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一体式骨瓣双侧额颞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下载:78 浏览:500

​王浩1 胡深2 陈东1 胡继良1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探讨一体式骨瓣双侧额颞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采用一体式骨瓣双侧额颞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9例,本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 2例单侧病变患者术中发现脑组织膨出,行对侧脑组织探查,发现迟发性血肿并手术清除。余病例均无因恶性脑膨出行内减压。术后10d内患者颅内压波动在20mmHg左右。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显示19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0例(52.6%),轻残4例(21.0%),重残2例(10.5%),植物生存2例(10.5%),死亡1例(5.26%)。4例患者出现轻度硬膜下积液,其中3例行颅骨修补术后积液基本消失。术后并发癫痫5例、脑脊液漏2例、颅内感染3例。结论对于需要去大骨瓣减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一体式骨瓣双侧额颞部去骨瓣减压术可有效减压,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神经功能损害轻。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下载:87 浏览:413

谭庆红 王丽华 刘婷婷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探讨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采取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未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相关基础资料进行对比,针对相关因素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及消化性溃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中性粒细胞比例、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腹水比例、脾厚度、红色征比例均超过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白蛋白、血小板计数以及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门静脉内径、脾厚度、白蛋白、血小板计数以及红色征等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实施护理,对于促进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下载:43 浏览:272

谭庆红 王丽华 刘婷婷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采取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未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相关基础资料进行对比,针对相关因素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及消化性溃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中性粒细胞比例、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腹水比例、脾厚度、红色征比例均超过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白蛋白、血小板计数以及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门静脉内径、脾厚度、白蛋白、血小板计数以及红色征等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实施护理,对于促进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结缔组织病合并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1例 下载:38 浏览:429

胡秋 黄勤 刘冬舟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合并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IPH)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1例结缔组织病合并IPH患者的临床特点,随访观察治疗结果并结合文献报道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在病程中出现呕血、黑便、脾亢进等门脉高压表现,血液系统三系降低,抗核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经降低门脉压力以及控制结缔组织病治疗后好转。结论结缔组织病合并IPH发病率较低、发病机制不明,相关病例报道非常罕见,常造成临床上的误诊或漏诊,故结缔组织病患者出现门脉高压时应警惕IPH,以免延误治疗。

探讨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在食道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105 浏览:916

袁华 《肿瘤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阐明食道癌的病理机制及护理方式,分析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的有效性。方法:2023年2月-2024年4月开展研究,从医院胸外科现有病例信息中遴选出48份,且以上信息的诊疗结果均为食道癌,结合随机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护理措施分为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常规护理,评估可见生活质量、护理评价。结果:研究组经干预后生理、心理状态的预后恢复速度及各项生活功能在评测中的表现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干预后对营养干预护理流程的熟悉度及饮食服务工作的落实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显著提升了食道癌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对于促进患者生活恢复有一定作用。

激励性护理联合共情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100 浏览:1096

成嗣佼 文艺 熊礼乐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阐明肺癌的病理机制及化疗护理的常用方式,分析激励性护理联合共情护理的有效性。方法:2023年2月-2024年3月开展研究,从医院胸外科现有病例信息中遴选出70份,且以上信息均接受肺癌化疗,结合随机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护理措施分为激励性护理联合共情护理、常规护理,评估可见自我感受负担、情绪控制、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经干预后对化疗相关负担的认知情况及面对负担时的自主接受力,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干预后常见负性情绪的疏导程度及面对各类事件下的情绪稳定性,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干预后服务质量达标的总例数及满意以上统计占比,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激励性护理联合共情护理针对性地强化了肺癌化疗患者的疾病认知力,确保患者能够以相对稳定的态度及情绪接受治疗,适用于临床康复。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