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养成新知和引渡新知:袁同礼留学生涯的双重意义 下载:17 浏览:139

张光润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近代中国学者养成新知的留学生涯,往往与引渡新知并行。袁同礼是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先驱人物,他1920—1924年留学美欧的成学经历,明显具有实现自身近代化和引渡新知的双重意义。本文在考订留学轨迹的基础上,详绎他在美国图书馆协会和国会图书馆的活动,以国际化专业合作和清代内阁大库档案的整理为例,分析二者的双重意义。四年留学经历不仅涵养了袁同礼的学术气质,也奠定了他的先驱地位,对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新运产生了深刻影响。

试论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下载:68 浏览:419

刘玉升 褚蓉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10期

摘要:
职业生涯教育是指大学生在职业生涯理想和理论实践的指导下,对毕业后职业生涯发展进行抉择、构建、落实、改进、完善的综合过程。高职院校对在校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指导,就是引导学生发掘和发扬自身的兴趣与需求、才干与能力、期望与价值观,让学生认清并确定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构建并实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方案,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美国生涯和技术学校认证标准简介——以中部州协会初等和中等学校委员会认证为例 下载:69 浏览:424

刘茗 梁卿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10期

摘要:
美国中部州协会初等和中等学校委员会对生涯与技术学校的认证标准是不断修订的,修订建立在三项标准与这四项审查的基础之上,最新的认证标准是2012年修订完善的。认证标准包括基础指标和运作指标两大类,其中基础指标涉及使命、治理与领导、规划、财务、设施设备与材料、校风、组织和员工、健康与安全、信息技术资源等8项认证标准。运作指标包括教育项目、学生学习的评估和证明、学生服务、学生生活与活动等4项认证标准。认证标准具有"一"与"多"的统一、强调多方合作、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特点。

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对主动职业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下载:53 浏览:438

高洁 林燕滢 崔佳 温忠麟 《心理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基于主动性行为模型和生涯建构理论探讨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对主动职业行为的影响机制。采用主动职业行为量表、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量表、生涯适应力量表、同事支持量表对广深两地13所民营企业的195名员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影响主动职业行为;(2)生涯适应力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同事支持在中介模型的前半路径起到调节作用。

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策略研究 下载:60 浏览:475

陈审声1 滕悦2 刘蕾蕾2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当前我国高校已形成相对完备的本科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但对硕士研究生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仍显不足。随着近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该群体就业问题日益凸显,职业教育方面的缺失直接导致硕士研究生择业盲目、就业困难、缺乏职业常识等问题。文章以职业生涯辅导理论为基础,探究硕士研究生职业教育构建路径,引导硕士研究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地实现职业目标。

影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因素及实施策略 下载:56 浏览:408

杨宗斌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中职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能够全面的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有效的提升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让他们养成用心服务社会的习惯,掌握报效社会的技能,最终全面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开展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逐步实施分层教育,有效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帮助中职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中职生职业规划的社会因素,提出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策略。

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策略探索 下载:76 浏览:377

李水明 《教学管理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高中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了解的重要时期,文章通过探讨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与实施策略,从而提高高中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适应社会、完善自我的能力,以低资本、高效率的最佳方法来选择和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 下载:160 浏览:2622

刘吴盟 赵建国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受疫情影响,出国留学及就业都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这无疑会增加国内就业压力,尤其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更是面临严峻的就业挑战。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可以帮助大学生构筑未来职业发展版图,拨开眼前迷雾树立科学就业观,这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科学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后疫情时代积极心理助力生涯教育的实践探索 下载:135 浏览:1330

袁锟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本文探讨后疫情时代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及建议,从而完善学校生涯教育体制机制,营造积极心理环境,增强学生抗逆力心理品质培养,提升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素养。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样态重塑与保障 下载:95 浏览:514

李军靠 丁一鑫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1期

摘要:
新高考背景下,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出选择、对自我发展树立认知,这就急需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进行补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权。为此,可以从提升生涯规划教育目标、完善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丰富生涯规划教育途径、改革生涯规划教育评价等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样态重塑,以建立开放式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丰富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资源、加强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队伍建设、优化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管理作为保障。

我的学术生涯和学术思想——成人学习与教育研究领域 下载:59 浏览:455

叶忠海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本文系作者在"叶忠海成人学习与教育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全文在介绍作者的学术经历和成果的基础上,分别就开拓成人教育学、自学学和自学考试、社区教育学、老年教育学、终身教育学、学习型社会建设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研究加以阐述,作者还针对开展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总结了体会。

