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深海采矿重载月池台车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下载:61 浏览:392

谢梦琪1,2 余倩1,2 杨高胜1,2 杨光1,2 陈丹东1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利用ANSYS软件,采用SolidWorks实体单元导入形式对整体式月池台车结构进行典型工况分析,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和材料特性比较,对整体式月池台车结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优化,优化后月池台车采用拆分式结构,承载能力强,最大应力降低,形变量减小;显著提高了设计质量,并且能够满足深海采矿重载设备的承载和转运要求,为类似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基于弧形翼板深海潜航器无动力螺旋下潜方式研究 下载:55 浏览:396

王光越 黄红飞 冯朝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深海潜航器是进行深海作业的主要设备。针对深海潜航器下潜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问题,研究了深海潜航器无动力螺旋下潜的方式,设计了无动力下潜的弧形翼板,最终通过实际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一种深海探测装备耐压结构设计方法和承压性分析 下载:84 浏览:479

赵龙1 吴国俊2 吕沛2 《中国机械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通过设计深海探测装备耐压壳体,以求从经济、制造和技术优化等多方面指标综合分析耐压壳体的最优结构形式,并详细阐述了双圆柱舱体一体化结构形式的设计原因,材质的对比分析和选择,铝合金的防腐处理方式等。最后结合所设计的壳体结构,从理论上对曲面薄壳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曲面和实体的组合单元模型进行了非线性的和线性的混合仿真分析,从而在理论上验证了设计的最终结果在强度和结构稳定性上是符合要求的。

深海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浅析 下载:32 浏览:1339

吴潘亮 《海洋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近年来,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使能源和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世界范围内的海洋资源争夺战也有愈演愈烈之势,原油价格的高企催生了海洋油气开发的热潮。因而,世界对海洋装备的需求也不断高涨,全球海洋装备业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随着陆地及近海油气资源逐渐减少,为满足强劲增长的能源需求,世界先进国家将油气资源的开发重点投向了深海,深海油气钻采等海洋技术及装备已成为国际海洋工程界的研究热点。

国际海底管理局能力建设工作研究与启示 下载:64 浏览:424

史先鹏 高翔 管艳华 《海洋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文章研究国际海底管理局为提升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海底事务所开展的能力建设工作的政策法规依据,系统梳理国际海底管理局已经开展的能力建设相关工作,分别介绍国际海底管理局开展的承包者培训项目、海洋科学研究项目、国际海底管理局实习生培训项目和其他能力建设项目以及有关项目的关注点,分析已开展的能力建设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启示。

基于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海战略新疆域建设 下载:59 浏览:245

史先鹏 邬长斌 《海洋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为加快我国深海事业的发展,促进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文章基于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分析深海战略新疆域的内涵、地位及其与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深海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战略基地和全人类共有的资源宝库,是开展科技创新和推动科技进步的新场所,是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领域,是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新领域;我国应充分履行勘探合同承包者的义务、持续开展深海科技创新、加强深海支撑保障能力建设和系统开展深海战略问题研究。

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载人潜水器全局路径规划 下载:58 浏览:486

史先鹏1,2 解方宇2 《海洋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当前关于使用蚁群算法解决载人潜水器路径规划问题的研究,往往只注重路径的长度和算法收敛速度,容易忽略路径点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和路径的平滑度等要素。载人潜水器过于靠近障碍物航行时容易产生碰撞;按照不平滑路径行驶时,频繁地转向会降低航行效率。为解决这些问题,受人工势场法启发,文中在蚁群算法的概率选择环节引入障碍物惩罚因子φ和转向惩罚因子ψ,对路径点的选择加以限制。仿真测试表明,相比于传统蚁群算法和Dijkstra算法,该算法规划的路径与障碍物之间保持安全距离且转向次数更少,因此载人潜水器按照此路径航行时,安全性和航行效率更高。

“海龙Ⅲ”号ROV系统深海试验与应用研究 下载:48 浏览:485

任峰 张莹 张丽婷 孙元宏 孙嘉蔚 宋帅 《海洋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深海水下机器人主要用于深远海地质、矿物资源和生物调查研究,以及海洋石油工程服务等水下综合作业,能够实现深海近底高精度、长时间的定点取样作业及其他精细化调查。结合国内外深海ROV装备和技术发展现状,以新研发的6 000 m级"海龙Ⅲ"号ROV搭载"大洋一号"船执行的2018年南海综合海试和48航次为例,从深海试验流程和方法、浅水区功能测试、深水区功能测试、深海观测及取样功能测试等方面,详细阐述了ROV海上试验和应用作业过程,对作业水深、功率配置、水下运动能力、搭载能力等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了试验验证。海上功能测试和试验性应用结果表明,"海龙Ⅲ"ROV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系统在不同深度、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观测取样作业能力,创新了深水ROV作业方法手段,分析得出此类装备目前在国内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实际应用提出后期改进计划,以期为深海ROV的海试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深海治理概念与主题研究进展—基于我国深海政治与政策研究文献的解读 下载:37 浏览:387

王书明 杨国蕾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5期

摘要:
深海作为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新高地,拥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和开发潜力,深海资源开发与治理已成为21世纪的时代特征,深海战略已经成为众多国家核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海的战略特殊性决定了其具备鲜明的政治性与社会性,因此加强深海政治和政策研究是实现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对研究文献梳理发现,深海地缘政治、深海权益与战略以及深海治理机制是目前深海政治与政策研究的三大主题。未来研究需要从国家深海政策与全球深海治理机制的协调适应关系、区域间深海合作、全球深海制度建设等方向展开。

