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刍议计算机信息技术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分析 下载:17 浏览:280

王春懿 《人工智能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如今,人工智能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人工智能与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大大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有鉴于此,本文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情况,阐述了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应用的主要优势和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并着重分析和探讨了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以期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智能化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浙江省血液透析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管理实践 下载:21 浏览:468

袁静 张萍 应金萍 王微娜 王春燕 潘梦燕 章洁雯 陈江华 2020年11期

摘要: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血液透析中心的防控管理经验,提高血液透析中心的防控效果,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方法制订血液透析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实践方案,对浙江省267所血液透析中心在组织管理、防控流程制订、患者教育及管理、工作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管理,规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血液透析患者的接诊流程和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居家观察血液透析患者隔离透析治疗流程。结果浙江省共收治血液透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患者2例,与其密切接触的1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隔离,经14 d医学观察后均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8例疑似感染病例及78例居家观察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规范隔离血液透析或连续肾脏替代治疗,14 d后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事件发生;4 700名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未发生院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结论血液透析中心感染防控管理实践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有效,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效果较好。

骨显像患者饮水时间对其周围剂量当量率影响的研究 下载:21 浏览:417

袁慧瑜 王春梅 郑营营 杨忠毅 李永霞 薛静 许晓平 章英剑 2020年10期

摘要:
探讨骨显像受检者饮水开始时间对周围剂量当量率的影响,以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对公众的影响。方法将60例住院骨显像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前者于注射骨显像剂前1 h开始饮水1 000 ml,后者予注射骨显像剂后2 h饮水1 000 ml,均1 h内饮完。采用辐射剂量仪分别测量注射显像剂后0.5 h、1 h、2 h、3 h、6 h、12 h、24 h的7个时间点,距受检者正面0.5 m、1 m、2 m、3 m处4个距离点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比较2组周围剂量当量率降为2.5μSv/h时所需时间及距离。结果两组在注射显像剂后0.5 h、1 h、2 h、3 h、6 h的5个时间点、距受检者0.5 m、1 m、2 m、3 m处,试验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减少了周围剂量当量率降低为2.5μSv/h所需的时间和距离。两组图像质量均比较满意,达到诊断标准。结论骨显像受检者在注射前1 h饮水1 000 ml可以在保证显像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显像剂的排泄,降低注射后6 h内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护理人员可利用测量结果来指导患者、家属及公众的放射防护。

三疣梭子蟹受精卵离体孵化技术 下载:68 浏览:446

牛雪莹1 任志明2 吴佳颖1 母昌考1 王春琳1 《水产研究进展》 2024年2期

摘要:
为了探究三疣梭子蟹受精卵的离体孵化技术及效果,本研究先后开展了受精卵块最适分离液种类及作用条件的筛选、分离液处理不同发育期受精卵离体孵化的差异、分离液处理对受精卵卵膜的结构影响,及分离液处理受精卵对孵化后幼体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木瓜蛋白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离液,在浓度为0.09 g/mL,分离时间30 min时,分离率可达到99%以上;经过分离液处理后的各期受精卵均能孵化出幼体,卵内溞状幼体期离体胚胎孵化率最高,为89.0%±3.3%,未经处理的对照组为70.0%±4.8%;卵裂期离体胚胎孵化率最低,为58.0%±3.9%,对照组为31.0%±2.3%,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的孵化率明显提高。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经过分离液处理的受精卵卵膜结构疏松,且厚度降低,符合处理组孵化率增加这一现象,干露、福尔马林溶液胁迫和行为学测试对不同处理组的幼体进行质量评价的结果显示,处理组和对照组幼体活力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实验所获得的分离液可以有效提高三疣梭子蟹受精卵的分离率和孵化率,且不影响幼体质量,可为三疣梭子蟹及其他甲壳动物受精卵的离体孵化提供参考。本研究可为三疣梭子蟹的苗种繁育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也将为基因编辑辅助育种等技术的实施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研学旅行手册的设计与实践——以清华大学研学旅行手册设计与实践为例 下载:97 浏览:502