“6+3”实践教学法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下载:66 浏览:319

施苏苏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6+3"实践教学法是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一种新型有效方法,其显著特点是重个性、重理解、重分享和重实效。教学过程坚持追求"教、学、做"三合一的理念,教学内容取自学生的真实社会体验,通过师生互通、生生相融的集体实践,最终形成一条"学生实践—反思发现—分享联系—讨论评价—教师分享—选择再实践"的环环相扣、循环递进的职业指导路径。

生涯规划课程的选课指导作用 下载:47 浏览:468

顾焕娟1 黄朝川2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8期

摘要:
新高考模式正在全面铺开,学生拥有了更多自主选课权,但缺乏科学的选课意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在课程目标、组织实施、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师资团队、关注对象六个方面都与其他普通学科教育有着显著区别。校方应结合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特征,切实发挥生涯规划教育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职业、认识专业以及生涯决策和课程选择的指导性作用,把学校的"学"、考试部门的"考"、高校的"招"紧密结合起来,持续增强生涯规划课程的系统性,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研学旅行手册的设计与实践——以清华大学研学旅行手册设计与实践为例 下载:97 浏览:518

1王春梅 2范光清 1贾瑛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1期

摘要:
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规划教育迅速站到了教育改革的前台。如何开展切实有效的生涯规划教育是目前大家努力探索的课题。本文重在探索如何设计以生涯规划为内容的研学旅行手册,带领学生亲自到大学参观,并结合生涯规划的理念有目的的了解大学的专业设计,为今后填报志愿做好准备,并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基。

“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农村中小学女教师职业生涯困境及破解路径 下载:82 浏览:535

唐智松 刘童 罗丽 张迪 崔靖晨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7期

摘要:
农村中小学校女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自身的女性特质从内部支持其生育两个孩子;家庭人员数量、经济状况和女教师学历层次从外部支持其生育两个孩子。但生育两个孩子也给农村中小学女教师带来了职业发展、个人提升、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困难。这些困难是过去"独生子女政策"及其实施带来的遗留问题,也反映出农村中小学女教师在"全面两孩政策"形势下的不适。因此,首先需要国家按照"全面两孩政策"常规化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其次需要学校按照"全面两孩政策"常规化配置师资队伍,助推农村中小学女教师的职业发展;最后需要农村中小学女教师在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基础上促进自身职业发展。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视野下的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 下载:72 浏览:459

柳媛媛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标准之一就是学生的就业状况。就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创业是处理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也是较高形式的就业模式。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有效的加强学生的自我研究能力,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把实际和理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加恰当的、具有发展前景的职业机会,从而更好的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本文主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对其中的创业教育进行探索,并且指出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方式,以此来加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让学生的就业机率大大增加。

十余年来我国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究述评 下载:26 浏览:210

王等等1 徐瑛瑛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5期

摘要: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是培养高中生生涯意识,提高高中生生涯规划能力的有效途径。十余年来,我国关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目标与任务、实施路径、实践探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及国外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经验与启示等方面。已有研究成果呈现出核心概念的内涵不够清晰、研究内容不够全面具体、研究主体结构不够均衡、研究缺乏理论支撑等问题。今后对该领域的研究应更加注重核心概念内涵的厘清、研究内容全面化、研究主体均衡化、加强理论研究。

基于大学生学业与发展视角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省思 下载:46 浏览:496

李雄鹰1 张瑞宁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5期

摘要:
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构成内容,也是我国高中教育中的新生事物。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学习与发展规划、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等能力的发展,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当前大学生学业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既凸显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也反映出目前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对个体后续成长的不利影响。

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生涯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与创新(上) 下载:39 浏览:297

吴晓英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5期

摘要:
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新高考不断推进的时代境域中,高中学生将比以往迎来更多元的机会,也将在学业、专业、就业和职业等方面面临更大的抉择压力。拓展学生生涯知识和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被摆上高中教育的重要日程,高中生涯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创新自然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核心议题。从生涯教育的意蕴与实施现状、生涯教育对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生成与发展的价值、高中生涯教育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与实践创新四层面来研究高中生涯课程体系的具体运作和创新设计,可以为高中生涯课程标准的制定和高质量实施提供参考,也可以为生涯教育课程的价值实现提供可行路径。

浙江省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 下载:66 浏览:504

王小平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5期

摘要:
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是新时代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以选择性为核心特征的高考考试招生改革的必然诉求。以浙江省224所高中的调查结果为依据,基于新高考后浙江省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一步加强政策配套、注重学业规划、探索全学段的生涯规划体系、丰富生涯规划的社会资源四条改进措施被提出来。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