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降低电流互感器误差的措施分析 下载:65 浏览:394

贺小艳 《中国仪器》 2019年12期

摘要:
电流互感器是计量装置的电流变换元件,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度直接影响到计量装置的测量精度。因此,研究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及探讨减小其误差的一些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ZM-1型PA级电流测量仪研制 下载:54 浏览:342

吴惠坚 《中国仪器》 2019年7期

摘要:
ZM-1型PA级电流测量仪主要用于核电站辐射监测系统电离室的测量维修实用工具。电离室在电站中每隔一个使用循环需要进行预防性维修,维修过程中需要对电离室的工作性能进行确认。ZM-1型PA级电流测量仪可以对电离室的工作电压、电流进行测量以此来判断电离室的工作状态。通过使用ZM-1型PA级电流测量仪能提高现场的工作效率30%,同时可以准确判断电离室的故障点。ZM-1型PA级电流测量仪研制包括通讯模块、测量模块、显示模块、输入模块。当待测设备按照正确方式接至测量仪输入端时,静电计采集其直流电流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直流电压信号,通过数据计算送显示单元判断被测设备的性能。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电流环设计 下载:57 浏览:372

王健健 《中国仪器》 2019年7期

摘要:
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旋转坐标轴下的动态等效电路,并给出了矢量控制系统中的电流环设计方法,结合了以TI公司的TMS320F28335型DSP为主控的硬件对其转矩电流响应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设计,验证了通过本文方法计算出的电流环参数可满足永磁同步电机高性能的矢量控制。

零序电流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下载:59 浏览:383

王妍 《中国仪器》 2019年2期

摘要: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三相四线制配电网的运行方式,设计出一种剩余电流故障点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Zig Bee无线通信网络,并设计相应的剩余电流实时监测系统,由剩余电流探测器、协调器、路由器等组成,可完成对剩余电流的远距离和实时监测。通过OPNET软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组网测试,由结果来看,ZigBee数据传输吞吐量稳定、延迟小,可以满足配电网检测系统的要求,可用来快速查找剩余电流故障点。

采用二次测量法计算被测电压、电流期望值 下载:56 浏览:333

朱立无 《中国仪器》 2018年5期

摘要:
在日常电压计量检定或校准工作中,由于电压表(指针式和数字式)内阻不可能达到无穷大,特别是现有电压表精度不高的情况下,使得测量结果偏离电压真值。尤其在负载电阻很大的情况下,会带来电压测量很大偏差。采用同一电压表不同量程档或采用两只不同内阻的电压表或采用已知的精密电阻与电压表并接法进行二次测量,可计算出被测电压的期望值,提高电压计量准确度。同理,由于电流表内阻不可能为零,同样会给测量带来误差,采用二次测量法可计算出被测电流的期望值。

考虑负荷静态特性的电压稳定临界点求取方法 下载:26 浏览:320

谢冬冬 乔波 原哲 刘鑫 《中国电力技术》 2020年12期

摘要:
连续潮流法是求取静态电压稳定临界点的重要方法,但该方法具有计算效率低甚至不收敛的问题,负荷的静态特性对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考虑负荷静态特性求取电压稳定临界点的泰勒级数等值方法。首先将戴维南等值方法推广到动态分析中,定义系统的动态等值阻抗,用动态分析方法证明了电力系统达到极限传输功率的必要条件。然后考虑负荷的静态特性,将解析复变系统的动态分析方法严格推广到非解析复变系统当中,求出节点电压相量与负荷电流相量关于电流模的泰勒级数,从而求出被观察节点的极限功率与临界电压。仿真结果表明,泰勒级数等值方法能快速准确的求取系统的临界电压和极限传输功率。

电流互感器备用抽头误短封引起误差分析 下载:31 浏览:313

张惠山1 付炜平1 周慧寰1 张少军1 杜小雪2 《中国电力技术》 2020年8期

摘要:
介绍一起抽头式多变比电流互感器备用抽头因受潮引起误短封引发相关继电保护装置测量异常告警的情况,针对运维单位备用抽头处理方法不能明确的问题,依据电流互感器的理论基础知识,结合短封的电路特点,定性、定量分析了其成因及在不同的短封状态下对相关二次设备测量误差的影响程度,并通过PSCAD仿真程序验证了理论分析所得到结论的正确性,从而明确了相关分析方法对类似的问题分析和解决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220kV变电站电流互感器故障分析 下载:30 浏览:307

岳宇飞 《中国电力技术》 2020年7期

摘要:
变电站电流互感器发生故障,会造成线路停电、变电站母线停电事故,针对两起变电站电流互感器故障情况,从油中溶解气体、电气绝缘试验方面进行分析,采用带电红外测温、介质损耗在线监测技术,确定故障类型,认为电流互感器内部存在局部放电缺陷是造成故障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处理措施。

直流配电网中计量设备的计量特性研究 下载:31 浏览:302

袁欣雨1 石振刚2 孙冲2 张林浩2 武超飞2 李涵2 《中国电力技术》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直流配电网计量设备缺乏权威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的问题,分析分压器式直流电压互感器、光电式直流电压互感器、零磁通式直流电流互感器、有源光电式直流电流互感器及全光纤直流电流互感器基本原理及计量特性,提出中低压直流配电网计量设备典型配置方案,为不同应用场景下直流传感器选型方案的确定提供帮助。

500kV变电站断路器线路侧TA绝缘不良分析处理 下载:67 浏览:401

冯全 孙江波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8期

摘要:
针对500 kV变电站断路器线路侧TA绝缘不良的问题,介绍了断路器线路侧TA绝缘不良异常处理过程,分析了绝缘不良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断路器线路侧TA绝缘不良的治理方案,为断路器TA运行中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借鉴。

