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程控可调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系统设计 下载:57 浏览:401

吴薇 《中国仪器》 2020年10期

摘要:
旨在设计一个可程控、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电压输出范围大的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系统,并对设计出的电源系统进行测试实验,得出实验数据。

某取水泵站6kV水泵保护回路改造 下载:42 浏览:326

白斯宇 刘辰龙 郭翔博 李昌顺 蒋汀岚 《中国仪器》 2020年9期

摘要:
某取水泵站曾多次出现乙段电源失电导致甲段电源所带水泵停泵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供水系统可靠性。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对水泵一次回路、二次回路接线原理的分析,找出了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水泵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的电源不同段,并以此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增加PLC模块,将一次回路电源不同段的水泵的保护回路分开,二是优化保护回路的电源供电方式,通过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和UPS,实现主电源失电情况下,备用电源的无缝接入,保证PLC模块的不间断供电。经综合对比,实施了方案二,通过调试验证,证明该方案切实有效,解决了因外电源失电导致水泵非预期停泵问题。

一种低损耗继电器控制电路 下载:47 浏览:364

张海明1 李新宇2 《中国仪器》 2020年2期

摘要:
电磁继电器是逆变器和开关电源等电器设备的主要器件之一。继电器的寿命受温度影响很大。本文通过在驱动电路中增加分压电路和延时电路的方式,有效降低了继电器工作时的线圈电压,从而有效降低了继电器的损耗和工作温度,延长了继电器的使用寿命。通过仿真结果指导实际电路的搭建,通过测试电路的运行情况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线路简单、通用性和实用性均很强。

核电厂安全级DCS系统的板级PI可行性方法研究 下载:49 浏览:389

陈立 刘明星 秦官学 马权 《中国仪器》 2018年3期

摘要:
板级PI仿真分析是保证印制电路板电源完整性(PI)的重要方法,在当今电子行业中,其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深入分析电源噪声形成机理及解决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应用去耦电容的特性实现板级电源完整性的可行性。并通过对核电厂安全级DCS系统进行板级PI仿真分析,以实际案例验证了板级PI可行性方法的正确性。同时,通过板级PI仿真分析进一步达到优化去耦电容方案的目的。该板级PI可行性方法已在NASPIC平台上得到广泛使用,有效保证了NASPIC平台安全、可靠地运行。

核电安全级DCS基础板卡开关电源纹波测试方法探讨 下载:56 浏览:430

张影 马权 贺先建 韦秋兰 《中国仪器》 2018年3期

摘要:
开关电源在核电厂安全级DCS基础板卡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纹波是开关电源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直接影响核电厂安全级DCS系统的可靠性。本文立足于对开关电源纹波测试方法的探讨,简要介绍了纹波和噪声的定义、种类、产生原因及对核电厂安全级DCS设备的危害,并详细阐述了示波器原装探头测试法、差分探头测试法、50Ω同轴线缆测试法、双绞线测试法。总结及分析了以上方法的测试数据,为选择合适的纹波测试方法提供参考。

海南核电48V母线失电对机组的影响 下载:58 浏览:397

郑阳泽 程军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9期

摘要:
48V直流电源(LCA)主要由两台充电器和蓄电池组成。为核电厂提供重要的控制及保护电源;供给核岛电动阀门380V交流配电柜内相应继电器用电,实现阀门的远方手动开关以及自动开关;供给电磁阀配电柜用电,实现汽动阀门的控制;此外,它还给相应的直流仪表以及报警装置提供电源。

提高核电站厂用电可靠性的探索 下载:66 浏览:384

曹仕玛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6期

摘要:
2011年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国内外核电界结合监管部门要求及WANO建议,纷纷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提升安全水平。本文就国内某核电站在提高厂用电可靠性方面的改进措施进行分析,并就该措施对提高电站厂用电可靠性及核安全水平的贡献进行思考、分析和探讨。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重合闸的影响分析 下载:68 浏览:412

