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我住长江头》张权演唱版本研究 下载:27 浏览:313

何珍贵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我住长江头》由青主谱曲,歌词取自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歌曲旋律与伴奏相互交融,民族韵味浓厚,极具艺术感染力。张权演唱的《我住长江头》深情独特,以其合理的气息运用、严谨规范的咬字吐字以及细腻的情感处理将歌曲的意境表达得极其准确。

贝多芬《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不同演奏版本探究 下载:69 浏览:416

李欣凝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本论文从贝多芬成长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对贝多芬的性格影响进行初步分析,并结合其学习经历及各阶段心理变化,对这首音乐作品创作阶段的思想加以具体分析。最后,结合三位现代钢琴家的演奏视频以及我对此曲的演奏心得来具体分析这首协奏作品的演奏风格。

《将鉴论断》作者与版本源流考——兼论其在东亚范围内的传播 下载:19 浏览:161

翟士航 董恩林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将鉴论断》一名《历代将鉴博议》,其作者旧题为"戴少望"或"戴溪",然而通过对戴溪生平的考察,可以确知这一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包恢《敝帚稿略》所载《跋邓州通判饶公将鉴》表明,饶廷直才是此书的初撰者。《将鉴论断》中原无将领简传,朝鲜本《将鉴博议》中的传文系朝鲜世宗下令添加,现存朝鲜本并非直接翻刻自元至正本。《将鉴论断》在宋元明时期作为军事教育读本和武举考试参考书,得到较广泛的传播;在朝鲜王朝,《将鉴博议》更是被官方纳入武举考试范畴,备受重视;此书在日本也有流传。

《华盖集续编》校读记——兼谈2005年版《鲁迅全集》第三卷的校勘问题 下载:55 浏览:353

侯桂新 《中国文学》 2020年11期

摘要:
要扎实推进鲁迅研究,对鲁迅所有作品进行精细校勘是必备的前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曾被认为具有校勘精细的优点,但面世以来也被学界发现存在不少问题。仅以《华盖集续编》为例,通过汇校鲁迅手稿、原刊、初版本及全集本,可以发现各版差异甚多。原刊和初版本的讹误大部分在初版本和全集中得到纠正,但也存在手稿不误而原刊有误、原刊不误而初版本有误、他版无误而全集有误等复杂情形。总计初版本约有错讹40处,全集约有错讹10处,通过比对各版,可以发现全集在校勘的原则与方法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时至今日,对《鲁迅全集》进行彻底校勘须立即付诸行动,出版质量更为可靠的汇校本和校注版《鲁迅全集》应该提上日程。

“川版”《原野》的文学史意义 下载:45 浏览:383

丁文 《中国文学》 2020年9期

摘要:
"川版"《原野》诞生于1980年代初期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下,但曹禺依照的是1950年代初期的文学史评价来对"文化生活版"《原野》进行修改,体现出文学史对文学经典的反向书写,表明1950年代的文学规范仍对现代作家与现代文学经典构成持久改造。而作家主动与之对号的心态,也包含着值得反思的文学史、思想史、知识分子精神史等重要问题。

鲁迅1929年燕京大学讲演的另一版本 下载:62 浏览:389

刘涛 《中国文学》 2019年11期

摘要:
《评所谓革命文学》是鲁迅著名讲演《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五月二十二日在燕京大学国文学会讲》的原初记录,它的发现为研究鲁迅的讲演活动和革命文学观,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参考文本,同时,以它为个案,还可进一步研究现代作家讲演记录稿的版本变异和文本生成问题。

陶弘景集的书籍史——以方法论层面的重编制作及版本演化为视角 下载:26 浏览:136

刘明 《国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由于汉魏六朝别集存在六朝旧集和重编本两种成书层次,重编本辑自传世典籍的文本属性决定了它并不具备充分的文学史意义,只是作为物质性版本载体而存在,具有文献学意义。这意味着研究重编本的唐前别集,应将编撰成书、补辑校订、抄写刊印诸角色功能和版本谱系的梳理融为一体。即将触角延伸至典籍文本生成的完整环节中,而非单一的作家作品模式。借鉴西方的书籍史理念,并作为一种方法论引入到重编本别集的研究中,同时根植传统的古典文献语境进行话语体系的改造。初步构拟出作品的著者、书籍的制作者、流传过程中的读者和典籍内容演化的层累性四种术语,著者、制作者和读者具备同等地位的角色功能,典籍的生产和最终定型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改变作家的唯一权威性地位。从作品到典籍不止存在一位制作者,编抄校订刊印和阅读等手段都在发挥作用,使典籍的文本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层累性。以陶弘景集为个案的考察表明此路径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既扩展了传统文献学的研究范畴,也尝试性地构建出基于汉魏六朝集部典籍的中古文学史料学的学术体系。