小型台式EDXRF现场快速测定深海沉积物中稀土元素 下载:63 浏览:438

张颖 汪虹敏 张辉 王赛 朱爱美 何连花 刘季花 李传顺 《海洋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为了提高海上现场调查中沉积物稀土元素质量分数测定的准确度,采用小型台式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对一个航次取得的3类(远洋黏土 、硅质软泥和钙质软泥)75个印度洋深海沉积物中稀土元素Nd和Y的质量分数进行现场测定.与实验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结果进行对比与相关性分析,建立现场测定深海沉积物中Nd和Y质量分数与15种稀土元素总质量分数的相关关系方程,以及沉积物中Nd与轻稀土总量 、Y与重稀土总量的转换关系,3种类型深海沉积物稀土元素间相关关系基本可用同一线性关系表征,3种关系的相关系数都在0.96以上.采用太平洋和印度洋不同类型深海沉积物样品进行验证,通过转换关系估算出的轻 、重稀土质量分数和总稀土量与实验室ICP-MS测定值基本吻合,相对偏差小于20%.结果表明,在大洋调查中小型台式EDXRF可应用于样品现场稀土元素质量分数的测定,这为调查现场及时了解大洋深海沉积物中稀土资源分布情况提供了一种重要可行测试手段.

寒潮过程中长兴岛近岸水体后向声散射观测研究 下载:66 浏览:442

杨壮春1,2 杨光兵1,2 王红1,2 陈亮1,2 《海洋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2018-01-17—03-11,在大连长兴岛附近海域开展了为期54 d的水文和气象连续现场观测,获取了风速 、气温 、海流 、波浪 、海冰 、以及水体回声强度等多要素观测数据.数据显示观测期间经历了2次完整的大风降温天气过程(寒潮),并且在降温后出现了显著的冰情.通过将回声强度数据转化为后向声散射强度,用后向声散射强度数据表征水体悬浮物浓度变化,利用EMD方法分解了后向声散射强度数据,分析了潮流和波浪在海面是否结冰情况下对沉积物再悬浮的影响.结果显示:海面结冰对潮流引起的海底沉积物再悬浮没有明显影响,但海冰却能通过抑制波浪来减弱沉积物的再悬浮.

海洋测绘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探索 下载:87 浏览:855

边莲莲 张珊珊 《中国海洋学报》 2024年3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海洋测绘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从传统方法到现代技术,海洋测绘技术的发展为深海矿产资源勘探、海洋能源开发、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等提供了有效手段。在环境保护方面,海洋测绘技术有助于海洋生态系统监测、水下地质灾害预警和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然而,面临着复杂地形和数据管理等挑战。未来,一体化技术、人工智能应用、多国合作和绿色可持续理念将引领海洋测绘技术迈向更加高效、环保的发展,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做出贡献。

直升机深海飞行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法 下载:74 浏览:1050

韩明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4年12期

摘要:
直升机深海飞行就是直升机在深海环境下执行的任务,它主要包括搜索与救援,科学探测和军事侦察。这一领域的技术挑战涉及高压及海水腐蚀等因素对飞行器材料和结构造成的影响、海洋环境下导航及通信难题、深海高压条件下动力及推进难题等。要想应对上述挑战,就必须在材料和设计上不断创新,使用抗压力更强和抗腐蚀性能更高的材料并在此基础上优化飞行器结构。促进导航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例如通过卫星及声纳系统来改善定位精度和信息传输效率。此外,动力系统优化问题至关重要,例如采用更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对推进系统进行调整设计等来满足深海这一特殊飞行环境。

直升机深海飞行的安全保障与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下载:78 浏览:1064

韩明 陈浩 姜士杰 杨帆 葛玉婷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4年11期

摘要:
直升机深海飞行遇到极端天气和救援困难等系列挑战,建立良好的安全保障和风险评估体系非常重要。本研究从提高生存率,降低经济损失,保证任务圆满完成等方面入手,对系统进行必要性分析。然后,对直升机设计和制造安全标准,航前安全检查和维修措施及航时实时监控和应急响应策略进行论述。在风险评估体系中,论文阐述了风险评估方法与模式,对关键风险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构建出系统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这些发现有利于增加直升机深海飞行安全性和减少事故发生率。

直升机深海飞行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法 下载:81 浏览:1130

韩明 陈浩 韩栋 郭禹涛 黄远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4年8期

摘要:
直升机深海飞行就是直升机在深海环境下执行的任务,它主要包括搜索与救援,科学探测和军事侦察。这一领域的技术挑战涉及高压及海水腐蚀等因素对飞行器材料和结构造成的影响、海洋环境下导航及通信难题、深海高压条件下动力及推进难题等。要想应对上述挑战,就必须在材料和设计上不断创新,使用抗压力更强和抗腐蚀性能更高的材料并在此基础上优化飞行器结构。促进导航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例如通过卫星及声纳系统来改善定位精度和信息传输效率。此外,动力系统优化问题至关重要,例如采用更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对推进系统进行调整设计等来满足深海这一特殊飞行环境。

Al对深地深海光纤传感承荷探测电缆铠装钢微观组织的影响 下载:495 浏览:3523

董铂1 夏迪星2 武阿林2 杨恒勇2 乔文玮2 《光电子进展》 2022年2期

摘要:
设计了2种不同Al含量的深地深海光纤传感承荷探测电缆铠装钢,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两种试验钢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一、质量分数为3.97 wt.%的Al元素增加了试验钢的微观结构中出现了先共析铁素体,获得了约为12.3 Area%的先共析铁素体;二、Al元素减小了试验钢珠光体团的大小,珠光体团的尺寸由16 µm减小至14 µm;三、Al元素细化了试验钢珠光体组织中渗碳体的层间距,由120 nm减小至103 nm。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