220kV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 下载:71 浏览:414

刘钊 李晓溪 王佼 张帅 王冬梅 孙喆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4期

摘要:
介绍了一起由带电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发现的220 kV电流互感器绝缘老化受潮,导致内部放电缺陷。通过高压试验数据及解体检查结果,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措施,对电流互感器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实际意义。

DCS提升电除雾器控制和故障诊断能力的应用 下载:30 浏览:266

黄建林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通过DCS技术实现电除雾用恒流高压电流电源屏的远程控制和故障诊断的能力。简述了恒流高压电流电源屏控制回路接入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系统的硬件配置以及软件部分的组态。

功率型LED结温测量方法的实验研究 下载:79 浏览:279

何潜翔1,2 黄建宇1,3 陈乾1,3 《物理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本文基于东南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研发的LED热学特性实验仪,在仪器原有的脉冲电流法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小电流法测结温的实验内容,并利用这两种方法研究了LED灯珠在升温与降温过程中的结温变化。此外,实验还通过引入光谱仪测量了不同结温灯珠的发光光谱,探索了利用LED光谱测量结温的方法。该实验引导学生围绕LED结温测量这一工程技术问题,对原有的实验仪器和测量方法进行了开放性的拓展,是将传统验证性实验改造成综合性实验的一个成功案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进行实验物理研究的兴趣。

纳米孔生物分子检测研究 下载:28 浏览:316

林子涵1,2 陈煌1 董嘉伟1 赵道辉3 李理波1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技术是一种集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无需标记等优点的传感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检测、基因测序和标志物检测等领域。基因测序的费用、灵敏度和精度是该检测技术的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而开发新型的纳米孔材料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手段。本文从纳米孔材料的选择和设计角度出发,综述了三种不同的纳米孔,即蛋白质等生物纳米孔、固态纳米孔和新型二维材料纳米孔在生物分子检测方面的应用现状,并比较了生物纳米孔与固态纳米孔的差别。本文也重点阐述了二维材料纳米孔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实验和模拟研究进展。最后,对纳米孔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纳米孔生物分子检测研究 下载:26 浏览:309

林子涵1,2 陈煌1 董嘉伟1 赵道辉3 李理波1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技术是一种集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无需标记等优点的传感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检测、基因测序和标志物检测等领域。基因测序的费用、灵敏度和精度是该检测技术的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而开发新型的纳米孔材料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手段。本文从纳米孔材料的选择和设计角度出发,综述了三种不同的纳米孔,即蛋白质等生物纳米孔、固态纳米孔和新型二维材料纳米孔在生物分子检测方面的应用现状,并比较了生物纳米孔与固态纳米孔的差别。本文也重点阐述了二维材料纳米孔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实验和模拟研究进展。最后,对纳米孔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屏蔽泵电流波动轴承损坏原因分析 下载:66 浏览:465

马庭红 陈维志 吴应辉 黄平 《中国设备》 2020年11期

摘要:
针对液化气屏蔽泵电流波动造成石墨轴承损坏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水轮发电机电气制动工况下的定子电流计算 下载:68 浏览:482

杜芳勉 邵会勇 刘云平 李建富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9期

摘要:
鉴于一些文献对制动工况下的定子电流分析方法有待商榷,本文基于相量图分析并给出了完整的定子电流计算公式,对制动过程中的定子电流变化进行分析,并得到了一些结论。

一种基于高频脉冲输入法的BLDC转子位置判断方法 下载:61 浏览:479

王璐 王玉宝 姜敏 程勇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随着车辆智能化及自动控制技术的持续发展,电机作为一种控制或动力单元在车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各通路电气特征参数容易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变得不均匀,使得BLDC电机位置判断出现较大的误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研究高频脉冲输入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对应的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对直流无刷电机进行标定,以得到各通道电流变化值峰值的平均值和2个判断用阈值,将这两组值与待测电机转子位置下的6个短时脉冲电压矢量作用时的电流变化值峰值进行比较来判断电机位置。该方法在不同的电机上进行了试验和验证。此方法对电机和控制器的各通路电气参数相同的要求不高,角度判断范围较精确。

限流电抗器在沿海钢铁企业配电室的应用分析 下载:59 浏览:438

杨天亮 《冶金技术》 2020年6期

摘要:
电压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电压质量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有重要的影响,钢铁企业一般为连续性生产单位,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很高。为了解决某10 kV变电站系统故障时造成上级110kV变电站母线电压下降幅度大,采用增加限流电抗器方式,限制短路电流,提高母线残压,保证系统稳定供电,避免保护动作时间内,因压降造成生产线变频系统停机,导致大面积停电长现象的发生。

单缆式焊丝GMAW电弧物理行为的数值模拟 下载:81 浏览:439

浦娟 谢依汝 胡庆贤 胥国祥 朱蔡琛 《新材料》 2019年7期

摘要:
采用Gambit软件建立了单缆式焊丝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电弧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焊接电流对单缆式焊丝GMAW电弧的电流密度、电磁场、温度场、速度场和压力场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缆式焊丝GMAW电弧的电流密度、电磁场、温度场、速度场和电弧压力最大值均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而显著增加。缆式焊丝GMAW电弧电流密度和温度最大值位于焊丝阳极端部。电弧等离子流速最大值位于弧柱区。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电弧最大压力位置由速度入口向阳极区转变。在相同的焊接工艺参数条件下,三维数值模拟所得电弧形态与高速摄像系统拍摄的电弧形态吻合,验证了模拟所选三维模型的准确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