版本视域下的“十七年”长篇小说 下载:45 浏览:400

罗先海 金宏宇 《中国文学》 2018年6期

摘要:
对"十七年"长篇小说的研究应沿着"版本—文本—变本"的视域推进。首先应识察长篇小说版本本性、版本内容构成和物质形态变化导致作品版本演变,呈现版本密度频、版本源流杂、衍生版本多等特征。其次应把版本构成置换为文本构成,着重考察副文本与正文本的关联,副文本的在场史料信息在参与正文本阐释过程中,也使历史化叙述路径走向更深的学理层次。最后还应落脚到变本视域,突出文本"纵"的维度,重点关注小说文本修改,这种修改常常导致作品艺术质量的损耗。这是一种不同学科角度的整合型叙述。通过关注版本本性、文本构成、变本蜕化及呈现出来的文学与历史关系,可为"十七年"长篇小说乃至当代文学历史化叙述寻觅新的路径。

被“冷藏”的青年代表作及其改写——姚雪垠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之版本考释 下载:46 浏览:354

吕彦霖 《文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创作于1939年,被姚雪垠视为青年时期代表作的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自诞生以来就"命途多舛"。它经历了成为畅销书的"辉煌",又因遭遇批判而在大陆被"冷藏"四十余载,却又在香港和南洋地区广有读者。1980年代后期姚雪垠为出版文集,在1986年、1987年对小说进行了两次修改,使其拥有了三个形态迥异的版本。文章试图结合历史语境,解析小说被"冷藏"的原因。通过对三个版本的细致考释,还原文本生成过程及其内在结构的演进,揭示其不同的版本本性,并对作者的修改意向及改写心理稍作探究。

浙图藏《九宫谱》版本与查继佐曲学思想考 下载:47 浏览:394

黄金龙 《当代艺术》 2019年9期

摘要:
《九宫谱定》十二卷《总论》一卷,清东山钓史、鸳湖逸者同辑,浙江省图书馆孤山馆区藏有完整版本,但破损较为严重,原书版本信息页和序文页均缺损不见,内文字迹亦多有模糊。经与郑振铎藏本、苏州图书馆藏金阊绿荫堂刻本对比分析,可以确定三者为同一刻本。《九宫谱定》最终完成于查继佐入粤期间的顺治十四年(1657)至顺治十六年(1659),最终刊行应在顺治十七年(1660)的四月到秋末。该曲谱上承沈璟《增定查补南九宫十三调谱》、王骥德《曲律》,在理论与舞台实践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有一定的创见,其曲学思想影响了《钦定曲谱》,张大复的《寒山堂曲谱》《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吴梅的《南北词简谱》《曲学通论》,许之衡的《曲律易知》,王季烈的《螾庐曲谈》等曲谱的编排和对南曲格律方面的订正,因此,在南曲谱研究上应引起重视。

沈从文《芸庐纪事》的相关史料问题 下载:55 浏览:425

刘铁群 《文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沈从文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小说《芸庐纪事》曾先后在桂林版《人世间》、昆明的《文聚》以及天津的《益世报·文学周刊》上发表,后两次发表在内容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动。目前不少沈从文的"年表""年谱"以及研究资料对《芸庐纪事》刊发过程的描述存在明显的史料错误。与此同时,不少收录《芸庐纪事》的文集在对该作品内容的处理上也有比较严重的错误。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对沈从文《芸庐纪事》的相关史料问题作出考证与梳理。

《波动》“手抄本”说之考辨 下载:94 浏览:502

李建立 《文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几乎每一本论及小说《波动》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都会将之与"手抄本"联系起来,近年从"手抄本"的角度研究这部重要作品的文章和学位论文也越来越多。本文梳理了《波动》的写作与修改过程,提出《波动》并没有经历过传播意义的"手抄"环节,称不上"手抄本";同时,《波动》有过"手抄本"一说来自批评家对《波动》思想主调的不满,是基于"追加式"批判进行推理的结果,后来沿用"手抄本"说法的学者则是在特殊"文化心理"的作用下参与了以讹传讹。

