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锂电池用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下载:35 浏览:313

陈嘉苗1,2 熊靖雯1 籍少敏1,3 霍延平1,3 赵经纬3,2 梁亮1,3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随着储能电源和电子产品以及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开发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现阶段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目前,较广泛使用的液态锂离子电池,由于容易发生有机液态电解质的泄漏、燃烧、爆炸和短路等问题,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迫切需要开发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加好的锂离子电池。与现有的有机液态电解质相比,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All-solid-state polymer electrolyte,ASPE)具有理论比容量更高、结构可设计性强、易于大规模生产制造、排除了泄漏液体等体系安全性能好的优点,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电解质。ASPEs在锂离子电池中起到了主导作用,研究者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本文结合并比较了典型的ASPEs(聚醚、聚酯、聚氨酯、聚硅氧烷)的最新科研进展以及本课题组的工作,回顾了这几种固态聚合物的发展,对高性能锂电池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设计、新型锂电池、界面调控和制备工艺成型等方面作了阐述,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做出展望。

锂硫电池先进功能隔膜的研究进展 下载:61 浏览:403

黄佳琦1,2 孙滢智2,3 王云飞2 张强2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随着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对储能设备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锂硫电池因其多电子转化化学赋予的高能量密度受到广泛关注.当前锂硫电池的实用化受到库伦效率低、正极容量快速衰减、负极循环性能差等问题的制约.针对锂硫电池上述瓶颈,设计多功能电解质系统有望大幅提升活性材料的利用效率及循环寿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锂硫电池中多功能隔膜系统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面向抑制副反应的选择性透过隔膜、面向正极的低界面电阻隔膜以及面向稳定负极界面的隔膜.并展望了锂硫电池多功能隔膜系统面临的科学挑战与未来发展的机遇.

钠基固体电解质及其在能源上的应用 下载:61 浏览:406

张庆凯 梁风 姚耀春 马文会 杨斌 戴永年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由于以钠基固体电解质为核心的新型钠电池体系具有低成本和高安全性,在能源领域应用潜力巨大。高离子电导率和稳定性是钠基固体电解质应用于新型钠电池体系的前提。近年来,人们通过对制备方法改进和掺杂改性等方面的研究显著提高了钠基固体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稳定性。此外,新型钠电池体系亟需解决固体电解质与电极间的界面接触性差和界面稳定性差等问题。本文首先总结了β″-Al2O3、NASICON型、硫化物类和聚合物类钠基固体电解质的研究进展,然后介绍了钠基固体电解质在以钠-硫电池,有机/水混合系钠-空气电池和全固态钠离子电池为代表的新型钠电池体系中的应用情况,并对界面问题和采取的解决策略进行系统论述。基于固体电解质的新型钠电池体系在能源上的大规模应用还需要电池材料、界面和电池设计等多方面的研究同时突破。

柔性锂硫电池材料:综述 下载:87 浏览:417

刘建伟1 王嘉楠1,2 朱蕾1 延卫1 《新材料》 2020年1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可穿戴和便携式产品的快速发展,对柔性电子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柔性电池作为其关键部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关注,开发具有高能量密度的柔性电池,对柔性电子设备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锂硫电池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和能量密度,且成本低廉,是未来储能领域发展的重要前沿方向。因此,开发高性能的柔性锂硫电池更能满足未来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的需求。但是,传统锂硫电池很难实现较高的柔韧性,因为其电极材料多为刚性材料,不易或不能弯曲;电解液为液态,弯曲过程中,容易发生泄漏;电池结构多为传统物理组装,材料界面结合较差。电池弯曲变形后,将丧失原有性能,或发生性能的快速衰退。鉴于此,适用于柔性锂硫电池的电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的开发及电池结构设计创新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柔性电极主要采用碳纳米管、石墨烯、碳布、碳纸等碳基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在此基础上的改性材料也被广泛应用。这些材料不仅可满足设备对于机械柔性的要求,同时其多孔及大比表面积等性质有助于离子快速的迁移及界面阻抗的降低等,提高了电池整体性能。固态电解质则多采用凝胶电解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及无机固态电解质,其化学稳定性优良,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柔性和可塑性。同时,根据拓扑原理,可以设计新的电池结构,如纸张叠层型、线缆型、可编织型等,降低形变过程中电池内部结构的应力变化,以满足电池的柔性要求。本文从电极材料、固态电解质及电池结构设计三方面阐述了锂硫电池柔性化研究的相关成果,分析探讨了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稀土高温功能涂层研究进展 下载:75 浏览:475