1王春梅 2范光清 1贾瑛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1期

摘要:
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规划教育迅速站到了教育改革的前台。如何开展切实有效的生涯规划教育是目前大家努力探索的课题。本文重在探索如何设计以生涯规划为内容的研学旅行手册,带领学生亲自到大学参观,并结合生涯规划的理念有目的的了解大学的专业设计,为今后填报志愿做好准备,并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基。

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的生长规律 下载:77 浏览:443

陆俊锴1,2 张伟仁1,2 简杰亮1,2 张可馨1 陈清伟1,2 李荣华1,2 王春琳1,2 母昌考1,2 《水产研究进展》 2023年5期

摘要:
为探讨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的生长规律和雌雄差异,本研究对1~6月龄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各生长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采用Logistic模型分别拟合三疣梭子蟹的体重(BW)、体长(BL)、体高(BH)、全甲宽(FCW)、甲宽(CW)、大螯长节长(MLC)、大螯不动指长(FFLC)、第一步足长节长(MLFP)等8个形态性状的生长特征。结果显示,三疣梭子蟹雌性和雄性的生长存在差异,早期雄性生长较快,后期雌性生长较快,而雌雄混合分析介于二者之间。三疣梭子蟹各生长性状的Logistic模型拟合结果显示,除雌性MLC和MLFP以及雌雄混合分析的MLFP之外,其余性状R2均达到0.990以上;雌性和雄性体质量的极限生长值分别为290.27和195.91g,快速生长区间分别为2.74~5.10月龄和2.33~4.14月龄,拐点分别为3.92和3.24月龄。研究表明,三疣梭子蟹的生长过程均符合“慢-快-慢”的特征,雄性比雌性更早进入快速生长期,但是快速生长期的持续时间不及雌性。本研究对三疣梭子蟹不同生长指标的规律特征,以及各指标在混合养殖条件下雌性和雄性的优势阶段进行了研究,为实现三疣梭子蟹精细化高效养殖提供了参考。

从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抒情逻辑谈起 下载:66 浏览:366

王以兴 王春玲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所表达的旷达洒脱之人生态度固然容易理解,但其中事、情、理的叙述线索和因果思路却常被忽略。苏轼在政治上的沉浮使其明悟人生顺逆、荣辱、境遇的不可捉摸,从而滋生出一种穷达不困于心的从容优雅。谪居黄州时的一次春雨即晴的意外邂逅,真切印证了苏轼的人生感悟。

实现课内知识与课外史料融合的途径 下载:56 浏览:289

王春茂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日渐盛行的高中史料教学,要求课外史料的研制和选择需要与课内知识实现融合,这是由学生的现状和发展目标所决定的。完全由课内知识演变而来的同源异形,显示对比且有线索贯穿起来的内外并举,由课内知识衍生出来的节外生枝,利用时空联系的声东击西,或许有利于实现课内知识与课外史料的融合。

哈贝马斯哲学思想对家校沟通行为的启示 下载:69 浏览:436

王春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9期

摘要: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的现代性哲学理论,包括厘清歪曲的理性型态、明确"理解"的重要作用、探讨什么是沟通能力等。这对于当前的家校沟通,尤其是教师与家长间的沟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发:使用适切的措辞表达、营造和谐的交往关系、采取恰当的沟通策略、实施合宜的"差异"活动,以力促家校合作的有效性。

网络媒体在日常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分析 下载:76 浏览:498

王春玲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本文就网络媒体在日常教学中使用的重要性和应用做了简单的分析,期望对于日常教学有一定的帮助,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β-丙氨酸补充对厚壳贻贝代谢组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466