王瑶关于《鲁迅作品论集》书信三通释读 下载:22 浏览:362

宫立 《当代中文学刊》 2018年8期

摘要:
本文结合《王瑶年谱》《王瑶著译年表》等相关史料,对新出现的王瑶致王永昌、李文兵三通书信略作钩沉,梳理《鲁迅作品论集》的出版过程。

杨绛话剧《称心如意》的版本与修改 下载:76 浏览:487

黄海丹 《当代中文学刊》 2018年2期

摘要:
《称心如意》自初刊本至文集本,历经三次修改。修改主要是细部的微调,包括用语规范化、清晰准确化、流畅化、细密化以及对口语式比喻的删削。总体上,修改堪称成功:经过修改,剧本的错别字、病句减少;表意更清晰准确,写人写事,更入情理;剧本亦更趋流畅;细密程度亦更佳。然而,亦有不成功的,乃至于失败的修改:用词的规范化造成了台词时代与地域特色的弱化;口语式比喻被大量删改,这使得台词的生活气息淡化,表现力削弱,幽默性降低。

浅论清代书画著录《大观录》错误——以《苕溪诗帖》为例 下载:89 浏览:858

胡珂昕 《国学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大观录》是清代吴升所作中国书画著录书,是吴升对其收藏或是所闻所见书画作品的记录。按时代顺序,体例清晰明了,内容多为自己亲眼所见或是本人收藏,对于书画作品的整理以及鉴赏有极大的意义。但是,在《大观录》中仍然有不少错误。米芾《苕溪诗帖》的跋文就有辑录不全、错字等现象。本文通过说明《苕溪诗帖》具体错误分析、试探究其原因来说明《大观录》的错误以及相关思考。

基于中国北方住宅类建筑讨论居住者的开窗行为对建筑建模及建模模拟结果的影响 下载:285 浏览:1275

陈骊锦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3年3期

摘要:
本文基于中国北方住宅的建筑使用情况及澳大利亚《NatHERS技术标准手册文件1.2》就建筑模拟结果与真实环境性能之间的差距、在建筑模拟中考虑窗户开启行为的益处以及建筑模拟中居住者开窗行为的随机模型和经验模型的差异所导致的局限性三个方面研究讨论了居住者的开窗行为对建筑建模和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建筑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下的建筑能耗表现存在较大差异;在建筑模拟的过程中考虑窗户开启行为有助于更加贴近真实建筑能耗使用情况且有助于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供可依据的数据支撑;模拟程序中的窗户运行曲线被迫按照固定或静态的时间表进行控制,并导致模拟结果与实际能耗使用量之间存在误差等。

基于虚拟化架构的电力监控系统版本管控技术研究 下载:314 浏览:2815

孙毅 顾博川 《电力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随着系统运行专业对调度控制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监控系统软件的规模愈来愈庞大,功能日趋复杂,但目前对电力监控系统本体信息管控工作尚未有效开展,各现场电力监控系统软件版本各异、错综复杂,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研究“电力监控系统本体信息管控与验证环境快速构建技术”,对有效管控电力监控系统的版本,规避由于功能升级、软件消缺,在手工维护程序更新环节出现差错带来的风险,提升系统的部署升级的工作效率,大幅降低时间和资金成本方面有重大意义。

基于虚拟化架构的电力监控系统版本管控技术研究 下载:159 浏览:2001

孙毅 顾博川 侯艾君 《中国能源进展》 2022年1期

摘要:
随着系统运行专业对调度控制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监控系统软件的规模愈来愈庞大,功能日趋复杂,但目前对电力监控系统本体信息管控工作尚未有效开展,各现场电力监控系统软件版本各异、错综复杂,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研究“电力监控系统本体信息管控与验证环境快速构建技术”,对有效管控电力监控系统的版本,规避由于功能升级、软件消缺,在手工维护程序更新环节出现差错带来的风险,提升系统的部署升级的工作效率,大幅降低时间和资金成本方面有重大意义。

电网规划中的ArcGIS技术应用探讨 下载:165 浏览:1827

王宏茹 王晓博 赵建贞 王超 王心怡 谢彬 《电力技术学报》 2022年5期

摘要:
电网规划是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电网系统的规划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传统的电网规划方法中电网信息与地理信息的脱节,因此存在诸多局限性。结合大同电网建设规划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 ArcGIS 的电网辅助规划平台。首先描述了电网规划平台的特点以及对系统需求,从方便用户操作和满足规划用户需求的角度,给出了规划平台的系统架构,然后给出了关键模块的解决方案,最后示范了系统应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