王佼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7期

摘要:
分布式电源并入配电网之后,网络由原有的单辐射型转变为双端或多端型网络,系统潮流方向随之改变,可能引起继电保护误动、拒动。依据配电网继电保护原理,建立了含DG的配电网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重合闸动作情况进行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DCS提升电除雾器控制和故障诊断能力的应用 下载:30 浏览:268

黄建林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通过DCS技术实现电除雾用恒流高压电流电源屏的远程控制和故障诊断的能力。简述了恒流高压电流电源屏控制回路接入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系统的硬件配置以及软件部分的组态。

基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电网环保经济调度策略研究 下载:74 浏览:491

吴钇宏1 王少雄1 汤德明1 王博2 王颖杰2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8期

摘要:
本文针对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将其直接并入电网会给电网带来安全和稳定问题,提出将光伏和水电短期联合的环保经济调度策略。以水电启停迅速来调节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建立一个以水电消耗量最小和网损最小的双目标模型。运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在含光伏电站的实际电网系统上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通过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使水电耗水量最小和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网损。

锂-空气二次电池关键材料与器件的设计与制备 下载:57 浏览:404

刘清朝1,2 马诗喻1 徐吉静2 李中军1 张新波2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锂-空气二次电池因拥有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及巨大的应用潜力,有望替代锂离子电池成为下一代高性能化学电源.高效、稳定电极的制备以及新型锂-空气电池器件的开发是提升电池电化学性能,促进其应用的关键.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空气正极材料的开发与设计、锂负极的修饰保护以及锂-空气二次电池器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该领域进行总结展望.

弱电源支撑的特高压直流送端系统优化方案研究与实施 下载:71 浏览:475

王爽 李东野 郭佳 《电力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在分析特高压直流送端系统设计需考虑的关键因素基础上,针对东北地区±800kV扎鲁特-青州特高压直流工程因缺少送端配套电源而面临的无功支撑能力弱、系统频率稳定性差等问题,对送端系统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计算分析系统短路比、无功容量等参数,确定了送端系统短路比的要求以及换流站侧零无功功率交换的无功功率配置原则,提出了调整500kV接入系统方案、控制送端机组开机方式等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送端系统可以大幅提高直流输电工程投运后的系统稳定性。

基于STM32的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下载:46 浏览:395

厉俊 郑佳蕙 《软件工程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本设计以STM32单片机为主控元件产生PWM脉冲,双向DC/DC电路为核心电路,利用以IR2103芯片为主的驱动电路控制双向DC/DC电路中场效应管的开关。电路采用闭环反馈控制,高精度的INA282作为采样电路核心芯片输出反馈信号,单片机根据反馈信号对PWM做出调整,对并联供电系统的输出电流电压进行稳定的步进调整,从而实现稳压输出及电流的不同比例分配。该系统的输出误差和负载调整率低,具有过流保护功能,经测试系统能输出稳定直流电压8V,电流误差绝对值小于2%,供电效率达到70%以上。

基于BP神经网络辨识模型的PEMFC系统建模 下载:44 浏览:402

柯超1 甘屹1 王俊1 朱荣杰2 陈伟2 《软件工程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为分析燃料电池系统特性,采用BP神经网络结构辨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模型,模型输入为系统实际输入,模型输出为电堆输出电压和电堆工作温度。由于PEMFC系统是一个时变非线性系统,采用一种串-并联前向神经网络辨识结构模型,将模型前几个时刻输出作为模型输入,使得静态网络结构具有动态特性。BP网络模型通过PEMFC系统所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辨识。训练完成后BP网络模型输出与实际系统输出基本一致,结果表明BP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反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输出电压和电堆温度特性。

5G对电源配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下载:12 浏览:169

陈东旭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8期

摘要:
文章详细介绍5G对通信基站电源配套的影响,通过对传统基站配套改造方案的分析,提出了市电削峰、精细化配置、蓄电池合路器和模块化电源等针对5G电源配套改造的创新型应对策略,旨在寻求更加经济、高效、合理的5G电源配套解决方案。

