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古桂林水系思想对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下载:27 浏览:247

蒋莉蓉 曹长春 蔡维炯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水系规划设计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桂林水系思想重点在于在峰值负荷时给水以更多空间,实现峰值蓄水和季节性蓄水。本文针对当前多数城市化建设面临的城市内涝问题,通过分析现代桂林内涝积水原因、古代桂林水系格局及其排涝优势和古桂林水系思想在现代桂林水系中的典型应用,给出了基于古桂林水系的现代海绵城市建设思路。

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水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下载:49 浏览:359

王会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本研究以连云港市徐圩新区海绵城市建设为背景,通过云湖水生态系统构建、云湖调水排盐,构建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的水生态系统,有效提升云湖水质,解决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内涝灾害、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实现了片区水环境改善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本研究可为类似区域的海绵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径流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下载:92 浏览:473

翁窈瑶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本文结合目前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分析对比了国外水敏性城市理念与国内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技术,提出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通过渗透性铺装、生物滞留设施、城市绿地等海绵建设体,可以有效地兼顾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控制,减小下游污水处理的压力,提高城市降雨径流的处理效率,为城市雨水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基于水损失新概念的海绵城市建设探讨 下载:83 浏览:489

张鸿 张进朝 宋承礼 朱云鹏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1期

摘要:
水损失新概念补充了水土流失理论基础,契合并完善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海绵城市建设起到了理论支持作用。介绍了水损失新概念、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及其关联性,提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水损失量估算方法和水损失监测内容。将水损失的概念应用到海绵城市建设中来,希望进一步明确水损失治理标准,健全水土保持理论体系,为新形势下水土保持工作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保障和智力支持。

初论西安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 下载:87 浏览:493

吕薛锋1 董丽娟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5期

摘要:
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减轻城市内涝灾害、拦蓄地表径流补给地下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西安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措施主要有减少河流、渠道、地面等的混凝土硬化率,推广柔性治水、透水地面铺装等;植物措施主要有因地制宜选用乔灌草藤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建设下凹式绿地,恢复、建设城市湿地等;临时措施主要包括临时拦挡、临时排水沟、临时密目网苫盖、彩条篷布苫盖、沉沙池、洒水抑尘等。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探索合肥市海绵城市建设道路系统设计——以长江东大街为例 下载:47 浏览:420

刘宁 孙琪琛 萧谦 徐婉仪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10期

摘要:
从合肥市长江东大街2016年暴雨后产生内涝几个原因出发,基于循环经济理念,提出合肥部署海绵城市建设所面临主要规划难点以及规划设计建议。研究给出了合肥市长江东大路设计模拟结果,采用SWMM模型(暴雨洪水管理模型)对长江东大街的设计结果进行了预估评价,得出海绵城市道路的雨水径流控制优于传统城市道路,更接近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环境,有利于保护城市道路系统的生态环境。

国外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洪管理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下载:95 浏览:501

吴园园1 操家顺2 薛朝霞1,2 赵昌爽3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通过对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核心理念和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的梳理,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方面探究国外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洪管理中的成功经验,目的在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雨洪管理先进经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研究结果表明国外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的雨洪管理措施都因地制宜地促使城市排水系统可持续发展,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与低影响开发下的雨洪管理紧密相关。可见由于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这些成功经验对建设海绵城市理论、方向和技术有很深远影响的启示,包括海绵城市的系统性规划、加快"海绵体"建设和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和自然循环的有机结合等,同时对目前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基于景观设计的海绵城市建设公众教育策略研究——以成都市活水公园为例 下载:68 浏览:480

杨青娟1 来雪文1 杜庆波2 《中国建筑》 2019年9期

摘要: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城市水问题,我国提出建设海绵城市应对相应挑战。公众教育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因素值得重视和研究。该文首先分析公众教育的重要性,并阐述景观设计作为公众教育途径的可行性,从景观体验的角度分析基于景观设计的公众教育内容以及实现公众教育的策略。该文进一步以著名的成都活水公园为例,阐述、分析结合海绵型公园改建和优化过程贯彻公众教育的策略。研究认为重要的海绵城市可持续雨洪管理景观建设项目应注重公众教育策略的运用,更好地推动海绵城市理念不断普及,从而有利于我国城市水资源问题的解决。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滨河绿道景观规划设计——以内江市小青龙滨河绿道为例 下载:81 浏览:494

