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京津冀商贸物流业协同创新发展体系构建 下载:58 浏览:377

石林 《中国经济》 2020年11期

摘要:
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对三地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这需要京津冀三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共同进行规划,从而构建全新的商贸物流业协同发展体系。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京津冀区位优势特点和商贸物流业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京津冀地区商贸物流业协同发展新体系的构建策略。

湖北省现代物流业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下载:24 浏览:235

曹景 胡志明 《中国经济》 2020年11期

摘要:
文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探究了湖北省现代物流业与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首先,文章阐述了湖北省现代物流的现状和经济增长的情况,并选用多种指标进行分析论述。其次,文章基于所取指标,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湖北省物流里程数的提升原因。最后文章提出了提高湖北省现代物流效率、优化产业结构的建议。

物流业发展、消费金融促进对我国网络消费的影响 下载:22 浏览:214

李琳 《中国经济》 2019年1期

摘要:
研究基于2011-2015年蚂蚁网络消费水平指数的省际面板数据,以熵值法和突变级数法构建的物流业水平指数作为发展的代理变量,以人均其他消费信贷规模作为消费金融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物流业发展、消费金融对我国网络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物流业发展、消费金融均显著促进了网络消费水平的提升,且促进作用的强弱存在地区差异。

共享经济视角下物流业的移动互联服务创新策略 下载:56 浏览:214

刘玲 《中国经济》 2018年6期

摘要:
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共享经济的繁荣,云计算、大数据与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物流业发展共享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撑与保障。共享经济可以充分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而实现产业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重点探讨在移动互联共享经济模式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共享经济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从物流业的资源利用、模式创新、技术更新、监管提升四个方面分析我国物流业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路径和策略。

“新零售”背景下物流业面临的困境与发展路径选择 下载:45 浏览:244

刘海燕 《中国经济》 2018年6期

摘要:
"新零售"将会给物流行业带来一系列改变,包括更加注重对商流的匹配与支撑、更加注重配送平台的建设与运营、更加注重物流场景的重构以提高购物体验等。而以"新零售"对物流业的要求角度来看,当前的物流行业将移动信息技术应用在物流链条中的水平不足、适应"新零售"需求的物流模式创新能力不足、物流行业硬件设备水平还达不到"新零售"要求。未来的物流发展,将会表现出加快供应链整合打造全渠道物流、改革服务内容打造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干线物流要转变理念打造零库存物流、深耕市场打造更强大的城市配送物流体系等发展路径,以更好地适应"新零售"的要求。

共享经济视角下物流业的移动互联服务创新策略 下载:10 浏览:175

刘玲 《中国经济》 2018年5期

摘要:
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共享经济的繁荣,云计算、大数据与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物流业发展共享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撑与保障。共享经济可以充分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而实现产业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重点探讨在移动互联共享经济模式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共享经济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从物流业的资源利用、模式创新、技术更新、监管提升四个方面分析我国物流业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路径和策略。

区块链技术在航运物流业中的运用与法律规制 下载:54 浏览:450

刘伟军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区块链是新兴战略产业,其立法工作迫在眉睫。区块链融合航运物流是对航运物流营运模式的创新,最终亦应落实为法律制度。区块+时间戳+链、数字财产替代传统航运物流"提单+信用证"交易模式,既是对电子证据法律效力的强化,也是对海关、金融监管工具的创新,更是对传统航运物流复杂流程的简化。对航运物流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的细化与限制,可提高履约效率,降低人为因素违约,避免意外场景风险。区块链+航运物流法律制度的完善或构建应契合未来发展趋势,既要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与快速发展,又要合理控制其风险。

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下郴州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 下载:59 浏览:375

杨香军 《电子商务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物流产业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基础产业,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郴州作为湖南东南部开放城市,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2016年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当前,郴州物流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相比较而言,物流业发展还是很滞后,已成为经济发展及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突出的制约因素。因此,要坚持把发展现代物流业摆在郴州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发展措施,推动物流业取得快速发展。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复合系统协同演化及实证研究 下载:28 浏览:438

张文娟 曹烨 陈定 《管理与科学》 2018年12期

摘要:
201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29.7万亿,同比增长6.1%;社会物流总费用达到11.1万亿,同比增长2.9%,占GDP比重为14.9%。物流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于制造业和物流业协同发展,目前的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演化机制、协同发展的现状、协同联动措施、协同联动模式等问题,而且基于定性研究的较多。另外,对于近些年来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现状,协同发展的协同度等定量研究研究还较少。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对协同理论及协同度计量问题进行了梳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优化了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度计量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参量进行了选择和定义。然后,基于我国2007—2015年制造业与物流业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计算,得出了我国2007—2015年9年间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复合系统协同度。最后,结合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就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演化路径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和思考。

新形势下广西发展现代物流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载:94 浏览:499

谢名雪 《当代市场营销》 2018年2期

摘要:
现代物流业属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三产业,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随着广西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打造中国-东盟贸易区升级版以及广西高铁时代的到来,广西现代物流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为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新添加速力。文章在经济新常态新形势下,总结广西现代物流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分析研究广西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潜力与面临的挑战,有针对性提出广西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建议。