便携式光纤光栅解调仪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64 浏览:241

张鑫 张家洪 许晓平 赵振刚 李川 李英娜 《数据与科学》 2020年4期

摘要:
便携式光纤光栅解调仪实现对光纤光栅传感器返回的光信号进行解调、显示、存储等功能,因为其内部含有光源、解调模块等对电源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器件,所以电源的性能对解调仪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本文设计了一种适配器或内置24V/12000mAh锂电池双电源供电的便携式光纤光栅解调仪直流稳压电源,基本原理是:IRF9542(PMOS)场效应管与降压控制器LM2576作为核心器件,通过场效应管实现适配器和锂电池供电自动切换、利用降压控制器输出多路不同电压给解调仪内部器件供电、采用限流电路给带充电管理芯片的锂电池充电。制作PCB板,试验表明:电源5V输出端口纹波电压为19. 2mV,12V输出端口纹波电压为60. 8m V,便携式光纤光栅解调仪续航时间为4.1h。证明设计的直流稳压电源在输出电压稳定性、续航能力等方面完全满足便携式光纤光栅解调仪正常工作需求。

大容量矿热炉直流电源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 下载:75 浏览:304

闫泽宇 李宏 《能源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探讨了大容量矿热炉直流电源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主电路拓扑结构选用,均流系数优化,监控系统设计与功率因数提高等问题。主电路以175 V/100 kA矿热炉直流电源为例,选用12脉波三相桥式同相逆并联的电路拓扑结构,在扩大输出电流的同时提高功率因数;通过主电路与整流臂结构的合理设计及采用强触发等措施改善并联器件的均流效果;介绍了一种可高效、可靠、直观的对电源系统进行控制的监控系统;最后根据工艺状况各个阶段的差异,提出了一种与工况相协调的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案。

基于虚拟储能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电源功率波动平抑策略 下载:23 浏览:274

张尔佳1 邰能灵1 陈旸2 姚伟2 黄文焘1 赵时桦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针对含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热电联供综合能源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储能技术的热电联供综合能源系统联络线功率波动平抑策略。分析了综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供系统的结构特点与电热耦合方式。热电联供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可控设备包括微型燃气轮机、热泵、蓄电池和超级电容。虚拟储能系统是基于建筑物蓄热特性的模型。引入可控设备及虚拟储能系统状态指标,采用加权滑动平均滤波算法确定联络线目标平滑功率;将联络线波动功率在可控设备间分配,并基于设备状态映射表,引入设备修正系数以确定其最终出力。在上海某高校"中意绿色能源实验中心"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实现电热耦合协调,保证功率波动平抑效果,在满足虚拟储能状态约束的前提下,保证客户的舒适度,延长可控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充分发掘热电联供综合能源系统的控制灵活性,增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综合消纳能力。

新应用场景下小电流接地选线技术研究 下载:55 浏览:298

田维青 《能源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故障时非故障相的电压会升高,无法快速选出故障线路和切除对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威胁。与此同时,随着配电网网架结构复杂性变化、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电网数字化和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小电流接地选线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严格的要求。文中分析了非有效接地系统故障特性。阐述了小电流接地选线的方法分类以及各类方法的优缺点,综述和分析了新应用场景下的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存在和需面临的四方面发展问题,即多种判据融合选线问题、新能源接入的选线问题、基于IEC 61850的新一代选线装置发展问题、配网自动化技术发展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充分考虑与小电流接地选线技术的适用性和协调性发展。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微电网能量管理分析 下载:23 浏览:255

张国栋1 刘凯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并网规模日益扩大。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具有很强的随机性,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了所谓"双侧随机问题",影响安全稳定运行。如何对各种可再生能源进行经济有效的能量管理,是实现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为实现微电网运行的整体优化,对包含各种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建立以综合发电成本最低、环境效益最好作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进行能量管理的优化研究。以联网运行的含有多种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为算例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了优化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1/10]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