邓春明1 肖娟 2曹家旭1,3 张小锋1 牛少鹏1 毛杰1 邓子谦1 宋琛1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稀土素有工业"维生素"之称,是重要的战略性物资,其在改进材料性能,尤其是高温功能涂层性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PS-PVD)技术通过粉末材料和工艺调整,可实现材料的气、液、固多相沉积,从而获得不同结构的功能涂层,如柱状热障涂层、高致密电解质薄层等,是当前表面工程的研究热点.总结了广东省新材料研究在稀土高温功能涂层材料以及采用PS-PVD沉积热障涂层、环境障涂层、混合导体透氧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稀土高温功能涂层材料在高端武器装备、新能源等中的重要性,强调我国应该加强精加工、投入开发高品质稀土高温功能涂层材料.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下载:32 浏览:398

胡佖 《动力技术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技术发展水平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规模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综述了新能源汽车中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现状,开展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材料及隔膜材料的发展现状探讨与前景分析.分析表明,为了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以及提高安全性,正负极材料的发展重点是基于现有材料的纳米化、结构化;以及寻找能量密度更高的正极材料作为替代。液态电解质的安全性是锂离子电池的研究重点以及未来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对电解质界面研究的深入,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性能。此外固态电解质的发展可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但是目前固态电解质的研究还处于实验阶段.隔膜材料从单一的聚合物发展到到纳米涂层复合结构,重点在于进一步提升离子通过能力,化学稳定性和机械性能。

二甲硅油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 下载:42 浏览:437

原姗姗 杨振威 张彦亭 李怡君 庄坤 唐海灵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二甲硅油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过程中的清洁及祛泡效果。方法将160例接受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二甲硅油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单纯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比较两组的肠道清洁程度、祛泡效果及检查后患者腹胀程度。结果研究组在肠道清洁程度及祛泡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祛泡效果与检查部位不相关,研究组腹胀程度略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硅油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过程中可有效祛泡,其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时肠道清洁度高,患者耐受性较好,并可提高视野清晰度。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的影响研究 下载:201 浏览:2125

王颖 《国际检验医学》 2023年7期

摘要:
探究标本溶血在生化检验过程中对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进行生化检验的100份外周血样本进行研究,在检测后进行溶血处理,分析溶血前后以及不同溶血程度的患者的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以及血脂水平的差异性。结果:对比患者的电解质水平,溶血后,随着溶血水平的增加,其K、Cl、Ca水平逐渐增加,p<0.05,N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分析患者的心肌酶水平,随着溶血水平的增加,其CK、CK-MB、BNP水平以及超敏肌钙蛋白I水平明显高于溶血前,p<0.05;评估患者的肝功能水平,溶血后患者的ALT、AST、TP水平明显高于溶血前,重度溶血的患者高于轻度溶血的患者,p<0.05,评估患者的血脂水平,溶血后患者的TC、TG水平高于溶血前,P<0.05,HDL-C、L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若出现标本溶血,进行生化检验过程中会对患者的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以及血脂水平造成影响,故应做好溶血标本的处理,以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血脂的影响分析 下载:289 浏览:2870