中国物流业效率提升是否有路径显现?——基于省级数据的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48 浏览:411

卢美丽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政策的促进,中国物流整体效率和各省级物流效率显著提升。以30个省级数据为样本,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各省级物流业效率,应用组态思维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影响物流业效率提升的因素,探讨这些因素作用于中国物流业效率的因果复杂机制和路径。结果发现:(1)2015年以来的三年中,中国物流业发展形成两条高效率路径。其中管理开放型路径覆盖率较高,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区域的开放程度是物流业效率提升的核心因素;科技创新型路径覆盖案例较少,R&D投入、经济环境或开放程度是这条路径的核心要素。(2)符合非对称性特征,非高效率路径和高效率路径不具有对称性,覆盖率较高的一条非高效率路径中,非高的GDP和政府支持是导致物流业非高效率的核心因素,称之为政策依赖型路径。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的长江经济带物流效率及因素分解 下载:53 浏览:439

于丽英 施明康 李婧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文章采用DEA作为评价模型,以2008-2015年长江经济带物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物流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静态分析,然后运用Malmquist指数法从总效率变动、技术效率变动以及技术进步变动对长江经济带物流效率的发展进行动态分析,并绘制空间分布图反映物流效率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物流业发展较不平衡,下游地区物流效率情况较好但增速放缓,中上游地区物流效率相对滞后,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整体来看,技术进步是总效率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结果,论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长江经济带的物流效率提升提供参考。

区域趋同还是趋异:中国物流产业效率及其收敛性——基于2006-2015年30个省域面板数据的研究 下载:51 浏览:485

陈永平 张亮亮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结合面板数据,文章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SE-DEA)方法测算2006-2015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域物流产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并分解得出其规模效率,分析效率值差异,运用检验模型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产业各效率值的区域差异明显,存在较大的可提升空间。2008年后物流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东部物流产业纯技术效率高于中、西部;各省域及东、中、西部区域物流产业实际规模与其最优规模仍存在差距。收敛性检验表明:西部各省域物流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显著趋同,全国及东、中部区域内各省域显著收敛于各自的稳态水平;全国及中部各省域物流产业纯技术效率显著趋同,东、西部区域内各省域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趋同特征;全国及东、中、西部规模效率反映条件收敛特征。通过分析区域之间物流产业效率及其趋同或趋异状况,明确区域间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获得相应启示,提升效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研究 下载:49 浏览:529

查嫣媛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5年1期

摘要:
近年来,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和物流业规模庞大、发展迅速,合理布局两大产业对于实现它们的协同发展,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长江经济带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并提出强化政府政策引导、加强物流业参与供应链合作、加快信息共享与标准对接等对策建议,旨在促进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该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物流业与交通运输经济联动发展的机制探究 下载:296 浏览:3009

方海华 《中国经济》 2022年4期

摘要:
物流行业是关系到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其带动了其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想更好的发挥物流业的市场价值,保证整体的稳定发展,则需要改善目前物流行业发展中存在无序竞争和运作功能分离等问题,明确其对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建立专门的联动发展机制,提高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物流业交通运输行业的共同发展。本文主要对物流业与交通运输经济联动发展的机制进行了探究。

现代物流业与交通运输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下载:131 浏览:1308

杜德成 《交通技术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本论文旨在分析现代物流业与交通运输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首先,论文对现代物流业和交通运输经济的定义和特征进行了概述,强调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和互动关系。然后,论文探讨了现代物流业对交通运输经济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包括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促进创新与发展以及增强安全和风险控制能力。接着,论文分析了现代物流业与交通运输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存在的瓶颈和问题,如政策制度、信息化水平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难题。最后,论文提出了解决瓶颈和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包括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等方面的措施,并强调了政府的支持和规范制定的重要性。

面向物流业制造业融合的地方高校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研究 下载:124 浏览:1365

王乔博1 罗润三1 刘瑶瑶2 《装备技术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中与制造业关联最为紧密的产业之一,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然而面对着物流业制造业快速深度融合发展,复合型人才日渐成为行业融合产业升级的瓶颈之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以专业划分对于满足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型人才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造成明显的知识技能“孤岛”。本文以地方高校滨州学院为例,为适应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趋势,满足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并服务地方发展需要,提出了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的“一体两翼”模式设计,以期为提升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数字经济背景下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下载:92 浏览:1504

​张颖 唐林丽 刘璐 肖彩虹 尤海伟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3年3期

摘要:
本文从数字经济发展条件、产业应用、产业数字化、发展环境以及物流业产业基础、经济效益和发展环境这7个角度出发构建数字经济和物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10-2020年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与物流产业相关数据指标,运用熵权法对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并运用耦联评价模型测算数字经济与物流业的融合水平。结果显示,为进一步提升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应积极提升数字经济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水平,大量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