程,并重点介绍其在流花16-2项目中的应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