王春月 潘晨 廖智 范美华 严小军 《水产研究进展》 2021年2期

摘要:
为了确定β-丙氨酸对贻贝代谢物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代谢模式,本实验利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对厚壳贻贝在β-丙氨酸补充后的代谢物组成及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注射β-丙氨酸后厚壳贻贝组织代谢物发生明显变化。从中共筛选出60种差异代谢物。上述代谢物主要参与半乳糖代谢、果糖和甘露糖代谢、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与吸收以及氨基酸代谢等通路。研究表明,β-丙氨酸补充能有效提升厚壳贻贝能量代谢水平,增加肌肽及部分氨基酸含量。进一步利用氨基酸分析仪验证厚壳贻贝全组织游离氨基酸和肌肽在β-丙氨酸补充后的变化趋势,其结果与代谢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上述结果为β-丙氨酸对贻贝代谢调节及其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提升贻贝养殖效率和营养价值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基于TcPO2和血流值基础上的血管介入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术后患者患肢足背部微循环的影响 下载:56 浏览:393

付利红 王春燕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探讨基于经皮氧分压(TcPO2)和血流值基础上的血管介入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术后患者患肢足背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分别在手术前后测量仰卧位及患者抬高30°体位的TcPO2及激光多普勒血流值,比较两种体位状态下患肢足背部微循环的变化。结果:(1)术后患者患肢抬高30°体位的TcPO2值及血流值均低于仰卧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术后的ABI值、TcPO2及血流值均高于术前(P<0.05),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行血管重建术后,可将患肢抬高30°进而消除术后患者下肢的水肿。

基于TcPO2和血流值基础上的血管介入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术后患者患肢足背部微循环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374

付利红 王春燕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经皮氧分压(TcPO2)和血流值基础上的血管介入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术后患者患肢足背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分别在手术前后测量仰卧位及患者抬高30°体位的TcPO2及激光多普勒血流值,比较两种体位状态下患肢足背部微循环的变化。结果:(1)术后患者患肢抬高30°体位的TcPO2值及血流值均低于仰卧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术后的ABI值、TcPO2及血流值均高于术前(P<0.05),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行血管重建术后,可将患肢抬高30°进而消除术后患者下肢的水肿。

针灸配合振动系统对脑瘫患儿的影像学评价 下载:99 浏览:484

陈溪 王春南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振动系统对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头MRI影像学结合超声学评价脑瘫患儿的脑发育概况,探讨针刺配合振动系统对脑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脑瘫足月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针刺组、振动组和振针组,每组各30例。分别对比治疗前后头MRI及超声测定脑室内扩张程度并开展脑发育评估;使用肌肉超声检测3组患儿双下肢腓肠肌内侧头横截面积。结果:经治疗后,3组患儿脑室内侧旁白质出现软化病灶。针刺组疗效不及其他两组,振刺组优于振动组,振针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结论:通过对90例患儿的临床疗效对比,针刺配合振动系统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和振动疗法,影像学评价可作为小儿脑瘫的临床治疗的客观依据。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研究不同海区三疣梭子蟹甲壳白色斑纹特征及蜕壳前后斑纹特征的变化 下载:90 浏览:480

卢少坤1 李荣华1 施欧文1 王春琳1 母昌考2 宋微微2 王斌3 徐建瑜3 《水产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为进行三疣梭子蟹外观特征的研究,本研究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建立三疣梭子蟹背部白色斑纹评估方法,经人工对比验证其准确性达100%。在此基础上,对来自海域的30只三疣梭子蟹[平均体质量(2.8±0.56)g]进行跟踪观察,发现蜕壳前后白色斑纹数量和位置保持不变,而白色斑纹面积和斑纹区域面积则会随着蜕壳后蟹壳面积的增加而扩大;蜕壳后,白色斑纹面积增加89.33%±8.61%,斑纹区域面积增加90.51%±7.95%,蟹壳面积增加94.66%±8.26%,均显著正相关。为进一步研究不同海区梭子蟹白色斑纹分布特征,对来自朝鲜、中国辽宁和浙江等不同海区的三疣梭子蟹进行白色斑纹个数(N)、白色斑纹面积(S1)、斑纹区域面积(S2)、白色斑纹面积百分比(R1)、斑纹区域面积百分比(R2)和密度(D)等6项参数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海区三疣梭子蟹斑纹性状存在显著特点,朝鲜海区呈现斑纹小、分布面积少、占蟹壳总面积比例低的特点;辽宁海区呈现斑纹小、分布面积多、占蟹壳总面积比例高的特点;浙江海区呈现斑纹大、分布面积少、占蟹壳总面积比例低的特点。本研究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研究,通过建立评估参数阐明三疣梭子蟹白色斑纹的生长规律,揭示了不同群体的三疣梭子蟹白色斑纹具有地理多样性的特征。