袁强 《国际检验医学》 2022年5期

摘要:
分析在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血脂、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心肌酶、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接受生化检验的9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分析,对其进行抽血检验,分别用两支5毫升普通生化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液5毫升,一支常规存放标本设置为参考组,一支人工进行溶血处理设置为实验组,比较两组电解质、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心肌酶及血脂指标,同时对比实验组轻度溶血、重度溶血的电解质、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心肌酶及血脂指标。结果:两组LDL-C、HDL-C、Na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C、TG、TBIL、CK-MB、CK、Cl、K、Ca指标均高于参考组,而DBIL指标则低于参考组,P<0.05,重度溶血相比轻度溶血的静脉血样检测样本中电解质K、Cl、Ca更高,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轻度溶血、重度溶血Na指标无统计学对比差异(P>0.05),重度溶血静脉血样检测样本中心肌酶指标相比于轻度溶血更高,有对比意义(P<0.05),轻度溶血TBIL低于重度溶血,DBIL高于重度溶血,存在显著对比差异(P<0.05),轻度溶血、重度溶血TC、TG指标差异存在对比意义(P<0.05),轻度溶血、重度溶血LDL-C、HDL-C指标相差较大(P>0.05)。结论:标本溶血会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心肌酶、血脂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保障生化检验结果的检验准确性,需加强做好各项防范措施做好标本采集,最大限度减少标本溶血情况。

数字化实验在高中化学电解质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154 浏览:1611

天亮 《应用化学学报》 2024年5期

摘要: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随着现代数字化技术体系在教育教学事业中的深入应用,高中化学电解质教学中,数字化实验的价值愈发明显。借助数字化实验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带领学生针对不同电解质溶液所具有的电导率进行测定,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电解质相关化学知识的认识,进而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针对数字化实验在高中化学电解质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深入探索,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热电池用新型电解质材料研究进展 下载:228 浏览:2556

罗莉1 杨子恒2 何永浩3 《新材料》 2023年7期

摘要:
热电池是一种在使用时通过电池内加热系统使电解质熔融的储备电池,电解质在常温时为不导电固体,加热激活后变为离子导体。本文以现有电解质体系为基础,论述了新型LiI系、硝酸盐系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富锂正极材料在全固态锂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68 浏览:920

李华 国文洁 赵元 钱顺友 《材料科学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开发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低成本以及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对富锂正极材料在全固态锂电池中的研究进展展开分析,则能为加强富锂正极材料的应用提供便利,促进全固态锂电池研究,期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热电池用新型电解质材料研究进展 下载:259 浏览:2583

胡冰 《新材料》 2023年4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热电池性能指标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液态有机系锂盐由于其易燃、易挥发等缺点限制了热电池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因此寻找一种更加稳定且不燃的电解质成为热电池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围绕热电池用新型电解质材料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基于材料基因组方法的锂电池新材料开发研究 下载:235 浏览:2353

王献忠 刘月明 吕晨 刘练达 《材料科学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锂二次电池新材料的研发过程中,我国科研人员逐步的构建起了材料基因组思想的高通量计算理论工具以及具体的研究平台。在该研究平台上,科研人员通过对不同精准度的计算方式进行行之有效的组合,以此来真正的实现了离子运输性质的材料筛选。基于此背景下,本文将对基于材料基因组方法的锂电池新材料开发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供有关人员参考与借鉴。

中药番泻叶联合减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肠道准备的运用研究 下载:83 浏览:1017

黄文进1 许方沥2 《当代中医药》 2024年10期

摘要:
临床中存在肠道准备效果欠佳的情况,为提高肠道准备质量,本研究将3L-PEG 、2 L-PEG 联合番泻叶进行比较。目的:探讨番泻叶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olyethylene glycol electrolyte powder, PEG)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有效性。方法:选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内江市中医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的7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3L-PEG和2 L-PEG+番泻叶组,各35例。记录Boston评分量表、病变检出率、操作者患者不良反应、耐受率、再次接受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BBPS总体评分(P>0.05)无统计选差异。两组病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L-PEG+番泻叶组耐受率比3 L-PEG高(P<0.05)。2L-PEG+番泻叶组再接受程度比例高于3L-PEG组(P<0.05)。不良反应事件上,2L-PEG+番泻叶组腹胀比例少于3L-PEG组(P<0.05)。结论:减量2L-PEG与番泻叶联用不逊于3L-PEG组清肠效果,且耐受性更好,再接受程度更高,不良反应事件少。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