刘谦 倪琪 《中国建筑》 2019年5期

摘要:
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应对城市雨洪问题,可充分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滨河绿道进行雨洪管控。该文首先分析了城市滨河绿道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承担的作用,总结了我国城市滨河绿道建设的不足,然后提出了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滨河绿道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模式,主张从源头控制、中途传输、末端调蓄三个阶段对城市滨河绿道进行集水、输水、汇水景观设计,实现从源头到末端的雨洪管控。并以内江市小青龙滨河绿道为例,探讨了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如何更好地构建城市滨河绿道,以期为城市滨河绿道建设提供借鉴。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措施 下载:40 浏览:459

李辉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5年4期

摘要:
城市雨洪管理是国际研究热点和前沿,也是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的重大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国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雨洪管理措施的空间布局优化对提高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雨洪管理新理念中,海绵城市作为发展焦点,能够以切实可行的方式解决城市内的渗水和储水问题。这种方法增强了城市在自然灾害或环境变化中的灵活性,将城市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详细分析海绵城市建设情况,并通过实际案例展开分析,总结大量的成功经验,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 下载:43 浏览:470

张祖鑫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5年3期

摘要: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海绵城市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国参考国外先进的雨洪治理理念提出的一个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城市建设时保护自然的方法,主要内容是要求我们的有关部门必须将自然的雨水滞留住,实现对其净化后循环使用的目的。通过与排水系统的紧密结合,分析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让雨水可以得到资源化的合理利用,将其海绵般的吸水和渗水功能能够充分进入排水系统。本文将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方针和政策有针对性地对园林景观的设计提出战略举措。

绿色国土空间规划与海绵城市建设的整合路径研究 下载:43 浏览:442

朱广娟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5年2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融合,并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具体目标包括:阐述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探讨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和互补性;提出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融合的方法与策略;通过国际和国内的成功案例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法;最后展望一下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走向。

试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下载:46 浏览:466

陈钧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5年2期

摘要:
为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我国市政给水排水设计应更加重视“海绵”的概念,以“海绵”的概念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更好地保障城市的水环境,缓解城市内涝,提高城市的耐涝抗旱能力,对于促进城市水环境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运用 下载:45 浏览:454

李明强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5年1期

摘要:
本次介绍了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及原则,并探讨了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具体应用。通过渗、蓄、排、净、用、保六大原则,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建设中能够有效管理城市雨水,减缓洪水问题,并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然而在实践中,海绵城市还面临技术、管理与策略等方面的挑战。因此,本次提出了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制定具体政策和加强跨部门协作等对策,以推动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建设中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实践 下载:99 浏览:1024

王明隆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4年12期

摘要:
海绵城市建设以实现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市水环境的改善为目标,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海绵城市理念入手,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与挑战,探讨了创新实践的核心内容,包括低影响开发技术应用、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多方协作机制构建等,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管理路径和实施策略。

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水土保持研究 下载:152 浏览:2045

蔡晓毅1 林吓胜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2年9期

摘要:
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加速,以及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已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目前,中国各城市在生态环境保持方面的问题也日渐增加,人们因此广泛的关注于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以及增加对地面排水工程投入的力度。这一过程中海绵城市的理念也被社会各界所重视,以各种途径的保护水土作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策略。

城乡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路径 下载:197 浏览:2026

朴金姬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1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存在着水资源短缺和内涝的问题。由于海绵城市有“弹性”的特征,海绵城市可以吸收、储存、排放、清洁并在需要时释放水,这可以有效地缓解上述内涝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然而,由于海绵城市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概念,目前对海绵城市的研究或现行体系都不是很完善。本文将从城乡规划层面阐述了当前海绵城市存在的问题,阐述海绵城市在城乡规划中的实施途径。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市政道路设计要点 下载:3210 浏览:3537

张建敏 《交通技术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的骨架,是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载体,在市政道路设计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海绵城市”理念,有利于推进城市道路对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减轻对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暴雨安全有保障”的目标。本文通过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进行研究,阐述海绵城市建设的优点,并对此理念下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解决城市内涝等问题,优化道路管网,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