从脾胃论治产后缺乳 下载:88 浏览:505

郝艳方1 王春晖2 沈静1 刘恒1 樊英怡3 裴晓华2 《当代中医药》 2020年4期

摘要:
产后缺乳是产后的常见病,可发生于整个哺乳期,临证治疗宜从脾胃论治遣方用药。立足于脾胃生理功能及其与气血、乳汁的关系,辨产后缺乳脾气不升、脾虚湿盛和心脾两虚之证,分别治以健脾升清、化传精微,健脾化湿、化通乳汁,健脾养心、化补气血,分别以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和归脾汤治之,同时兼以调畅气机、活血化瘀、祛湿化痰之法治疗气滞、血瘀、痰湿等兼夹之证。

心理护理联合皮内针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瘙痒症状的临床价值探讨 下载:135 浏览:1345

陈辉 张丽平 王春霞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对慢性湿疹瘙痒症状患者的有效干预方案展开探讨,分析心理护理联合皮内针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2.2-2022.9期间至我院接受干预治疗的100例慢性湿疹瘙痒症状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者划分至对照组(n=50,常规护理与治疗)及研究组内(n=50,心理护理联合皮内针治疗),记录评价组间症状积分及瘙痒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瘙痒程度(1.09±0.23)分,瘙痒面积为(1.28±0.22)分,睡眠质量(0.69±0.26)分,继发皮损(1.09±0.3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前的瘙痒评分对比差异不大(p>0.05);接受不同方案干预后观察组瘙痒评分(2.98±0.43)明显低于对照组(6.99±0.65),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HAMA、HAMD对比,干预前组间对比P>0.05,护理后,研究组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临床为慢性湿疹瘙痒症状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皮内针方案展开治疗,临床效果确切,患者瘙痒及心理状态均得到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能源动力行业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学科建设的探索 下载:63 浏览:577

高兢 姬铭选 申爱兵 罗金鸣 王春杰 杨小溪 《能源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对能源动力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日益增加。应用型高校作为培养这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学科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文章探讨了应用型高校在能源动力专业领域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和挑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首先,文章分析了能源动力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行业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刻,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其次,文章讨论了应用型高校在能源动力专业领域学科建设的挑战,包括学科交叉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最后,文章提出了积极建设能源动力行业优势学科的策略,包括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和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等措施。总之,应用型高校应加大对能源动力专业领域学科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联合欧龙马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效果 下载:35 浏览:374

王春锋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欧龙马滴剂联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ASOM)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98例ASOM患者(230只患耳)随机分为对照组(112只患耳)与试验组(118只患耳)。对照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欧龙马滴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病原菌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耳耳痛、耳鸣、鼓膜充血及耳内闭塞感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耳的气导听阈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欧龙马滴剂联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对ASOM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听力恢复,提高病原菌清除率。

基于Ansys仿真技术的电子产品热设计研究 下载:144 浏览:844

王春生 石柳 卢永福 朱春燕 朱宗安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9期

摘要:
随着电子设备微型化、高频化、高功率化趋势的发展,电子设备热散设计成了一大挑战。为提升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采用Ansys仿真技术对电子产品的热设计进行研究。具体方法是通过建立电子设备的3D模型来进行热流分析,再运用仿真优化算法进行热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Ansys仿真技术,能有效预估电子产品的热性能和散热效果,从而有助于实现电子产品热设计的优化。此研究为电子产品的热管理设计提供了方法支持,有利于产品的性能提升与寿命延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