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双镲的演奏方式和临场演出之应用——以经典的交响乐作品为例 下载:31 浏览:301

张大智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基于长期乐队实践和体会,文章从双镲演奏动作轨迹、幅度范围的变化入手,归纳为闭合式、半开放式、全开放式三种双镲演奏方式,并且以不同类型的经典作品实例来讨论双镲的演奏方式当更有实践意义。

从热情到方法:话剧初创期专业化追求对演出水平的提升 下载:89 浏览:494

徐煜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爱美剧运动提倡以业余演剧挽救早期话剧的危机,原因在于其认为文明戏的衰落,是源于话剧职业化构成了话剧发展的障碍。然而文明戏的衰落并非由于职业化,而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从事者对方法、技术和演剧规范的生疏,以至于无所顾忌地胡乱发挥而致。而在新兴话剧立足未稳,专业规范、创作观念尚未完整之时,孤立地反对职业化,也模糊了掌握话剧创作所必需的技术方法的难度。业余演剧本身也不足以自发地产生演剧的创造力,相反还可能把演剧活动带入没有约束的散漫状态。后来话剧的发展表明,真正使得中国建立起本土的话剧体系的,正是职业化的作风和对专业方法的探索钻研精神。

民俗视野下的安澜戏与祈雨戏 下载:46 浏览:380

张帆 《当代艺术》 2019年5期

摘要:
从文化学与民俗学角度切入戏曲研究,能够看到戏曲文化与民间祭礼的独特关系。以安澜戏与祈雨戏这一对辩证统一的祭祀演剧类型为例,从演出形式与内容两方面进行考量,都能看到水崇拜、水神信仰在中华民族演进中的重要地位,甚至其对戏曲史本身也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古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的水上演出活动及留存至今的水上戏台、船台等演出空间,以及戏曲文本中俯拾皆是的水神信仰内容,为我们提供了资料与实物两方面的例证。

文明戏莎剧演出与中国戏剧现代性 下载:49 浏览:349

陈莹 《当代中文学刊》 2018年2期

摘要:
本文通过对文明戏莎剧在中国演出情况的论述,揭示文明戏莎剧演出与中国现代戏剧共生共长的复杂关系,以及它对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重要意义。

有关群众文化声乐艺术演出和辅导的探析 下载:101 浏览:2058

黄可章 《当代艺术》 2024年11期

摘要:
随着新时代改革的到来,群众文化声乐艺术活动也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一个地域的群众文化声乐艺术代表着当地人的艺术文化,不同的文化声乐艺术将直接影响整个地区的发展水平。群众文化是有着多元素的发展方向,而声乐艺术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重点在探析有关群众文化声乐艺术演出和辅导,着重分析群众文化声乐艺术演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具体解决方法,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可以使人民群众在高强度的生活压力中得到精神的满足。

群众文艺演出中主持人气质的培养实践 下载:182 浏览:2075

邓可敏 《中国文学》 2021年10期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进一步的得到了一定提升。那么在群众文化的建设过程当中,以多元化的形式高速前进,为使群众文艺表演提出丰富性的表演内容,以琳琅满目的表演呈现,在群众演出当中应运而生。但目前我国的主持人多为节目演员客串,而他们的专业性不够高,其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很难达到演出所要求的质量标准,为进一步提升作出了以下探究。

浅析商业文艺演出对社会群众文化发展的影响 下载:170 浏览:2016

吕继跃 《中国文学》 2021年7期

摘要:
群众文化作为一种服务于大众的艺术文化形态,不仅充实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群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显著提高了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水平,同时对我国文化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商业化演出对群众文化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商业文化演出促进群众文化繁荣发展的具体措施。

布袋木偶表演课程创新教学方法 下载:390 浏览:1417

林梦超 《中国教育学报》 2023年3期

摘要:
布袋木偶表演是中国传统艺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然而,对于新一代年轻学生来说,受现代化的影响,他们可能会对布袋木偶表演这种艺术形式感到陌生,这也为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从地方资源、信息化、“剧组式”教学、公益演出等方面,阐述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布袋木偶表演,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同时树立他们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民族自信。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